你零食成癮了嗎? 7成學童常吃零食!
優活健康網 2013.07.22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採訪報導)
(小學生指著自己平時最愛吃的零食,殊不知裡頭含油量已超出身體需求。/記者顏賽芬攝)
據教育部統計,國小、國中學童肥胖比例超過25%,也就是說,每4個學童就有1名體重過重。兒童福利聯盟調查背後主因,從孩子最愛吃的「零食」著手。兒盟以問卷調查台灣本島19個縣市,發現竟有高達7成學童有吃零食的習慣,其中父母扮演重要的影響角色。
熱門零食排行榜:洋芋片、飲料、冰淇淋
根據兒盟統計,學童最愛零食排行榜前三名分別是洋芋片、含糖飲料以及冰淇淋,3樣食物都是高熱量、高脂肪、高含糖(鹽),無怪乎全台小胖子特別多。其中知名團購爆米花含油量更驚人,每250公克的爆米花就含有60公克的油,孩子若越吃越「涮嘴」,不知不覺中恐怕已經吃下一肚子油。
馬偕醫院營養室課長蔡一賢表示,從小攝取這些易致胖的食物,會增加孩子體內脂肪細胞的數量,長大以後若飲食習慣沒有改善,脂肪細胞體積會增大,小胖子變成大胖子。此外,蔡一賢還提醒,零食大多含有高含量的食品添加物,長期食用對孩子的健康傷害很大。
團購零食隨手可得 無聊伸手就吃
根據統計,學童愛吃零食的原因竟大多是因為「太無聊」、「嘴饞」,還有不少學童有邊看電視邊吃零食的習慣。除此之外,兒盟執行秘書黃韻璇表示,家長在孩子養成吃零食習慣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有些父母上班團購食物,回家便成為孩子的零食,包括知名爆米花、薯條餅乾、蛋捲等,都是孩子常吃到的團購食物,熱量當然也都超標。
黃韻璇指出,愛吃零食的家長容易養出愛吃零食的孩子,有些家長甚至以零食作為孩子好表現的獎勵,造成孩子對零食有「快樂聯想」。經年累月之後,孩子可能出現「零食成癮症」的現象,例如不給零食吃會鬧脾氣、肚子餓不想吃正餐只想吃零食等。如果孩子已經出現這些反應,家長要特別留意。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27876
-------------------------------------------------------------------------
4成5學童 零食吃上癮
中時電子報 2013年07月23日 中國時報 朱芳瑤/台北報導
非吃不可兒盟22日公布「2013年兒童零食食用狀況調查報告」,結果發現有7成以上的孩子經常吃零食,最常吃的都屬高糖、高鹽、高熱量的食物,其中團購爆米花一桶的熱量相當於兒童一天所需的2分之1。(實習記者林俊耀攝)
許多人無法抵擋零食的魅力,但如果孩子從小就不節制,吃進過多熱量,對健康並非好事,家長不能不慎。兒福聯盟一項調查顯示,七成學童常吃零食,每周至少吃兩次;約四成五的孩子有零食依賴的現象。
兒福聯盟昨發表「二○一三年兒童零食食用狀況調查報告」,該調查針對國小五、六年級學生進行抽樣調查,有效問卷共一二九五份。
調查結果顯示,七成的學童每周至少吃兩次零食,包括一成六的孩子是每天都吃。最常吃的零食種類依序是洋芋片、含糖飲料、冰品及點心麵等。
為了解孩子對零食的依賴習慣,兒盟另自訂一份零食依賴量表,評估指標包括總是或經常「因為嘴饞而想要吃零食」、「就算吃飽了,還是會想吃零食」、「因為吃了零食而吃不下正餐」等六項。
調查顯示,二成一的學童有前述任一個依賴行為,屬「輕度依賴」,中度依賴與重度依賴的比例各有一成一左右,前者有二個依賴行為,後者重度依賴則有三至六個依賴行為。
馬偕紀念醫院營養課課長蔡一賢提醒,成人變胖則肥胖細胞體積會增加,而小朋友肥胖,還有肥胖細胞數量變多的問題,長久下來,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
蔡一賢說,不少小朋友愛喝含糖飲料,建議改喝鮮奶、優酪乳或燕麥奶,會比較健康;若嘴饞想吃一點零食,建議以三明治、三角飯糰、地瓜等替代。
蔡一賢指出,有些零食、飲料會添加保色劑、防腐劑等食品添加物,吃多了會對身體造成負擔;有些孩子對食品添加物過敏,提醒家長注意。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4%E6%88%905%E5%AD%B8%E7%AB%A5-%E9%9B%B6%E9%A3%9F%E5%90%83%E4%B8%8A%E7%99%AE-20130723000422-260114
-------------------------------------------------------------------------
逾4成童零食控 三要三不防成癮
華人健康網 2013年7月22日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許多成人對越吃越「涮嘴」的零食欲罷不能,不僅不會限制孩子吃零食,甚至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兒福團體調查發現,7以上孩童經常吃零食,44.6%孩子出現零食依賴行為,且有11.9%有嚴重依賴的現象,吃飽飯還是忍不住想吃零食的慾望、沒吃到甚至會生氣,其中家長帶頭吃的情況,造成孩子零食成癮比例是一般孩子的2倍。(影音/攝影記者黃志文)
兒福聯盟調查發現,國內半數以上孩童有零食成癮的現象,其中家長的態度是影響關鍵。
垃圾零食不營養 孩童貪吃損健康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公布2013年兒童零食食用狀況調查結果,發現7成以上兒童有經常吃零食的習慣,另有1成6孩子則是每天吃零食。
孩童偏好的零食種類,依序為洋芋片等高熱量餅乾、含糖飲料,以及冰淇淋,都是屬於高熱量、低營養的垃圾食物,而受到上班族團購零食的風氣影響,高達9成5孩子吃過大包裝、高熱量的團購零食,如爆米花、薯條和蛋捲。
兒福聯盟執行秘書黃韻璇表示,這些零食的垃圾成分多、熱量高、人工添加物複雜,孩童長期攝取容易危害健康,出現肥胖、過敏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症狀,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機率。
調查發現孩童最喜歡的零食種類,多是洋芋片、薯條、含糖飲料等高熱量食物。(攝影/駱慧雯)
孩童吃零食成癮 家長態度是關鍵
影響孩子吃零食的原因,除了肚子餓之外,家長的態度也是關鍵。黃韻璇指出,62.4%家長不會限制孩子吃零食,甚至有部分家長因為自己喜歡吃,在家中囤積大量零食,孩子垂手可得,遇到嘴饞或無聊就拿來吃,帶頭示範之下,導致孩童每天吃零食的比例是一般孩子的2倍。
此外,兒盟自製「零食依賴量表」分析國內學童的零食依賴程度,結果也發現44.6%孩子出現零食依賴行為,且有11.9%有嚴重依賴的現象,老是因為嘴饞想吃零食,甚至會因無法吃零食而脾氣暴躁。
守護孩子健康 「三要三不」零食原則
兒福聯盟強調市售零食的人工添加物多,可能影響孩童發育,提出「三不三要」原則呼籲家長重視。(攝影/駱慧雯)
家長的飲食習慣會直接影響孩子,要避免孩子零食吃上癮、危害健康,兒福聯盟建議家長遵行「三要三不」原則。
三要:要用新鮮食物取代加工零食、要讓孩子認識各種食品成分、要讓孩子培養健康飲食習慣。
三不:不以零食為獎勵品、不在看電視時吃垃圾食物、不在家中放置太多零食。
此外,市售零食的人工添加物種類繁多,但目前國內對於食品添加物的使用安全標準,並未有年齡的區別,兒福聯盟呼籲政府相關單位應定瞭解兒童能食用的添加物含量上限,加強控管和稽查食品添加物,尤其是「非包裝食品」需特別加強。
資料來源: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7/14585
-------------------------------------------------------------------------
12%兒童愛零食不吃正餐
自由時報 2013-7-23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
兒盟調查發現,高達七成孩子經常吃零食,呼籲政府、業者及家長一起努力,讓孩子少點零食、多點健康。圖非事件當事人。 (記者簡榮豐攝)
台灣學童最愛吃的零食調查
兒福聯盟昨天公佈「兒童零食食用狀況調查」指出,七十%兒童每週至少吃兩次零食,十六%每天至少吃一次零食。十二%兒童出現嘴饞就想吃零食、為吃零食吃不下正餐、不能吃零食會發飆等重度依賴現象。
家長帶頭吃問題最大
這項含括十九縣市、近一千三百名小五、小六學童的問卷調查顯示,「家長帶頭吃」問題最大!二十二%學童表示家中大人愛吃零食,六十二%的大人不會限制孩子吃零食。
對照發現,家中大人愛吃零食的兒童中,二十三%每天吃一次以上零食,是家中大人不愛吃零食的兒童的一.八倍。而大人愛吃零食的兒童,「家裡總是或經常有很多零食」的比例,則達二.八倍。
洋芋片、含糖飲料和冰淇淋,是孩童最常吃的零食。十三%學童每週購買一次以上的路邊攤食物,含糖飲料、鹽酥雞和冰品名列前三。而高達九十五%的受訪兒童竟都吃過團購零食,最愛爆米花、薯條和蛋捲。
零食化學成分多 易傷身
兒盟執秘黃韻璇舉例,團購爆米花,一桶熱量等於兒童一天所需熱量的二分之一,難怪學童肥胖比率達二十六%。她提醒,團購零食多屬大包裝,且易大量囤積,恐吃下更多。
馬偕醫院營養室課長蔡一賢指,市售零食常含保色、著色、殺菌、漂白、防腐劑等,食用過量可能產生噁心、拉肚子、過敏等症狀,影響學習力、記憶力,甚至有致癌可能。而且小孩吃高熱量食物,比大人更會增加脂肪。
建議自製甜品冰品較好
她建議家長自製綠豆湯、薏仁湯、蓮子湯或冰棒;孩子選購飲料宜挑鮮奶、燕麥奶、優酪乳,另以三明治、茶葉蛋取代零食,炸雞排則別吃皮。而若要不吃零食,最好大人別給買零食的零用錢。
資料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l/23/today-life6.htm
-------------------------------------------------------------------------
孩子嗜甜鹹 1成離不開零食
台灣立報 2013-7-22 【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
兒福聯盟日前進行「2013年兒童零食食用狀況調查」,發現每10個孩子就有1個有嚴重的零食依賴問題;7成孩子每週至少吃2次零食,調查發現,家長本身愛吃零食,會強化孩子吃零食的頻率。
▲鼓兒福聯盟22日公布最新調查呼籲讓兒童少點零食,多點健康,不過參加記者會的小朋友似乎還是很難抵擋零食的誘惑。(圖文/姜林佑)
這次調查對象以國小五、六年級學童為主,兒福聯盟秘書長黃韻璇22日在記者會中指出,調查結果與兒盟這4年來的調查差不多,高熱量的洋芋片餅乾、含糖飲料、冰淇淋佔據孩子最喜愛零食的排行榜前3名;且高達6成3的孩子邊看電視邊吃零食。兒福聯盟表示,可見多數孩子和家長沒有因為食安風暴而改變吃零食、喝含糖飲料的習慣。
家長要帶頭作則
除了吃零食的比率趨高外,孩子普遍存在錯誤的飲食觀念,有3成孩子無法分辨水果乾和水果、牛奶和奶精的不同;7成6的孩子看不懂食品營養標示。家中大人愛吃零食的兒童,其零食依賴程度是正常小孩的2倍。對此,黃韻璇呼籲,家長應該以身作則,謹守「三要三不」,用新鮮食物取代加工零食、讓孩子認識食物成分、培養健康飲食習慣、不以零食獎勵小孩、家中不放太多零食、不在看電視時吃垃圾食物。
化學變不出天然滋味
兒福聯盟請來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蔡一賢為5位孩子進行營養座談,現場更做起實驗將人工色素、蘇打粉、化學香精等調製成1杯橘子汽水,把孩子最喜歡的薯條,用量杯換算成油脂的方式呈現,這類化學物質可能導致皮膚過敏,甚至引發癌症。
現場的李媽媽直言「強制禁止孩子不吃零食,並非解決之道」,在策略上,她讓孩子謹守飯後再吃且限制數量;此外,她還會多讓孩子品嚐天然食物和人工食品的差異。「孩子吃久了,自然懂得分辨。」就像便利商店的思樂冰,孩子一開始會因為廣告誘惑而去嘗試,喝了幾次,發現越喝越渴,自然就懂得選擇了。
李媽媽建議家長多以果汁、牛奶、綠豆湯取代含糖飲料,孩子放學肚子餓,家長晚餐若來不及煮好,先以茶葉蛋等食物讓孩子果腹,避免在孩子空腹時接觸零食。她認為,飲食教育需要長時間經營,與其禁止孩子吃零食,倒不如讓孩子自行分辨,自發性的拒絕垃圾食物。
資料來源: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1633
-------------------------------------------------------------------------
12%兒童只吃零食不吃飯 身體恐出問題
中時電子報 2013年07月22日 中時電子報 林宜靜
調查發現,有12%孩子有嚴重零食依賴問題,只愛吃零食、不吃飯。(兒童福利聯盟提供)
零食吃不停,學童身體不健康!兒童福利聯盟調查發現,有12%孩子有嚴重零食依賴問題,只愛吃零食、不吃飯。還有爸媽喜歡吃零食,連帶孩童也愛吃,但零食熱量高、加上成分不明,長期零食吃不停,身體恐出問題。
近年來食品安全風暴捲台灣,像是小朋友愛吃的布丁也爆出疑慮,此時正值暑假,小朋友邊看電視邊吃零食,但孩子們吃的到底是食物,還是熱量、糖分或是或是有害添加物?
兒童福利聯盟今(22)日公布一份「2013年兒童零食食用狀況調查報告」,結果發現有7成以上的孩子是經常吃零食,甚至有16%的孩子每天吃零食,最常吃的零食排名前3名分別是:洋芋片等高熱量餅乾(50.6%)、含糖飲料(45.3%)及冰淇淋(29.7%),都是屬於高糖、高鹽、高熱量而且低營養成份的食物
調查發現,發現12.9%孩子每周都會買一次以上,而最常購買的路邊攤食物分別是含糖飲料(46.9%)、鹽酥雞(37.6%)跟冰品(36.6%)。而吃零食的原因最多的竟是肚子餓,64%的孩子肚子餓時會想吃高熱量零食、其次是因為嘴饞想吃(47.8%)或是無聊(28.0%)。
兒盟執行秘書黃韻璇表示,目前兒童食用零食問題有4多:
1、零食垃圾成分多:例如團購的爆米花,吃一桶的熱量等於兒童一天所需熱量的1/2。
2、孩子錯誤觀念多:高達七成六的孩子無法正確判讀營養標示的熱量含量。
3、家長帶頭吃得多:調查發現,六成二的家長不會限制孩子吃零食;另家長喜歡吃零食的孩子家中「常有很多零食」的比例是不喜歡吃的家庭的2.8倍。
4、零食依賴問題多:約四成五孩子出現零食依賴行為,更有一成二的兒童達嚴重依賴程度。
在食品安全問題愈來愈受到重視的時候,兒盟也呼籲政府、業者、家長一起來幫孩子的健康把關:政府加強控管食品安全、業者提供明確而易讀的食品標示、以及家長「三不三要」以身作則,一起與孩子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
兒盟呼籲政府、業者、家長一起來幫孩子的健康把關:政府多一點把關,少一點危險零食、業者多一點自律。(兒童福利聯盟提供)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12%EF%BC%85%E5%85%92%E7%AB%A5%E5%8F%AA%E5%90%83%E9%9B%B6%E9%A3%9F%E4%B8%8D%E5%90%83%E9%A3%AF-%E8%BA%AB%E9%AB%94%E6%81%90%E5%87%BA%E5%95%8F%E9%A1%8C-20130722003616-260401
-------------------------------------------------------------------------
零食成癮怎麼辦? 父母是關鍵!
優活健康網 2013.07.22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採訪報導)
(這些都是高熱量零食,孩子吃多可能造成肥胖、埋下日後心血管疾病的種子,父母把關不可馬虎。/記者顏賽芬攝)
電視廣告偶像表情陶醉吃洋芋片、放學走路回家途經香味四溢的鹽酥雞攤,孩子每天受到的「零食誘惑」非常多。要怎麼抵抗這些吸引力十足的高熱量食物呢?兒福聯盟執行秘書黃韻璇表示:「父母角色非常重要。」以下為不知所措的父母,整理出對抗零食三大招!
第一招:家裡不囤積零食
根據統計,孩子吃零食的原因是太無聊、嘴饞,也有很高比例的孩子是邊看電視邊吃零嘴。如果家裡沒有數量充足的零食,孩子就不會「看電視、配零食」。此外,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室課長蔡一賢建議,暑假期間父母可以多安排戶外活動,一來可以增加孩子的活動力,二來可以減少孩子在家沒事就想吃零食的機率。
第二招:養成孩子健康的飲食概念
黃韻璇表示,根據兒盟統計,學童對食物營養的認知不一定正確,例如:有3成學童以為吃水果乾等於吃水果、喝奶茶等於補充牛奶養分。這些錯誤觀念都可能造成孩子獨自購買食物時,做出錯誤的選擇。家長可以把握與孩子一起逛商店的時間,進行機會教育,讓孩子正確認識食品營養。
第三招:選擇替代食品,滿足口腹慾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零食成癮、依賴的狀況,在吃不到零食的時候,可能會與家長鬧脾氣。蔡一賢建議,家長可以選擇營養價值高、食品添加物少的食物先滿足孩子的口腹慾望,例如到超商不一定要買餅乾,可以買茶葉蛋、醇奶布丁等;想喝飲料的時候,不選奶茶,可以以燕麥奶、優酪乳或鮮奶代替。
零食誘惑多,家長把關角色非常關鍵。此外,兒盟呼籲,政府要加強食品成分把關;業者在標示食品成分時,也應該要標示整包零食的總含量,若單以「一份」標示,會讓孩童誤會整包零食熱量僅止於此,不小心吃下過量油脂。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27881
-------------------------------------------------------------------------
家長帶頭吃 兒童零食成癮高2倍
中央廣播電臺 2013/7/22 撰稿‧編輯:沈雅雯
兒福聯盟22日在台北舉行記者會,呼籲讓兒童少點零食,多點健康,不過參加記者會的小朋友結束後,還是擋不住桌上零食的誘惑。
小朋友愛吃零食可能導致健康危機。根據兒福聯盟最新調查指出,台灣的學童當中,有高達7成經常吃零食,而且有6成2的家長不會限制孩子吃零食;調查也發現,當家長帶頭吃零食,孩子零食成癮的比例是一般孩子的2倍。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台灣的國中、小學生當中,每4人就有1人過胖,顯示青少年肥胖情況嚴重。兒福聯盟22日也公布調查指出,高鹽、高糖與高熱量的零食充斥,可能對孩子的健康帶來更多威脅。
兒盟22日公布「2013年兒童零食食用狀況調查報告」指出,有高達7成的小朋友愛吃零食。最受小朋友喜愛的前3名分別是洋芋片、含糖飲料及冰淇淋。調查指出,因為觀念不正確,孩子不只肚子餓時會想吃零食,就連無聊、看電視、發呆時也要吃零食。
此外,兒盟也發現,家長的態度是孩子是否吃下過多零食的關鍵。兒盟資源發展處主任陳雅惠指出,如果家長喜歡吃零食,孩子零食成癮的比例是一般孩子的2倍。陳雅惠說:『(原音)調查也發現6成2的家長不會限制孩子吃零食,而且家長越喜歡吃零食,孩子愛吃零食的比例越高。如果家長在家裡囤積零食,而且家長喜歡吃零食,孩子每天吃1包以上零食的比例比一般孩子高。』
兒盟表示,目前政府對於零食中的食品添加物標準沒有年齡的區別,一般檢驗合格的劑量是否符合孩子身體的承受度令人質疑,政府應嚴加把關。此外,他們也呼籲家長以身作則,盡量用新鮮食物取代加工零食,不要以零食當作獎勵品,家裡也不要放太多零食,才能讓孩子擁有健康。
資料來源: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438129
-------------------------------------------------------------------------
家長守護三不三要 孩童少點零食多健康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2013-07-22 張芷瑄
近來食品安全受到各界關注,空閒的暑假期間也是小朋友更容易隨處可得零食的時候。兒福聯盟今天(22)發表2013年兒童零食食用狀況報告,並呼籲家長一起實踐三不三要,讓孩子少吃點零食,多一些健康,為小朋友食用零食的狀況多一層把關。
根據兒福聯盟2013年兒童零食食用調查指出,目前兒童食用零食問題有四多,包括零食垃圾成分多、孩子錯誤觀念多、家長帶頭吃得多、零食依賴問題多。馬偕醫院營養室課長蔡一賢表示,過量的零食會直接影響小朋友的健康,家長應該一起與孩子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
即將升六年級的學童Mandy說,有時候會因為嘴饞吃洋芋片,但是看到今天的調查報告,發現有這麼多的食品添加物後,會用水果或牛奶取代飽足感。
在場與會的李媽媽也表示,不太會禁止小朋友吃零食,除非發現過量,才會從旁建議勸導。而自己也會盡量在孩子放學後就煮晚餐,避免這個時間點讓他們失控。
兒福聯盟進一步呼籲,家長如果多一點以身作則,孩子便會少一點零食成癮。並建議「三不」,不以零食為獎勵、不在看電視時吃垃圾食物、不在家放置過多零食;以及落實「三要」,要用新鮮食物取代加工零食、要讓孩子認識食物成分、要讓小朋友培養健康飲食習慣。
資料來源:http://www.ner.gov.tw/index.php?act=culnews&code=view&ids=152079
-------------------------------------------------------------------------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2013年7月20日 星期六
【新聞】衛署調查:3成學童血糖過高 恐罹糖尿病
衛署調查:3成學童血糖過高 恐罹糖尿病
聯合新聞網 2013.07.20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
衛生署昨天公布最新調查結果,高達三成國中、國小學童血糖過高。醫師表示,若連續血糖過高持續五到六年就有可能罹患糖尿病,家長應少讓孩童喝含糖飲料以及熱量高的零食。
衛生署昨公布最新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蒐集了過去三年共四千多名國小至高中學生的體檢數據,顯示兩成七國小學童、兩成六國中以及一成八的高中學生禁食血糖過高,血漿血糖值超過一百mg/dl。
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張芳元說,一般成人血漿血糖值應低於一百mg/dl,若介於一百到一廿五之間則是空腹血糖值異常偏高,一百廿五以上就是糖尿病,需要用藥控制且很難恢復。
林口長庚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主任、台灣兒童糖尿病關懷協會理事長羅福松表示,兒童血糖值偏高,一部分可能與遺傳有關,也受到不良的飲食習慣、作息影響。特別是可樂、果汁、手搖杯等含糖飲料,以及高熱量食物,都是國內青少年血糖偏高的主因。
羅福松說,美國一份研究顯示,成人血糖偏高若不妥善控制,五到六年後就會演變成第二型糖尿病。若是年紀輕輕就血糖過高,未來可能有更大的罹患糖尿病風險。
調查分析學生血壓、血脂的比率,國小、國中及高中學生血脂過高比率分別為一成八、一成二及一成三;國小、國中及高中學生患高血壓比率分別為百分之二點四、百分之三點九、百分之二點五。
國民健康局社區健康組組長陳延芳說,青少年出現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與肥胖有很大的關聯,不健康飲食、不運動是肥胖的危險因子,建議家長鼓勵孩子多運動、少喝含糖飲料以及養成高纖、低油、低鹽的健康飲食習慣。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040359.shtml
-------------------------------------------------------------------------
太肥了 近3成國小生血糖過高、近2成血脂異常
蘋果日報 2013年07月19日 【沈能元/台北報導】
衛生署今發布最新學生健康調查,約3成國小、國中與高中生體重過重,更有約2成7國中小生有高血糖。減重醫師表示,門診觀察發現,國小學童因嗜吃含糖飲料、速食,造成體重過重、肥胖情形嚴重,若再不減重,成年後可能衍生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
國健局表示,該局委由學術機構,分對國小、國中、高中3個族群學生,進行健康情況調查,發現國小、國中、高中生體重過重比率,分別是28.6%、27.9%與31.1%,飯前血糖過高比率,分別是27.1%、26.2%與18.6%。
調查也發現,有18.7%國小生、12%國中生與13.7%高中生有著高血脂問題;更有約2%、3%國小、國中與高中生已有高血壓。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ife/20130719/227950/
-------------------------------------------------------------------------
聯合新聞網 2013.07.20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
衛生署昨天公布最新調查結果,高達三成國中、國小學童血糖過高。醫師表示,若連續血糖過高持續五到六年就有可能罹患糖尿病,家長應少讓孩童喝含糖飲料以及熱量高的零食。
衛生署昨公布最新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蒐集了過去三年共四千多名國小至高中學生的體檢數據,顯示兩成七國小學童、兩成六國中以及一成八的高中學生禁食血糖過高,血漿血糖值超過一百mg/dl。
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張芳元說,一般成人血漿血糖值應低於一百mg/dl,若介於一百到一廿五之間則是空腹血糖值異常偏高,一百廿五以上就是糖尿病,需要用藥控制且很難恢復。
林口長庚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主任、台灣兒童糖尿病關懷協會理事長羅福松表示,兒童血糖值偏高,一部分可能與遺傳有關,也受到不良的飲食習慣、作息影響。特別是可樂、果汁、手搖杯等含糖飲料,以及高熱量食物,都是國內青少年血糖偏高的主因。
羅福松說,美國一份研究顯示,成人血糖偏高若不妥善控制,五到六年後就會演變成第二型糖尿病。若是年紀輕輕就血糖過高,未來可能有更大的罹患糖尿病風險。
調查分析學生血壓、血脂的比率,國小、國中及高中學生血脂過高比率分別為一成八、一成二及一成三;國小、國中及高中學生患高血壓比率分別為百分之二點四、百分之三點九、百分之二點五。
國民健康局社區健康組組長陳延芳說,青少年出現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與肥胖有很大的關聯,不健康飲食、不運動是肥胖的危險因子,建議家長鼓勵孩子多運動、少喝含糖飲料以及養成高纖、低油、低鹽的健康飲食習慣。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040359.shtml
-------------------------------------------------------------------------
太肥了 近3成國小生血糖過高、近2成血脂異常
蘋果日報 2013年07月19日 【沈能元/台北報導】
衛生署今發布最新學生健康調查,約3成國小、國中與高中生體重過重,更有約2成7國中小生有高血糖。減重醫師表示,門診觀察發現,國小學童因嗜吃含糖飲料、速食,造成體重過重、肥胖情形嚴重,若再不減重,成年後可能衍生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
國健局表示,該局委由學術機構,分對國小、國中、高中3個族群學生,進行健康情況調查,發現國小、國中、高中生體重過重比率,分別是28.6%、27.9%與31.1%,飯前血糖過高比率,分別是27.1%、26.2%與18.6%。
調查也發現,有18.7%國小生、12%國中生與13.7%高中生有著高血脂問題;更有約2%、3%國小、國中與高中生已有高血壓。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ife/20130719/227950/
-------------------------------------------------------------------------
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新聞】保護過度少運動 罰站即患橫紋肌溶解症
保護過度少運動 罰站即患橫紋肌溶解症
健康醫療網 2013/07/16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
才被罰站十幾分鐘,交互蹲跳幾下,就覺得小腿痠痛,到醫院檢查,罹患橫紋肌溶解症!急診科醫師指出,每個人的體能狀況不一樣,不過,急診發現,不少小朋友平常缺乏運動,又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只要稍微運動,就可能出問題。
前急診醫學會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陳維恭表示,橫紋肌溶解症是一種現象,可能是許多因素所造成,而過度運動則是最常見的致病原因。
事實上,每個人體能狀況都不一樣,但最近幾年來,發現罹患橫紋肌溶解症的小朋友有增加趨勢,有些個案只是被老師罰站十幾分鐘,或是半蹲幾分鐘,就小腿痠痛,肌肉受損。
台中童綜合醫院急診部醫師盧立華也有同感,他指出,常有學童被罰站或是做了幾下交互蹲跳,回到家後,就覺小腿疼痛不適。家長急忙帶著孩子至急診室,尿液血液檢查發現,肌球蛋白尿異常,屬於輕微的橫紋肌溶解症。
盧立華表示,許多家長一聽到橫紋肌溶解症這幾個字,就心驚膽跳,以為孩子肌肉組織被溶解了。事實上,肌肉組織只是受損,細胞壞死,並不是肌肉真的被溶解。
大部分的個案都只是輕微的橫紋肌溶解症,家長不用擔心,只要讓孩子多喝水、多休息,受損肌肉細胞就會逐漸恢復正常。但如果情況嚴重,患者會覺異常倦怠,尿液 呈咖啡色,此時就需補充大量水分,並需在短時間內鹼化尿液,甚至得透過洗腎,來改善身體狀況。
儘管每個人身體及體能狀況不一樣,不過,盧立華提醒,在同一環境下運動,卻比較容易罹患橫紋肌溶解症,這代表體能較差,缺乏運動,家長應該多讓孩子跑跳,從事戶外活動,養成運動習慣。
資料來源: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369
-------------------------------------------------------------------------
「媽寶」不運動 突然跑跳… 橫紋肌溶解
聯合新聞網 2013/07/16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過度運動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症,但急診醫師發現,少子化導致許多小朋友都是「媽寶」,幾乎不運動,整天待在冷氣房,有學童被罰站或跳幾下交互蹲跳,就覺小腿疼痛。醫院檢查結果為輕微橫紋肌溶解症,讓家長火冒三丈,揚言控告老師。
台中童綜合醫院急診部主任盧立華指出,最近天氣異常炎熱,急診室裡的中暑、熱衰竭患者明顯增加,主要原因在於天氣悶熱,又沒有適時補充水分。
盧立華指出,最近就收治一名熱衰竭的務農婦人,下田時受不了高溫而中暑,暈倒在地,急診檢查結果為出血型中風,由於躺在酷熱的田地裡幾小時,背部肌肉也出現橫紋肌溶解症。
臨床顯示,熱衰竭常合併橫紋肌溶解症,但造成橫紋肌溶解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過度運動。喝醉酒、一氧化碳中毒時,長時間保持同樣姿勢,肌肉受壓迫,造成血液循環不良,也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症。
值得注意的是,家長的過度保護,可能提高孩子罹患輕微橫紋肌溶解症的風險。盧立華說,最近就收治了好幾名這類個案,症狀為小腿痠痛,影響走路。問診發現,這些小朋友並未被嚴重體罰,只是被罰幾下交互蹲跳,就出現橫紋肌溶解症。
盧立華表示,許多學童都成媽寶,處處被保護,上下學都有人接送,在家一定吹冷氣,平常幾乎不運動,肌耐力相當差,一旦稍微跑跳,就直喊「小腿好痠」。經篩檢血液、尿液中的肌蛋白數值,明顯增高,罹患輕微橫紋肌溶解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陳維恭指出,每個人體能狀況不一樣,有些小朋友只罰站十分鐘,或半蹲幾分鐘,就小腿痠痛,肌肉受損。
在治療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陳維恭指出,輕微的橫紋肌溶解症只需稍微休息多喝水。但如果症狀嚴重,患者異常倦怠,就需至醫院急救,補充大量水分,透過鹼化尿液讓鉀離子重新回到細胞。
何謂橫紋肌溶解症?
【聯合晚報╱資料來源:陳維恭醫師 整理:李樹人】
橫紋肌溶解症並不是肌肉真的被溶解,而是肌肉組織遭受急速的損傷,導致肌肉細胞的壞死及細胞膜破壞,並出現肌球蛋白尿,尿液顏色呈深棕色。
人體大部分的肌肉都屬於橫紋肌,例如大腿、小腿、手臂、腹肌等,主要用途就是運動。一旦因熱衰竭、過度運動,造成肌肉缺氧或代謝出問題,細胞中的鉀離子及有毒物質就會大量被釋出,導致肌肉組織被破壞。
許多原因都會造成橫紋肌溶解症,建議運動時應該多喝水,並避免在高溫悶熱環境下運動。另外,平常多運動,提高肌耐力,可降低罹病風險。
資料來源: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66568
-------------------------------------------------------------------------
媽寶不運動 跑跳橫紋肌溶解
人間福報 2013/7/17 【本報台北訊】
急診醫師發現,少子化導致許多小朋友都是「媽寶」,幾乎不運動,整天待在冷氣房,有學童被罰站或跳幾下交互蹲跳,就覺小腿疼痛,影響走路,檢查結果為輕微橫紋肌溶解症,讓家長火冒三丈,揚言控告老師。
台中童綜合醫院急診部主任盧立華指出,最近天氣炎熱,急診室裡的中暑、熱衰竭患者明顯增加,主要原因在於天氣悶熱,又沒有適時補充水分。
臨床顯示,熱衰竭常合併橫紋肌溶解症,但造成橫紋肌溶解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過度運動。值得注意的是,家長過度保護,可能提高孩子罹患輕微橫紋肌溶解症的風險。
盧立華表示,許多學童都成媽寶,處處被保護,上下學都有人接送,在家吹冷氣,平常不運動,肌耐力相當差,稍微跑跳,就直喊「小腿好痠」。經篩檢血液、尿液中的肌蛋白數值,明顯增高,罹患輕微橫紋肌溶解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陳維恭指出,每個人體能狀況不一樣,有些小朋友只罰站十分鐘,或半蹲幾分鐘,就小腿痠痛,肌肉受損。
在治療上,陳維恭指出,輕微的橫紋肌溶解症只需稍微休息多喝水。但如果症狀嚴重,患者異常倦怠,就需至醫院急救,補充大量水分,透過鹼化尿液讓鉀離子重新回到細胞。
資料來源: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12871
-------------------------------------------------------------------------
健康醫療網 2013/07/16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
才被罰站十幾分鐘,交互蹲跳幾下,就覺得小腿痠痛,到醫院檢查,罹患橫紋肌溶解症!急診科醫師指出,每個人的體能狀況不一樣,不過,急診發現,不少小朋友平常缺乏運動,又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只要稍微運動,就可能出問題。
前急診醫學會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陳維恭表示,橫紋肌溶解症是一種現象,可能是許多因素所造成,而過度運動則是最常見的致病原因。
事實上,每個人體能狀況都不一樣,但最近幾年來,發現罹患橫紋肌溶解症的小朋友有增加趨勢,有些個案只是被老師罰站十幾分鐘,或是半蹲幾分鐘,就小腿痠痛,肌肉受損。
台中童綜合醫院急診部醫師盧立華也有同感,他指出,常有學童被罰站或是做了幾下交互蹲跳,回到家後,就覺小腿疼痛不適。家長急忙帶著孩子至急診室,尿液血液檢查發現,肌球蛋白尿異常,屬於輕微的橫紋肌溶解症。
盧立華表示,許多家長一聽到橫紋肌溶解症這幾個字,就心驚膽跳,以為孩子肌肉組織被溶解了。事實上,肌肉組織只是受損,細胞壞死,並不是肌肉真的被溶解。
大部分的個案都只是輕微的橫紋肌溶解症,家長不用擔心,只要讓孩子多喝水、多休息,受損肌肉細胞就會逐漸恢復正常。但如果情況嚴重,患者會覺異常倦怠,尿液 呈咖啡色,此時就需補充大量水分,並需在短時間內鹼化尿液,甚至得透過洗腎,來改善身體狀況。
儘管每個人身體及體能狀況不一樣,不過,盧立華提醒,在同一環境下運動,卻比較容易罹患橫紋肌溶解症,這代表體能較差,缺乏運動,家長應該多讓孩子跑跳,從事戶外活動,養成運動習慣。
資料來源: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369
-------------------------------------------------------------------------
「媽寶」不運動 突然跑跳… 橫紋肌溶解
聯合新聞網 2013/07/16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過度運動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症,但急診醫師發現,少子化導致許多小朋友都是「媽寶」,幾乎不運動,整天待在冷氣房,有學童被罰站或跳幾下交互蹲跳,就覺小腿疼痛。醫院檢查結果為輕微橫紋肌溶解症,讓家長火冒三丈,揚言控告老師。
台中童綜合醫院急診部主任盧立華指出,最近天氣異常炎熱,急診室裡的中暑、熱衰竭患者明顯增加,主要原因在於天氣悶熱,又沒有適時補充水分。
盧立華指出,最近就收治一名熱衰竭的務農婦人,下田時受不了高溫而中暑,暈倒在地,急診檢查結果為出血型中風,由於躺在酷熱的田地裡幾小時,背部肌肉也出現橫紋肌溶解症。
臨床顯示,熱衰竭常合併橫紋肌溶解症,但造成橫紋肌溶解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過度運動。喝醉酒、一氧化碳中毒時,長時間保持同樣姿勢,肌肉受壓迫,造成血液循環不良,也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症。
值得注意的是,家長的過度保護,可能提高孩子罹患輕微橫紋肌溶解症的風險。盧立華說,最近就收治了好幾名這類個案,症狀為小腿痠痛,影響走路。問診發現,這些小朋友並未被嚴重體罰,只是被罰幾下交互蹲跳,就出現橫紋肌溶解症。
盧立華表示,許多學童都成媽寶,處處被保護,上下學都有人接送,在家一定吹冷氣,平常幾乎不運動,肌耐力相當差,一旦稍微跑跳,就直喊「小腿好痠」。經篩檢血液、尿液中的肌蛋白數值,明顯增高,罹患輕微橫紋肌溶解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陳維恭指出,每個人體能狀況不一樣,有些小朋友只罰站十分鐘,或半蹲幾分鐘,就小腿痠痛,肌肉受損。
在治療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陳維恭指出,輕微的橫紋肌溶解症只需稍微休息多喝水。但如果症狀嚴重,患者異常倦怠,就需至醫院急救,補充大量水分,透過鹼化尿液讓鉀離子重新回到細胞。
何謂橫紋肌溶解症?
【聯合晚報╱資料來源:陳維恭醫師 整理:李樹人】
橫紋肌溶解症並不是肌肉真的被溶解,而是肌肉組織遭受急速的損傷,導致肌肉細胞的壞死及細胞膜破壞,並出現肌球蛋白尿,尿液顏色呈深棕色。
人體大部分的肌肉都屬於橫紋肌,例如大腿、小腿、手臂、腹肌等,主要用途就是運動。一旦因熱衰竭、過度運動,造成肌肉缺氧或代謝出問題,細胞中的鉀離子及有毒物質就會大量被釋出,導致肌肉組織被破壞。
許多原因都會造成橫紋肌溶解症,建議運動時應該多喝水,並避免在高溫悶熱環境下運動。另外,平常多運動,提高肌耐力,可降低罹病風險。
資料來源: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66568
-------------------------------------------------------------------------
媽寶不運動 跑跳橫紋肌溶解
人間福報 2013/7/17 【本報台北訊】
急診醫師發現,少子化導致許多小朋友都是「媽寶」,幾乎不運動,整天待在冷氣房,有學童被罰站或跳幾下交互蹲跳,就覺小腿疼痛,影響走路,檢查結果為輕微橫紋肌溶解症,讓家長火冒三丈,揚言控告老師。
台中童綜合醫院急診部主任盧立華指出,最近天氣炎熱,急診室裡的中暑、熱衰竭患者明顯增加,主要原因在於天氣悶熱,又沒有適時補充水分。
臨床顯示,熱衰竭常合併橫紋肌溶解症,但造成橫紋肌溶解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過度運動。值得注意的是,家長過度保護,可能提高孩子罹患輕微橫紋肌溶解症的風險。
盧立華表示,許多學童都成媽寶,處處被保護,上下學都有人接送,在家吹冷氣,平常不運動,肌耐力相當差,稍微跑跳,就直喊「小腿好痠」。經篩檢血液、尿液中的肌蛋白數值,明顯增高,罹患輕微橫紋肌溶解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陳維恭指出,每個人體能狀況不一樣,有些小朋友只罰站十分鐘,或半蹲幾分鐘,就小腿痠痛,肌肉受損。
在治療上,陳維恭指出,輕微的橫紋肌溶解症只需稍微休息多喝水。但如果症狀嚴重,患者異常倦怠,就需至醫院急救,補充大量水分,透過鹼化尿液讓鉀離子重新回到細胞。
資料來源: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12871
-------------------------------------------------------------------------
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
【新聞】父母忙茫盲/ 7成小胖童 來自雙薪家庭
父母忙茫盲/ 7成小胖童 來自雙薪家庭
自由時報 2013-7-17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讓孩子吃得安心且健康,需要費一些巧思。(實習記者謝懿安攝)
NG外食快速改造
▲忙碌的家長為孩童準備的食物中,常潛藏高油脂、高熱量等問題。 (實習記者謝懿安攝)
兒童體型可真實反映家庭飲食習慣。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過重的國小學童有7成來自雙薪家庭,雖然超過半數家長都很關心孩子的營養需求,卻因為有35%是雙親每週要加班2天以上、42%家長平均晚上7點以後才下班,明顯晚於體態正常組的家長,整體家庭飲食行為欠佳。
台灣癌症基金會透過國小營養師,在6月間針對台灣各地共490位國小學童的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其中230位孩子BMI過重或肥胖,另外260位BMI值正常。結果發現,過重或肥胖孩童家庭常見的不良飲食習慣包括,6成父母和孩子一樣喜愛肉食勝於蔬食、62.7%家中常備含糖飲料、45%常外食、僅28%有空經常誘導孩子吃蔬果。
此外,可能因為備餐時間較晚,51%過重組家長允許孩子餐前吃零食、47%允許孩子自行點餐。
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歸納,現在家長常是工作「忙碌」、對營養知識「茫然」、對孩子順應「盲從」。為了協助家長快速準備營養餐點,基金會請來柯俊年、黃景龍兩位美食名廚,提供改造外食秘訣,例如將御飯糰改造為蔬果皮蛋瘦肉粥;不討喜的青菜加入焗烤元素;熱量超高的炸雞排,也可將肉減量;增加生菜,改造後熱量可減少一半以上。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胖小孩有2到3成長大後還是胖,青少年期肥胖者更有5到6成會胖到成年以後。相較於正常體型孩童,肥胖孩童罹患高血壓、高血糖的風險增加2到3倍,其中女童罹患乳癌的機率增加4倍,男童成年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也會增加。
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提醒,成長中的孩童每天所需熱量依其活動量不同,7到9歲男生每天需1800到2100大卡,女生需1650到1900大卡;10到12歲男生每天需2050到2350大卡,女生需1950到2250大卡。活動量不大的孩子,取其低標即可。
資料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l/17/today-health1.htm
-------------------------------------------------------------------------
台灣小胖冠亞洲 7成來自雙薪家
中時電子報 2013年07月17日 中國時報 林宜慧/台北報導
高達5成的父母準備餐點只求快速、4成5常外食都是主因,讓小朋友越來越胖。(張鎧乙攝)
台灣過重及肥胖兒童高居亞洲之冠,家長難逃責任!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雙薪家庭養出胖小孩的比例高達七成,主因這些忙碌的父母對飲食概念缺乏,更有超過六成家中常備含糖飲料,種下胖因子。
這項調查針對二三○名BMI值過重或肥胖學童的家長,以及二六五名BMI值標準學童的家長,做家庭飲食型態對兒童肥胖影響的相關分析。調查指出,過重學童有高達六成九是雙薪家庭,且有三成五的父母常加班;反觀標準體重兒童只有二成九是雙薪家庭。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強調,依國民健局二○一二年公布的「過重及肥胖年齡標準化盛行率」調查指出,台灣過重或肥胖兒童高達二五%,綜觀亞洲各國是第一胖,主要原因就是家長的觀念不正確!
她指出,調查發現超過兩成體重過重組的家長,認為孩子小時候胖不是胖,因此忽略孩子超重問題;另外家長對孩子的熱量攝取概念,標準組家長近八成不清楚,過重組家長更高達九成。最嚴重的不僅如此,多達六成二的過重組家中常備有含糖飲料,超過標準組二成六的兩倍以上。
至於含糖飲料,賴怡君呼籲兒童盡量喝白開水,但如果孩子無法適應,一開始可以檸檬水或蜂蜜水代替;她提醒,含糖飲料不只熱量高,糖量更是驚人,例如一瓶七百毫升奶茶就有廿顆方糖的糖分,家長及兒童選購飲料時,避免成分有高果糖、玉米糖等糖漿含量,以免代謝症候群。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國人常見癌症,如大腸直腸癌、女性乳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膽道癌等,都跟脂肪攝取過量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另外,肥胖也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新陳代謝系統及消化系統疾病的罹患率,國人必須從均衡飲食做起。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表示,學齡兒童須攝取熱量依照活動力多寡,七至九歲小男生可攝取一八○○至二一○○大卡,十至十二歲攝取二○五○至二三五○大卡;七至九歲小女生須攝取一六五○至一九○○大卡,十到十二歲則一九五○至二二五○大卡。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E5%8F%B0%E7%81%A3%E5%B0%8F%E8%83%96%E5%86%A0%E4%BA%9E%E6%B4%B2-7%E6%88%90%E4%BE%86%E8%87%AA%E9%9B%99%E8%96%AA%E5%AE%B6-20130717000426-260114
-------------------------------------------------------------------------
雙薪家庭忙茫盲 養出7成胖小孩
人間福報 2013/7/17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
為推廣健康飲食,台灣癌症基金會昨天舉行記者會,除發表家庭飲食行為調查結果外,也邀請名廚教導民眾做菜,讓民眾吃得健康。圖/中央社
國內最新飲食行為調查顯示,雙薪家庭養出胖小孩的比例高達七成,有三成五父母常加班。醫師警告,肥胖導致癌症及慢性疾病的罹患機率增加,十大死因六項與肥胖有關。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強調,台灣兒童是亞洲第一胖,女童每四人就有一人是過重或肥胖,男童每三人就有一人過重或肥胖,家長有不可推卸之責。許多父母礙於工作,忽視孩子飲食問題,提高孩子日後罹癌機會。
為揪出肥胖兒童的家庭飲食問題,台灣癌症基金會透過一項飲食行為調查,發現工作「忙」、烹調技巧「茫」、又「盲」目順應孩子飲食要求的三「ㄇㄤ」家長,因多外食、家中常備含糖飲料,及抱持「小時候胖不是胖」的錯誤觀念,都是造成家庭飲食偏差的主因。
調查顯示,父母與孩子的飲食壞習慣中,過重組家庭明顯高於標準組家庭,有近六成親子喜歡吃肉勝於吃菜,其次為對食物來者不拒,再來都喜歡喝含糖飲料,而吃飯快速、咀嚼不夠者也逾三成。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指出,經常外食的過重組家庭,不在家烹煮的原因,過半家長回答返家時間不定;有兩成家長認為「孩子小時候胖不是胖」,放任孩子決定餐點內容;逾九成家長不知道孩子一餐應攝取多少熱量。
美食家柯俊年昨分享他與孩子的飲食控制經驗。他說家族有糖尿病史,自己幾年前也曾胖到一百零八公斤,被醫生形容「血管裡都是油花」,引發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為了重拾健康,痛下決心,花八個月時間瘦身,成功甩肉二十幾公斤。
他不諱言,孩子也曾因下課補習常吃外食,體重失控「破百」,後來靠著飲食控制,才慢慢回復正常。當非外食不可時,他們會加點燙青菜,增加蔬菜攝取量。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說,雙薪家庭若忙到無法在家烹煮,家長也應聰明挑選外食,堅守少肉、少醬、少飲料,及多蔬果、多纖維的「三少二多」原則。
資料來源: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12876
-------------------------------------------------------------------------
台胖童比例冠全亞 雙薪外食家庭最嚴重
新頭殼newtalk 2013.07.16 陳柔伊/台北報導
為推廣健康飲食,台灣癌症基金會16日舉行記者會,除家庭飲食行為調查結果外,也邀請名廚教導民眾做菜,讓民眾吃得健康。圖片來源:中央社
台灣癌症基金會今(16)日公布「家庭飲食行為與父母備餐型態」問卷調查,結果發現雙薪家庭的孩童肥胖比例較高,因為家長缺乏熱量攝取的概念,尤其是對含糖飲料的警覺性偏低,以及孩童經常外食等,都是造成肥胖的主因。
這項調查針對65名「BMI標準」及230名「BMI過重以上」的2組學童家長進行問卷訪談,結果發現,過重組的孩子雙薪家庭比例高達7成,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說,小時候肥胖的小孩,有1/3-1/4的機會,成年後仍然是肥胖,他呼籲,國人應該落實均衡飲食,力行「蔬果彩虹579」健康飲食概念,打擊肥胖、遠離癌症。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提出,現代家長有三大「ㄇㄤˊ」,包括「工作忙碌」、「(烹飪)技巧茫然」與「順應(孩子)盲從」等,其中,忙碌的家長比例偏高,因此,在為孩子備餐時,講求「快速方便」之餘,如何在重視營養與忙碌之間取得平衡,更顯重要。
據了解,目前台灣國小男童約每3人有1人體重過重或肥胖,女童約每4人就有1人體重過重或肥胖。賴基銘醫師表示,兒童時期的肥胖,常會造成脂肪細胞的數量增多及形狀變大,造成日後肥胖的機率增高,希望大家打破「小時候胖不是胖」的迷思。
對此,營養師賴怡君建議,孩子每日應攝取5-7份蔬果量,家長聰明挑外食應堅守3少(少肉、少醬、少飲料)2多(多蔬果、多纖維)原則,她表示,善用孩子喜歡的食材,技巧性的減少主食,增加蔬果比例,不僅健康又能增加進食樂趣。
資料來源:http://www.newtalk.tw/news/2013/07/16/38218.html
-------------------------------------------------------------------------
雙薪家庭常外食 孩子易變胖
國語日報 2013/7/17 趙瑜婷/臺北報導
臺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在體重過重的兒童中,雙薪家庭的比率高達七成,且三成五的父母都常加班,反映現代家長工作忙碌,在依賴外食下,造成孩子飲食偏差。營養師建議家長,購買外食時,可再多加蔬果,例如把炸雞排切一半,加生菜做成雞肉沙拉,提高纖維含量和營養價值。
臺灣癌症基金會日前針對身體質量指數(BMI)正常和過重的兩組學童家長,進行「家庭飲食行為與父母備餐形態」調查,昨天公布調查結果發現,過重組的家庭中,有四成五經常外食,高於正常組的兩成五。此外,過重組中「喜歡吃肉勝於青菜」的比率近六成。
過重組父母對含糖飲料為致胖源的警覺性很低,調查發現,一半的過重組父母會限制孩子吃零食,但超過六成的父母很少限制孩子喝含糖飲料;超過八成的正常組和過重組家長,都不知道孩子每天應攝取多少熱量。
家長陳太太說,平常工作都加班到晚上八九點,只好讓孩子吃外食,但又擔心營養不夠。營養師賴怡君表示,外食也能有健康吃法,例如買胡椒口味的牛肉回家時,可加青菜拌炒,或前一天把菜洗好,做蔬菜湯。她說,外食的「鈉」含量高,蔬果中的「鉀」可以將「鈉」排出體外,且蔬果富含纖維,對人體更健康。
資料來源: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content.asp?Serial_NO=84644
-------------------------------------------------------------------------
雙薪家長忙茫盲 孩童易過重
中央社 1020716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6日電)
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指出,雙薪家庭的學童7成體重過重,因父母常加班,加班時間長,常外食且缺乏熱量觀念。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此項調查也顯示,大多數家長對於熱量攝取的概念缺乏,體重標準組學童的家長有近8成的比例觀念錯誤,肥胖組學童家長超過9成不知道孩子應攝取多少熱量。
在調查中,學童體重過重組家庭高達4成5的比例常外食,備餐訴求「快速方便」的過重組學童家長也達5成,且高達62.7%的比例家中常備含糖飲料,比例高於體重標準組。
蔡麗娟將上述調查結果,歸納出家長的困境是忙、茫、盲:忙於工作的「忙」碌家長;不太會烹調且技巧缺乏的「茫」然家長、順應孩子飲食的「盲」目家長。
台灣癌症基金會是在6月1日到15日針對265名身體質量指數(BMI)正常及230名過重或肥胖的兩組學童家長,進行「家庭飲食行為與父母備餐型態」問卷調查。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307160196-1.aspx
-------------------------------------------------------------------------
雙薪家庭忙茫盲 易養出胖小孩
大紀元時報 2013年07月17日 【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
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雙薪家庭的孩童肥胖比例較高,因為家長缺乏熱量攝取的概念,尤其是對含糖飲料的警覺性偏低,以及孩童經常外食等。呼籲國人應該落實均衡飲食,力行「蔬果彩虹579」健康飲食概念,打擊肥胖、遠離癌症。(記者施芝吟/攝影)
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雙薪家庭的孩子,肥胖比例高達七成。進一步分析原因則為「忙、茫、盲」,因太晚下班、不懂得烹飪技巧,加上對熱量攝取觀念不足,且沒有原則、容易順應孩子的需求,都是造成肥胖的主因。台灣癌症基金會呼籲國人應該落實均衡飲食,力行「蔬果彩虹579」健康飲食概念,打擊肥胖、遠離癌症。
台灣癌症基金會於6月1日至15日,針對265名身體質量指數(BMI)標準及230名BMI過重以上的2組學童家長,進行「家庭飲食行為與父母備餐型態」問卷調查。調查發現,過重組學童的家長,高達五成備餐只求快速方便,四成五常外食,且對於導致胖源的含糖飲料,警覺性低,有63%者家中常備含糖飲料;但若孩子從小肥胖,將有1/3至1/4的機會,成年後仍肥胖,易患癌症、心血管系統疾病。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提出,現代家長有三大「ㄇㄤˊ」,包括「工作忙碌」、「(烹飪)技巧茫然」與「順應(孩子)盲從」等,其中,忙碌的家長比例偏高,因此,在為孩子備餐時,講求「快速方便」之餘,如何在重視營養與忙碌之間取得平衡,更顯重要。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兒童時期肥胖,會造成脂肪細胞的數量增多及形狀變大,導致日後肥胖的機會增高,同時影響健康。他說,男童肥胖者罹患高血壓及高血糖的風險,比正常孩童增加2.5倍,而女童肥胖則較正常孩童多出2至3倍。
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tw/n65473/
-------------------------------------------------------------------------
雙薪家庭忙茫盲 容易養出胖小孩
優活健康網 2013.07.16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採訪報導)
(瘦身有成的名廚柯建年,示範如何將高熱量雞排變身為蔬食健康雞肉丼。/記者顏賽芬攝)
你有多久沒有為孩子煮一頓飯了呢?上班族父母每天工作忙碌,回家有時候已經錯過晚餐時間,根本沒有時間好好陪孩子吃頓飯。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BMI值超標的孩子多半來自於雙薪家庭,原因不外乎沒時間料理三餐、依賴外食。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對照BMI符合標準的學童與BMI值超標的學童,發現超標學童大多來自於雙薪家庭,家長重視「營養」忽略「熱量」,這些家庭普遍依賴外食,對含糖飲料的警覺性也較低。營養師賴怡君表示,高達6成父母會以喝市售蔬果汁取代天然蔬果攝取,小朋友跟著喝,熱量當然超標。
小時候胖不是胖? 大錯特錯!
有些家長抱持「小時候胖不是胖」的心態,輕忽孩子體重過重的問題。賴基銘醫師表示,兒童時期的肥胖常會造成脂肪細胞的數量增多及形狀變大,會增加日後患有肥胖症的機率。根據統計,青少年肥胖者有超過50%在成年後繼續肥胖。肥胖不僅會導致「三高」問題,也會增加罹癌風險。
為了體恤雙薪父母沒有足夠時間為孩子準備營養的三餐,台灣癌症基金會請來兩位名廚「柯老大」柯建年與「龍師傅」黃景龍為上班族家長示範「10分鐘好料理」,教大家如何用隨手可得的食材,快速做出營養滿分的健康料理。
雞排、三角飯糰 10分鐘變身健康料理
瘦身有成的柯建年用1/4塊雞排、半碗飯,搭配五色蔬果,做出蔬食雞肉丼;黃景龍則巧用超商三角飯糰,加入五色蔬果熬成蔬菜粥。兩位名廚都說,好吃料理不一定費時,只要好好運用手邊食材,忙碌也能吃得巧。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27771
-------------------------------------------------------------------------
雙薪家庭孩子 7成體重過重
健康醫療網 2013/07/16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
雙薪家庭的孩子,肥胖比例高達7成!台灣癌症基金會最新調查顯示,現代父母工作忙碌、料理技巧茫然,以及盲從孩子外食,造成孩子過重。醫師表示,若孩子小時候肥胖,成年後有3分之1至4分之1的機會仍是肥胖;而肥胖容易造成罹患癌症、心血管及消化系統疾病機率增加,建議孩子每天應攝取3份蔬菜、2份水果,打擊肥胖、遠離癌症。
台灣癌症基金會針對265名「BMI標準」及230名「BMI過重以上」的2組學童,進行「家庭飲食行為與父母備餐型態」問卷調查,結果發現,過重組的孩子雙薪家庭比例高達7成;4成5的孩子經常外食;2成的孩子本身就喜愛吃外食。
據統計,台灣國小男童約每3人有1人體重過重或肥胖,女童約每4人就有1人為體重過重或肥胖。而研究顯示,孩童小時候肥胖,成年後有3分之1至4分之1的機會仍是肥胖;青少年肥胖者則有50至60%繼續肥胖。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兒童時期肥胖,會造成脂肪細胞的數量增多及形狀變大,導致日後肥胖的機會增高,同時影響健康。他說,男童肥胖者罹患高血壓及高血糖的風險,比正常孩童增加2.5倍,而女童肥胖則較正常孩童多出2至3倍。
另外,成年後罹患高血壓的風險為非肥胖兒童的9至10倍;青春期肥胖的青年,罹患高血壓機率是無發胖經驗者的8.5倍,且肥胖女童成年後罹患乳癌機率增加4倍,而肥胖男童成年後罹癌機率則增加50%,且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也會增加。
賴基銘強調,理想體重超重3分之1者,會減少約3年的壽命,若超過理想體重40%,男性罹癌機率增加33%,女性增加55%,且BMI指數每增加5,代表罹患各項疾病的機會將增加30%。
營養師賴怡君表示,孩童每天攝取蔬果量應照三餐平均分配,隨著體型的變化,應增加蔬果的攝取。她建議,7至9歲孩童,每天應攝取3份蔬菜、2份水果;10至12歲,應攝取3至4份蔬菜、2至3份水果,較高大的孩子則攝取5份以上的蔬果。
資料來源: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368
-------------------------------------------------------------------------
三ㄇㄤˊ家長!調查:雙薪家庭易養出胖小孩 7成BMI過重
NOWnews 2013年7月16日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雙薪家庭容易養出胖小孩!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國內雙薪家庭的小孩,BMI過重比例高達7成,外食、家中常備含糖飲料都是主因,呼籲家長重視蔬果579健康概念。
雙薪家庭,養出胖小子的機率越高!台灣癌症基金會今(16)天公布最新一項家庭飲食行為調查結果,發現國內雙薪家庭的小孩,BMI(身體質量指數)過重比例高達7成,又以父母都常加班、下班時間偏晚的小孩過重比例越高,外食、家中常備含糖飲料,加上仍有2成家長認為孩子「小時候胖不是胖」放任都是主因。
台灣癌症基金會這項「家庭飲食行為與父母備餐型態」調查,共以問卷針對265名「BMI標準」以及230名「BMI過重以上」的兩組學童進行,結果發現,雙薪家庭容易養出胖小孩。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調查發現,雙薪家庭胖小孩比例高,高達7成,且有3成5的過重組學童,父母兩位都常加班,尤其下班時間偏晚的比例也高於BMI標準組學童。
值得注意的是,過重組學童的家長,有高達5成備餐只求快速方便,4成5常外食;且對於致胖源的含糖飲料,警覺性較零食低許多,高達6成2的比例,家中常備含糖飲料。
蔡麗娟指出,分析歸納發現三「ㄇㄤˊ」家長是造成家庭飲食偏差的主因,包括「工作忙」、「技巧茫」與「順應盲」,過重組家庭經常外食,不自己烹煮的原因有5成受訪家長回答為返家時間不定,超過3成表示太忙碌,另有2成表示不太會烹調,且仍有2成的過重組家長認為「孩子小時候胖不是胖」,容易因此放任孩子自行決定餐點內容,超過9成普遍觀念錯誤或不知道孩子應攝取多少熱量。
美食名廚柯俊年也分享他與孩子的飲食控制經驗,柯俊年表示,自己曾胖到108公斤,進而引發糖尿病、高血壓等種種慢性疾病上身,用了8個月時間才瘦身到76公斤,而孩子也曾因為下課補習常吃外食,體重暴增到100公斤,現在兩人靠飲食控制才成功維持體重,如果非得外食,一定加點燙青菜增加蔬菜量。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說,孩子若小時候肥胖,則有3分之1至4分之1的機會,成年後仍然是肥胖,容易罹患癌症、心血管系統疾病、新陳代謝系統及消化系統疾等,尤其肥胖已經與國人十大死因的其中6項緊扣,若要說「肥胖」會縮短生命也絕非危言聳聽。
專家建議,即使雙薪家庭忙碌,無法自己烹煮,家長也應該聰明挑外食,堅守3少「少肉、少醬、少飲料」以及2多「多蔬果、多纖維」的原則,也可一樣用外賣餐點加入蔬果變化,成為相對健康的餐點,讓孩子吃夠蔬果量。
資料來源:http://www.nownews.com/2013/07/16/91-2963267.htm
-------------------------------------------------------------------------
雙薪家庭 超過7成小孩過重
聯合新聞網 2013.07.16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雙薪家庭的小孩,肥胖比率偏高,主因在於經常外食和常喝含糖飲料。記者余承翰/攝影
肥胖是國人健康最大隱憂,追根究柢就是外食太多、飲食觀念不正確。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天公布一項調查指出,雙薪家庭的孩子,超過七成都屬肥胖,不僅造成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甚至引起癌症,因此呼籲家長,盡可能自己料理三餐,少外食,多吃蔬果,讓孩子從小養成習慣才能保健康。
BMI(身體質量指數)介於18至24為標準,超過24就過胖,超過28已達肥胖程度。癌症基金會這次調查將BMI標準和過重以上者分為兩組,結果發現,雙薪家庭小孩過重比率超過七成,且過重組兒童中,四成五平時都外食,六成三的家庭經常備有各式含糖飲料,都是造成孩子體重過胖的主因。
很多人以為「小時候胖不是胖」,但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警告,肥胖的小孩,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機率長大後還是肥胖,這和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因為小時候父母沒有為孩子打下健康的基礎,過多的外食與攝取太多熱量是最大的問題。
他舉例,到速食店吃下一個大漢堡,熱量高達1100 大卡,幾乎等於一個孩子半天需要的熱量,長期下來將危害健康。
賴基銘表示,肥胖的男性會增加33%的罹癌機率、肥胖女性罹癌機率更高達55%,包括乳癌、子宮頸癌、卵巢癌、膽道癌、攝護腺癌,甚至現在增加速度最快的大腸直腸癌,都與肥胖或者攝取過多熱量有關。
此外,現代家長太忙碌,雙薪家庭中,有三成五父母常加班,下班太晚,造成飲食作息不正常,或者常吃消夜,小孩也跟著養成吃消夜的習慣,賴基銘認為,這也是造成兒童肥胖的另一原因。
他建議,遠離病痛癌症,父母應該盡可能在家自己烹調,也要嘗試各式各樣的烹調方式,避免油炸、高溫火烤、油煙,盡量吃食物的原味,習慣成自然,久而久之就能為家人健康打下良好基礎。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LIFE/LIF1/8031635.shtml
-------------------------------------------------------------------------
雙薪家庭 7成養出胖兒
工作忙任喝糖飲「應少外食」
爽報 2013年07月17日 沈能元.報導
雙薪家庭家長忙、茫、盲,養出胖小孩比率偏高,台灣癌症基金會昨公布最新調查發現,雙薪家庭家長因「工作忙碌、技巧茫然、順應盲從」,養出胖小孩比率達7成,分析原因為家長工作忙、晚下班,放縱孩子多喝含糖飲料等。醫師表示,家長應為孩子準備晚餐、少外食,避免孩子攝取過多零食、含糖飲料,以防肥胖。
此調查於6月1日至15日進行,針對265名身體質量指數(BMI)標準及230名BMI過重以上的2組學童家長,進行「家庭飲食行為與父母備餐型態」問卷調查。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說,調查發現,過重組學童的家長,高達5成備餐只求快速方便,4成5常外食,且對致胖源的含糖飲料警覺性低,高達6成3家中常備含糖飲料;若孩子從小肥胖,成年後易患癌症、心血管疾病等。
資料來源:http://sharpdaily.tw/news/article/supplement/20130717/35155826/
-------------------------------------------------------------------------
雙薪家庭小孩多肥胖 7成體重超標
華人健康網 2013年7月16日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子倫/台北報導】
雙薪家庭疏於照顧,養出胖小孩的比例更高!據台灣癌症基金會最新調查,發現國內雙薪家庭的小孩,BMI超出標準的比例高達7成,進一步推測原因為「忙、茫、盲」,因太晚下班、不懂的烹飪技巧,加上對熱量攝取觀念不足,且沒有原則、容易順應孩子的需求,讓小朋友越來越胖。
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指出,雙薪家庭的容易養出胖小孩。(攝影/黃志文)
台灣癌症基金會今16日公佈「家庭飲食行為與父母備餐型態」調查,於6月1日~6月15日統計265名「BMI標準」及230名「BMI過重以上」的兩組學童家長,結果發現,雙薪家庭家中有胖小孩的比例高達7成。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從數據中可以推測為什麼雙薪家庭容易養出胖小孩,包括:有3成5的父母兩位都常加班,尤其下班時間偏晚;有2成的過重組家長認為,孩子小時候胖不是胖,容易忽略孩子體重超標問題而放任飲食;加上高達5成準備餐點只求快速方便、4成5常外食等都是主因。
三「ㄇㄤˊ」家長要趁早改變
蔡麗娟副執行長提出,造成家庭飲食偏差可從三大「ㄇㄤˊ」家長見得,包括「工作忙(忙碌)」、「烹飪技巧茫(茫然)」與「順應盲(盲從)」等。尤其忙碌家長比例偏高,所以備餐時的快速方便已成為現代家長在忙碌之餘的重要訴求。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提到,要改變三「ㄇㄤˊ」家長養出胖小孩,建議可以分點這樣做:
工作忙家長:應該聰明挑外食、堅守3少(少肉、少醬、少飲料)2多(多蔬果、多纖維)的原則。而忙碌之餘還是可以自己備餐,可運用假日採買,洗淨分裝儲存;也可運用外賣熟食,加入健康食材,製作省時又添加健康。
技巧茫家長:容易用強迫的方式讓孩子吃不怎麼喜歡吃的蔬果,建議可一樣用外賣餐點加入蔬果變化,成為相對健康的餐點;也可技巧性的減少主食,增加蔬果比例;善用孩子們喜歡的食材,擺盤成孩子喜歡的圖樣,增加進食樂趣。
順應盲家長:容易出現寵溺小孩,想吃什麼就給孩子吃的狀況,建議親子一同建立正確飲食觀念,不以孩子對於食物的喜惡作為獎懲的手段。
資料來源: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7/14492
-------------------------------------------------------------------------
自由時報 2013-7-17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讓孩子吃得安心且健康,需要費一些巧思。(實習記者謝懿安攝)
NG外食快速改造
▲忙碌的家長為孩童準備的食物中,常潛藏高油脂、高熱量等問題。 (實習記者謝懿安攝)
兒童體型可真實反映家庭飲食習慣。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過重的國小學童有7成來自雙薪家庭,雖然超過半數家長都很關心孩子的營養需求,卻因為有35%是雙親每週要加班2天以上、42%家長平均晚上7點以後才下班,明顯晚於體態正常組的家長,整體家庭飲食行為欠佳。
台灣癌症基金會透過國小營養師,在6月間針對台灣各地共490位國小學童的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其中230位孩子BMI過重或肥胖,另外260位BMI值正常。結果發現,過重或肥胖孩童家庭常見的不良飲食習慣包括,6成父母和孩子一樣喜愛肉食勝於蔬食、62.7%家中常備含糖飲料、45%常外食、僅28%有空經常誘導孩子吃蔬果。
此外,可能因為備餐時間較晚,51%過重組家長允許孩子餐前吃零食、47%允許孩子自行點餐。
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歸納,現在家長常是工作「忙碌」、對營養知識「茫然」、對孩子順應「盲從」。為了協助家長快速準備營養餐點,基金會請來柯俊年、黃景龍兩位美食名廚,提供改造外食秘訣,例如將御飯糰改造為蔬果皮蛋瘦肉粥;不討喜的青菜加入焗烤元素;熱量超高的炸雞排,也可將肉減量;增加生菜,改造後熱量可減少一半以上。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胖小孩有2到3成長大後還是胖,青少年期肥胖者更有5到6成會胖到成年以後。相較於正常體型孩童,肥胖孩童罹患高血壓、高血糖的風險增加2到3倍,其中女童罹患乳癌的機率增加4倍,男童成年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也會增加。
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提醒,成長中的孩童每天所需熱量依其活動量不同,7到9歲男生每天需1800到2100大卡,女生需1650到1900大卡;10到12歲男生每天需2050到2350大卡,女生需1950到2250大卡。活動量不大的孩子,取其低標即可。
資料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l/17/today-health1.htm
-------------------------------------------------------------------------
台灣小胖冠亞洲 7成來自雙薪家
中時電子報 2013年07月17日 中國時報 林宜慧/台北報導
高達5成的父母準備餐點只求快速、4成5常外食都是主因,讓小朋友越來越胖。(張鎧乙攝)
台灣過重及肥胖兒童高居亞洲之冠,家長難逃責任!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雙薪家庭養出胖小孩的比例高達七成,主因這些忙碌的父母對飲食概念缺乏,更有超過六成家中常備含糖飲料,種下胖因子。
這項調查針對二三○名BMI值過重或肥胖學童的家長,以及二六五名BMI值標準學童的家長,做家庭飲食型態對兒童肥胖影響的相關分析。調查指出,過重學童有高達六成九是雙薪家庭,且有三成五的父母常加班;反觀標準體重兒童只有二成九是雙薪家庭。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強調,依國民健局二○一二年公布的「過重及肥胖年齡標準化盛行率」調查指出,台灣過重或肥胖兒童高達二五%,綜觀亞洲各國是第一胖,主要原因就是家長的觀念不正確!
她指出,調查發現超過兩成體重過重組的家長,認為孩子小時候胖不是胖,因此忽略孩子超重問題;另外家長對孩子的熱量攝取概念,標準組家長近八成不清楚,過重組家長更高達九成。最嚴重的不僅如此,多達六成二的過重組家中常備有含糖飲料,超過標準組二成六的兩倍以上。
至於含糖飲料,賴怡君呼籲兒童盡量喝白開水,但如果孩子無法適應,一開始可以檸檬水或蜂蜜水代替;她提醒,含糖飲料不只熱量高,糖量更是驚人,例如一瓶七百毫升奶茶就有廿顆方糖的糖分,家長及兒童選購飲料時,避免成分有高果糖、玉米糖等糖漿含量,以免代謝症候群。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國人常見癌症,如大腸直腸癌、女性乳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膽道癌等,都跟脂肪攝取過量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另外,肥胖也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新陳代謝系統及消化系統疾病的罹患率,國人必須從均衡飲食做起。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表示,學齡兒童須攝取熱量依照活動力多寡,七至九歲小男生可攝取一八○○至二一○○大卡,十至十二歲攝取二○五○至二三五○大卡;七至九歲小女生須攝取一六五○至一九○○大卡,十到十二歲則一九五○至二二五○大卡。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E5%8F%B0%E7%81%A3%E5%B0%8F%E8%83%96%E5%86%A0%E4%BA%9E%E6%B4%B2-7%E6%88%90%E4%BE%86%E8%87%AA%E9%9B%99%E8%96%AA%E5%AE%B6-20130717000426-260114
-------------------------------------------------------------------------
雙薪家庭忙茫盲 養出7成胖小孩
人間福報 2013/7/17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
為推廣健康飲食,台灣癌症基金會昨天舉行記者會,除發表家庭飲食行為調查結果外,也邀請名廚教導民眾做菜,讓民眾吃得健康。圖/中央社
國內最新飲食行為調查顯示,雙薪家庭養出胖小孩的比例高達七成,有三成五父母常加班。醫師警告,肥胖導致癌症及慢性疾病的罹患機率增加,十大死因六項與肥胖有關。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強調,台灣兒童是亞洲第一胖,女童每四人就有一人是過重或肥胖,男童每三人就有一人過重或肥胖,家長有不可推卸之責。許多父母礙於工作,忽視孩子飲食問題,提高孩子日後罹癌機會。
為揪出肥胖兒童的家庭飲食問題,台灣癌症基金會透過一項飲食行為調查,發現工作「忙」、烹調技巧「茫」、又「盲」目順應孩子飲食要求的三「ㄇㄤ」家長,因多外食、家中常備含糖飲料,及抱持「小時候胖不是胖」的錯誤觀念,都是造成家庭飲食偏差的主因。
調查顯示,父母與孩子的飲食壞習慣中,過重組家庭明顯高於標準組家庭,有近六成親子喜歡吃肉勝於吃菜,其次為對食物來者不拒,再來都喜歡喝含糖飲料,而吃飯快速、咀嚼不夠者也逾三成。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指出,經常外食的過重組家庭,不在家烹煮的原因,過半家長回答返家時間不定;有兩成家長認為「孩子小時候胖不是胖」,放任孩子決定餐點內容;逾九成家長不知道孩子一餐應攝取多少熱量。
美食家柯俊年昨分享他與孩子的飲食控制經驗。他說家族有糖尿病史,自己幾年前也曾胖到一百零八公斤,被醫生形容「血管裡都是油花」,引發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為了重拾健康,痛下決心,花八個月時間瘦身,成功甩肉二十幾公斤。
他不諱言,孩子也曾因下課補習常吃外食,體重失控「破百」,後來靠著飲食控制,才慢慢回復正常。當非外食不可時,他們會加點燙青菜,增加蔬菜攝取量。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說,雙薪家庭若忙到無法在家烹煮,家長也應聰明挑選外食,堅守少肉、少醬、少飲料,及多蔬果、多纖維的「三少二多」原則。
資料來源: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12876
-------------------------------------------------------------------------
台胖童比例冠全亞 雙薪外食家庭最嚴重
新頭殼newtalk 2013.07.16 陳柔伊/台北報導
為推廣健康飲食,台灣癌症基金會16日舉行記者會,除家庭飲食行為調查結果外,也邀請名廚教導民眾做菜,讓民眾吃得健康。圖片來源:中央社
台灣癌症基金會今(16)日公布「家庭飲食行為與父母備餐型態」問卷調查,結果發現雙薪家庭的孩童肥胖比例較高,因為家長缺乏熱量攝取的概念,尤其是對含糖飲料的警覺性偏低,以及孩童經常外食等,都是造成肥胖的主因。
這項調查針對65名「BMI標準」及230名「BMI過重以上」的2組學童家長進行問卷訪談,結果發現,過重組的孩子雙薪家庭比例高達7成,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說,小時候肥胖的小孩,有1/3-1/4的機會,成年後仍然是肥胖,他呼籲,國人應該落實均衡飲食,力行「蔬果彩虹579」健康飲食概念,打擊肥胖、遠離癌症。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提出,現代家長有三大「ㄇㄤˊ」,包括「工作忙碌」、「(烹飪)技巧茫然」與「順應(孩子)盲從」等,其中,忙碌的家長比例偏高,因此,在為孩子備餐時,講求「快速方便」之餘,如何在重視營養與忙碌之間取得平衡,更顯重要。
據了解,目前台灣國小男童約每3人有1人體重過重或肥胖,女童約每4人就有1人體重過重或肥胖。賴基銘醫師表示,兒童時期的肥胖,常會造成脂肪細胞的數量增多及形狀變大,造成日後肥胖的機率增高,希望大家打破「小時候胖不是胖」的迷思。
對此,營養師賴怡君建議,孩子每日應攝取5-7份蔬果量,家長聰明挑外食應堅守3少(少肉、少醬、少飲料)2多(多蔬果、多纖維)原則,她表示,善用孩子喜歡的食材,技巧性的減少主食,增加蔬果比例,不僅健康又能增加進食樂趣。
資料來源:http://www.newtalk.tw/news/2013/07/16/38218.html
-------------------------------------------------------------------------
雙薪家庭常外食 孩子易變胖
國語日報 2013/7/17 趙瑜婷/臺北報導
臺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在體重過重的兒童中,雙薪家庭的比率高達七成,且三成五的父母都常加班,反映現代家長工作忙碌,在依賴外食下,造成孩子飲食偏差。營養師建議家長,購買外食時,可再多加蔬果,例如把炸雞排切一半,加生菜做成雞肉沙拉,提高纖維含量和營養價值。
臺灣癌症基金會日前針對身體質量指數(BMI)正常和過重的兩組學童家長,進行「家庭飲食行為與父母備餐形態」調查,昨天公布調查結果發現,過重組的家庭中,有四成五經常外食,高於正常組的兩成五。此外,過重組中「喜歡吃肉勝於青菜」的比率近六成。
過重組父母對含糖飲料為致胖源的警覺性很低,調查發現,一半的過重組父母會限制孩子吃零食,但超過六成的父母很少限制孩子喝含糖飲料;超過八成的正常組和過重組家長,都不知道孩子每天應攝取多少熱量。
家長陳太太說,平常工作都加班到晚上八九點,只好讓孩子吃外食,但又擔心營養不夠。營養師賴怡君表示,外食也能有健康吃法,例如買胡椒口味的牛肉回家時,可加青菜拌炒,或前一天把菜洗好,做蔬菜湯。她說,外食的「鈉」含量高,蔬果中的「鉀」可以將「鈉」排出體外,且蔬果富含纖維,對人體更健康。
資料來源: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content.asp?Serial_NO=84644
-------------------------------------------------------------------------
雙薪家長忙茫盲 孩童易過重
中央社 1020716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6日電)
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指出,雙薪家庭的學童7成體重過重,因父母常加班,加班時間長,常外食且缺乏熱量觀念。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此項調查也顯示,大多數家長對於熱量攝取的概念缺乏,體重標準組學童的家長有近8成的比例觀念錯誤,肥胖組學童家長超過9成不知道孩子應攝取多少熱量。
在調查中,學童體重過重組家庭高達4成5的比例常外食,備餐訴求「快速方便」的過重組學童家長也達5成,且高達62.7%的比例家中常備含糖飲料,比例高於體重標準組。
蔡麗娟將上述調查結果,歸納出家長的困境是忙、茫、盲:忙於工作的「忙」碌家長;不太會烹調且技巧缺乏的「茫」然家長、順應孩子飲食的「盲」目家長。
台灣癌症基金會是在6月1日到15日針對265名身體質量指數(BMI)正常及230名過重或肥胖的兩組學童家長,進行「家庭飲食行為與父母備餐型態」問卷調查。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307160196-1.aspx
-------------------------------------------------------------------------
雙薪家庭忙茫盲 易養出胖小孩
大紀元時報 2013年07月17日 【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
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雙薪家庭的孩童肥胖比例較高,因為家長缺乏熱量攝取的概念,尤其是對含糖飲料的警覺性偏低,以及孩童經常外食等。呼籲國人應該落實均衡飲食,力行「蔬果彩虹579」健康飲食概念,打擊肥胖、遠離癌症。(記者施芝吟/攝影)
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雙薪家庭的孩子,肥胖比例高達七成。進一步分析原因則為「忙、茫、盲」,因太晚下班、不懂得烹飪技巧,加上對熱量攝取觀念不足,且沒有原則、容易順應孩子的需求,都是造成肥胖的主因。台灣癌症基金會呼籲國人應該落實均衡飲食,力行「蔬果彩虹579」健康飲食概念,打擊肥胖、遠離癌症。
台灣癌症基金會於6月1日至15日,針對265名身體質量指數(BMI)標準及230名BMI過重以上的2組學童家長,進行「家庭飲食行為與父母備餐型態」問卷調查。調查發現,過重組學童的家長,高達五成備餐只求快速方便,四成五常外食,且對於導致胖源的含糖飲料,警覺性低,有63%者家中常備含糖飲料;但若孩子從小肥胖,將有1/3至1/4的機會,成年後仍肥胖,易患癌症、心血管系統疾病。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提出,現代家長有三大「ㄇㄤˊ」,包括「工作忙碌」、「(烹飪)技巧茫然」與「順應(孩子)盲從」等,其中,忙碌的家長比例偏高,因此,在為孩子備餐時,講求「快速方便」之餘,如何在重視營養與忙碌之間取得平衡,更顯重要。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兒童時期肥胖,會造成脂肪細胞的數量增多及形狀變大,導致日後肥胖的機會增高,同時影響健康。他說,男童肥胖者罹患高血壓及高血糖的風險,比正常孩童增加2.5倍,而女童肥胖則較正常孩童多出2至3倍。
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tw/n65473/
-------------------------------------------------------------------------
雙薪家庭忙茫盲 容易養出胖小孩
優活健康網 2013.07.16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採訪報導)
(瘦身有成的名廚柯建年,示範如何將高熱量雞排變身為蔬食健康雞肉丼。/記者顏賽芬攝)
你有多久沒有為孩子煮一頓飯了呢?上班族父母每天工作忙碌,回家有時候已經錯過晚餐時間,根本沒有時間好好陪孩子吃頓飯。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BMI值超標的孩子多半來自於雙薪家庭,原因不外乎沒時間料理三餐、依賴外食。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對照BMI符合標準的學童與BMI值超標的學童,發現超標學童大多來自於雙薪家庭,家長重視「營養」忽略「熱量」,這些家庭普遍依賴外食,對含糖飲料的警覺性也較低。營養師賴怡君表示,高達6成父母會以喝市售蔬果汁取代天然蔬果攝取,小朋友跟著喝,熱量當然超標。
小時候胖不是胖? 大錯特錯!
有些家長抱持「小時候胖不是胖」的心態,輕忽孩子體重過重的問題。賴基銘醫師表示,兒童時期的肥胖常會造成脂肪細胞的數量增多及形狀變大,會增加日後患有肥胖症的機率。根據統計,青少年肥胖者有超過50%在成年後繼續肥胖。肥胖不僅會導致「三高」問題,也會增加罹癌風險。
為了體恤雙薪父母沒有足夠時間為孩子準備營養的三餐,台灣癌症基金會請來兩位名廚「柯老大」柯建年與「龍師傅」黃景龍為上班族家長示範「10分鐘好料理」,教大家如何用隨手可得的食材,快速做出營養滿分的健康料理。
雞排、三角飯糰 10分鐘變身健康料理
瘦身有成的柯建年用1/4塊雞排、半碗飯,搭配五色蔬果,做出蔬食雞肉丼;黃景龍則巧用超商三角飯糰,加入五色蔬果熬成蔬菜粥。兩位名廚都說,好吃料理不一定費時,只要好好運用手邊食材,忙碌也能吃得巧。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27771
-------------------------------------------------------------------------
雙薪家庭孩子 7成體重過重
健康醫療網 2013/07/16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
雙薪家庭的孩子,肥胖比例高達7成!台灣癌症基金會最新調查顯示,現代父母工作忙碌、料理技巧茫然,以及盲從孩子外食,造成孩子過重。醫師表示,若孩子小時候肥胖,成年後有3分之1至4分之1的機會仍是肥胖;而肥胖容易造成罹患癌症、心血管及消化系統疾病機率增加,建議孩子每天應攝取3份蔬菜、2份水果,打擊肥胖、遠離癌症。
台灣癌症基金會針對265名「BMI標準」及230名「BMI過重以上」的2組學童,進行「家庭飲食行為與父母備餐型態」問卷調查,結果發現,過重組的孩子雙薪家庭比例高達7成;4成5的孩子經常外食;2成的孩子本身就喜愛吃外食。
據統計,台灣國小男童約每3人有1人體重過重或肥胖,女童約每4人就有1人為體重過重或肥胖。而研究顯示,孩童小時候肥胖,成年後有3分之1至4分之1的機會仍是肥胖;青少年肥胖者則有50至60%繼續肥胖。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兒童時期肥胖,會造成脂肪細胞的數量增多及形狀變大,導致日後肥胖的機會增高,同時影響健康。他說,男童肥胖者罹患高血壓及高血糖的風險,比正常孩童增加2.5倍,而女童肥胖則較正常孩童多出2至3倍。
另外,成年後罹患高血壓的風險為非肥胖兒童的9至10倍;青春期肥胖的青年,罹患高血壓機率是無發胖經驗者的8.5倍,且肥胖女童成年後罹患乳癌機率增加4倍,而肥胖男童成年後罹癌機率則增加50%,且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也會增加。
賴基銘強調,理想體重超重3分之1者,會減少約3年的壽命,若超過理想體重40%,男性罹癌機率增加33%,女性增加55%,且BMI指數每增加5,代表罹患各項疾病的機會將增加30%。
營養師賴怡君表示,孩童每天攝取蔬果量應照三餐平均分配,隨著體型的變化,應增加蔬果的攝取。她建議,7至9歲孩童,每天應攝取3份蔬菜、2份水果;10至12歲,應攝取3至4份蔬菜、2至3份水果,較高大的孩子則攝取5份以上的蔬果。
資料來源: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368
-------------------------------------------------------------------------
三ㄇㄤˊ家長!調查:雙薪家庭易養出胖小孩 7成BMI過重
NOWnews 2013年7月16日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雙薪家庭容易養出胖小孩!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國內雙薪家庭的小孩,BMI過重比例高達7成,外食、家中常備含糖飲料都是主因,呼籲家長重視蔬果579健康概念。
雙薪家庭,養出胖小子的機率越高!台灣癌症基金會今(16)天公布最新一項家庭飲食行為調查結果,發現國內雙薪家庭的小孩,BMI(身體質量指數)過重比例高達7成,又以父母都常加班、下班時間偏晚的小孩過重比例越高,外食、家中常備含糖飲料,加上仍有2成家長認為孩子「小時候胖不是胖」放任都是主因。
台灣癌症基金會這項「家庭飲食行為與父母備餐型態」調查,共以問卷針對265名「BMI標準」以及230名「BMI過重以上」的兩組學童進行,結果發現,雙薪家庭容易養出胖小孩。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調查發現,雙薪家庭胖小孩比例高,高達7成,且有3成5的過重組學童,父母兩位都常加班,尤其下班時間偏晚的比例也高於BMI標準組學童。
值得注意的是,過重組學童的家長,有高達5成備餐只求快速方便,4成5常外食;且對於致胖源的含糖飲料,警覺性較零食低許多,高達6成2的比例,家中常備含糖飲料。
蔡麗娟指出,分析歸納發現三「ㄇㄤˊ」家長是造成家庭飲食偏差的主因,包括「工作忙」、「技巧茫」與「順應盲」,過重組家庭經常外食,不自己烹煮的原因有5成受訪家長回答為返家時間不定,超過3成表示太忙碌,另有2成表示不太會烹調,且仍有2成的過重組家長認為「孩子小時候胖不是胖」,容易因此放任孩子自行決定餐點內容,超過9成普遍觀念錯誤或不知道孩子應攝取多少熱量。
美食名廚柯俊年也分享他與孩子的飲食控制經驗,柯俊年表示,自己曾胖到108公斤,進而引發糖尿病、高血壓等種種慢性疾病上身,用了8個月時間才瘦身到76公斤,而孩子也曾因為下課補習常吃外食,體重暴增到100公斤,現在兩人靠飲食控制才成功維持體重,如果非得外食,一定加點燙青菜增加蔬菜量。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說,孩子若小時候肥胖,則有3分之1至4分之1的機會,成年後仍然是肥胖,容易罹患癌症、心血管系統疾病、新陳代謝系統及消化系統疾等,尤其肥胖已經與國人十大死因的其中6項緊扣,若要說「肥胖」會縮短生命也絕非危言聳聽。
專家建議,即使雙薪家庭忙碌,無法自己烹煮,家長也應該聰明挑外食,堅守3少「少肉、少醬、少飲料」以及2多「多蔬果、多纖維」的原則,也可一樣用外賣餐點加入蔬果變化,成為相對健康的餐點,讓孩子吃夠蔬果量。
資料來源:http://www.nownews.com/2013/07/16/91-2963267.htm
-------------------------------------------------------------------------
雙薪家庭 超過7成小孩過重
聯合新聞網 2013.07.16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雙薪家庭的小孩,肥胖比率偏高,主因在於經常外食和常喝含糖飲料。記者余承翰/攝影
肥胖是國人健康最大隱憂,追根究柢就是外食太多、飲食觀念不正確。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天公布一項調查指出,雙薪家庭的孩子,超過七成都屬肥胖,不僅造成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甚至引起癌症,因此呼籲家長,盡可能自己料理三餐,少外食,多吃蔬果,讓孩子從小養成習慣才能保健康。
BMI(身體質量指數)介於18至24為標準,超過24就過胖,超過28已達肥胖程度。癌症基金會這次調查將BMI標準和過重以上者分為兩組,結果發現,雙薪家庭小孩過重比率超過七成,且過重組兒童中,四成五平時都外食,六成三的家庭經常備有各式含糖飲料,都是造成孩子體重過胖的主因。
很多人以為「小時候胖不是胖」,但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警告,肥胖的小孩,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機率長大後還是肥胖,這和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因為小時候父母沒有為孩子打下健康的基礎,過多的外食與攝取太多熱量是最大的問題。
他舉例,到速食店吃下一個大漢堡,熱量高達1100 大卡,幾乎等於一個孩子半天需要的熱量,長期下來將危害健康。
賴基銘表示,肥胖的男性會增加33%的罹癌機率、肥胖女性罹癌機率更高達55%,包括乳癌、子宮頸癌、卵巢癌、膽道癌、攝護腺癌,甚至現在增加速度最快的大腸直腸癌,都與肥胖或者攝取過多熱量有關。
此外,現代家長太忙碌,雙薪家庭中,有三成五父母常加班,下班太晚,造成飲食作息不正常,或者常吃消夜,小孩也跟著養成吃消夜的習慣,賴基銘認為,這也是造成兒童肥胖的另一原因。
他建議,遠離病痛癌症,父母應該盡可能在家自己烹調,也要嘗試各式各樣的烹調方式,避免油炸、高溫火烤、油煙,盡量吃食物的原味,習慣成自然,久而久之就能為家人健康打下良好基礎。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LIFE/LIF1/8031635.shtml
-------------------------------------------------------------------------
雙薪家庭 7成養出胖兒
工作忙任喝糖飲「應少外食」
爽報 2013年07月17日 沈能元.報導
雙薪家庭家長忙、茫、盲,養出胖小孩比率偏高,台灣癌症基金會昨公布最新調查發現,雙薪家庭家長因「工作忙碌、技巧茫然、順應盲從」,養出胖小孩比率達7成,分析原因為家長工作忙、晚下班,放縱孩子多喝含糖飲料等。醫師表示,家長應為孩子準備晚餐、少外食,避免孩子攝取過多零食、含糖飲料,以防肥胖。
此調查於6月1日至15日進行,針對265名身體質量指數(BMI)標準及230名BMI過重以上的2組學童家長,進行「家庭飲食行為與父母備餐型態」問卷調查。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說,調查發現,過重組學童的家長,高達5成備餐只求快速方便,4成5常外食,且對致胖源的含糖飲料警覺性低,高達6成3家中常備含糖飲料;若孩子從小肥胖,成年後易患癌症、心血管疾病等。
資料來源:http://sharpdaily.tw/news/article/supplement/20130717/35155826/
-------------------------------------------------------------------------
雙薪家庭小孩多肥胖 7成體重超標
華人健康網 2013年7月16日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子倫/台北報導】
雙薪家庭疏於照顧,養出胖小孩的比例更高!據台灣癌症基金會最新調查,發現國內雙薪家庭的小孩,BMI超出標準的比例高達7成,進一步推測原因為「忙、茫、盲」,因太晚下班、不懂的烹飪技巧,加上對熱量攝取觀念不足,且沒有原則、容易順應孩子的需求,讓小朋友越來越胖。
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指出,雙薪家庭的容易養出胖小孩。(攝影/黃志文)
台灣癌症基金會今16日公佈「家庭飲食行為與父母備餐型態」調查,於6月1日~6月15日統計265名「BMI標準」及230名「BMI過重以上」的兩組學童家長,結果發現,雙薪家庭家中有胖小孩的比例高達7成。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從數據中可以推測為什麼雙薪家庭容易養出胖小孩,包括:有3成5的父母兩位都常加班,尤其下班時間偏晚;有2成的過重組家長認為,孩子小時候胖不是胖,容易忽略孩子體重超標問題而放任飲食;加上高達5成準備餐點只求快速方便、4成5常外食等都是主因。
三「ㄇㄤˊ」家長要趁早改變
蔡麗娟副執行長提出,造成家庭飲食偏差可從三大「ㄇㄤˊ」家長見得,包括「工作忙(忙碌)」、「烹飪技巧茫(茫然)」與「順應盲(盲從)」等。尤其忙碌家長比例偏高,所以備餐時的快速方便已成為現代家長在忙碌之餘的重要訴求。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提到,要改變三「ㄇㄤˊ」家長養出胖小孩,建議可以分點這樣做:
工作忙家長:應該聰明挑外食、堅守3少(少肉、少醬、少飲料)2多(多蔬果、多纖維)的原則。而忙碌之餘還是可以自己備餐,可運用假日採買,洗淨分裝儲存;也可運用外賣熟食,加入健康食材,製作省時又添加健康。
技巧茫家長:容易用強迫的方式讓孩子吃不怎麼喜歡吃的蔬果,建議可一樣用外賣餐點加入蔬果變化,成為相對健康的餐點;也可技巧性的減少主食,增加蔬果比例;善用孩子們喜歡的食材,擺盤成孩子喜歡的圖樣,增加進食樂趣。
順應盲家長:容易出現寵溺小孩,想吃什麼就給孩子吃的狀況,建議親子一同建立正確飲食觀念,不以孩子對於食物的喜惡作為獎懲的手段。
資料來源: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7/14492
-------------------------------------------------------------------------
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新聞】「不研習扣考績」 教師報名卻額滿?
「不研習扣考績」 教師報名卻額滿?
聯合新聞網 2013/07/16 【聯合報╱記者莊亞築、陳秋雲/台中報導】
台中市教育局推動12年國教,祭出「教師不參加研習,考績不得列甲等」。
有教師投訴指出,想報名但額滿,嗆教育局只能用「威嚇手段」推動政策?中教科長鄭隆為說,如教師不指定某場研習,員額就夠,他堅持「不研習就沒甲等」。
「國民中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研習五堂課18小時」研習,包括提升國中教師有效教學、多元評量、差異化教學及補救教學能力為主軸,教育局以教師服務學校所在地分區、分領域共辦理88場次研習,每場次以90人為上限。
郭姓教師投書指出,教育部全國教師進修網開設「12年國教5堂課研習」,教育局發文公告教師不參加研習,考績就不能拿甲等。
他說,想參加自然科研習,但全部課程還沒開始就已額滿,難道研習「要像百貨公司搶福袋一樣?」郭老師說,他的同事如搶春節火車票一樣,守在電腦前不敢放鬆。
郭姓教師指出,教育局行政規劃能力不足,有何立場說「未參加者明年考績不得列甲等」。
教育局中教科長鄭隆為說,「場次經精算,不會不足」,可能是教師想擠在某些場次,因教育部規定每個場次90人,超過的都不給研習認證。
郭姓教師說,問題出在基層教師多是乖乖牌,被這句「考績不得列甲等」嚇到,有的老師搶著場場報名,確保自身考績無虞,但卻只擇一參加,其餘有報名卻不出席,大不了被計點。全國教師進修網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手腳慢的教師當然就報不上名。鄭隆為表示,可以針對個案安排處理。
郭姓教師另指出,教育局以「不參加12年國教研習就不得列甲等」,這僭越各校成績考核委員會,依權責,教育局只能宣示「交各校成績考核委員會參酌」,他認為教育局膨脹行政裁量權。
鄭隆為仍強調「不參加研習就是不得列甲等」,如果教師有意見可提出申訴。
資料來源: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66510
-------------------------------------------------------------------------
聯合新聞網 2013/07/16 【聯合報╱記者莊亞築、陳秋雲/台中報導】
台中市教育局推動12年國教,祭出「教師不參加研習,考績不得列甲等」。
有教師投訴指出,想報名但額滿,嗆教育局只能用「威嚇手段」推動政策?中教科長鄭隆為說,如教師不指定某場研習,員額就夠,他堅持「不研習就沒甲等」。
「國民中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研習五堂課18小時」研習,包括提升國中教師有效教學、多元評量、差異化教學及補救教學能力為主軸,教育局以教師服務學校所在地分區、分領域共辦理88場次研習,每場次以90人為上限。
郭姓教師投書指出,教育部全國教師進修網開設「12年國教5堂課研習」,教育局發文公告教師不參加研習,考績就不能拿甲等。
他說,想參加自然科研習,但全部課程還沒開始就已額滿,難道研習「要像百貨公司搶福袋一樣?」郭老師說,他的同事如搶春節火車票一樣,守在電腦前不敢放鬆。
郭姓教師指出,教育局行政規劃能力不足,有何立場說「未參加者明年考績不得列甲等」。
教育局中教科長鄭隆為說,「場次經精算,不會不足」,可能是教師想擠在某些場次,因教育部規定每個場次90人,超過的都不給研習認證。
郭姓教師說,問題出在基層教師多是乖乖牌,被這句「考績不得列甲等」嚇到,有的老師搶著場場報名,確保自身考績無虞,但卻只擇一參加,其餘有報名卻不出席,大不了被計點。全國教師進修網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手腳慢的教師當然就報不上名。鄭隆為表示,可以針對個案安排處理。
郭姓教師另指出,教育局以「不參加12年國教研習就不得列甲等」,這僭越各校成績考核委員會,依權責,教育局只能宣示「交各校成績考核委員會參酌」,他認為教育局膨脹行政裁量權。
鄭隆為仍強調「不參加研習就是不得列甲等」,如果教師有意見可提出申訴。
資料來源: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66510
-------------------------------------------------------------------------
2013年7月10日 星期三
【新聞】高考考銓制度試題 全部抄98年考題
高考考銓制度試題 全部抄98年考題
自由時報 2013-7-10〔記者楊久瑩/台北報導〕
今年高考三級人事行政類科的「現行考銓制度」考題只有四題申論,與98年的地方特考考題,內容一模一樣。 (記者王敏為攝)
4題申論 題目一模一樣
命題老師太混了!今年高考三級人事行政類科的「現行考銓制度」考題,整張考卷只有四題申論,命題老師竟然直接抓取九十八年地方特考的考題,內容一模一樣,只改動幾個字;另外普考人事行政類科的「現行考銓制度」也有三題,跟九十八年地方特考四等考試題目雷同。考生痛批:「好瞎,太混了吧!」
高普考昨天才結束連續五天的考試,本報即陸續接獲蔡先生、小敏等多位考生爆料指出,今年的「現行考銓制度」考題似曾相識,考完後一比對,才發現竟然誇張到考卷題目跟九十八年的題目一模一樣,連題序、標點符號也都一樣,只在敘述方式上增補幾個字而已。考生主張,這種命題法,對未曾做過考古題的應考人很不公平,考試院應該全面檢討這款國考命題品質。
考生批太混了 要求檢討
考生指出,考選部日前才著手修正「典試人員服務紀錄作業要點」,像這類偷懶的命題老師,除了應追回出題費,「老師應該永不錄用!」、「考選部應該在網站公布命題老師的姓名!」
考選部主任秘書林光基指出,依照考選部的命題規定,許可從題庫中抓考古題,但是不得重複出現三年內的題目,因此今年出現的題目雖然重複,卻是四年前的考題,並未違反規定。而且考題考的也確實都是考銓制度的重點,直接抓取四年前考題是否為命題瑕疵?得另外召開會議再做討論判定。
4年前考題 未違反規定
考選部說明,考選部以往從未公布各科命題老師姓名。但根據國考作業要點內容,這類命題屬「一般疏失」,包括「三年內不同考試科目,重複使用自己命擬的題目」、「命擬過的申論題多數相同或雷同」等都是,一旦證據確鑿或勸導未改,將給予停聘一定年數的處罰。
林光基說明,目前尚無法確認命題老師是否就是四年前出題的同一人,但已要求命題老師針對考生質疑進行說明。高普考的命題費用為六千五百元,內容包括正副題各一套,以及參考答案。
林光基認為,由於考古題都是公開的資訊,所有考生上考選部網站都可以使用及閱覽,並無公平性的問題,並不影響評分作業。
資料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l/10/today-t2.htm
-------------------------------------------------------------------------
高普考照抄考古題 考生質疑
中央社 2013/07/09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9日電)
高考三級考銓科目4題申論題與98年地方特考,幾乎一模一樣,普考4題也有3題一樣,引發考生質疑。(中央社檔案照片)
高普考今天落幕,不過,高考三級考銓科目4題申論題與98年地方特考,幾乎一模一樣,普考4題也有3題一樣,引發考生質疑。
考選部長董保城說,考選部規定3年內考題不能重複,這是4年前的題目,雖沒有違反規定,但命題老師實在太疏忽,此案將送「典試人員服務紀錄審議委員會」討論,以決定是否要將這名命題老師除名或停止1年到5年的命題閱卷。
高普考是每年最重要的公職人員考試,普考在5、6日已結束;高考三級考試晚間落幕,今年高考三級報考6萬5632人,到考4萬4528人,到考率67.84%,暫定需用名額2269人,預估錄取率提升至5.1%。
不過,有多名考生反映,高考三級人事行政類科「現行考銓制度」4題申論題,與98年地方特考三等考試人事行政類科的現行考銓制度,幾乎一模一樣;申論題每題25分。
今年的考銓制度4題申論題分別是:一,我國現行憲法本文及增修條文對考試院職權有何重要規定?二,試說明平等就業機會的學理意涵,以及我國現行相關法律規定各有那些?三,公務人員的考績類別、獎懲及流程,各有那些規定?並請提出興革建議。四,行政中立的學理內涵為何?公務人員違反行政中立應如何處理?
另外,今年普考人事行政類科「現行考銓制度概要」,4題申論題中,也有3題與98年地方特考四等考試人事行政類科,幾乎一樣。
此事引發網路論壇國考版熱議,有考生直呼太扯,「考考古題並無不妥,但不應該整張照抄」;也有考生質疑有「陰謀論」,讓人懷疑有內線消息。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307090079-1.aspx
-------------------------------------------------------------------------
命題師太混?普考4題有3題照抄考古題 考生罵翻
NOWnews 2013年7月10日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高普考登場(1)公務人員高普考從5日起,一連5天登場,這是每年最重要的公職考試。今年高普考有14.6萬人報名,要搶3542個職缺。中央社記者孫仲達攝102年7月5日(資料照)
高普考落幕,考生終於可以輕鬆放暑假!但眼尖的學生發現今年高考三級人事行政類科的「現行考銓制度」,命題老師竟直接拿98年的試題,內容幾乎一模一樣,普考4題中也有3題一樣,讓人質疑命題老師會不會太混了!
對此,考選部回應表示,按規定不可與3年內試題重複,這次選用的是4年前的試題,因此沒有違反規定,但仍會將個案送至委員會,該名老師可能停止1年至5年的命題閱卷,最重可能面臨除名處分。
考選部公布,今年高考約有6萬名學生,暫定錄取2269人,預估錄取率將由初估的4.83%提高至5.1%。
資料來源:http://www.nownews.com/2013/07/10/327-2960904.htm
-------------------------------------------------------------------------
4題一樣!高普考出「照抄考古題」 考生:案情不單純
ETtoday 2013年07月10日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高普考9日落幕,但其中高考三級考銓科目的4題申論題竟然與98年地方特考幾乎一模一樣,普考4題也有3題撞題,讓不少考生在網上熱烈討論,直呼太扯了。對此,考選部長董保城解釋,依規定3年內不能重出考古題,雖然這是4年前的題目,但命題老師有疏失,將討論是否將這名老師除名或停命題閱卷1年到5年。
高普考一結束,許多考生上網討論「誇張的撞題」情況,據悉,高考三級人事行政類科「現行考銓制度」4題申論題,與98年地方特考三等考試人事行政類科的現行考銓制度,幾乎一樣;申論題每題25分。另外,普考人事行政類科「現行考銓制度概要」的4題申論題,也有3題與98年地方特考四等考試人事行政類科「撞題」。
董保城指出,由於各考科都有核心的內容,若規定5年、8年、10年不能重複,未來試題會越來越艱深、冷門, 對考生不一定好,而考選部找老師命題時,都會規定考題3年內不能重複;這次雖然是4年前的題目,沒有違規,但命題老師實在太疏忽了。
考選部指出,此案將送「典試人員服務紀錄審議委員會」討論,決定是否要除名這名命題老師、永不遴聘、或停止1到5年的命題閱卷。至於這兩科目受爭議的試卷評閱,考選部將召開評閱會議,由召集人邀集閱卷委員研訂閱卷標準,考選部官員說,這次將不會讓這名命題老師評閱試卷。
不少考生直呼太扯,有人說「考古題不會不妥,但不該整張照抄」;也有考生質疑難道其中有「陰謀論」,懷疑有內線消息。
資料來源: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710/238579.htm
-------------------------------------------------------------------------
考古題爭議 出題老師最重除名
中央社 1020709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9日電)
今年高普考考銓科目幾乎照抄98年地方特考考題,引起爭議。考選部將討論是否將閱卷老師除名或者停止命題1到5年。
高普考今天落幕,不過,高考三級考銓科目4題申論題與98年地方特考,幾乎一模一樣,普考4題也有3題一樣,引起考生質疑。
考選部長董保城受訪指出,每個考科都有核心的東西,如果規定5年、8年、10年都不能重複,恐怕試題內容會愈來愈艱深、偏冷門, 對考生鑑別不一定是好的;不過,老師在引用時,題目是不是要再潤飾加工,可以檢討。
他說,考選部邀請老師命題前,都會要求考題3年內不能重複;這是4年前的題目,雖沒有違反規定,但命題老師實在太疏忽。
董保城說,此案將送「典試人員服務紀錄審議委員會」討論,以決定是否要將這名命題老師除名、永不遴聘、或者停止1年到5年的命題閱卷。
考選部說,試題都公布在考選部全球資訊網供應考人查閱,試題屬公開資訊,應考人都可以在網站上蒐集相關資訊,準備應試。
至於這兩科目試卷評閱,考選部說,將依法召開試卷評閱會議,由分組召集人邀集閱卷委員審慎研訂評閱標準,據以評閱試卷。
考選部官員說,照慣例,不會讓這名命題老師評閱試卷。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307090418-1.aspx
-------------------------------------------------------------------------
高考抄4年前考題 命題師恐除名
中時電子報 2013年07月10日 唐筱恬/台北報導
高普考昨天落幕,不過被眼尖的考生發現,考銓題目與九十八年的考題一模一樣,引發國考版熱烈討論。考選部長董保城表示,照抄四年前的題目沒有違反規定,但仍將此案送委員會檢討,命題老師最重會面臨除名處份。
考生發現,高考三級人事行政類科「現行考銓制度」有四題申論題,分別是我國現行憲法本文及增修條文對考試院職權有何重要規定?公務人員的考績類別、獎懲及流程,各有那些規定?與與九十八年地方特考題目一模一樣,引發考生在網路論壇國考版熱議。
董保城昨晚表示,考選部有規定,考題在三年內不能重複,引發考生討論的是四年前的考試題目,雖沒有違反規定,但命題老師確實太疏忽。
此案將送「典試人員服務紀錄審議委員會」討論,以決定是否要將這名命題老師永不遴聘、停止一年到五年的命題閱卷,或除名處份。
他表示,如果規定考題在五年、八年、十年內,都不能重複,恐怕試題內容會愈來愈艱深、偏冷門,對考生鑑別不一定是好的。不過,命題老師在引用題目是否要再潤飾加工,仍可以檢討。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E9%AB%98%E8%80%83%E6%8A%844%E5%B9%B4%E5%89%8D%E8%80%83%E9%A1%8C-%E5%91%BD%E9%A1%8C%E5%B8%AB%E6%81%90%E9%99%A4%E5%90%8D-20130710000383-260114
-------------------------------------------------------------------------
高普考命題照抄考古題 考選部:不會加分或送分
NOWnews 2013年7月10日 記者康仁俊/台北報導
高普考命題竟抄考古題,考選部表示:不會加分或送分。(圖片來源:中央社)
針對高普考發生高考三級考銓科目申論題及普考題目竟照抄98年地方特考題目引發爭議,考選部主秘林光基今(10)日召開記者會表示,考選部對於考題出現相同以及雷同感到遺憾與抱歉,他強調,出題老師抄自己98年命題是嚴重疏失,不過考選部會維護考生權益,「答案不一樣,評分標準也不會一樣」,因此不會加分或送分。
林光基說,原本考選部還慶幸今年高普考沒遇到颱風攪局,結果卻出現試題相同爭議,這對考選部而言,「是另外一個國考的颱風」,考選部也在自我反省檢討,將召開專案會議討論。
依照「國考命題注意事項」以及考選部給命題委員的「命題資料檢查表」,都註明命題時要避免與最近3年相同科目的試題雷同,也要避免與學校教學、研究所入學、就業考試,或本人曾命擬各項考試相同或雷同。
林光基說,98年試題在考選部全球資訊網都是公開資訊,考選部19日將召開試卷評閱標準會議,針對參考答案、評分標準、應考人作答情形,進行討論,他強調,考選部會把應考人權益擺在第一,但是不會加分或送分。
他說,98年與102年時空有變遷、法規有變化,「不是98年的答案,答案不一樣,評分標準也不會一樣」,考選部會將98年的參考答案調出來,提供給試卷評閱標準會議參考。
林光基說,命題委員都會在檢查表上勾選,但是98年的地特也是同一位老師命題,這位老師已經違反規定,因此典試人員服務紀錄審查會將妥適處理,他坦承,這是重大疏失,因此這次命題費用新台幣1萬3000元(每科6500元)不會發放,這名老師也不能參與這次閱卷工作;最嚴重處分是「以後不予遴聘」。
至於如果有洩題的具體事證,林光基說,將以刑法妨害考試罪移送檢調。
資料來源:http://www.nownews.com/2013/07/10/91-2961016.htm
-------------------------------------------------------------------------
高普考抄考古題 考選部不送分
中央社 2013/07/10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0日電)
高普考發生照抄考古題爭議,考選部主秘林光基說,出題老師抄自己98年命題是嚴重疏失,不過,不會加分或送分。(圖上下分別為98年、102年考題,中央社檔案照片)※點圖可放大
高普考發生照抄98年地方特考爭議,考選部主秘林光基今天說,出題老師抄自己98年命題是嚴重疏失,不過,不會加分或送分。
高普考昨天落幕,高考三級考銓科目4題申論題與98年地方特考,幾乎一模一樣,普考4題也有3題一樣,引發考生質疑。
林光基召開記者會指出,考題出現相同及雷同,考選部感到遺憾與抱歉。他說,原本考選部還慶幸今年高普考沒遇到颱風攪局,試題相同爭議對考選部而言「是另外一個國考的颱風」,考選部也在自我反省檢討,將召開專案會議討論。
林光基說,不會加分或送分,98年試題在考選部全球資訊網是公開的,考選部19日將召開試卷評閱標準會議,針對其參考答案、評分標準、應考人作答情形,進行討論,考選部會把應考人權益擺在第一。
他說,請應考人不要有疑慮,考選部會維護考生權益,而且98年與102年時空有變遷、法規有變化,「不是98年的答案,答案不一樣,評分標準也不會一樣」,考選部會將98年的參考答案調出來,提供給試卷評閱標準會議參考。
林光基也說,依照「國考命題注意事項」以及給命題委員的「命題資料檢查表」,都特別註明,命題時要避免與最近3年相同科目的試題雷同,也要避免與學校教學、研究所入學、就業考試,或本人曾命擬各項考試相同或雷同。
他說,命題委員都會在檢查表上勾選,但是98年的地特也是這位老師命題的,這位老師已經違反規定,典試人員服務紀錄審查會將妥適處理,這是重大疏失,最嚴重處分是「以後不予遴聘」。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307100028-1.aspx
-------------------------------------------------------------------------
考選部:若有洩題事證移送法辦
中央社 1020710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0日電)
高普考發生照抄98年地方特考爭議,考選部主秘林光基今天說,如果有洩題的具體事證,將以刑法妨害考試罪移送檢調。
林光基今天代表考選部出面致歉,他說,這是嚴重疏失,考選部感到遺憾與抱歉。
他說,「國考命題注意事項」以及給命題委員的「命題資料檢查表」都特別註明,命題時要避免與最近3年相同科目試題雷同,也要避免與學校教學、研究所入學、就業考試,或本人曾命擬各項考試相同或雷同。
林光基說,98年地方特考的考銓科目,也是同一位老師命題,這名出題老師照抄自己之前國考命題,已違反規定,命題費用新台幣1萬3000元(每科6500元)不會發,也不能參與這次閱卷工作;另外,典試人員服務紀錄審查會將妥適處理,最嚴重處分是「以後不予遴聘」。
外界質疑是否「洩題」?出題老師身分背景為何?林光基說,涉及典試法規定,他不能對外說明,不過,如果有洩題的具體事證,會移送檢調。
林光基說,刑法第137條妨害考試罪規定「對於依考試法舉行的考試,以詐術或其他非法方法,使其發生不正確結果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00元以下罰金」;典試法第28條也規定,命題委員應嚴守秘密,不得循私舞弊、洩漏試題,若因而觸犯刑法,加重其刑至1/2。
另外,他說,考選部從民國100年開發比對系統,命題委員所命試題會與最近3年考畢試題比對過濾,避免重複,這次出問題的是4年前試題,比對年限是否要拉長,林光基說,考選部長董保城已指示專案檢討。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307100121-1.aspx
-------------------------------------------------------------------------
命題師抄襲 試院拒付6500命題費
蘋果日報 2013年07月10日 【王家俊/台北報導】
考試院發生高考三級考試科目4題申論題與98年地方特考,幾乎一模一樣,普考4題也有3題一樣的爭議,考選部主秘林光基上午受訪時說,出題老師抄自己4年前的命題,屬嚴重疏失,考試院原則上將不發給兩科各6500元的命題費給該位教授。
林光基說,考試院的典試人員服務紀錄審查會也會在一個月內召開檢討會議,最嚴重可處「以後不予遴聘」處分,但不會公布該位命題教授的學校與姓名。依照《典試法》,若調查該師洩題,將移送檢調偵辦。
至於考生關心的權益問題,林光基說,19日將召開事件評閱標準會議,針對參考答案、評分標準、應考人作答情形等討論,「即便題目是舊的,但參考答案、評分標準不會一樣,會與時俱進!」也不涉及考生加分或減分。考選部將召開專案會議檢討反省。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politics/20130710/222633/
-------------------------------------------------------------------------
命題老師照抄4年前考題 考選部不發6500元命題費用
ETtoday 2013年07月10日 政治中心/台北報導
高普考被學生發現考題照抄98年地方特考,引起外界質疑。考選部主秘林光基10日表示,這是嚴重疏失,他對此感到遺憾、抱歉;若有洩題具體事證,將會以刑法妨害考試罪移送檢調。
林光基說,典試人員服務紀錄審查會將會審慎研議處理,最嚴重處分是「不予遴聘」。他並指出,98年地方特考的考銓科目,也是同一位老師命題,不過這位老師照抄自己之前國考命題,已違反規定,考試院也不予發放兩科各6500元的命題費用給命題老師,也不予參與閱卷工作。
林光基說,「國考命題注意事項」以及「命題資料檢查表」都有特別註明,命題時應避免與近3年內出現雷同試題,並避免與學校教學、研究所入學、就業考試,或本人曾命擬各項考試相同或雷同。
根據刑法第137條妨害考試罪規定,「對於依考試法舉行的考試,以詐術或其他非法方法,使其發生不正確結果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00元以下罰金」。林光基說,典試法也有規定,命題委員應嚴守秘密,不得洩漏試題,若因此觸法,應加重其刑至1/2。
至於外界質疑是否「洩題」,以及出題老師身分背景為何?林光基則回應,這涉及典試法規定,不便對外說明,若有洩題具體事證,將會移送檢調。
資料來源: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710/238769.htm
-------------------------------------------------------------------------
扯 普考4題 雷同3題
抄4年前的 試院竟未懲處
蘋果日報 2013年07月10日 【王家俊╱台北報導】
今年普考「現行考銓制度概要」科目,4題竟有3題幾照抄4年前題目(左圖,紅框處)。
考生向《蘋果》爆料,今年普考人事行政類科「現行考銓制度概要」科目,四題竟有三題順序與內容幾乎照抄四年前地方特考同考科題目,「錢真好領!」痛批典試委員離譜。試院官員也深感「不可思議」;試院內部調查發現,該師今年出的高考同類科考題,同樣與四年前地特同考科題目雷同,但試院竟未承諾懲處。
《蘋果》對照今年普考與四年前考科題目,第一題一字不改,第二題今年多「現行」二字,第四題「旋轉門條款」變「旋轉門」條款,其餘相同。
僅訂3年不得重複
根據「典試人員服務紀錄作業要點」,無法公布出題的典試委員姓名,官員透露,出題老師是有名的大學教授,不是生手,風評不錯,「嚴格算不上抄襲,是拿自己舊的考題出來改!」
考選部長董保城昨表遺憾,但緩頰指出題者可能太忙;歷年考古題都在網路公告,原則上三年內不得重複,因此試題沒問題,不影響考生權益。是否永不錄用?董說,最多要求該師停止閱卷,一個月內召開典試人員服務紀錄審查會議討論。
最重可「永不錄用」
考選部高普考司長楊盛財一開始說,「可能巧合」,追問教授是否太混,楊才坦承「不可思議。」
為免國考試題雷同,考選部已著手開發題庫整合資訊系統,未來電腦只要發現考題雷同達六成,即會示警;現行禁止三年內考古題重複的內規,也擬擴大為五年或更久。
考選部同時修改「典試人員服務紀錄作業要點」,對疏失典試人員施以一到五年停聘,甚至「永不錄用」,並新增典試疏失「記點審議」制度。有人主張「誤人子弟條款」,公布永不錄用的委員姓名,試院基於保護典試人員,並未納入修正。
考生質疑恐涉洩題
綠委葉宜津要求試院調查,該師是否在外寫書或兼課,有徇私舞弊之嫌,一定要處理,不能含混過去。
藍委呂學樟指典試委員的素質要加強,「不要都玩考古題。」考生游先生嗆,「出題老師領薪水不做事,懷疑洩題給相關人士。」
國家考試 試題雷同案例
★2011/8:高考三級人事行政類科「各國人事制度研究」科目,題目與前年高考二級同科完全雷同
→處置:停止命題委員閱卷、典試工作,未來也不再參與命題
★2006/3:專技人員高考護理師、助產師「基礎醫學」和普考護士、助產士「基礎醫學概要」2科,各80題有19題幾乎雷同
→處置:查同一命題委員同時命擬「基礎醫學」和「基礎醫學概要」試題,承諾檢討
★2005/7:高考三級「教育行政」試題,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招生試題雷同達8成
→處置:試院不承認疏失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710/35138806/
-------------------------------------------------------------------------
自由時報 2013-7-10〔記者楊久瑩/台北報導〕
今年高考三級人事行政類科的「現行考銓制度」考題只有四題申論,與98年的地方特考考題,內容一模一樣。 (記者王敏為攝)
4題申論 題目一模一樣
命題老師太混了!今年高考三級人事行政類科的「現行考銓制度」考題,整張考卷只有四題申論,命題老師竟然直接抓取九十八年地方特考的考題,內容一模一樣,只改動幾個字;另外普考人事行政類科的「現行考銓制度」也有三題,跟九十八年地方特考四等考試題目雷同。考生痛批:「好瞎,太混了吧!」
高普考昨天才結束連續五天的考試,本報即陸續接獲蔡先生、小敏等多位考生爆料指出,今年的「現行考銓制度」考題似曾相識,考完後一比對,才發現竟然誇張到考卷題目跟九十八年的題目一模一樣,連題序、標點符號也都一樣,只在敘述方式上增補幾個字而已。考生主張,這種命題法,對未曾做過考古題的應考人很不公平,考試院應該全面檢討這款國考命題品質。
考生批太混了 要求檢討
考生指出,考選部日前才著手修正「典試人員服務紀錄作業要點」,像這類偷懶的命題老師,除了應追回出題費,「老師應該永不錄用!」、「考選部應該在網站公布命題老師的姓名!」
考選部主任秘書林光基指出,依照考選部的命題規定,許可從題庫中抓考古題,但是不得重複出現三年內的題目,因此今年出現的題目雖然重複,卻是四年前的考題,並未違反規定。而且考題考的也確實都是考銓制度的重點,直接抓取四年前考題是否為命題瑕疵?得另外召開會議再做討論判定。
4年前考題 未違反規定
考選部說明,考選部以往從未公布各科命題老師姓名。但根據國考作業要點內容,這類命題屬「一般疏失」,包括「三年內不同考試科目,重複使用自己命擬的題目」、「命擬過的申論題多數相同或雷同」等都是,一旦證據確鑿或勸導未改,將給予停聘一定年數的處罰。
林光基說明,目前尚無法確認命題老師是否就是四年前出題的同一人,但已要求命題老師針對考生質疑進行說明。高普考的命題費用為六千五百元,內容包括正副題各一套,以及參考答案。
林光基認為,由於考古題都是公開的資訊,所有考生上考選部網站都可以使用及閱覽,並無公平性的問題,並不影響評分作業。
資料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l/10/today-t2.htm
-------------------------------------------------------------------------
高普考照抄考古題 考生質疑
中央社 2013/07/09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9日電)
高考三級考銓科目4題申論題與98年地方特考,幾乎一模一樣,普考4題也有3題一樣,引發考生質疑。(中央社檔案照片)
高普考今天落幕,不過,高考三級考銓科目4題申論題與98年地方特考,幾乎一模一樣,普考4題也有3題一樣,引發考生質疑。
考選部長董保城說,考選部規定3年內考題不能重複,這是4年前的題目,雖沒有違反規定,但命題老師實在太疏忽,此案將送「典試人員服務紀錄審議委員會」討論,以決定是否要將這名命題老師除名或停止1年到5年的命題閱卷。
高普考是每年最重要的公職人員考試,普考在5、6日已結束;高考三級考試晚間落幕,今年高考三級報考6萬5632人,到考4萬4528人,到考率67.84%,暫定需用名額2269人,預估錄取率提升至5.1%。
不過,有多名考生反映,高考三級人事行政類科「現行考銓制度」4題申論題,與98年地方特考三等考試人事行政類科的現行考銓制度,幾乎一模一樣;申論題每題25分。
今年的考銓制度4題申論題分別是:一,我國現行憲法本文及增修條文對考試院職權有何重要規定?二,試說明平等就業機會的學理意涵,以及我國現行相關法律規定各有那些?三,公務人員的考績類別、獎懲及流程,各有那些規定?並請提出興革建議。四,行政中立的學理內涵為何?公務人員違反行政中立應如何處理?
另外,今年普考人事行政類科「現行考銓制度概要」,4題申論題中,也有3題與98年地方特考四等考試人事行政類科,幾乎一樣。
此事引發網路論壇國考版熱議,有考生直呼太扯,「考考古題並無不妥,但不應該整張照抄」;也有考生質疑有「陰謀論」,讓人懷疑有內線消息。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307090079-1.aspx
-------------------------------------------------------------------------
命題師太混?普考4題有3題照抄考古題 考生罵翻
NOWnews 2013年7月10日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高普考登場(1)公務人員高普考從5日起,一連5天登場,這是每年最重要的公職考試。今年高普考有14.6萬人報名,要搶3542個職缺。中央社記者孫仲達攝102年7月5日(資料照)
高普考落幕,考生終於可以輕鬆放暑假!但眼尖的學生發現今年高考三級人事行政類科的「現行考銓制度」,命題老師竟直接拿98年的試題,內容幾乎一模一樣,普考4題中也有3題一樣,讓人質疑命題老師會不會太混了!
對此,考選部回應表示,按規定不可與3年內試題重複,這次選用的是4年前的試題,因此沒有違反規定,但仍會將個案送至委員會,該名老師可能停止1年至5年的命題閱卷,最重可能面臨除名處分。
考選部公布,今年高考約有6萬名學生,暫定錄取2269人,預估錄取率將由初估的4.83%提高至5.1%。
資料來源:http://www.nownews.com/2013/07/10/327-2960904.htm
-------------------------------------------------------------------------
4題一樣!高普考出「照抄考古題」 考生:案情不單純
ETtoday 2013年07月10日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高普考9日落幕,但其中高考三級考銓科目的4題申論題竟然與98年地方特考幾乎一模一樣,普考4題也有3題撞題,讓不少考生在網上熱烈討論,直呼太扯了。對此,考選部長董保城解釋,依規定3年內不能重出考古題,雖然這是4年前的題目,但命題老師有疏失,將討論是否將這名老師除名或停命題閱卷1年到5年。
高普考一結束,許多考生上網討論「誇張的撞題」情況,據悉,高考三級人事行政類科「現行考銓制度」4題申論題,與98年地方特考三等考試人事行政類科的現行考銓制度,幾乎一樣;申論題每題25分。另外,普考人事行政類科「現行考銓制度概要」的4題申論題,也有3題與98年地方特考四等考試人事行政類科「撞題」。
董保城指出,由於各考科都有核心的內容,若規定5年、8年、10年不能重複,未來試題會越來越艱深、冷門, 對考生不一定好,而考選部找老師命題時,都會規定考題3年內不能重複;這次雖然是4年前的題目,沒有違規,但命題老師實在太疏忽了。
考選部指出,此案將送「典試人員服務紀錄審議委員會」討論,決定是否要除名這名命題老師、永不遴聘、或停止1到5年的命題閱卷。至於這兩科目受爭議的試卷評閱,考選部將召開評閱會議,由召集人邀集閱卷委員研訂閱卷標準,考選部官員說,這次將不會讓這名命題老師評閱試卷。
不少考生直呼太扯,有人說「考古題不會不妥,但不該整張照抄」;也有考生質疑難道其中有「陰謀論」,懷疑有內線消息。
資料來源: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710/238579.htm
-------------------------------------------------------------------------
考古題爭議 出題老師最重除名
中央社 1020709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9日電)
今年高普考考銓科目幾乎照抄98年地方特考考題,引起爭議。考選部將討論是否將閱卷老師除名或者停止命題1到5年。
高普考今天落幕,不過,高考三級考銓科目4題申論題與98年地方特考,幾乎一模一樣,普考4題也有3題一樣,引起考生質疑。
考選部長董保城受訪指出,每個考科都有核心的東西,如果規定5年、8年、10年都不能重複,恐怕試題內容會愈來愈艱深、偏冷門, 對考生鑑別不一定是好的;不過,老師在引用時,題目是不是要再潤飾加工,可以檢討。
他說,考選部邀請老師命題前,都會要求考題3年內不能重複;這是4年前的題目,雖沒有違反規定,但命題老師實在太疏忽。
董保城說,此案將送「典試人員服務紀錄審議委員會」討論,以決定是否要將這名命題老師除名、永不遴聘、或者停止1年到5年的命題閱卷。
考選部說,試題都公布在考選部全球資訊網供應考人查閱,試題屬公開資訊,應考人都可以在網站上蒐集相關資訊,準備應試。
至於這兩科目試卷評閱,考選部說,將依法召開試卷評閱會議,由分組召集人邀集閱卷委員審慎研訂評閱標準,據以評閱試卷。
考選部官員說,照慣例,不會讓這名命題老師評閱試卷。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307090418-1.aspx
-------------------------------------------------------------------------
高考抄4年前考題 命題師恐除名
中時電子報 2013年07月10日 唐筱恬/台北報導
高普考昨天落幕,不過被眼尖的考生發現,考銓題目與九十八年的考題一模一樣,引發國考版熱烈討論。考選部長董保城表示,照抄四年前的題目沒有違反規定,但仍將此案送委員會檢討,命題老師最重會面臨除名處份。
考生發現,高考三級人事行政類科「現行考銓制度」有四題申論題,分別是我國現行憲法本文及增修條文對考試院職權有何重要規定?公務人員的考績類別、獎懲及流程,各有那些規定?與與九十八年地方特考題目一模一樣,引發考生在網路論壇國考版熱議。
董保城昨晚表示,考選部有規定,考題在三年內不能重複,引發考生討論的是四年前的考試題目,雖沒有違反規定,但命題老師確實太疏忽。
此案將送「典試人員服務紀錄審議委員會」討論,以決定是否要將這名命題老師永不遴聘、停止一年到五年的命題閱卷,或除名處份。
他表示,如果規定考題在五年、八年、十年內,都不能重複,恐怕試題內容會愈來愈艱深、偏冷門,對考生鑑別不一定是好的。不過,命題老師在引用題目是否要再潤飾加工,仍可以檢討。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E9%AB%98%E8%80%83%E6%8A%844%E5%B9%B4%E5%89%8D%E8%80%83%E9%A1%8C-%E5%91%BD%E9%A1%8C%E5%B8%AB%E6%81%90%E9%99%A4%E5%90%8D-20130710000383-260114
-------------------------------------------------------------------------
高普考命題照抄考古題 考選部:不會加分或送分
NOWnews 2013年7月10日 記者康仁俊/台北報導
高普考命題竟抄考古題,考選部表示:不會加分或送分。(圖片來源:中央社)
針對高普考發生高考三級考銓科目申論題及普考題目竟照抄98年地方特考題目引發爭議,考選部主秘林光基今(10)日召開記者會表示,考選部對於考題出現相同以及雷同感到遺憾與抱歉,他強調,出題老師抄自己98年命題是嚴重疏失,不過考選部會維護考生權益,「答案不一樣,評分標準也不會一樣」,因此不會加分或送分。
林光基說,原本考選部還慶幸今年高普考沒遇到颱風攪局,結果卻出現試題相同爭議,這對考選部而言,「是另外一個國考的颱風」,考選部也在自我反省檢討,將召開專案會議討論。
依照「國考命題注意事項」以及考選部給命題委員的「命題資料檢查表」,都註明命題時要避免與最近3年相同科目的試題雷同,也要避免與學校教學、研究所入學、就業考試,或本人曾命擬各項考試相同或雷同。
林光基說,98年試題在考選部全球資訊網都是公開資訊,考選部19日將召開試卷評閱標準會議,針對參考答案、評分標準、應考人作答情形,進行討論,他強調,考選部會把應考人權益擺在第一,但是不會加分或送分。
他說,98年與102年時空有變遷、法規有變化,「不是98年的答案,答案不一樣,評分標準也不會一樣」,考選部會將98年的參考答案調出來,提供給試卷評閱標準會議參考。
林光基說,命題委員都會在檢查表上勾選,但是98年的地特也是同一位老師命題,這位老師已經違反規定,因此典試人員服務紀錄審查會將妥適處理,他坦承,這是重大疏失,因此這次命題費用新台幣1萬3000元(每科6500元)不會發放,這名老師也不能參與這次閱卷工作;最嚴重處分是「以後不予遴聘」。
至於如果有洩題的具體事證,林光基說,將以刑法妨害考試罪移送檢調。
資料來源:http://www.nownews.com/2013/07/10/91-2961016.htm
-------------------------------------------------------------------------
高普考抄考古題 考選部不送分
中央社 2013/07/10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0日電)
高普考發生照抄考古題爭議,考選部主秘林光基說,出題老師抄自己98年命題是嚴重疏失,不過,不會加分或送分。(圖上下分別為98年、102年考題,中央社檔案照片)※點圖可放大
高普考發生照抄98年地方特考爭議,考選部主秘林光基今天說,出題老師抄自己98年命題是嚴重疏失,不過,不會加分或送分。
高普考昨天落幕,高考三級考銓科目4題申論題與98年地方特考,幾乎一模一樣,普考4題也有3題一樣,引發考生質疑。
林光基召開記者會指出,考題出現相同及雷同,考選部感到遺憾與抱歉。他說,原本考選部還慶幸今年高普考沒遇到颱風攪局,試題相同爭議對考選部而言「是另外一個國考的颱風」,考選部也在自我反省檢討,將召開專案會議討論。
林光基說,不會加分或送分,98年試題在考選部全球資訊網是公開的,考選部19日將召開試卷評閱標準會議,針對其參考答案、評分標準、應考人作答情形,進行討論,考選部會把應考人權益擺在第一。
他說,請應考人不要有疑慮,考選部會維護考生權益,而且98年與102年時空有變遷、法規有變化,「不是98年的答案,答案不一樣,評分標準也不會一樣」,考選部會將98年的參考答案調出來,提供給試卷評閱標準會議參考。
林光基也說,依照「國考命題注意事項」以及給命題委員的「命題資料檢查表」,都特別註明,命題時要避免與最近3年相同科目的試題雷同,也要避免與學校教學、研究所入學、就業考試,或本人曾命擬各項考試相同或雷同。
他說,命題委員都會在檢查表上勾選,但是98年的地特也是這位老師命題的,這位老師已經違反規定,典試人員服務紀錄審查會將妥適處理,這是重大疏失,最嚴重處分是「以後不予遴聘」。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307100028-1.aspx
-------------------------------------------------------------------------
考選部:若有洩題事證移送法辦
中央社 1020710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0日電)
高普考發生照抄98年地方特考爭議,考選部主秘林光基今天說,如果有洩題的具體事證,將以刑法妨害考試罪移送檢調。
林光基今天代表考選部出面致歉,他說,這是嚴重疏失,考選部感到遺憾與抱歉。
他說,「國考命題注意事項」以及給命題委員的「命題資料檢查表」都特別註明,命題時要避免與最近3年相同科目試題雷同,也要避免與學校教學、研究所入學、就業考試,或本人曾命擬各項考試相同或雷同。
林光基說,98年地方特考的考銓科目,也是同一位老師命題,這名出題老師照抄自己之前國考命題,已違反規定,命題費用新台幣1萬3000元(每科6500元)不會發,也不能參與這次閱卷工作;另外,典試人員服務紀錄審查會將妥適處理,最嚴重處分是「以後不予遴聘」。
外界質疑是否「洩題」?出題老師身分背景為何?林光基說,涉及典試法規定,他不能對外說明,不過,如果有洩題的具體事證,會移送檢調。
林光基說,刑法第137條妨害考試罪規定「對於依考試法舉行的考試,以詐術或其他非法方法,使其發生不正確結果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00元以下罰金」;典試法第28條也規定,命題委員應嚴守秘密,不得循私舞弊、洩漏試題,若因而觸犯刑法,加重其刑至1/2。
另外,他說,考選部從民國100年開發比對系統,命題委員所命試題會與最近3年考畢試題比對過濾,避免重複,這次出問題的是4年前試題,比對年限是否要拉長,林光基說,考選部長董保城已指示專案檢討。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307100121-1.aspx
-------------------------------------------------------------------------
命題師抄襲 試院拒付6500命題費
蘋果日報 2013年07月10日 【王家俊/台北報導】
考試院發生高考三級考試科目4題申論題與98年地方特考,幾乎一模一樣,普考4題也有3題一樣的爭議,考選部主秘林光基上午受訪時說,出題老師抄自己4年前的命題,屬嚴重疏失,考試院原則上將不發給兩科各6500元的命題費給該位教授。
林光基說,考試院的典試人員服務紀錄審查會也會在一個月內召開檢討會議,最嚴重可處「以後不予遴聘」處分,但不會公布該位命題教授的學校與姓名。依照《典試法》,若調查該師洩題,將移送檢調偵辦。
至於考生關心的權益問題,林光基說,19日將召開事件評閱標準會議,針對參考答案、評分標準、應考人作答情形等討論,「即便題目是舊的,但參考答案、評分標準不會一樣,會與時俱進!」也不涉及考生加分或減分。考選部將召開專案會議檢討反省。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politics/20130710/222633/
-------------------------------------------------------------------------
命題老師照抄4年前考題 考選部不發6500元命題費用
ETtoday 2013年07月10日 政治中心/台北報導
高普考被學生發現考題照抄98年地方特考,引起外界質疑。考選部主秘林光基10日表示,這是嚴重疏失,他對此感到遺憾、抱歉;若有洩題具體事證,將會以刑法妨害考試罪移送檢調。
林光基說,典試人員服務紀錄審查會將會審慎研議處理,最嚴重處分是「不予遴聘」。他並指出,98年地方特考的考銓科目,也是同一位老師命題,不過這位老師照抄自己之前國考命題,已違反規定,考試院也不予發放兩科各6500元的命題費用給命題老師,也不予參與閱卷工作。
林光基說,「國考命題注意事項」以及「命題資料檢查表」都有特別註明,命題時應避免與近3年內出現雷同試題,並避免與學校教學、研究所入學、就業考試,或本人曾命擬各項考試相同或雷同。
根據刑法第137條妨害考試罪規定,「對於依考試法舉行的考試,以詐術或其他非法方法,使其發生不正確結果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00元以下罰金」。林光基說,典試法也有規定,命題委員應嚴守秘密,不得洩漏試題,若因此觸法,應加重其刑至1/2。
至於外界質疑是否「洩題」,以及出題老師身分背景為何?林光基則回應,這涉及典試法規定,不便對外說明,若有洩題具體事證,將會移送檢調。
資料來源: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710/238769.htm
-------------------------------------------------------------------------
扯 普考4題 雷同3題
抄4年前的 試院竟未懲處
蘋果日報 2013年07月10日 【王家俊╱台北報導】
今年普考「現行考銓制度概要」科目,4題竟有3題幾照抄4年前題目(左圖,紅框處)。
考生向《蘋果》爆料,今年普考人事行政類科「現行考銓制度概要」科目,四題竟有三題順序與內容幾乎照抄四年前地方特考同考科題目,「錢真好領!」痛批典試委員離譜。試院官員也深感「不可思議」;試院內部調查發現,該師今年出的高考同類科考題,同樣與四年前地特同考科題目雷同,但試院竟未承諾懲處。
《蘋果》對照今年普考與四年前考科題目,第一題一字不改,第二題今年多「現行」二字,第四題「旋轉門條款」變「旋轉門」條款,其餘相同。
僅訂3年不得重複
根據「典試人員服務紀錄作業要點」,無法公布出題的典試委員姓名,官員透露,出題老師是有名的大學教授,不是生手,風評不錯,「嚴格算不上抄襲,是拿自己舊的考題出來改!」
考選部長董保城昨表遺憾,但緩頰指出題者可能太忙;歷年考古題都在網路公告,原則上三年內不得重複,因此試題沒問題,不影響考生權益。是否永不錄用?董說,最多要求該師停止閱卷,一個月內召開典試人員服務紀錄審查會議討論。
最重可「永不錄用」
考選部高普考司長楊盛財一開始說,「可能巧合」,追問教授是否太混,楊才坦承「不可思議。」
為免國考試題雷同,考選部已著手開發題庫整合資訊系統,未來電腦只要發現考題雷同達六成,即會示警;現行禁止三年內考古題重複的內規,也擬擴大為五年或更久。
考選部同時修改「典試人員服務紀錄作業要點」,對疏失典試人員施以一到五年停聘,甚至「永不錄用」,並新增典試疏失「記點審議」制度。有人主張「誤人子弟條款」,公布永不錄用的委員姓名,試院基於保護典試人員,並未納入修正。
考生質疑恐涉洩題
綠委葉宜津要求試院調查,該師是否在外寫書或兼課,有徇私舞弊之嫌,一定要處理,不能含混過去。
藍委呂學樟指典試委員的素質要加強,「不要都玩考古題。」考生游先生嗆,「出題老師領薪水不做事,懷疑洩題給相關人士。」
國家考試 試題雷同案例
★2011/8:高考三級人事行政類科「各國人事制度研究」科目,題目與前年高考二級同科完全雷同
→處置:停止命題委員閱卷、典試工作,未來也不再參與命題
★2006/3:專技人員高考護理師、助產師「基礎醫學」和普考護士、助產士「基礎醫學概要」2科,各80題有19題幾乎雷同
→處置:查同一命題委員同時命擬「基礎醫學」和「基礎醫學概要」試題,承諾檢討
★2005/7:高考三級「教育行政」試題,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招生試題雷同達8成
→處置:試院不承認疏失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710/35138806/
-------------------------------------------------------------------------
2013年7月8日 星期一
【新聞】家有過動兒 應及早就醫
家有過動兒 應及早就醫
聯合新聞網 2013.07.08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整理】
問:我的兒子6歲,我一直以為男生難免比較好動、比較皮,平常跟小孩互動也沒什麼問題,但幼稚園老師寫說孩子坐不住、話很多,建議我帶小孩去診斷是不是過動兒,免得上小學後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同學。想請問什麼情況小孩算是過動? (36歲,上班族,台北市)
宇寧身心診所醫師吳佑佑答:
首先要釐清,孩子好動不等於過動,每個孩子活動量不一樣,專注的時間也會有長短差異。但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小孩,平時在家沒有人搶玩具、不用排隊,或注意力不集中,玩玩具只有三分鐘熱度,但家長大都順著孩子,不容易察覺異狀。但老師一次同時照顧多名小孩,會比較「有感覺」。
如果家中有其他手足,可以先觀察小孩和手足間的互動是否容易有衝突。另外,滿6歲就要上小學了,如果好動造成學習障礙並影響成績,容易讓孩子自我價值感低、影響自信心;或是跟其他小孩的人際相處出現問題,造成沒有人願意跟他做朋友等,這時就需要積極介入治療。
台北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臧汝芬答:
有些過動的孩子上課時明明會寫、會念,卻讓老師無法維持上課秩序,或根本就無法專注學習、影響成績,甚至還會出現愛動手打人、摸人、管不住自己等行為,若出現這些情況,可能是需要就醫的徵兆。
但觀察到孩子有這些現象,最好先找兒童精神科醫師診斷,看看是否需要治療,因為醫師的問診很重要,不可以只靠評量表判斷,家長更不可以為了增加孩子的注意力,自行買藥給孩子服用。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014263.shtml
-------------------------------------------------------------------------
〈親子會客室〉搞定你家小惡魔
自由時報 2013-7-3 文/粘晶菁
「這孩子是生下來折磨我的嗎?停不下來的聒噪、功課就幾頁,從7點寫到11點、安親班一個換過一個。」更別說學校老師永無止境的抱怨,寫滿的聯絡簿、好幾通電話,說得家長無地自容,好像是自己闖禍。「我都講幾次了,就是說不聽」、「他故意要氣我」,隨著這些情節,父母的憤怒升高,接著心力交瘁,「這孩子我不管了」、「他要學壞,是他自己選的」。
過動兒其實有生理原因,並非是孩子性格反叛,跟家長作對。對過動兒來說,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太到」。
過動症是大腦前額葉「行為抑制」功能失常,無法對自己正在做的行為「喊停」,來監控管理自己的行為。當他們的小腦袋瓜出現突如其來的想法或衝動,往往沒有好好思考就馬上執行。這樣的失常也使他們對於「我所做的事」與「事情帶來的結果」間的連結產生困難。
<家長看過來>教養6原則 度過過動期
兒童期大腦急速的發展,就跟學說話、走路一樣,前額葉功能的發展有快有慢,隨年齡增長,大部分過動兒的症狀會逐漸減少,部分患者到青少年階段這些症狀不再出現。
但不樂見的是,在這火爆衝突的階段留下情緒問題、長期因注意力問題而學習困難……等,導致孩子沒自信,甚至孩子自我放棄,變成「歹仔」。不能讓「行為抑制」功能失常,做為孩子表現不好的藉口,家長必須要幫助他控制、管理自己的行為,為自己負責。所以,過動兒父母的教養可參考以下原則:
1.給予行為獎勵:過動兒容易感到煩躁,且難犧牲眼前的誘惑,來換取更大、更好的目標,這使他們難持續完成應盡的任務。家長除了可在孩子專心進行任務時,即時給予讚美或獎勵外,也建議將他需完成的事情拆成小步驟,完成每個步驟都給予小獎勵。
2.放大行為後果:孩子在學習「我所做的事」與「事情帶來的結果」之間有困難。為了讓孩子學會負責、遵守約定,家長必須提供更強、更明顯的行為結果。通常一般的孩子守規矩時,你稍稱讚,他就繼續當乖寶寶,但對過動兒,口頭稱讚外,更需要用利誘來讓他維持好表現。
3.獎勵優先處罰:只有處罰而沒有正面的獎勵,效果很低,且容易引起孩子的敵意和憤怒(雖然這是目前台灣家長普遍採取的方式)。想改變孩子不適當的行為,先想好用什麼恰當的行為來代替,當孩子出現恰當的行為,就立即且頻繁的鼓勵他。例如你不希望孩子在馬路上奔跑,可以和他說「走路時牽著媽媽」而非「不要跑來跑去」。
4.在一旁陪伴:過動兒由於行為抑制功能失常,腦中很容易閃過雜七雜八的念頭,難專心一致。建議家長在旁邊陪著他做,或是放張小卡片,上面列舉他需要注意的事。具體提醒越多,他越能照著指示完成。但家長切記不要過分叨念,否則適得其反。
5.提醒內在動機:過動兒內在動機較弱,需家長提醒(例如:想要得到好成績、當第一名……等)。當他完成任務,除了實質的獎勵外,也要以內在動機誇獎他(例如:你好棒!你是第一名),讓他更堅持下去。
6.採取行動時,不要吹鬍子瞪眼:過動兒並非不知道,亦非缺乏能力,而是做不太到。你怒髮衝冠不能幫助他改變大腦神經機制的問題,且更容易引起雙方的敵意。他對講理、說教比較沒反應,對實際的結果和回饋比較有感覺,just do it!他的行為就會一點一滴改變。
教養過動症的孩子容易引起挫折,好像原地打轉,家長要記得孩子的狀況有其生理因素,接納孩子的特質。你是孩子的榜樣,深呼吸、保持冷靜,不要把孩子的問題當做自己的問題,堅持下去。如果有需要,都可以尋求臨床心理師的協助。(作者為臨床心理師)
資料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l/3/today-family1.htm
-------------------------------------------------------------------------
孩子有注意力缺乏過動症怎麼辦?醫:趁早治療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期
優活健康網 2013.06.18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孩子有注意力缺乏過動症應趁早治療)
孩子常常坐不住、跟他講話好像沒有認真在聽、常會忘東忘西,糾正過好幾次仍然一如故往,甚至學校老師也常反應孩子上課不專心,常有粗心大意的錯誤或常因衝動、過動有人際衝突的問題!要注意!孩子可能患有注意力缺乏過動症。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蔡佳叡表示,有注意力缺乏過動症的孩子通常在學習、自我肯定,甚至人際關係上容易遇到困難,如果未接受適當治療,症狀持續到青少年後,很容易會出現「反社會行為」或是「網路、藥物成癮」。呼籲家長,若發現孩子疑似有不專心、衝動或過動的症狀,應趁早檢查,別錯過孩子治療黃金期。
注意力缺乏過動症主要症狀為注意力不足、過動及衝動
蔡醫師表示,注意力缺乏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注意力不足、過動及衝動,但並不是所有孩子三大症狀都會出現,有些孩子僅以專注力不足做主要表現。而注意力不足像是容易分心、別人說話好像沒有在聽、無法完成他人交辦的事物或缺乏組織能力等;過動通常會合併衝動的症狀,像是無法安靜坐在位置上、參與靜態活動、經常話過多、無法耐心等待,以及中斷或干擾他人。如果孩子在十二歲前出現以上的症狀,並且這些症狀因出現在兩個以上的場所(如:家中,教室)造成影響,就有可能是ADHD。
ADHD治療不用藥的影響遠比用藥副作用來得大
坊間流傳:「ADHD長大會自己好,家長根本不需要擔心?」針對這樣的迷思,蔡佳叡醫師說明,ADHD其實是孩子腦中神經傳導媒介的前額葉皮質區出現問題,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衝動控制較弱。臨床上的確有案例顯示,ADHD孩子的症狀會隨著自我控制力的發展,在衝動過動的部份可能會漸漸好轉,但真正能進步到完全沒有症狀比率不高,而在此過程中因為沒有接受治療或是突然中斷治療對於孩子身心的影響反而較大,因此,建議孩子和家長在能夠與醫師討論以及觀察治療成效之後,再來決定治療時間的長短。
針對ADHD的治療多半以認知行為合併藥物治療,但很多家長對於藥物治療有不正確的認知,像是質疑「孩子吃藥會不會有副作用?吃藥會不會上癮?」。對此,蔡佳叡醫師表示,其實所有藥都有副作用,只要正確用藥並不會有成癮的問題,而且ADHD不用藥的影響遠比用藥副作用來得大,對孩子的影響更是全面性的。像經常看見家長不願帶孩子治療,等到孩子出現合併的社交衝突或自我肯定等發展都出現問題後才帶來就醫,此時因孩子學習結構變得比較複雜,對立反抗的狀況也加重,治療成效也就變的有限。建議家長,當孩子出現上課不專心、常常坐不住、衝動或過動的症狀導致常常犯錯時,應先放下自己的情緒,花一些時間聆聽孩子的想法,了解影響孩子狀況的原因,再帶孩子至兒童心智科接受診斷及治療,不要讓孩子成長的寶貴時間在辛苦與挫折中度過。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27188
-------------------------------------------------------------------------
聯合新聞網 2013.07.08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整理】
問:我的兒子6歲,我一直以為男生難免比較好動、比較皮,平常跟小孩互動也沒什麼問題,但幼稚園老師寫說孩子坐不住、話很多,建議我帶小孩去診斷是不是過動兒,免得上小學後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同學。想請問什麼情況小孩算是過動? (36歲,上班族,台北市)
宇寧身心診所醫師吳佑佑答:
首先要釐清,孩子好動不等於過動,每個孩子活動量不一樣,專注的時間也會有長短差異。但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小孩,平時在家沒有人搶玩具、不用排隊,或注意力不集中,玩玩具只有三分鐘熱度,但家長大都順著孩子,不容易察覺異狀。但老師一次同時照顧多名小孩,會比較「有感覺」。
如果家中有其他手足,可以先觀察小孩和手足間的互動是否容易有衝突。另外,滿6歲就要上小學了,如果好動造成學習障礙並影響成績,容易讓孩子自我價值感低、影響自信心;或是跟其他小孩的人際相處出現問題,造成沒有人願意跟他做朋友等,這時就需要積極介入治療。
台北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臧汝芬答:
有些過動的孩子上課時明明會寫、會念,卻讓老師無法維持上課秩序,或根本就無法專注學習、影響成績,甚至還會出現愛動手打人、摸人、管不住自己等行為,若出現這些情況,可能是需要就醫的徵兆。
但觀察到孩子有這些現象,最好先找兒童精神科醫師診斷,看看是否需要治療,因為醫師的問診很重要,不可以只靠評量表判斷,家長更不可以為了增加孩子的注意力,自行買藥給孩子服用。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014263.shtml
-------------------------------------------------------------------------
〈親子會客室〉搞定你家小惡魔
自由時報 2013-7-3 文/粘晶菁
「這孩子是生下來折磨我的嗎?停不下來的聒噪、功課就幾頁,從7點寫到11點、安親班一個換過一個。」更別說學校老師永無止境的抱怨,寫滿的聯絡簿、好幾通電話,說得家長無地自容,好像是自己闖禍。「我都講幾次了,就是說不聽」、「他故意要氣我」,隨著這些情節,父母的憤怒升高,接著心力交瘁,「這孩子我不管了」、「他要學壞,是他自己選的」。
過動兒其實有生理原因,並非是孩子性格反叛,跟家長作對。對過動兒來說,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太到」。
過動症是大腦前額葉「行為抑制」功能失常,無法對自己正在做的行為「喊停」,來監控管理自己的行為。當他們的小腦袋瓜出現突如其來的想法或衝動,往往沒有好好思考就馬上執行。這樣的失常也使他們對於「我所做的事」與「事情帶來的結果」間的連結產生困難。
<家長看過來>教養6原則 度過過動期
兒童期大腦急速的發展,就跟學說話、走路一樣,前額葉功能的發展有快有慢,隨年齡增長,大部分過動兒的症狀會逐漸減少,部分患者到青少年階段這些症狀不再出現。
但不樂見的是,在這火爆衝突的階段留下情緒問題、長期因注意力問題而學習困難……等,導致孩子沒自信,甚至孩子自我放棄,變成「歹仔」。不能讓「行為抑制」功能失常,做為孩子表現不好的藉口,家長必須要幫助他控制、管理自己的行為,為自己負責。所以,過動兒父母的教養可參考以下原則:
1.給予行為獎勵:過動兒容易感到煩躁,且難犧牲眼前的誘惑,來換取更大、更好的目標,這使他們難持續完成應盡的任務。家長除了可在孩子專心進行任務時,即時給予讚美或獎勵外,也建議將他需完成的事情拆成小步驟,完成每個步驟都給予小獎勵。
2.放大行為後果:孩子在學習「我所做的事」與「事情帶來的結果」之間有困難。為了讓孩子學會負責、遵守約定,家長必須提供更強、更明顯的行為結果。通常一般的孩子守規矩時,你稍稱讚,他就繼續當乖寶寶,但對過動兒,口頭稱讚外,更需要用利誘來讓他維持好表現。
3.獎勵優先處罰:只有處罰而沒有正面的獎勵,效果很低,且容易引起孩子的敵意和憤怒(雖然這是目前台灣家長普遍採取的方式)。想改變孩子不適當的行為,先想好用什麼恰當的行為來代替,當孩子出現恰當的行為,就立即且頻繁的鼓勵他。例如你不希望孩子在馬路上奔跑,可以和他說「走路時牽著媽媽」而非「不要跑來跑去」。
4.在一旁陪伴:過動兒由於行為抑制功能失常,腦中很容易閃過雜七雜八的念頭,難專心一致。建議家長在旁邊陪著他做,或是放張小卡片,上面列舉他需要注意的事。具體提醒越多,他越能照著指示完成。但家長切記不要過分叨念,否則適得其反。
5.提醒內在動機:過動兒內在動機較弱,需家長提醒(例如:想要得到好成績、當第一名……等)。當他完成任務,除了實質的獎勵外,也要以內在動機誇獎他(例如:你好棒!你是第一名),讓他更堅持下去。
6.採取行動時,不要吹鬍子瞪眼:過動兒並非不知道,亦非缺乏能力,而是做不太到。你怒髮衝冠不能幫助他改變大腦神經機制的問題,且更容易引起雙方的敵意。他對講理、說教比較沒反應,對實際的結果和回饋比較有感覺,just do it!他的行為就會一點一滴改變。
教養過動症的孩子容易引起挫折,好像原地打轉,家長要記得孩子的狀況有其生理因素,接納孩子的特質。你是孩子的榜樣,深呼吸、保持冷靜,不要把孩子的問題當做自己的問題,堅持下去。如果有需要,都可以尋求臨床心理師的協助。(作者為臨床心理師)
資料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l/3/today-family1.htm
-------------------------------------------------------------------------
孩子有注意力缺乏過動症怎麼辦?醫:趁早治療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期
優活健康網 2013.06.18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孩子有注意力缺乏過動症應趁早治療)
孩子常常坐不住、跟他講話好像沒有認真在聽、常會忘東忘西,糾正過好幾次仍然一如故往,甚至學校老師也常反應孩子上課不專心,常有粗心大意的錯誤或常因衝動、過動有人際衝突的問題!要注意!孩子可能患有注意力缺乏過動症。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蔡佳叡表示,有注意力缺乏過動症的孩子通常在學習、自我肯定,甚至人際關係上容易遇到困難,如果未接受適當治療,症狀持續到青少年後,很容易會出現「反社會行為」或是「網路、藥物成癮」。呼籲家長,若發現孩子疑似有不專心、衝動或過動的症狀,應趁早檢查,別錯過孩子治療黃金期。
注意力缺乏過動症主要症狀為注意力不足、過動及衝動
蔡醫師表示,注意力缺乏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注意力不足、過動及衝動,但並不是所有孩子三大症狀都會出現,有些孩子僅以專注力不足做主要表現。而注意力不足像是容易分心、別人說話好像沒有在聽、無法完成他人交辦的事物或缺乏組織能力等;過動通常會合併衝動的症狀,像是無法安靜坐在位置上、參與靜態活動、經常話過多、無法耐心等待,以及中斷或干擾他人。如果孩子在十二歲前出現以上的症狀,並且這些症狀因出現在兩個以上的場所(如:家中,教室)造成影響,就有可能是ADHD。
ADHD治療不用藥的影響遠比用藥副作用來得大
坊間流傳:「ADHD長大會自己好,家長根本不需要擔心?」針對這樣的迷思,蔡佳叡醫師說明,ADHD其實是孩子腦中神經傳導媒介的前額葉皮質區出現問題,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衝動控制較弱。臨床上的確有案例顯示,ADHD孩子的症狀會隨著自我控制力的發展,在衝動過動的部份可能會漸漸好轉,但真正能進步到完全沒有症狀比率不高,而在此過程中因為沒有接受治療或是突然中斷治療對於孩子身心的影響反而較大,因此,建議孩子和家長在能夠與醫師討論以及觀察治療成效之後,再來決定治療時間的長短。
針對ADHD的治療多半以認知行為合併藥物治療,但很多家長對於藥物治療有不正確的認知,像是質疑「孩子吃藥會不會有副作用?吃藥會不會上癮?」。對此,蔡佳叡醫師表示,其實所有藥都有副作用,只要正確用藥並不會有成癮的問題,而且ADHD不用藥的影響遠比用藥副作用來得大,對孩子的影響更是全面性的。像經常看見家長不願帶孩子治療,等到孩子出現合併的社交衝突或自我肯定等發展都出現問題後才帶來就醫,此時因孩子學習結構變得比較複雜,對立反抗的狀況也加重,治療成效也就變的有限。建議家長,當孩子出現上課不專心、常常坐不住、衝動或過動的症狀導致常常犯錯時,應先放下自己的情緒,花一些時間聆聽孩子的想法,了解影響孩子狀況的原因,再帶孩子至兒童心智科接受診斷及治療,不要讓孩子成長的寶貴時間在辛苦與挫折中度過。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27188
-------------------------------------------------------------------------
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
【新聞】千萬別對孩子說的10句話
千萬別對孩子說的10句話
大紀元時報 2013年07月05日 編譯/陳柚滋
還記得嗎?小時候打翻水杯,慌亂中來不及反應,便遭到媽媽一陣打罵。第一次考試拿了90分,興高采烈回到家,爸爸卻說:「下次要考100分。」
小孩做錯事,父母是嚴厲警告不要再犯?或者用柔性、講道理的方式勸導?其實孩子是聰明且敏感的,父母沒拿捏好管教尺度,過度打罵,反而會讓孩子產生怨恨、自卑;反之,太順從小孩,將來孩子則可能驕縱、無法替別人著想。其實,父母親用開放、坦然的態度教育孩子,才是讓孩子獲得健康與成就的不二法門!
爸媽需注意!管教孩子,有些話要避免說出口,因為有些話只是在抒發自己的負面情緒,反而會讓孩子誤解。以下是《婦女日》(Woman's Day)雜誌列出父母容易脫口而出的10句話,給父母親參考。
1. 我知道你可以做得更好
這句話表面上看起來很溫和,其實否定了孩子的努力。可能孩子懶散、貪玩,但家長應適時的給予鼓勵,或是利用其他方式讓孩子更自律一點,培養孩子負責的習慣,像是「房間整理好才可以出去玩」。事情沒完成不能妥協,因為家長一直破例順從孩子,只會讓孩子覺得無所謂,長久下來孩子就不服從管教了。
2. 你總是忘記……/你從不……
當父母親在抱怨、數落小孩時,孩子就會變成我們所形容的那個樣子。你都告訴孩子他是個這樣的人,他就更有理由成為你所敘述的那樣。所以,當孩子忘記或是做錯事,父母應協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去抱怨、數落,像是如果孩子常常忘記帶課本,可以問問孩子,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嗎?試試前一天晚上先把書包整理好,或想想其他解決方法。
3. 為何你不像兄姐一樣聽話呢?
父母有時候想用激將法,藉由互相比較的方式來讓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更加努力進步。但很多時候卻會造成反效果,或是真的進步了,但讓孩子形成不好的性格。父母應避免使用激將法,天生我材必有用,讓孩子嘗試更多,養成專注、持之以恆的習慣,培養孩子的思維邏輯,比用強迫的方式為好。
4. 你讀書怎麼不像打球那麼厲害
這句話跟上一句話很像,但意義不太一樣。大部分的父母,從小就教導孩子如果不好好讀書就只能去做低下的工作,想藉此讓孩子以後能做高級或輕鬆的工作。但為什麼從小就讓孩子喪失同理心呢?如果是正正當當、從事自己興趣所在的工作,反而會從中得到更多,內心是開闊的,才能正面看世界。在這件事情上父母親應給予孩子鼓勵支持。
5. 就告訴你是這樣 誰叫你不聽
當孩子很調皮、不聽話的時候,父母親的心情難免會像火山爆發一樣,一發不可收拾,什麼「做孩子的好榜樣、身教重於言教」之類的完全拋諸腦後,取而代之的是自以為是、嚴厲與發脾氣。教育孩子之前,父母親必須下定決心跟著孩子一起成長改變,不管孩子出現什麼樣的態度,才有辦法應對。孩子成長的路上,會經過多次錯誤,也在錯誤當中學習。如果下次他再找不到東西,可以趁機說明房間整齊的重要性。
6. 要乖乖喔 打針一點都不痛
這句話哪裡不對了呢?欺騙往往是最快安撫小孩的辦法,但卻造成小孩對你的不信任,進而讓孩子知道可以選擇用欺騙的方式來逃避責罵。這時可以使用另外一種表達方式:「打針會有一點點痛喔,但是忍一下就過去了」,讓孩子知道等一下會有怎樣的感覺。在相似的問題上,重點在於如何破除孩子恐懼的心理,而不是無關緊要的說沒關係、不要哭了之類表面安慰的話。
7. 我是你爸媽 我說了算
當小孩越長越大,假日想要有自己的時間跟朋友打球、玩耍,對從事家庭活動變得排斥,如果這時你拿出父母的架子說:「你一定得去!」之類的話來讓孩子服從,不管威脅還是利誘,小孩的心裡還是不服的,而且會讓孩子因為覺得無法自主而感到氣餒。因此,可以站在另外的角度來讓孩子知道,他的付出會讓其他人開心快樂,讓他覺得他做的事情很有意義,從小就讓他有家庭的觀念,他會把這美好的感覺記下,成為未來他組織家庭的模型。
8. 我不喜歡你朋友 不准來往
小朋友上幼稚園之後,爸爸媽媽常常會感覺孩子「學壞了」,不像在家裡那般單純可愛。人的成長過程中,不可能不與人接觸交往,總會碰到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人,如果不想讓孩子接近某個小孩,一定是你知道那個小孩有一些不好的習慣,怕自己的孩子受影響、被帶壞。所以不如藉這個機會,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好好的跟孩子說明你的想法,讓他了解判斷好壞的原則是什麼。
9. 這些事你還不會 我來就好
當孩子很熱心想要幫你盛湯,卻把碗打破了,湯灑一地,這時你會怎麼做?先罵一頓再說?還是跟小孩一起整理環境,再告訴小孩這件事該怎麼做好?孩子幫忙的過程中,因為他沒有經驗,他沒有做過,所以才會做不好或是搞砸,如果父母耐心教導他,並給予讚美,讓他知道這個家庭也需要他的付出,就能從小讓他學會什麼是負責。很多父母常把所有事都攬在身上,而忘了讓小孩子參與生活,這是很可惜的。
10. 來個炸雞薯條當晚餐吧
如果要避免孩子吃垃圾食物、挑食等壞習慣,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孩子就像海綿一樣,丟給他什麼他就吸收什麼,當你用身教告訴他只吃某些食物時,他就養成了這個習慣,例如不喜歡喝白開水,因為白開水沒味道;外食比較好吃,因為味道夠重等等。如果家長在家裡就常常烹飪,孩子接受食物的廣度就會大。讓垃圾食物變的不重要,而不是安撫小孩的手段。
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tw/n63968/
-------------------------------------------------------------------------
大紀元時報 2013年07月05日 編譯/陳柚滋
還記得嗎?小時候打翻水杯,慌亂中來不及反應,便遭到媽媽一陣打罵。第一次考試拿了90分,興高采烈回到家,爸爸卻說:「下次要考100分。」
小孩做錯事,父母是嚴厲警告不要再犯?或者用柔性、講道理的方式勸導?其實孩子是聰明且敏感的,父母沒拿捏好管教尺度,過度打罵,反而會讓孩子產生怨恨、自卑;反之,太順從小孩,將來孩子則可能驕縱、無法替別人著想。其實,父母親用開放、坦然的態度教育孩子,才是讓孩子獲得健康與成就的不二法門!
爸媽需注意!管教孩子,有些話要避免說出口,因為有些話只是在抒發自己的負面情緒,反而會讓孩子誤解。以下是《婦女日》(Woman's Day)雜誌列出父母容易脫口而出的10句話,給父母親參考。
1. 我知道你可以做得更好
這句話表面上看起來很溫和,其實否定了孩子的努力。可能孩子懶散、貪玩,但家長應適時的給予鼓勵,或是利用其他方式讓孩子更自律一點,培養孩子負責的習慣,像是「房間整理好才可以出去玩」。事情沒完成不能妥協,因為家長一直破例順從孩子,只會讓孩子覺得無所謂,長久下來孩子就不服從管教了。
2. 你總是忘記……/你從不……
當父母親在抱怨、數落小孩時,孩子就會變成我們所形容的那個樣子。你都告訴孩子他是個這樣的人,他就更有理由成為你所敘述的那樣。所以,當孩子忘記或是做錯事,父母應協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去抱怨、數落,像是如果孩子常常忘記帶課本,可以問問孩子,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嗎?試試前一天晚上先把書包整理好,或想想其他解決方法。
3. 為何你不像兄姐一樣聽話呢?
父母有時候想用激將法,藉由互相比較的方式來讓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更加努力進步。但很多時候卻會造成反效果,或是真的進步了,但讓孩子形成不好的性格。父母應避免使用激將法,天生我材必有用,讓孩子嘗試更多,養成專注、持之以恆的習慣,培養孩子的思維邏輯,比用強迫的方式為好。
4. 你讀書怎麼不像打球那麼厲害
這句話跟上一句話很像,但意義不太一樣。大部分的父母,從小就教導孩子如果不好好讀書就只能去做低下的工作,想藉此讓孩子以後能做高級或輕鬆的工作。但為什麼從小就讓孩子喪失同理心呢?如果是正正當當、從事自己興趣所在的工作,反而會從中得到更多,內心是開闊的,才能正面看世界。在這件事情上父母親應給予孩子鼓勵支持。
5. 就告訴你是這樣 誰叫你不聽
當孩子很調皮、不聽話的時候,父母親的心情難免會像火山爆發一樣,一發不可收拾,什麼「做孩子的好榜樣、身教重於言教」之類的完全拋諸腦後,取而代之的是自以為是、嚴厲與發脾氣。教育孩子之前,父母親必須下定決心跟著孩子一起成長改變,不管孩子出現什麼樣的態度,才有辦法應對。孩子成長的路上,會經過多次錯誤,也在錯誤當中學習。如果下次他再找不到東西,可以趁機說明房間整齊的重要性。
6. 要乖乖喔 打針一點都不痛
這句話哪裡不對了呢?欺騙往往是最快安撫小孩的辦法,但卻造成小孩對你的不信任,進而讓孩子知道可以選擇用欺騙的方式來逃避責罵。這時可以使用另外一種表達方式:「打針會有一點點痛喔,但是忍一下就過去了」,讓孩子知道等一下會有怎樣的感覺。在相似的問題上,重點在於如何破除孩子恐懼的心理,而不是無關緊要的說沒關係、不要哭了之類表面安慰的話。
7. 我是你爸媽 我說了算
當小孩越長越大,假日想要有自己的時間跟朋友打球、玩耍,對從事家庭活動變得排斥,如果這時你拿出父母的架子說:「你一定得去!」之類的話來讓孩子服從,不管威脅還是利誘,小孩的心裡還是不服的,而且會讓孩子因為覺得無法自主而感到氣餒。因此,可以站在另外的角度來讓孩子知道,他的付出會讓其他人開心快樂,讓他覺得他做的事情很有意義,從小就讓他有家庭的觀念,他會把這美好的感覺記下,成為未來他組織家庭的模型。
8. 我不喜歡你朋友 不准來往
小朋友上幼稚園之後,爸爸媽媽常常會感覺孩子「學壞了」,不像在家裡那般單純可愛。人的成長過程中,不可能不與人接觸交往,總會碰到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人,如果不想讓孩子接近某個小孩,一定是你知道那個小孩有一些不好的習慣,怕自己的孩子受影響、被帶壞。所以不如藉這個機會,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好好的跟孩子說明你的想法,讓他了解判斷好壞的原則是什麼。
9. 這些事你還不會 我來就好
當孩子很熱心想要幫你盛湯,卻把碗打破了,湯灑一地,這時你會怎麼做?先罵一頓再說?還是跟小孩一起整理環境,再告訴小孩這件事該怎麼做好?孩子幫忙的過程中,因為他沒有經驗,他沒有做過,所以才會做不好或是搞砸,如果父母耐心教導他,並給予讚美,讓他知道這個家庭也需要他的付出,就能從小讓他學會什麼是負責。很多父母常把所有事都攬在身上,而忘了讓小孩子參與生活,這是很可惜的。
10. 來個炸雞薯條當晚餐吧
如果要避免孩子吃垃圾食物、挑食等壞習慣,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孩子就像海綿一樣,丟給他什麼他就吸收什麼,當你用身教告訴他只吃某些食物時,他就養成了這個習慣,例如不喜歡喝白開水,因為白開水沒味道;外食比較好吃,因為味道夠重等等。如果家長在家裡就常常烹飪,孩子接受食物的廣度就會大。讓垃圾食物變的不重要,而不是安撫小孩的手段。
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tw/n63968/
-------------------------------------------------------------------------
2013年7月2日 星期二
【新聞】國中暑假作文 赫見我的遺囑
國中暑假作文 赫見我的遺囑
自由時報 2013-7-2 〔記者王秀亭/台東報導〕
作文題目三選一,其中「我的遺囑」引起學生家長議論。 (圖由大武國中家長提供)
開心放暑假囉!台東縣大武國中暑假作業卻是要學生寫「我的遺囑」,部分家長認為太沉重。校長李紹平昨天緊急與出題的教務處討論後決定取消,開學時再規劃生命教育系列輔導課程。
爭議大 校方決取消
暑假才開始,一名大武國中家長翻閱小孩的暑假作業內容時,赫然發現作文題目是「假如我只有三天的生命」、「有生命就有希望」、「我的遺囑」,要讓學生三選一。
家長表示,認同學校推動生命教育課程,但「我的遺囑」當成暑假作業太沉重,若有家長不知情,看見孩子桌上擺著「我的遺囑」,必會嚇一跳。
另有家長反映,「遺囑」在一般人眼中仍是大事,要出這類題目應由輔導老師規劃成課程較妥當。
學生面對這項作文題目反應兩極,有人認為是「有點恐怖的題目」,也有學生表示:「就是個作業而已嘛!」陳姓學生說,改寫其他簡單的題目就解決啦。
李紹平指出,生死學的探討應該很普及,設計三選一的作文題目應無礙。
台東大學教育系講師汪履維說,若學校老師在放假前已對作文題目進行說明與引導,則無不妥,暑期課輔期間也可進行引導,家長的擔憂應可解除。
資料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l/2/today-life6.htm
-------------------------------------------------------------------------
自由時報 2013-7-2 〔記者王秀亭/台東報導〕
作文題目三選一,其中「我的遺囑」引起學生家長議論。 (圖由大武國中家長提供)
開心放暑假囉!台東縣大武國中暑假作業卻是要學生寫「我的遺囑」,部分家長認為太沉重。校長李紹平昨天緊急與出題的教務處討論後決定取消,開學時再規劃生命教育系列輔導課程。
爭議大 校方決取消
暑假才開始,一名大武國中家長翻閱小孩的暑假作業內容時,赫然發現作文題目是「假如我只有三天的生命」、「有生命就有希望」、「我的遺囑」,要讓學生三選一。
家長表示,認同學校推動生命教育課程,但「我的遺囑」當成暑假作業太沉重,若有家長不知情,看見孩子桌上擺著「我的遺囑」,必會嚇一跳。
另有家長反映,「遺囑」在一般人眼中仍是大事,要出這類題目應由輔導老師規劃成課程較妥當。
學生面對這項作文題目反應兩極,有人認為是「有點恐怖的題目」,也有學生表示:「就是個作業而已嘛!」陳姓學生說,改寫其他簡單的題目就解決啦。
李紹平指出,生死學的探討應該很普及,設計三選一的作文題目應無礙。
台東大學教育系講師汪履維說,若學校老師在放假前已對作文題目進行說明與引導,則無不妥,暑期課輔期間也可進行引導,家長的擔憂應可解除。
資料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l/2/today-life6.htm
-------------------------------------------------------------------------
2013年7月1日 星期一
【新聞】輕率診斷 全班竟近半過動兒
如果專業、嚴謹如醫學界,都對過動症的診斷有不同看法,那一個教師,要面對全班近半可能是、可能不是的「疑似過動兒」,又該怎麼辦?
輕率診斷 全班竟近半過動兒
學童濫服「利他能」 失眠失食欲
蘋果日報 2013年07月01日 【魏斌、鄭敏玲、蔡明樺╱連線報導】
幼稚園就被懷疑有過動症的邱晨耘(左),因媽媽耐心陪伴走過狂飆期。魏斌攝
高市一所國小,全班二十八人竟有十二人服用過動症(ADHD)藥物,家醫科醫師李佳燕和人本基金會最近舉辦多場座談,痛陳:「過動症被過度診斷!」籲兒童心智科醫師審慎評估、給藥;但兒童精神醫學界強烈反彈,「兒心科醫師絕不會一診斷就給藥!」憂類似論調恐讓孩子錯失治療機會。
執業二十六年的醫師李佳燕表示,她的小孩讀國小三年級時也被老師懷疑有過動症,加上在診間看過太多家長因為子女不乖、好動,被老師要求看醫生,引發她對過動症的關切。她認為,台灣兒心科醫師多依循美國精神醫學會的標準判定過動症,「九項評鑑量表只要有幾項常發生就被視為過動症,似嫌輕率。」
我沿用美國標準
李佳燕擔心,這些被認為有過動症的孩子,確診後開始服用「利他能」藥物,會出現失眠、沒食欲等副作用,且目前沒人確認長期服用的後遺症為何,恐讓孩童陷入不可知的風險。
人本基金會南部辦公室主任張萍說:「過動症確實已被過度診斷!」專研醫療社會學的輔大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曾凡慈說,全球至少有三套診斷過動症的標準,「台灣沿用美國的標準,較為寬鬆。」
「孩子原就好動」
日前也有精神科醫師接獲兩起案例,指有家長透過網路購買利他能給孩子吃,希望藉此能變「聰明」;台中榮總精神科醫師林志堅表示,的確有家長到門診要求開利他能給小孩吃,理由是因為小孩無法整天坐在書桌前念書,便以為小孩罹患過動症,這其實只是父母太緊張。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張學(音同玲)表示,國內過動症盛行率約百分之七至十二,實際用藥者不到一半,量表只是輔佐工具,是否用藥還是得靠專業醫師臨床診斷。
台中榮總精神部主任陳展航說,學齡前的孩子腦部還在發展,原本就好動,如果真的老是乖乖聽話或是不亂動,家長才該擔心!但國小階段的小孩腦部發展已可擁有自我克制能力,如果這個階段出現極端且高頻率的失控,最好就醫檢查。
評量後尚須診斷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科長陳麗娟說,尚無官方版的過動症簡易評量表。專長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臧汝芬表示,過動症簡易評量結果,可讓醫師初步了解孩童的症狀表現,智障、自閉症也會有類似過動症的表現,所以評量後還得再診斷,才能找出正確療法。
引發爭議的過動症量表
.小孩常在學校上課、寫作業、工作時無法注意細節,常粗心犯錯嗎?
.小孩常在工作時或玩遊戲時難以維持注意力?
.小孩常無法專心聽別人講話?
.小孩常無法依照指示將事情做完?
.小孩常會逃避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如寫作業、掃地等?
.小孩常會遺失東西?
.小孩常會在做事情或進行活動時,易被外界干擾而分心?
.小孩常會忘東忘西?
.小孩常看起來手忙腳亂,或者是一直動來動去?
註:注意力的問題共9題,有5項以上回答是,將被建議盡早就醫,挨轟輕率。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花蓮玉里醫院
治療過動兒的管制藥品「利他能」。
利他能小檔案
◎英文名稱:Ritalin
◎類別:中樞神經活化劑,為三級管制藥品
◎作用:能增加腦內多巴胺分泌,具鎮定、專心效果,常用來治療過動症,讓患者有活力、提升注意力、增加興趣等
◎藥效:依劑量不同,有5小時到1天不等的效果
◎副作用:
.睡前服用,會因過度興奮睡不著
.引發食欲下降,導致孩童過瘦或發育不良
.過度依賴或服用過量會出現幻覺、妄想
資料來源:台中榮總精神部主任陳展航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701/35119120/
-------------------------------------------------------------------------
全班28人 近半吃過動藥
女醫批量表輕率 「過度診斷」
爽報 2013年07月01日 綜合報導
高市一所國小,全班28人中竟有12人服用過動症藥物,執業26年的家醫科女醫師李佳燕和人本基金會最近辦多場座談,痛陳:「過動症被過度診斷!」呼籲醫師審慎評估、給藥。
李佳燕說,台灣兒心科醫師多依循美國精神醫學會的標準判定過動症,「9項評量表只要有6項常發生就被視為過動症,似嫌輕率。」李擔心,這些被認為有過動症的孩子,確診後服用「利他能」藥物,會出現失眠、沒食慾等副作用,且目前沒人確認長期服用的後遺症為何,恐讓孩童陷入風險。
暑假後將成為美國華盛頓大學新生的19歲邱晨耘,幼稚園時就被認為罹過動症,但邱母未讓她服藥,改用耐心陪伴。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張學岺(岺音同玲)表示,國內過動症盛行率約7至12個百分點,實際用藥者不到一半,量表只是輔佐工具,是否用藥還是得靠專業醫師臨床診斷。
資料來源:http://sharpdaily.tw/news/article/supplement/20130701/35117877/
-------------------------------------------------------------------------
輕率診斷 全班竟近半過動兒
學童濫服「利他能」 失眠失食欲
蘋果日報 2013年07月01日 【魏斌、鄭敏玲、蔡明樺╱連線報導】
幼稚園就被懷疑有過動症的邱晨耘(左),因媽媽耐心陪伴走過狂飆期。魏斌攝
高市一所國小,全班二十八人竟有十二人服用過動症(ADHD)藥物,家醫科醫師李佳燕和人本基金會最近舉辦多場座談,痛陳:「過動症被過度診斷!」籲兒童心智科醫師審慎評估、給藥;但兒童精神醫學界強烈反彈,「兒心科醫師絕不會一診斷就給藥!」憂類似論調恐讓孩子錯失治療機會。
執業二十六年的醫師李佳燕表示,她的小孩讀國小三年級時也被老師懷疑有過動症,加上在診間看過太多家長因為子女不乖、好動,被老師要求看醫生,引發她對過動症的關切。她認為,台灣兒心科醫師多依循美國精神醫學會的標準判定過動症,「九項評鑑量表只要有幾項常發生就被視為過動症,似嫌輕率。」
我沿用美國標準
李佳燕擔心,這些被認為有過動症的孩子,確診後開始服用「利他能」藥物,會出現失眠、沒食欲等副作用,且目前沒人確認長期服用的後遺症為何,恐讓孩童陷入不可知的風險。
人本基金會南部辦公室主任張萍說:「過動症確實已被過度診斷!」專研醫療社會學的輔大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曾凡慈說,全球至少有三套診斷過動症的標準,「台灣沿用美國的標準,較為寬鬆。」
「孩子原就好動」
日前也有精神科醫師接獲兩起案例,指有家長透過網路購買利他能給孩子吃,希望藉此能變「聰明」;台中榮總精神科醫師林志堅表示,的確有家長到門診要求開利他能給小孩吃,理由是因為小孩無法整天坐在書桌前念書,便以為小孩罹患過動症,這其實只是父母太緊張。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張學(音同玲)表示,國內過動症盛行率約百分之七至十二,實際用藥者不到一半,量表只是輔佐工具,是否用藥還是得靠專業醫師臨床診斷。
台中榮總精神部主任陳展航說,學齡前的孩子腦部還在發展,原本就好動,如果真的老是乖乖聽話或是不亂動,家長才該擔心!但國小階段的小孩腦部發展已可擁有自我克制能力,如果這個階段出現極端且高頻率的失控,最好就醫檢查。
評量後尚須診斷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科長陳麗娟說,尚無官方版的過動症簡易評量表。專長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臧汝芬表示,過動症簡易評量結果,可讓醫師初步了解孩童的症狀表現,智障、自閉症也會有類似過動症的表現,所以評量後還得再診斷,才能找出正確療法。
引發爭議的過動症量表
.小孩常在學校上課、寫作業、工作時無法注意細節,常粗心犯錯嗎?
.小孩常在工作時或玩遊戲時難以維持注意力?
.小孩常無法專心聽別人講話?
.小孩常無法依照指示將事情做完?
.小孩常會逃避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如寫作業、掃地等?
.小孩常會遺失東西?
.小孩常會在做事情或進行活動時,易被外界干擾而分心?
.小孩常會忘東忘西?
.小孩常看起來手忙腳亂,或者是一直動來動去?
註:注意力的問題共9題,有5項以上回答是,將被建議盡早就醫,挨轟輕率。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花蓮玉里醫院
治療過動兒的管制藥品「利他能」。
利他能小檔案
◎英文名稱:Ritalin
◎類別:中樞神經活化劑,為三級管制藥品
◎作用:能增加腦內多巴胺分泌,具鎮定、專心效果,常用來治療過動症,讓患者有活力、提升注意力、增加興趣等
◎藥效:依劑量不同,有5小時到1天不等的效果
◎副作用:
.睡前服用,會因過度興奮睡不著
.引發食欲下降,導致孩童過瘦或發育不良
.過度依賴或服用過量會出現幻覺、妄想
資料來源:台中榮總精神部主任陳展航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701/35119120/
-------------------------------------------------------------------------
全班28人 近半吃過動藥
女醫批量表輕率 「過度診斷」
爽報 2013年07月01日 綜合報導
高市一所國小,全班28人中竟有12人服用過動症藥物,執業26年的家醫科女醫師李佳燕和人本基金會最近辦多場座談,痛陳:「過動症被過度診斷!」呼籲醫師審慎評估、給藥。
李佳燕說,台灣兒心科醫師多依循美國精神醫學會的標準判定過動症,「9項評量表只要有6項常發生就被視為過動症,似嫌輕率。」李擔心,這些被認為有過動症的孩子,確診後服用「利他能」藥物,會出現失眠、沒食慾等副作用,且目前沒人確認長期服用的後遺症為何,恐讓孩童陷入風險。
暑假後將成為美國華盛頓大學新生的19歲邱晨耘,幼稚園時就被認為罹過動症,但邱母未讓她服藥,改用耐心陪伴。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張學岺(岺音同玲)表示,國內過動症盛行率約7至12個百分點,實際用藥者不到一半,量表只是輔佐工具,是否用藥還是得靠專業醫師臨床診斷。
資料來源:http://sharpdaily.tw/news/article/supplement/20130701/35117877/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