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新聞】腸病毒升溫 中市狂拉警報

腸病毒升溫 中市狂拉警報

中時電子報 2014-04-30 中國時報 馮惠宜/台中報導

腸病毒疫情升溫,台中市衛生局聯合麥當勞走進校園,宣導勤洗手。(馮惠宜攝)

腸病毒疫情升溫,根據台中市衛生局統計,中市近3周腸病毒就診千分比已超過2.6的預警值,更高於全國平均值,迄今更有18班停課中;衛生局29日也在忠明國小舉辦「戰勝腸病毒,贏在常洗手」校園宣導活動,教導小朋友正確洗手5時機及5步驟。

穿戴大手套、水龍頭、洗手乳、面紙盒等可愛的洗手道具,台中市衛生局長黃美娜、疾病管制署中區管制中心主任林明誠等人化身「洗手大使」,教導小朋友正確洗手5時機及5步驟,透過活潑有趣的方式,加深學童的正確洗手觀念。

黃美娜指出,近3周(3月30日至4月20日)全國的腸病毒急診就診千分比分別為2.75、2.97、4.02。

中市近3周為4.54、3.05、5.63,已超過2.6預警值,顯示目前已進入腸病毒疫情流行期,而且台中市的疫情相較於全國來說也比較高,統計今年1月至4月共有113班停課,目前還有18班停課中。

林明誠表示,每年腸病毒在清明節前後開始,一直到端午節之後,都是流行期,而腸病毒對人可能造成從輕症、重症到死亡的傷害,這中間進程可能只有6天左右,從重病到死亡更可能只要2天。

黃美娜強調,要預防腸病毒最重要的是勤洗手。

資料來源: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40430000589.html

-------------------------------------------------------------------------

腸病毒疫情拉高 春季百班停課

大紀元時報 2014年04月30日 【記者黃玉燕/台中報導】

市府衛生局29日在忠明國小舉辦「戰勝腸病毒 贏在常洗手」活動,加深學童正確洗手觀念,希望能有效降低學童互動可能的助長傳播,及群聚感染。(記者黃玉燕/攝影)

據統計,台中近3週腸病毒就診值,顯示已進入疫情流行期,而今年1至4月共113班停課,目前也還有18班停課中。市府衛生局29日在忠明國小舉辦「戰勝腸病毒 贏在常洗手」活動」,加深學童正確洗手觀念,希望能有效降低學童互動可能助長的傳播,及群聚感染。

據衛生局資料,全國腸病毒急診就診千分比分別為2.75、2.97、4.02,而台中市近3週(3/30~4/20)為4.54、3.05、5.63,已超過2.6預警值,顯示已進入腸病毒疫情流行期。中市今年1月至4月共有113班停課,其中國小有21班、幼兒園86班、托嬰中心6班,而目前還有18班停課中。

衛生局長黃美娜29日化身洗手大使,以逗趣的有獎問答宣導學童「吃東西前、上完廁所後、和小寶寶玩前、擤鼻涕後及看病前後」必須洗手的5個時機點,及「濕、搓、沖、捧、擦」洗手5步驟,讓小朋友快速記住健康招式。

疾管署中區管制中心主任林明誠表示,每年腸病毒在清明節前後開始,一直到端午節之後,都是流行期,而腸病毒對人可能造成從輕症、重症到死亡的傷害,這中間進程可能只有6天左右,從重病到死亡更可能只要2天。

衛生局表示,腸病毒好發在5歲以下幼童,如果出現手足口症、或疱疹性咽狹炎感染者,應立即就醫休息,並注意與家中其他幼童隔離照護,避免交互感染,感染後如出現「嗜睡、意識改變、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任一種病徵,請速至大醫院就醫,掌握黃金治療時間。

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tw/n89792

-------------------------------------------------------------------------

18班停課中 勤洗手防腸病毒

自由時報 2014-04-30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衛生局昨天與麥當勞叔叔到忠明國小為學童宣導勤洗手,示範正確洗手五步驟和五時機,衛生局提醒今年流行病株為A10型,散播力強,防疫不可大意。

腸病毒已進入流行期,衛生局昨天與麥當勞叔叔到忠明國小為學童宣導勤洗手。 (記者蔡淑媛攝)

衛生局長黃美娜化身為洗手大使,戴上大手套,教育局長、疾管署中區管制中心主任林明誠變身水龍頭和洗手乳布偶,一起教學童正確洗手,洗手五時機「吃東西前、上完廁所後、和小寶寶玩前、擤鼻涕後及看病前後」,並示範「濕、搓、沖、捧、擦」正確洗手五步驟。

衛生局強調,全國已進入腸病毒流行期,監測台中市近三週的腸病毒急診就診千分比都超過預警值千分之二.六,上週最高到達千分之五.六三,較全國值略高,也比去年同期稍高,提醒勤洗手對預防腸病毒的重要性,警戒學童群聚感染。

台中市截至上週因腸病毒已有一百一十三個班級停課,目前仍有十八個班級停課中,林明誠指出,每年腸病毒在清明節前後開始流行,腸病毒可能造成從輕症、重症到死亡,進程只有六天,從重症到死亡甚至只要二天。

黃美娜提醒家長,腸病毒好發在五歲以下幼童,如果出現手足口症或疱疹性咽峽炎,應立即就醫在家休息,與其他幼童隔離照護,避免交互感染,尤其罹病的起初五天,要特別留意重症徵兆,注意是否有不尋常的嗜睡、肌躍型抽搐(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持續嘔吐、發燒、活動力降低、呼吸急促、全身無力、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任一項症狀,都必須馬上送大醫院檢查治療。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74890

-------------------------------------------------------------------------

腸病毒拉警報 中彰投120班停課

蘋果日報 2014年04月29日 (曾雪蒨/台中報導)

台中市今年因腸病毒停班班級數高佔中區停班數九成七,衛生局到校加強防疫宣導。曾雪蒨攝

衛福部疾管署中區管制中心主任林明誠今天透露,中彰投地區今年以來共有120班,因同一班感染腸病毒人數超過2人而停班停課,其中台中市就有117班。他提醒民眾,每年清明節過後到端午節期間是腸病毒高峰期,因腸病毒從輕症到重症病程平均6天,從重症到死亡平均進程只有2天,防疫刻不容緩。

衛生局長黃美娜提醒民眾,養成勤洗手習慣,可有效防止染病與疫情擴大,一旦家中幼童出現高燒不退、嗜睡、意識改變、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有肌跳躍抽筋等腸病毒重症症狀,應立即送大醫院治療,避免搶救不及造成遺憾。

黃美娜指出,近三週全國腸病毒急診就診平均比率明顯持續攀升,從千分之二點七五,到千分之二點九七,上週更高達千分之四點零二,台中市則從三周前的千分之四點五四,千分之三點零五,到上周的千分之五點六三,遠高於全國平均值,更高於千分之二點六的腸病毒預警值,「顯示台中市已經進入腸病毒疫情流行期。」提醒學生從校園中落實學生洗手觀念,避免學童間群聚感染擴大疫情。

麥當勞叔叔進入校園教小朋友正確洗手方式。曾雪蒨攝

小朋友台上表演洗手歌。曾雪蒨攝

麥當勞叔叔進入校園教小朋友正確洗手方式。曾雪蒨攝

麥當勞叔叔進入校園教小朋友正確洗手打敗腸病毒。曾雪蒨攝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429/388541/

-------------------------------------------------------------------------

中市舉辦「戰勝腸病毒 贏在常洗手」校園宣導活動
衛生局黃局長化身洗手大使 教導學童勤洗手、預防腸病毒

大成報 2014/04/29 【大成報記者黃義雄/台中報導】

臺中市政府衛生局今(29)日上午在忠明國小舉辦「戰勝腸病毒 贏在常洗手」校園宣導活動,衛生局長黃美娜化身為「洗手大使」,教導小朋友正確洗手五時機及五步驟,透過活潑有趣的方式,加深學童的正確洗手觀念。

衛生局黃局長、教育局長吳榕峯、疾病管制署中區管制中心主任林明誠、市議員劉士州、洪嘉鴻、忠明國小校長張黛華等人與會,共襄盛舉,並穿戴大手套、水龍頭、洗手乳、面紙盒等可愛的洗手道具,以逗趣的有獎問答方式,宣導學童「吃東西前、上完廁所後、和小寶寶玩前、擤鼻涕後及看病前後」必須洗手的五個時機點,同時示範「濕、搓、沖、捧、擦」正確洗手五步驟,讓小朋友都快速記住健康招式。

衛生局黃局長表示,近三週(3/30~4/20)全國腸病毒急診就診千分比分別為2.75、2.97、4.02;中市近三週為4.54、3.05、5.63,已超過2.6預警值,顯示目前已進入腸病毒疫情流行期,而且臺中市的疫情相較於全國來說也比較高,今年1月至4月共有113班停課(國小21班、幼兒園86班、托嬰中心6班),目前還有18班停課中,因此特別呼籲家長與小朋友一定要注意腸病毒的疫情。

疾管署中區管制中心林主任表示,每年腸病毒在清明節前後開始,一直到端午節之後,都是流行期,而腸病毒對人可能造成從輕症、重症到死亡的傷害,這中間進程可能只有6天左右,從重病到死亡更可能只要2天。

衛生局黃局長表示,其實要預防腸病毒是很簡單,首先,生活起居要正常,更重要的是要勤洗手;特別是在校園中,如果沒有落實學生洗手觀念,學童間的互動將可能助長傳播,甚至還容易產生學童群聚感染。

教育局吳局長也呼籲小朋友,要多洗手、多運動、多吃蔬果,身體健康才能夠遠離腸病毒。

衛生局表示,腸病毒好發在5歲以下幼童,如果出現手足口症、或疱疹性咽峽炎感染者,應立即就醫休息,並注意與家中其他幼童隔離照護,避免交互感染,感染後如出現「嗜睡、意識改變、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任一種病徵,請速至大醫院急診就醫,以掌握黃金治療時間。

資料來源:http://www.greatnews.com.tw/home/news_pagein.php?n_id=57830

-------------------------------------------------------------------------

局長化身洗手大使 教學童防腸病毒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2014-04-29 夏玲

「戰勝腸病毒 贏在常洗手」校園宣導活動」今天(29日)在臺中市忠明國小舉辦,衛生局長黃美娜、教育局長吳榕峯化身為「洗手大使」,與小朋友一起示範正確洗手五時機及五步驟,透過活潑有趣的方式,加深學童的正確洗手觀念。

活動過程中,衛生局局長黃美娜帶著大手套,以逗趣的有獎問答方式,灌輸學童「吃東西前、上完廁所後、和小寶寶玩前、擤鼻涕後及看病前後」必須洗手的五個時機點,同時還示範「濕、搓、沖、捧、擦」正確洗手五步驟,讓小朋友都快速記住健康招式。

教育局長吳榕峯除了呼籲小朋友要常洗手,還籲請小朋友要多運動,多吃蔬果,這樣身體才會健康,遠離腸病毒。

衛生局指出,近三週 (3/30-4/20) 全國腸病毒急診就診千分比分別為 2.75 、 2.97 、 4.02 ;中市近三週為 4.54 、 3.05 、 5.63 ,已超過 2.6 預警值,顯示目前已進入腸病毒疫情流行期,在校園中,如果沒有落實學生洗手觀念,學童間的互動將可能助長傳播,甚至還容易產生學童群聚感染。

衛生局表示:今年 1 月至 4 月共有 113 班停課(國小 21 班、幼兒園 86 班、托嬰中心 6 班),目前還有 18 班停課中;腸病毒好發在 5 歲以下幼童,如果出現手足口症、或疱疹性咽峽炎感染者,應立即就醫休息,並注意與家中其他幼童隔離照護,避免交互感染,感染後如出現「嗜睡、意識改變、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任一種病徵,請速至大醫院急診就醫,以掌握黃金治療時間。

資料來源:http://news.ner.gov.tw/index.php?act=culnews&code=view&ids=163076

-------------------------------------------------------------------------



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

【新聞】男童竄出馬路 駕駛撞上無罪

男童竄出馬路 駕駛撞上無罪

聯合新聞網 2014.04.27 【聯合報╱記者饒磐安/新北報導】

王姓男子開車撞傷穿越馬路的王姓男童,被依過失傷害罪嫌起訴;法官調查發現,王童是突然違規過馬路,王並未違規,事出突然才撞上,基於信賴原則,判王無罪。

法界人士指出,「信賴原則」是指駕駛人駕車時遵守交通規則,因他人未遵守交通規則而發生車禍,可免除刑責。

法院調查,王姓男子前年五月十二日深夜,開休旅車沿新北市新莊區福營路往建國一路方向行駛,撞上穿越馬路的九歲王姓男童;王童右小腿擦傷、腓骨骨折。檢方依過失傷害罪起訴。

王姓男子供稱,王童突然出現,他煞車不及才撞上,當時他車速只有十公里,並未違規。法官調閱監視器畫面,發現車禍路段狹窄,王與對向一輛轎車會車時讓對方先行後再往前開,但男童自對向車輛後方突然出現並穿越馬路,王的休旅車就撞上男童。

法官查出,男童與母親同行,他先跑到對向車道,卅秒後母親見左右來車,叫他回到她身旁,男童未走行人穿越道,直接穿越馬路與母親會合,被王撞上。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8638628.shtml

-------------------------------------------------------------------------



2014年4月25日 星期五

【新聞】國小午餐不營養 食安疑慮、加工食品多

國小午餐不營養 食安疑慮、加工食品多

優活健康網 2014.04.25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

(營養午餐營疑慮多,家長憂心又擔心/圖片取自優活健康)

食安問題不斷,從過去的塑化劑到黑心食用油,國小學童幾乎都成了中標的對象,使得家長們憂心忡忡。目前,根據教育部所公布的「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三菜一湯是基本配備,只是,近幾年來物價飆漲,午餐利潤微薄,供應商索性將本求利,以便宜菜色充數或是違法使用斃死豬肉及劣質米等的報導。

因此,消基會鎖定國小的營養午餐為調查對象,總計抽樣全台17所國民小學,以3月份營養午餐的菜單相關資訊為憑(校方公開資料,取自各校網站),希望透過此次調查,能使各界更重視孩童營養午餐的問題。

菜單資訊僅能說文解字 無法實際了解

然而,正處於發育階段的小學生們,每天吃的食物都會影響兒童的健康,雖然學校午餐的內容公開、透明,有助於家長了解兒童的飲食內容,但光從菜單的菜色名稱,並不易直接辨識食材內容及烹調方式。

據本次調查結果發現,抽查的17所學校中有6所沒有提供詳細的食材內容及烹調方式,有5所學校有提供但資料不完整,另外,有7間學校未提供每日餐食食品照,如此一來,家長們就沒有辦法了解學童每天所攝取的食物內容。

午餐熱量控管 人力資源不足

且據教育部調查資料顯示,每4名兒童就有1名為過重或肥胖,因此,學童每天午餐進食的熱量調配控管就顯得相當重要,另外,依《學校衛生法》第23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班級數40班以上者,應至少設置營養師1人;各縣市主管機關,應置營養師若干人」,若有達一定規模以上的學校,依法應該設營養師,但真正能做到這點的學校卻是少之又少。

油炸物品時過多 當心吃下的都是化學藥劑

不僅如此,在「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的建議上,學童午餐油炸類應一周不超過2次、盡量不使用肉類半成品(各式丸類、香腸、火熱狗等)以及每日都要有兩種以上的蔬菜。但以此標準來檢視調查樣本3月份的國小學童午餐發現大多學校油炸類出現的次數約在2~4次之間。

此外,本次調查發現不少學校會以雞塊、香雞堡等油炸加工食品作為學生主菜,然而這些加工品為了增加風味和口感,通常都會加入食品添加物調味,這些食品添加物可能是著色劑、香料、黏著劑、膨脹劑、防腐劑等,吃多無益,但為了安全著想,建議消費者還是選擇食物的「原形」為主叫安全。

消基會:缺失改進,有利無害

最後,消基會表示雖然單一調查項目的排名並不能代表整套餐食的優劣,最終的品質還是要分析整套餐食的情況才能得知,但若能將這些缺失一一改進,對孩子與家長來說,則是有利無害的,因此為維護學童的健康,不管是校方還是還是供應商應多加留意注意,避免讓孩童食入過多不健康食物。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32401

-------------------------------------------------------------------------

水果少 加工品多 營養午餐不營養

中時電子報 2014-04-25 中國時報 潘杏惠/台北報導

消基會抽查全台17所國小營養午餐菜單,發現不少學校減少水果供應次數,圖為新竹國小正為學童宣導蔬果營養情形。(摘自新竹國小網站)

17所國小營養午餐菜單揭露情形

校方:經費不足 從水果下手

消基會抽查全台17所國小營養午餐菜單,發現不少學校承包商以虧損為由,減少水果供應次數,包括基隆市仁愛國小、新竹市新竹國小、台南市新化國小,每周僅供應1次水果,相較台北市松山國小、高雄市福山國小等校每天供應水果,落差甚大。

部分供水果 1周僅1次

消基會這次調查是抽查全台17所小學,檢視各校3月份的營養午餐菜單。

調查發現,17所小學中,僅2所學校、約1成2每天供應水果,其餘則多數每周供應2至4次不等。其中苗栗縣竹南國小、彰化縣快官國小、南投縣南投國小、雲林縣尖山國小、花蓮縣紅葉國小等5校,每周僅2天供應水果。

調查還發現,根據「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建議,學童午餐油炸類一周不應超過2次,每月不應超過8次,但基隆市仁愛國小營養午餐中,油炸類食物1個月內出現次數高達9次,明顯超標。

雞塊熱狗 常當主菜

消基會也點名基隆市仁愛國小、新北市秀朗國小營養午餐肉類食品偏多,一餐中常同時出現香雞排、香腸等肉類食品,蔬菜類則相對不足。

另外,根據規定,營養午餐應盡量不要用蝦捲、熱狗、雞塊等肉類加工品,但因這類食物保存期限長且烹調方便,不少學校都以這些食物為主菜。

以每月出現次數來看,新北市秀朗國小出現8次最多,其次基隆市仁愛國小、台南市新化國小出現7次,苗栗縣竹南國小則出現6次。

無肉日 加工品充數

調查更發現,抽查17所學校中,有15所每周有一天是無肉日、蔬食日,但這一天不少學校會以素雞、素鴨等仿葷素肉當作主菜。消基會認為,標榜無肉日卻吃下加工品,吃多無益,呼籲主管機關教育部除了施行營養教育、設計午餐菜單外,更要落實監督學校午餐品質及學生用餐食品衛生安全。

資料來源: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1/20140425000808.html

-------------------------------------------------------------------------

低價換孩童健康 國小午餐3大缺失

華人健康網 2014年4月24日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幼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飲食和營養應特別受重視,但最近一項調查顯示,國小學童的營養午餐,約65%菜單資訊不完整,且可能受到低價搶標、爭取利潤的關係,部分餐盒業者會使用劣質食材替代,或簡化複雜的烹調方式,普遍有加工品和油炸物多、蔬果少的情況,除了可能造成營養不均,食品安全更讓家長憂心。

消基會抽查國小學童的營養午餐,發現有加工品和油炸物偏多、蔬果量少的情況。

學童午餐3缺失:多油炸、多加工、少蔬果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日前鎖定全台17所國民小學的營養午餐,並以學校公開的3月份營養午餐菜單資訊為憑,檢視學童的午餐內容,結果發現6所沒有提供詳細的食材內容和烹調方法;另有7所學校的每日蔬菜類菜單僅以「美味時蔬」或「季節時蔬」等統稱帶過;7所學校未提供每日餐食照片。

除了午餐內容資訊不夠公開透明之外,消基會調查也發現學校午餐有加工品、油炸品出現太頻繁的情況,其中基隆市仁愛國小的油炸物出現次次數更高達每周9次,超過「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每周供應不超過2次的建議。肉類半成品及素肉類的加工品部分,則以新北市秀朗國小每周供應8次,為抽樣學校中最高。

素肉加工品代替真肉 食品添加物下肚

油炸物和肉類加工品的頻繁使用,除了會擠壓到蔬菜類和水果的供應次數,也會破壞飲食均衡的原則,甚至可能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吃下過量的食品添加物,進而影響健康。

在三菜一湯的規範下,許多午餐供應商為了利潤使用加工品,相對減少新鮮蔬果的供應量。(攝影/駱慧雯)

消基會表示,本次調查就發現不少學校會以雞塊、香雞堡、花枝丸等油炸加工食品作為學生主菜,加上為提倡環保、訴求節能減碳,許多學校會在每周的「無肉日」或「蔬食日」時,以「素雞」、「素鴨」等素肉為主菜,而這些加工品為了增加風味和口感,通常都會加入食品添加物調味,吃多無益。

營養師人力不足 學童午餐缺把關有漏洞

消基會認為,造成國小午餐內容不夠健康的原因,主要來自餐盒廠商的惡性競爭,目前國小午餐的每餐價格約在45元左右,且三菜一湯是基本配備,但近年來物價飆漲、午餐利潤微薄,供應商將本求利,為了爭取利潤,常會用便宜菜色或劣質食品充數。

另一方面則與各縣市政府配置的營養師不足有關。消基會舉例台中市政府共有40名營養師負責國高中小學的午餐,每人平均負責7至8所,雖可做到菜單設計,卻難以兼顧每所學校的廚房衛生安全督導及學校營養教育。

消基會表示,營養午餐不應僅有「價格」且須兼顧「價值」,呼籲學校應做好午餐把關、培育學童正確的飲食知識,和廠商簽約時也要明文規定檢驗事項;家長應主動關心每日午餐的情形;政府更要落實食材安全的管控,定期抽查檢核SGS、CAS等優良食品認證標章,且鼓勵學校盡量採購這些認證食材。

資料來源: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6/18430

-------------------------------------------------------------------------

營養午餐不營養 削價競爭品質堪慮

大紀元時報 2014年04月25日 【記者戴德蔓/台北報導】

校園營養午餐因「削價競爭」不是太有營養,消基會抽查17所小學營養午餐菜單發現油炸及加工品食用過於頻繁,有65%學校的資訊不完整,有的學校甚至未公開,學生到底吃什麼,學生、家長根本無法提前知道。消基會呼籲,學校與午餐供應商簽訂合約時,應明文規定檢驗事項、頻率及費用支付等,還有違約的相關罰則。

消基會24日表示,國小午餐每餐價格約在新台幣45元左右,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3菜1湯是基本菜色,但在多數學校營養午餐採行「價格標」下,業者為了降低成本,除會搶標多校生意,藉經濟規模來降低食材採購成本,為爭取利潤空間,也可能會買較便宜、新鮮度較差的食材。

消基會說,不少學校的營養午餐出現虧損,不得不減少水果供應次數,1週竟然只供應1次水果,且午餐加工、油炸品供餐次數太頻繁,17所學校就有15所學校每週有一天為「無肉日」或「蔬食日」,不少學校會以「素雞」、「素鴨」等作為主菜,無肉日反而是吃下了加工品。

消基會提出3點呼籲,包括學校與午餐供應商簽訂合約時,應明定檢驗事項、頻率及費用支付,及違約的相關罰則,才能事出有憑;家長也應多關心孩童午餐攝食狀況;食藥署及經濟部在食材安全維護及落實督導認證上,更責無旁貸。

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tw/n89425

-------------------------------------------------------------------------

營養午餐競價 食安品質有疑慮

中央社 2014/04/24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4日電)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今天公布市調17所學校營養午餐,發現價格標恐影響食安,除了查食材內容及烹調方式困難,油炸及加工品食用仍有過於頻繁的疑慮。

消基會公布3月間調查全國17所國小,發現多數學校營養午餐採行「價格標」、非「最有利標」下,業者為了降低成本,除會搶標多校生意,藉經濟規模來降低食材採購成本,為爭取利潤空間,也可能會買較便宜、新鮮度較差的食材。

消基會指出,國小午餐每餐價格約在新台幣45元左右,但根據教育部所公布的「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三菜一湯是基本配備;調查後發現,菜單資訊弱,17所有6所學校沒有提供詳細的食材內容及烹調方式,分別為台中市國光國小、南投縣南投國小、台南市新化國小、宜蘭縣成功國小、花蓮縣紅葉國小、台東縣卑南國小。

另5所學校有提供,但資料不完整,分別為基隆市仁愛國小、新北市秀朗國小、新竹市新竹國小、彰化縣快官國小、嘉義市嘉北國小。上述兩者合計11所,占65%。

其次,消基會也發現,本次調查的17所小學中,有2所每餐熱量計算及份數資料(如含有幾份蔬菜、幾份蛋類)不完整,包括南投縣南投國小、台東縣卑南國小。另有3所未提供每餐熱量計算及份數資料,分別為台南市新化國小、宜蘭縣成功國小、花蓮縣紅葉國小,其餘12所都有提供每餐熱量計算及份數資料。

對照「學校衛生法」第23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班級數40班以上者,應至少設置營養師一人;但消基會說,以台中市政府教育局公布資料為例,卻是40位營養師,每人須負責7到8所國高中小學的午餐。

營養方面,消基會也發現,每天供應水果的學校僅有2所,為台北市松山國小及高雄市福山國小;每周供應4次的僅台中市國光國小。

依據「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建議,學童午餐中,油炸類一周不超過2次(每月8次)、儘量不使用肉類半成品(各式丸類、蝦捲、香腸、火腿、熱狗、重組雞塊等),以及每天都要有兩種以上蔬菜。

消基會還是發現基隆市仁愛國小3月間,油炸類出現次數達9次;肉類半成品及素肉類加工品出現的次數來看,新北市秀朗國小3月間達 8次最多。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404240206-1.aspx

-------------------------------------------------------------------------

國小營養午餐 加工品過多

聯合新聞網 2014.04.24 【聯合晚報╱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

小學生「營養午餐不營養」,消基會抽查國小營養午餐菜單,發現高達65%的菜單資訊不完整,有的學校甚至未公開,而且丸類、蝦捲、香腸、火腿、熱狗、重組雞塊等加工或油炸食品太多,每天供應水果的學校更只有2所。

消基會秘書長雷立芬指出,目前國小午餐的每餐價格約45元,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三菜一湯是基本配備,但部分業者宣稱因食材成本飆漲,為求利潤,不時以便宜菜色充數,甚至使用斃死豬肉、劣質米等,讓人擔心營養午餐淪為劣質食品的銷售管道。

消基會調查17所國小公布於網站的營養午餐菜單,發現有6所學校未提供詳細食材內容及烹調方式,5所學校提供食材資訊不完整。此外,隨著物價攀漲,不少學校減少水果的供應次數,消基會抽查就發現,每天供應水果的學校僅2所,基隆市仁愛國小、新竹市新竹國小、台南市新化國小每周更只提供一次水果 。

消基會指出,基隆市仁愛國小油炸類食物出現次數高達9次,遠超過一周不得超過2次的標準。再以肉類半成品及素肉類的加工品出現次數來看,新北市秀朗國小每周8次最多。

雷立芬指出,(半)加工食品保存期限較長且烹調方式簡便,次調查發現不少學校會以雞塊、香雞堡、花枝丸等油炸加工食品,當做學生主菜,加上為提倡環保、訴求節能減碳,17所學校就有15所學校每周有一天為「無肉日」或「蔬食日」。但這一天不少學校會以「素雞」、「素鴨」等素肉為主菜,無肉日反而是吃下了加工品。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LIFE/LIF1/8633323.shtml

-------------------------------------------------------------------------

消基會抽查17所國小營養午餐:油炸太多水果太少

中時電子報 2014年04月24日 中時即時 潘杏惠

消基會今天公布抽查全台17所國小營養午餐調查結果,發現不少學校的營養午餐出現虧損,不得不減少水果供應次數,1周竟然只供應1次水果,且午餐加工、油炸品供餐次數太頻繁,另外,許多學校標榜每周一天無肉日、蔬菜日,其實卻是以素雞、素鴨為主菜,反而吃下加工品。

消基會調查發現,基隆市仁愛國小、新竹市新竹國小、台南市新化國小每周僅供應1次水果。苗栗縣竹南國小、彰化縣快官國小、南投縣南投國小、雲林縣尖山國小、花蓮縣紅葉國小每周僅2次。相較台北市松山國小、高雄市福山國小每天供應水果,落差甚大。

消基會調查也發現,根據「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機準」建議,學童午餐油炸類一周不超過2次,但檢視發現,基隆市仁愛國小油炸類出限次數高達9次,花蓮縣紅葉國小油炸類則出現7次,其餘15所學校出現次數約在2~4次間。

基隆市仁愛國小、新北市秀朗國小的肉類食品偏多,一餐中常出現香雞排、香腸等肉類食品,蔬菜類相對不足。

另外,根據規定,營養午餐盡量不使用蝦捲、熱狗、雞塊等肉類半成品,但因這類產品保存期限長且烹調方便,不少學校都以這些食物為主菜。以肉類加工品出現次數來看,新北市秀朗國小出現8次最多,基隆市仁愛國小、台南市新化國小出現7次次多,再其次則是苗栗縣竹南國小6次。

調查還發現,抽查17所學校中,有15所每周一天無肉日、蔬食日,但這一天不少學校會以素雞、素鴨等素肉當作主菜,無肉日反而吃下加工品,吃多無益。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424004693-260405

-------------------------------------------------------------------------

食材堪憂!營養午餐6成5資訊不清 消基會:加工品過多

NOWnews 2014年04月24日 記者簡怡欣/台北報導

▲消基會調查全台17家國小營養午餐菜單中6成5資訊不完整,家長無法完整掌握學童吃下哪些食品,也不少學校將加工品食材如雞塊、雞排當作主菜,反倒讓學童吃下更多食品添加物。

日前爆發灌水肉品流入營養午餐事件,讓家長憂心忡忡;消基會今(24)日公布全台小學午餐調查,發現有6成5菜單資訊不清,食材內容及烹調方式訊息不足,擔憂會有不良廠商使用有問題食材,此外,油炸物、加工品料理供應次數也太頻繁,難以保障學童飲食安全與健康考量。

消基會調查全台17家國小營養午餐菜單,發現其中有6所學校只提供菜色名稱,並沒有詳細的食材內容及烹調方式,7所每日蔬菜類菜單標示不清,7所沒有提供餐食照片,家長無法完整掌握學童吃下哪些食品。

消基會指出,國小午餐的每餐3菜1湯價格約在45元,但隨著物價上漲,營業午餐廠商為爭取利潤空間,也會盡量採用價格較便宜的食材,在惡性競爭循環下,令人不得不質疑學校的大宗午餐食材常淪為劣質食品的銷售管道。

此外,學童午餐油炸類供應最佳是每月不超過8次,但消基會調查發現,多數學校供應次數是2到4次,但基隆市仁愛國小油炸類出現次數高達9次,花蓮縣紅葉國小油炸類則有7次。另也有不少學校提倡一周一日蔬食日,但反用素食加工品作為主食,讓學生吃下更多食品添加物。

消基會指出,仍有不少營養午餐廠商能完整公開食材使用、營養素等資訊,因此建議校方可提供完整菜單資訊,詳列主食材及烹調方式,並佐以圖片參考,有助於家長了解兒童的飲食內容,也避免學校大宗午餐食材淪為劣質食品的銷售管道。

資料來源:http://www.nownews.com/n/2014/04/24/1205528

-------------------------------------------------------------------------

校方:經費不足 從水果下手

中時電子報 2014-04-25 中國時報 劉育辰、楊漢聲、曹婷婷、羅浚濱、黎薇/綜合報導

水果少 加工品多 營養午餐不營養

基隆市仁愛國小校長楊志欽表示,仁愛國小每個月菜單都會事先審查,只是沒注意到每周不能超過2次的油炸食品的規定是包含主、副食,才會造成3月份出現9次油炸食品的狀況,對家長十分抱歉,檢討改進,不會再發生類似狀況。

花蓮縣紅葉國小校長彭愛惠則喊冤說,校內營養午餐由花蓮縣政府統一發包,全都是中央廚房供應,採輪替式菜單,經過營養師調配檢驗合格。

台南新化國小校長鄭天來說,受限於經費不足,每月營養午餐費僅有550元,所以,1周只能供應1次水果,也沒有家長、學生有怨言。他苦笑,如果能夠讓孩子吃得更多,當然比較好。

新竹市實施國中小免費營養午餐,102學年度因應原物料上漲,市府開會決議全市國小午餐水果從每周2次減為1次。教育處副處長李芳齡說,未接獲學校或家長反應少供應1餐水果有什麼問題。

李芳齡說,竹市小學都有午餐廚房,承包廠商沒有支付水電成本的問題,102學年度因應原物料上漲調整規範,小學生每餐3菜1湯32元,水果供應為每周1次,但要求廠商以天然食材為主,減少乾貨使用。新竹國小吳姓家長說,她的兒子念小一,每天上學都喝牛奶配水果,回家吃晚餐也有吃水果,學校午餐只有1餐有水果,她的感覺是沒差。

苗栗縣竹南國小校長廖金文表示,每周一訂為無肉日,改為2樣青菜、炒蛋或豆腐類,每月偶爾一次因學生要求吃漢堡,平時主菜的肉類也以食物原始的方式烹調,甚少使用加工品。他認為每餐32塊,學校能夠固定每周提供2天水果、1天牛奶,比縣內其他國小吃得好。

資料來源: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1/20140425000811.html

-------------------------------------------------------------------------

營養午餐沒菜單 黑心食材恐入校園

蘋果日報 2014年04月24日 (蔡孟修/台北報導)

消基會今表示,校園營養午餐招標恐淪為「削價競爭」,業者為了節省成本,便犧牲營養午餐品質,以便宜菜色充數,消基會調查的17所小學營養午餐菜單後,發現65%學校的資訊不完整,在抽樣過程中,有些學校是連菜單都沒有公開的。消基會因而呼籲政府機關要加強督導,而校園應施行營養教育、設計午餐菜單。

消基會表示,國小營養午餐三菜一湯是基本配置,每餐價格約45元左右,但近年來物價飆漲,廠商為了圖利,以便宜菜色或新鮮度較差的食材替代。此外,營養午餐招標是根據《政府採購法》的「價格標」與「最有利標」兩種方式進行,其中又以「價格標」最常見,由價低者得標。在這種招標制度下,消基會質疑校園可能成為劣質食品的銷售管道。

消基會這次調查的17所小學營養午餐菜單資訊,發現有不少學校的資訊不完整,比例高達65%,甚至在抽樣過程中,有些學校是連菜單都沒有公開的,學生到底吃什麼,學生、家長根本無法提前知道。以台中市國光國小、南投縣南投國小、台南市新化國小、宜蘭縣成功國小、花蓮縣紅葉國小、臺東縣卑南國小6所學校為例,校方沒有提供食材內容及烹調方式。

另外,基隆市仁愛國小、新北市秀朗國小、桃園縣中原國小、新竹市新竹國小、宜蘭縣成功國小、花蓮縣紅葉國小、臺東縣卑南國小等7所學校在每日的蔬菜類菜單中,僅以「美味時蔬」或「季節時蔬」等統稱帶過,學生或家長無法事先得知當天到底會吃到哪種葉菜。

消基會呼籲,學校應針對營養午餐應設立學生用餐心得意見,培養學生健全的飲食知識。學校與午餐供應商簽訂合約時,應明文規定檢驗事項、頻率及費用支付等,還有違約的相關罰則。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ife/20140424/385223/

-------------------------------------------------------------------------

國小營養午餐 常見炸物當主餐

自由時報 2014-04-25 〔記者謝文華、俞肇福、劉彥甫/綜合報導〕

消基會三月抽樣調查全台十七所國小營養午餐菜單,發現七成六學校資訊不清,有六校未提供詳細食材內容及烹調方式,另有七校在蔬菜類菜單中,僅以「美味時蔬」、「季節時蔬」統稱帶過。宜蘭一所小學湯品類出現花生粉、茶葉蛋等食材,令人一頭霧水。

基隆市仁愛國小每天會將營養午餐菜單附照PO上網,圖為今年三月被點名油炸品次數超過的油炸物。 (記者俞肇福翻攝網站)

消基會董事長張智剛說,依學校衛生法規定,高中以下學校,班級數四十班以上者 ,至少應設營養師一人。以台中市為例,共約四十位營養師、每人須負責七至八所學校,如此龐大工作量如何兼顧督導每校廚房衛生安全和菜色營養均衡?呼籲各縣市及各校應補足營養師人力,並提醒學校與午餐供應商簽訂合約時,應明定檢驗事項、頻率、費用支付,和違約相關罰則。

此次調查顯示,僅十校提供每日餐食食品照片,另有兩校每餐熱量計算及份數資料不完整,更有三校未提供每餐熱量計算及份數資料,此外,各校以油炸加工食品充當主餐、配菜的情況相當普遍。

依「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的建議,學童午餐油炸類一週不超過兩次(每月八次)、儘量不使用肉類半成品,每日要有兩種以上蔬菜。

但消基會秘書長雷立芬直指,基隆市仁愛國小一個月內油炸類出現九次超標,再以肉類半成品及素肉類加工品出現次數來看,新北市秀朗國小出現八次最多。每天供應水果的學校僅有北市松山國小、高市福山國小。

張智剛提醒,十七校中有十五校每週有一天為「無肉日」或「蔬食日」,不少學校卻以「素雞」、「素鴨」等素肉作主菜,無肉日可能吃下更多添加著色劑、香料、膨脹劑、防腐劑等的加工品!

雷立芬表示,北市松山國小、苗縣竹南國小及高市福山國小資訊揭露完整,以平均三菜一湯的國小午餐,價格約四十五元,竹南國小為公辦公營,一餐僅三十二元,由此可證,「只是有沒有心做好的差別!」

基隆仁愛國小校長楊志欽表示,沒注意到一週不能超過兩次的油炸食品規定,造成三月份出現九次油炸食品,十分抱歉,未來檢討改進。

新北市秀朗國小學務主任黃永富表示,已要求營養午餐廠商立即下修肉類半成品及素肉類加工品使用,並以蔬食代替,如廠商不改善,不排除與廠商解約。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73546

-------------------------------------------------------------------------

消基會調查營養午餐 65%菜單資訊不完整

自由時報 2014-04-24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

消基會下午公布國小營養午餐菜單抽查結果指出,全台17所小學3月份菜單中,高達65%菜單資訊不完整。其中有6校沒有提供詳細的食材內容及烹調方式;另有7校在蔬菜類菜單中,僅以「美味時蔬」、「季節時蔬」等統稱帶過,學生無法事先知道當天到底會吃到那種葉菜。

消基會下午公布國小營養午餐菜單抽查結果指出,全台17所小學3月份菜單中,高達65%菜單資訊不完整。圖與新聞無關(資料照,記者李容萍攝)

消基會並指,有10校提供每日餐食食品照片,另7校則未提供;還有2校每餐熱量計算及份數資料不完整,更有3校未提供每餐熱量計算及份數資料。

依據「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的建議,學童午餐油炸類1週不超過2次(每月8次)、盡量不使用肉類半成品,及每日都要有2種以上蔬菜。

消基會檢視發現,基隆市仁愛國小油炸類出現次數達9次,超過1週不超過2次的標準;再以肉類半成品及素肉類加工品出現次數來看,新北市秀朗國小出現8次最多。而每天供應水果的學校僅有台北市松山國小、高雄市福山國小2校。

消基會提醒,17校中,有15校每週有1天為「無肉日」或「蔬食日」,但不少學校卻在這一天以「素雞」、「素鴨」等素肉作為主菜,無肉日反而吃下更多添加著色劑、香料、膨脹劑、防腐劑等人工加工品!

消基會提出3呼籲,包括學校與午餐供應商簽訂合約時,應明定檢驗事項、頻率及費用支付,及違約的相關罰則,才能事出有憑;家長也應多關心孩童午餐攝食狀況;食藥署及經濟部在食材安全維護及落實督導認證上,更責無旁貸。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994303

-------------------------------------------------------------------------

國小營養午餐菜單 六成五資訊不清

國語日報 2014/4/25 吳欣恬/臺北報導

近年來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國小營養午餐是否受波及都受到社會關心。消基會調查全臺十七所國小三月分營養午餐菜單,發現高達六成五資訊不完整,缺乏透明公開的檢視,造成家長無從掌握孩子在學校吃什麼。

消基會調查,食材、烹調方式和熱量標示最完整的是臺北市松山國小、苗栗縣竹南國小和高雄市福山國小,其中福山國小採公辦公營,每份午餐僅需新臺幣三十二元,卻每天供應水果,油炸食品和加工品也僅出現四次和兩次。祕書長雷立芬說,證明低成本也能提供高品質的營養午餐。

圖說:消基會抽樣全臺十七所國小,發現營養午餐加工品出現太頻繁,圖為香腸、排骨等肉類過多。攝影/高修民

資料來源: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content.asp?Serial_NO=88338

-------------------------------------------------------------------------

「食」不安心! 消基會:65%小學營養午餐資訊不清

ETtoday 2014年04月24日 記者魏妤庭/台北報導

日前爆發國小學童營養午餐有黑心灌水肉事件,讓不少家長憂心忡忡。消基會今(24)日公布抽樣全台小學午餐調查,結果發現有65%的菜單資訊不完整,甚至有學校連菜單都沒公開。消基會呼籲,政府應加強落實督導責任。

消基會針對全台17所小學營養午餐調查,發現有65%的菜單資訊標示不完整。

▲消基會針對全台17所小學營養午餐調查,發現有65%的菜單資訊標示不完整。(圖/東森新聞提供)

消基會針對國小的營養午餐進行抽查,並以該校3月份營養午餐菜單相關資訊為憑據,調查結果發現,全台17所小學中,共有11所提供的資訊不完整,也就是說,有65%的學校菜單資訊標示不清。

其中,有6所未提供詳細食材內容及烹煮方式,包含南投縣南投國小、台南市新化國小、台中市國光國小、宜蘭縣成功國小、花蓮縣紅葉國小、台東縣卑南國小等。另有5所小學雖提供資料,但資料不完整,包括新北市秀朗國小、新竹市新竹國小、基隆縣仁愛國小、彰化縣快官國小、嘉義市嘉北國小等。

消基會呼籲,營養午餐不應只有價格,而應兼顧價值,學校與午餐供應商簽訂合約時,應明文規定檢驗事項及違約等相關罰則。主管機關則是應落實監督學校午餐品質及學生用餐食品衛生安全。

資料來源: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424/350163.htm

-------------------------------------------------------------------------


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新聞】中市討債敗訴遲上訴 市庫7500萬飛了

中市討債敗訴遲上訴 市庫7500萬飛了

自由時報 2014-04-23 〔記者唐在馨/台中報導〕

民進黨議員楊典忠昨天爆料,台電公司於台中市進行管線工程統一挖補,一筆七千五百萬元的經費,市長胡志強上任後未積極催討,不但第一次因官司敗訴而把到手的款項又「吐回去」,今年初更錯失上訴機會,坐視七千五百萬元應收款項,「就此消失」。

民進黨議員楊典忠昨天質疑七千五百萬的公款,市府因為「兩次行政怠惰」而追討無門。 (記者唐在馨攝)

楊典忠為此痛斥︰「這是什麼行政效率?」同一個市府團隊,從小台中市到大台中市,竟然可以「連錯兩次」?七千五百萬元不是小數目,市府團隊到底是對工程單位「放水」,坐視應收款項喪失,還是「一直都在睡」,該做的事都沒有做,喪失自己權益。

先怠惰 台電欠款遲催討

楊典忠昨天表示,他接獲爆料,台電公司在一九九七年,委託台中市府進行管線工程挖補施工;整個工程完工後,台中市府在一九九九年六月發文跟台電公司要錢,當時台電未撥款,胡志強於二○○一年擔任市長,都沒有索取這筆款項。

楊典忠說,台中市府一直到二○○九年五月十四日,才發文請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強制執行。台電於隔年五月十三日,心不甘情不願地繳付七千五百萬元的支票;同月十八日,市府兌換支票入庫。

但台電付這筆錢後,卻「越想越不對」,因此引用行政程序法中五年時效期,也就是說,二○○六年一月二日應該是五年期限屆滿、市府可以要錢的最後一天,市府卻到二○○九年五月十四日才有行動。

再出包 逾期上訴遭駁回

台電為此告上法院,法院在二○一三年一審判台電贏。楊典忠說,市府官司的代表人就是「胡志強」,而更離譜的是,胡志強在收到判決書後二十天內有提出上訴的機會,但今年一月十五日是最後期限,台中市府卻在一月十六日才向高等行政法院提起上訴,因為「晚了一天」,整個案子遭到駁回。

楊典忠痛斥,一再地怠惰導致市庫損失七千五百萬元,相關官員不必究責?胡志強不必負責?他要求市府應有人為此負責,並做出說明。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73004

-------------------------------------------------------------------------

中市府擬向律師求償 議員罵卸責

自由時報 2014-04-23 〔記者唐在馨/台中報導〕

民進黨議員楊典忠昨天質疑市府兩次行政怠惰,坐視七千五百萬元公帑喪失,建設局局長吳世瑋昨天表示,「將對委任律師提告、求償兩百萬元」,而且要追究行政責任,也就是「民國八十八年時市長、課長及承辦」。

前朝的錯? 楊典忠批荒謬

對此,楊典忠怒斥︰「七千五百萬元的公帑損失,市府意圖以一場『不知是否求償得到的兩百萬來彌補』?」而胡志強當了十三年的市長,現在竟然要把責任推給「十三年前的『前朝』」?這真的是「荒謬中的荒謬」。

建設局局長吳世瑋昨天表示,這件案子在民國八十八年時,當時的建設局曾向台電求償,但未獲回應;市長胡志強九十年十二月上任,「這起案子沒有交接」,所以「沒人知道有這筆帳」。一直到九十七年,審計單位揪出有這筆帳,所以市府在九十八年向台電求償。

吳世瑋說,當時市府在一審就請律師林一哲代為打官司、並獲得勝訴,但行政程序法在九十年一月一日施行後,剩餘的有效期間到九十五年一月二日即已屆滿,因此台電又把這筆錢要回去。吳世瑋說,建設局因此再次委託林一哲提出上訴。

將被求償? 林一哲不回應

吳世瑋說,當時林律師曾建議不再上訴,但他認為不能有「投降主義」,再上簽呈給市長胡志強堅持上訴;未料,律師未在時程內提出上訴,喪失時效,對此,建設局考慮向林一哲求償兩百萬元。

林一哲律師昨天接到記者電話求證時表示,他並不知道市府要向他求償,但這事情如果進入法律程序,他先不回應。

楊典忠質疑,如果市府自認要「追究前朝」,早在九十七年審計室提出質疑時,就應立即追究相關人員責任,那時為何沒有追究?反而要在明知有行政程序法的前提下,提出追討?

而如果一個案子嚴重到局長必須上簽呈給市長胡志強「一定要再打官司」,那為何沒有盯緊律師注意時效?現在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律師及「前朝」,楊典忠說,「賠掉」的七千五百萬元,已註定又是「全民買單、無人負責」。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73005

-------------------------------------------------------------------------



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新聞】教學不力、溝通不良教師 可資遣

教學不力、溝通不良教師 可資遣

聯合新聞網 2014/04/23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

為讓校方處理不適任教師多一項「政策工具」,教育部計畫修法,未來學校針對教學行為失當、親職溝通不良、班級經營不良,經輔導後仍無改善的老師,可予資遣。最快在立院本會期通過即可實施。

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司長張明文表示,教師評鑑和教師考核不適合綁在一起,因教師評鑑每4年做一次,但老師考績年年打,兩者的功能、目標並不一樣,因此無法綁在一起,也無法即時處理不適任教師。

目前對於不適任老師的處理,可根據教師法第14條,對於遭判刑、性侵、嚴重霸凌的不適任教師,處以解聘、停聘、不續聘,沒有資遣費、離職金。

但對不適任情節較輕者,張明文說,教育部正著手修正教師法第15條,除原先法律規定因為學校減班、停辦、解散,以及身體不適、不能勝任而資遣老師之外,再增加教學行為失當、親職溝通不良、班級經營有問題的老師,也可資遣。

張明文表示,因15條被資遣的老師,可領回自提及政府提撥的退撫儲金,當作資遣費。

張明文指出,為即時處理不適任老師,第15條修正草案中,也將要求校長接到不適任教師通報後,48小時之內要召開會議,決定是否成立調查小組。

且因家長團體一直質疑師師相護、無法淘汰不適任老師,因此調查小組中,除了校方之外,也將加入校外公正人士、律師、家長代表、教師工會等。

張明文表示,教師法第15條修正草案近期內會定案,希望和已經送入立法院的教師法修正草案併案討論,在立法院這個會期通過。

資料來源: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09995

-------------------------------------------------------------------------

教育部將修法放寬教師資遣條件

聯合新聞網 2014.04.22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即時報導】

教師評鑑推動聯盟協上午發動「包圍教育部」行動,訴求中小學教師評鑑應儘快納入教師法,並與教師考績及淘汰不適任教師結合。教育部回應表示,近日將送出教師法第15條修正條文,放寬教師「資遣」條件,讓教學能力不足、不想教學、沒興趣教書、也沒能力提升教學品質的老師,可以提出資遣離開學校。

教育部師資藝教司司長張明文表示,教師評鑑的目的是為了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教師、校長及家長三大團體去年底曾達成共識,認定中小學教師評鑑以專業發展為目的,評鑑結果與教師成績考核及不適任教師處理機制分開處理。

張明文表示,教師評鑑每四年才做一次,但是教師成績考核每年都要做,如果以評鑑結果作為處理不適任教師參考依據,恐無法適時反映並處理不適任教師。

張明文表示,教育部正著手修法,針對不適任教師將採取雙管齊下辦法,縮短處理流程。一方面,校長接到不適任教師通報後,須在48小時內召開會議,決定是否成立調查小組,可邀校外公正人士包括家長代表組成,不致造成師師相護。

為了呼應社會各界對於應即時處理不適任教師的期待,張明文表示,已配套研議修正「教師法」、「教師成績考核辦法」、「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及「處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不適任教師應行注意事項」等相關規定,調整教師資遣的適用要件,將教師成績考核指標具體明確化,縮短不適任教師處理期程,並課予學校未積極處理時的行政責任,以快速有效淘汰不適任教師。

針對家長質疑教師評審委員會多由校內老師組成,易造成「師師相護」,教育部將修改「教師成績考核辦法」,引進社會公正人士及教育學者專家參與委員會。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8628005.shtml

-------------------------------------------------------------------------

教育部擬修法 增資遣教師機制

中央社 2014/04/22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2日電)

教育部今天表示,對於不適合擔任教職的教師,研擬在解聘、停聘、不續聘外,再增加「資遣」機制。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中小學校長協會等教育團體組成教師評鑑推動聯盟,今天號召約200人包圍教育部,訴求教師評鑑入法,並與教師的考績結合,藉此淘汰不適任教師。

對此,教育部仍堅持評鑑不綁考績。教育部師資培育與藝術教育司長張明文表示,根據已辦理8年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經驗,如果結合考績,「基於人性」,會使教師無法敞開心胸、接受缺點並改進,讓評鑑失去效果。

張明文並表示,目前對於遭判刑、性侵、嚴重霸凌的教師,可根據「教師法」第14條予以解聘、停聘、不續聘,條件較為嚴格。教育部研擬調整第15條條文,讓校方可以「資遣」不適合擔任教職,但情節又不到第14條狀況的教師。被資遣者可領取已存入退撫儲金的額度,當作資遣費。

張明文進一步解釋,現行第15條「資遣」的條件只有學校減班、停辦、解散,以及身體衰弱不能勝任工作。未來可能再增加教學行為失當、班級經營有問題、情節嚴重無法擔任教職等項目,「讓學校多一個政策工具」。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404220154-1.aspx

-------------------------------------------------------------------------

教部修法 教學不力老師 將遭資遣

聯合新聞網 2014/04/22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教育部為讓不適任教師處理更明快,將修法放寬高中以下教師資遣條件,若教師教學行為失當、親職溝通不良或班級經營不良等情節嚴重,經輔導後仍無效,可資遣離開。

教育部師資藝教司司長張明文表示,教師評鑑和教師考核不適合綁在一起,因為教師評鑑四年做一次,但教師成績每年都要考核,若以評鑑結果作為處理不適任教師參考依據,恐無法適時反映並處理不適任教師。

他表示,教育部正著手修法,針對不適任教師雙管齊下縮短處理流程。一方面,校長接到不適任教師通報後,須在48小時內召開會議決定是否成立調查小組,小組成員包括校外公正人士、律師、家長代表等,不致造成師師相護。

另一方面,近日將送出教師法第15條修正條文,放寬教師「資遣」條件。現行法規高中以下教師被資遣人數很少,多是身體衰弱不能勝任工作,修法後增加教學行為失當、親職溝通不良、班級溝通不良等情節嚴重,經輔導無效、教評會通過可資遣。

張明文表示,目前不適任教師的處理只有停聘、解聘、不續聘,對教師權益影響很大,以致處理時程曠日廢時,修法通過後沒興趣教學,也無心或無能力改善教學品質的老師,可以領資遣費,離開教學現場,另外找適合的工作。教師法已列為立法院本會期優先法案。

針對家長質疑教師評審委員會多由校內老師組成,易造成「師師相護」,教育部將修改「教師成績考核辦法」,引進社會公正人士及教育學者專家參與委員會。

資料來源: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09929

-------------------------------------------------------------------------

不再是鐵飯碗 不適任教師恐遭資遣

蘋果日報 2014年04月22日 (劉嘉韻/台北報導)

不滿超過9成8的教師年年考績甲等,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今號召上百名家長,前往教育部高分貝抗議,舉標語高喊「我要好老師」,要求教育部落實教師評鑑,且必須將教師評鑑與教師考績綁在一起,才能有效淘汰不適任教師。教育部表示,《教師法》納入教師評鑑的修正草案已送入立法院,且教育部研擬修正《教師法》第15條條文,讓校方可以「資遣」不適合擔任教職。

家長代表痛批,教育部版本的教師評鑑,是每4年才評鑑一次,根本達不到評鑑不適任教師目的,且雖然年年打考績,但考績會、教評會都是由校內老師組成,更基於同事情誼,高達98%教師考績都是甲等,「考績根本打假的」。

到現場聲援的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也說,雖然校長有教師考績的否決權,但考績會將少數不適任教師的考績評為甲等,卻要校長來扮黑臉、退回考績,不但讓校長困擾,更造成校長無法有效對不適任教師做出約束,以致家長對於不適任教師,只能透過向媒體爆料才能處理,更造成親師不良互動。

新北市板橋國小謝姓家長表示,現在老師不能體罰學生,卻會用言語罷凌學生,例如當成全班同學的面羞辱某學生,或是叫學生去教室後面罰站一整節課,造成學生被貼標籤、被排擠,但這些不適任教師都無法透過機制淘汰;因此希望未來教師評鑑能與教師考績綁在一起,才能有效淘汰不適任教師。

教育部師資司長張明文表示,教師評鑑與教師考績目的不同,評鑑是作為教師專業發展及提升成效的依據,而考績則是評斷教師一整年的工作表現,無法綁在一起;現行法規對於不適任教師的處理方式,可依照《教師法》第14條,對於遭判刑、性侵、嚴重霸凌的教師,予以解聘、停聘、不續聘,但因為此條件較嚴格,不能概括許多教學不力的不適任教師,教育部研擬修正《教師法》第15條條文,讓校方可以「資遣」不適合擔任教職,但情節又不到第14條狀況的教師。被資遣者可領取已存入退撫儲金的額度,當作資遣費。

張明文說,現行第15條「資遣」的條件只有學校減班、停辦、解散,以及身體衰弱不能勝任工作,未來可能再增加教學行為失當、班級經營有問題、情節嚴重無法擔任教職等項目,讓學校能有效處理不適任教師,但相關細節還需研商。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ife/20140422/383569/

-------------------------------------------------------------------------

教部擬修法 不適任教師可資遣

大紀元時報 2014年04月23日 【記者戴德蔓/台北報導】

除了解聘、停聘、不續聘外,教育部研擬修法放寬高中職以下教師資遣條件,讓教學能力不足、不想教學、沒興趣教書的老師,可以提出資遣離開學校。但全國家長團體聯盟22日號召上百名家長,前往教育部抗議,要求教育部落實教師評鑑,且必須將教師評鑑與教師考績綁在一起,才能有效淘汰不適任教師。

教育部師資培育與藝術教育司司長張明文表示,教師評鑑與考績不適合綁在一起,因為教師評鑑4年做一次,但每年都要教師成績考核,如果以評鑑結果作為處理不適任教師參考依據,恐無法適時反映並處理不適任教師。

全家盟理事長吳福濱指出,現在約99%老師的年度考績是甲等,好老師不會被突顯,壞老師也沒事,完全是吃大鍋飯的心態。

全國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指出,現在學校教評會主要由老師組成,不適任老師送到教評會去討論怎麼懲處,最後常輕判。校長雖有權力退回教評會的懲處,卻是唯一可扮黑臉的角色,如果教師評鑑跟考績掛勾,就可以透過制度淘汰不適任老師。

對此,張明文回應,教育部正著手修法,針對不適任教師將採取雙管齊下辦法,縮短處理流程。一方面,校長接到不適任教師通報後,須在48小時內召開會議,決定是否成立調查小組,可邀校外公正人士包括家長代表組成,避免師師相護。

張明文說,目前對於遭判刑、性侵、嚴重霸凌的教師,可根據〈教師法〉第14條予以解聘、停聘、不續聘,條件較為嚴格。教育部研擬調整第15條條文,讓校方可以「資遣」不適合擔任教職,但情節又不到第14條狀況的教師。被資遣者可領取已存入退撫儲金的額度,當作資遣費。

張明文解釋,現行第15條「資遣」的條件只有學校減班、停辦、解散,以及身體衰弱不能勝任工作。未來可能再增加教學行為失當、班級經營有問題、情節嚴重無法擔任教職等項目,「讓學校多一個政策工具」。

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tw/n89182

-------------------------------------------------------------------------

教部擬修法 資遣不適任師
上百家長抗議 教師考績打假的

蘋果日報 2014年04月23日 【劉嘉韻╱台北報導】

上百名家長昨到教育部前抗議,要求落實教師評鑑。劉嘉韻攝

不滿教師考績幾乎人人甲等,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昨號召上百名家長到教育部前抗議,要求立法落實教師評鑑,且須將評鑑與考績綁一起,才能有效淘汰不適任教師。教育部表示,《教師法》納入評鑑修正草案已送入立院,盼本會期通過,也將研商修法仿效勞工資遣機制,汰換不適任教師。

「無法綁一起」

家長團體指出,教育部版本是每四年一次教師評鑑,雖每年打考績,但考績會和教評會由校內老師組成,導致九成八考績都甲等,「根本打假的。」
教育部師資司長張明文回應,評鑑是教師專業發展及提升成效依據,考績則是評斷教師整年工作表現,無法綁一起;現行《教師法》針對教師刑事犯罪、性侵等,可停聘、解聘、不續聘,全國十八萬名國中小、高中職老師,平均每年約五十人被淘汰。

掛勾失客觀性

教育部也擬修《教師法》第十五條,除減班、停辦、解散及衰弱不能勝任外,增列若教學行為失當、班級經營有問題、情節嚴重無法擔任教職,校方也有權「資遣」不適任教師,被資遣者可領取已存入退撫儲金的額度當資遣費。

教育部國教署另擬修法,落實教師考績指標具體化,並考量考績會納入家長代表。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吳忠泰說,評鑑與考績掛勾將失客觀性,不適任教師應隨時處理,修法「資遣」是可考量的方向。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423/35784221/

-------------------------------------------------------------------------

教師評鑑不併考績 資遣打混者

中時電子報 2014年04月23日 中國時報 林志成/台北報導

不滿超過9成8的教師年年考績甲等,全國家長團體聯盟22日號召上百名家長前往教育部陳情,要求將教師評鑑與教師考績綁在一起,才能有效淘汰不適任教師。(季志翔攝)

教育部師資培育司司長張明文昨表示,最快104學年起,每位中小學教師每4年要接受一次評鑑,但不會跟考績掛勾。在《教師法》修正中,將新增「資遣」機制,讓缺乏教學熱誠老師離開校園,換跑道找到適合的工作。

為了教學評鑑與考績掛勾爭議,家長、校長及人本基金會等團體,昨天動員約2、300人包圍教育部,要求在《教師法》修正案中,將教師評鑑與考績掛勾,加速淘汰不適任老師。他們頭綁布條、手拿標語抗議,「自己的孩子自己救」、「沒有綁考績的教師評鑑是玩假的」、「我要好老師」。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則在稍晚發表聲明回嗆,教育人員若不適任,無論是校長或教師都應退場。全教總理事長劉欽旭說,昨天包圍教育部的團體,有的曾參與教育部會議,教師評鑑與考績脫勾是大家的共識,不知道他們為何又走上街頭提出不一樣的主張。

張明文則指出,《教師法》修正案已送立法院審查,教師評鑑確定入法,但以協助教師專業成長為目的,不會和考績連結在一起。一旦修法通過,每位老師4年接受一次評鑑,但考績是年年打,兩者無法掛勾。

至於不適任教師,張明文表示,目前《教師法》已明訂,遭判刑、性侵、嚴重霸凌的教師,可予以解聘、停聘、不續聘,這類老師每年平均50多人,他們即使任教時每月有提存退撫儲金,離開時一毛錢都拿不到,且終身不得回學校任教。

張明文透露,在《教師法》修正案中,將新增「資遣」這項政策工具,對於教學行為失當、親師溝通不良、缺乏教學熱誠但又未達不適任的老師,學校可以資遣處理,讓他們領走之前提存的退撫儲金(含政府相對提撥的錢)當資遣費,離開校園。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劉欽旭表示,如果新增資遣機制能讓沒有教學熱誠的老師及早轉職,也是照顧老師的一項政策,他肯定與讚美。但他提醒,教師資遣牽涉的層面很廣,不是教育部說了算,政府跨部會應訂出周延的配套,才不會衍伸更多問題。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423000438-260114

-------------------------------------------------------------------------



【新聞】家長、校長抗議 要求教師評鑑與考績掛勾

校務評鑑辦了多少年了?又改變了什麼?

「校長是唯一可扮黑臉的角色」?還真委屈這些校長了。那教師評鑑又要找誰扮黑臉?家長?





家長、校長抗議 要求教師評鑑與考績掛勾

中時電子報 2014年04月22日 中時即時 林志成

家長帶著小朋友到教育部前抗議,要求教師評鑑與考績掛勾。(林志成攝)

「自己的孩子自己救」、「沒有綁考績的教師評鑑是玩假的」、「我要好老師」。家長、校長及人本基金會等團體,今天動員約2、300人包圍教育部,要求《教師法》修正案中,將教師評鑑與考績掛勾,以加速淘汰不適任老師。

教育部師資培育司長張明文表示,未來每位教師4年要接受一次評鑑,但考績是每年打,因此未來不打算將兩者掛勾。但在《教師法》修正案中,會有教師資遣的條款,不適任或對教學已無熱情的老師,將透過資遣機制,讓他們領走之前所存的退撫儲金,然後離開校園。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人本教育基金會等團體組成教師評鑑推動聯盟,今天動員2、300人到教育部前抗議,最後並繞行教育部一圈,表達訴求。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指出,現在約99%老師的年度考績是甲等,好老師不會被凸顯,壞老師也沒事,完全是吃大鍋飯的心態。他要問,現在有許多壞老師仍在任教,但誰孩子願意給這些人教?

全國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指出,現在學校教評會主要由老師組成,不適任老師送到教評會去討論怎麼懲處,最後常輕判。校長雖有權力退回教評會的懲處,卻是唯一可扮黑臉的角色,這樣子不好,如果教師評鑑跟考績掛勾,就可以透過制度淘汰不適任老師。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422002978-260405

-------------------------------------------------------------------------

家長號召包圍教育部 籲教師評鑑綁考績

聯合新聞網 2014.04.22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即時報導】

「我要好老師!」家長團體上午到教育部陳情,訴求教師評鑑要綁考績。記者王彩鸝/攝影

由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人本教育基金會等九個團體組成的「教師評鑑推動聯盟」,選擇在422國際地球日,發動改善台灣教育環境的行動,上午號召家長「包圍教育部」,訴求「保護好老師,考核要落實,要求評鑑綁考績」。

聯盟也要求教師法修法,應明列教評會以及考核會要重組,增加家長代表比例,不能讓不適任或是不認真的老師,年年考核都是甲等。

全家盟理事長吳福濱指出,家長們的期望很卑微,希望透過教師評鑑入法,並落實教師考核,以淘汰掉「濫竽充數」的教師,但是教育部提送到立法院教師法修法版本內容是,服務未滿四年的老師,兩年評鑑一次,其餘老師每四年評鑑一次。四年才做一次評鑑,竟然還主張評鑑結果「不作為教師成績考核、續聘與否之依據。」

吳福濱說,每四年才一次的教師評鑑,評鑑出來的結果,如果教師專業不足,敬業態度不佳,進修時數太低、家長密集投訴、學生學習成效落後,很可能仍然考績甲等,並晉級加薪領獎金。

聯盟擔心如果立院本會期通過這樣的法案,不認真的教師更可有恃無恐的「擺爛」下去,再怎麼混都可以考績「年年甲等」,退休之後還可以讓國家養一輩子,國家的錢,就是納稅人的血汗錢,全民怎能容忍下去?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1/8628034.shtml

-------------------------------------------------------------------------

自己救孩子!家長包圍教育部 要求教師評鑑綁考績

NOWnews 2014年04月22日 記者葉立斌/台北報導

▲一群家長包圍教育部,要求教師評鑑須納為淘汰根據。(圖/葉立斌攝)

現今的不適任教師,僅有犯罪事由才會被解聘、淘汰,但對教學無熱誠、總是隨便教的教師卻無法解聘,繼續用錯誤的教育觀念傷害學子。因此,教師評鑑推動聯盟在22日到教育部抗議,大聲喊出「我要好老師」、「自己的孩子自己救」。

教師評鑑推動聯盟由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等團體組成,成員多為家長。它們希望能透過教師評鑑入法,落實教師考核,淘汰不適任教師。

聯盟表示,高中以下的教師評鑑,並未被納入聘用依據,且考核多有黑箱作業,使他們全是甲等,而使這些不適任教師能夠繼續保留教職,用錯誤的教育知識殘害下一代。而「七朵花」就是代表事件。

聯盟表示,教育部現提法條為:服務未滿4年之學生,2年評鑑一次;其他老師4年評鑑一次。他們說,部分老師缺乏專業,不敬業,即使家長密集投訴,仍能安領甲等考績。現在有9成以上的教師都是甲等,壞老師不會被凸顯,根本是吃大鍋飯,缺乏競爭力。

對此,教育部師資藝教司長張明文表示,教師評鑑是為了讓老師得知自己的問題並尋求解決,如以評鑑結果作為處理不適任教師之參據,恐無法適時反映並處理不適任教師。對於不適任教師,即使非犯罪者,仍有一套退場機制。

教師法第14條即是針對犯罪的教師進行停聘、解聘、不續聘動作,但因本條規定較嚴,不包含不適任教師。現行第15條僅對身體不佳或是因減班造成的無法任教,進行資遣,他們的資遣費來源為每月固定提撥的退撫基金。

教部將配套研議修正「教師法」、「教師成績考核辦法」、「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及「處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不適任教師應行注意事項」等相關規定未來將加入教學能力弱、班級管理出問題、或情緒管理不佳等問題進行資遣,但相關細節需再討論。

資料來源:http://www.nownews.com/n/2014/04/22/1202161

-------------------------------------------------------------------------

教師評鑑做樣子 家長圍教部抗議

台灣醒報 2014/04/22 【台灣醒報記者范捷茵台北報導】

家長帶著小孩在教育部前抗議,希望教師評鑑能納入考績。(photo by 范捷茵/台灣醒報)

全國家長聯盟及校長協會22日包圍教育部,希望教師評鑑納入教師考績,淘汰教育現場的「壞老師」。活動副總召兼國小校長張益仁肯定大多數老師優秀認真,但是教育部推行的教師評鑑只是作作樣子,不納入考績參考,導致少數壞老師依舊有恃無恐。教育部師資藝教司表示,目前教師評鑑希望提升教師專業,未來也會調整不適任教師的淘汰機制。

【教育不能碰運氣】

張益仁認為,教師法通過與教師工會成立後,教師得到高度保障,但是卻不曾被要求付出相對應的責任。學生到校後早自習、打掃這些「非教學相關活動」教師可以選擇不參加,4年1次的評鑑也看不出專業素養是否足夠。

他肯定那些認真負責的好老師,但指出仍有課上完掉頭走人、專業素質不足的壞老師,雖然是少數,但是張益仁拿著大聲公高呼,「誰的小孩想讓這樣的老師教?教育怎麼可以『憑運氣』!」家長們火大包圍教育部,要求落實教師評鑑綁考績,讓壞老師有相對應的解聘、退場機制,使每一個老師都能是盡責、專業、有熱忱的好老師。

【現行評鑑玩假的】

教師法修法草案第17條之1規定,評鑑結果「不能」當成教師成績考核或續聘依據,張益仁說,花這麼多錢、浪費人力辦一個評鑑卻不納入考績,不敬業、學生學習成效低落的教師仍能在教育現場有恃無恐,評鑑等於「玩假的」。因此這次包圍教育部,希望教育部將評鑑納入考績或續聘依據,並且讓家長、社會人士參與評鑑,才能客觀檢驗老師。

張益仁也表示,校長雖然擁有教師考績的覆核權,可以直接把教師考績打乙等或丙等,但需要客觀證據證明老師的不適任,因此仍須建立一套完整評鑑辦法。張益仁也表示,不能以大學實施評鑑效果不彰就因噎廢食,他認為評鑑具體如何實行還可以加以研商,不需要一開始就反對評鑑的實施。

【教師評鑑是策略】

教育部師資藝教司表示,家長「想要好老師」的訴求其實和教育部是一致的,教師評鑑入法也是教育部積極推動的方向。但是教師評鑑主要希望提升教師的教學專業,評鑑人士透過教學觀察、教學檔案、專業社群參與3方面,給與教師教學建議,並提升教學品質。雖然目前評鑑並非績效取向,但是關於不適任教師淘汰的問題,教育部也正在研擬修改辦法。

資料來源:http://anntw.com/articles/20140422-j1Xe

-------------------------------------------------------------------------

「我要好老師」家長帶小朋友怒吼

自由時報 2014-04-22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

「我要好老師!」「教師評鑑不綁考績玩假的!」包括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各地代表、教育冏很大的菜籃族爸媽、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等,今早「開戰車」到教育部前抗議,他們強烈訴求修改教師法,讓不負責、不認真的老師「退場」,改變目前九成九教師考績甲等不合理現象。

「自己的孩子自己救!」「我要教師評鑑入法綁考核!」2、300名家長等,今早「開戰車」到教育部前抗議,要求教育部應該要讓教師評鑑綁考績,讓不負責不認真的老師「退場」,不要再殘害國家幼苗。(記者林曉雲攝)

「我要好老師!」「自己的孩子自己救!」「我要教師評鑑入法綁考核!」2、300名家長等,今早到教育部前抗議,要求教育部應該要讓教師評鑑綁考績。(記者林曉雲攝)

全家盟理事長吳福濱表示,台灣九成五國中小是公立學校,但九成九教師考績卻年年甲等,現行不適任教師淘汰制度,並無法處理不負責、不認真的教師,相對教改20年來,公立中小學教師待遇愈來愈好,納稅人付出更多,教師評鑑如果沒有綁考績,只是師師相護,讓不合格的教師留在教學現場,受害的還是孩子。

板橋國小家長簡美藻表示,結婚都可以離婚,但如果小孩遇到不適合、不認真老師教,學生和家長都沒有更換老師的權利,所以遇到好老師是好運,為了能被好老師教,家長還要去燒香拜拜,這樣的制度太荒謬不合理。

教育部師藝司司長張明文表示,教師評鑑是以提高教師專業發展為主要目標,4年作一次評鑑,找出老師需要加強和改善處,和教師適不適任無關,教師法修改草案已在立法院,希望本會期可以完成修法,教師考績和不適任教師淘汰均另有制度。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992707

-------------------------------------------------------------------------

教團訴求 教師評鑑應綁考績

中央社 2014/04/22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2日電)

教師評鑑推動聯盟今天中午號召「包圍」教育部,要求教師評鑑入法並綁考績。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中小學校長協會等教育團體組成教師評鑑推動聯盟,日前發起「新410行動」,訴求教師評鑑入法,並與教師的考績結合,藉此淘汰不適任教師。

不過,教育部始終重申,教師評鑑目的是協助教師專業發展,切割考績和不適任教師機制。教育部並已配套修正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等法規,讓考核指標更具體、明確,達到更有效、快速淘汰不適任教師的效果。

教師評鑑推動聯盟號召民眾今天中午「包圍」教育部,要求評鑑綁考績,並調整教評會、考績會各方代表比例,避免教師擁有過半數的票數。

教師評鑑推動聯盟為了對立法委員施加壓力,宣布將啟動反輔選機制,淘汰「不支持孩子立場」的立委。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404220061-1.aspx

-------------------------------------------------------------------------

教師評鑑應入法 不適任教師不應再是鐵飯碗

新網 2014/4/22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等原擬在4月10日包圍教育部怒吼「教育不爽日」,考量太陽花學運當時剛退場,因而延後至今日,許多民眾帶著小朋友一起上街表達訴求。

教育團體組成的「教師評鑑推動聯盟」今日在教育部前舉行「教育不爽日」活動。(歸鴻亭攝影)

由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人本教育基金會等9個教育團體組成的「教師評鑑推動聯盟」,今日前往教育部陳情、高喊「我要好老師」、「教師評鑑入法綁考績」等訴求,期盼教育部能修改《教師法》,讓教師評鑑入法,並結合考績制度淘汰不適任老師。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表示,相信多數教師都是認真教學的優良老師,但也有少數人混水摸魚,就目前中小學教師考績制度來看,卻幾乎人人都拿到甲等,就是因為考核委員會成員大多是由老師及學校行政人員擔任,在「師師相護」情況下,即使老師已不適任卻依然有恃無恐,不擔心自己會被淘汰。

「教育不爽日」活動副總召集人張益仁指出,小孩被不認真老師教,學生和家長都沒有更換老師的權利,各校目前處理不適任教師的方法只有停聘、解聘、不續聘,但除非惡行重大,學校多不願讓老師飯碗不保;因此要求教育部落實教師評鑑,且必須將教師評鑑與教師考績綁在一起,才能有效淘汰不適任教師。

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則說,雖然校長有教師考績的否決權,但考績會將少數不適任教師的考績評為甲等,卻要校長來扮黑臉、退回考績,不但讓校長困擾,更造成校長無法有效對不適任教師做出約束,以致家長對於不適任教師,只能透過向媒體爆料才能處理,更造成親師不良互動。

「教育不爽日」活動副總召集人張益仁要求教育部落實教師評鑑,且必須將教師評鑑與教師考績綁在一起,才能有效淘汰不適任教師。(歸鴻亭攝影)

教育部師資藝教司司長張明文回應,教師一如醫師、律師,具有高度專業性,根據已實施8年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結果,評鑑綁考績會打擊教師士氣,讓教師抗拒評鑑;目前教師評鑑是以提高教師專業發展為主要目標,4年做一次,要找出問題、幫助老師改善教學。

張明文指出,教師評鑑雖和考績脫勾,但另有教師考績和不適任教師淘汰制度,目前正研修縮短處理時程;一旦校長接到不適任教師通報,須在48小時內成立調查小組進行處理,成員包括校外人士、律師及家長代表等。另外,教育部已研修教師法第15條,凡教學行為失當、親師溝通不良、班級經營不良等情節嚴重,經輔導無效,只要教評會通過即可資遣,希望在立院本會期可完成修法。

資料來源:http://newnet.tw/Newsletter/Comment.aspx?Iinfo=5&iNumber=11738

-------------------------------------------------------------------------

家長促修法 讓不良老師退場

2014-04-23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

「我要好老師!」「教師評鑑不綁考績,玩假的!」包括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各地代表、教育冏很大菜籃族爸媽代表、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人本基金會等二、三百人,昨「開戰車」到教育部抗議,要求修改教師法,改變目前九成九教師考績都是甲等的不合理現象,讓不負責、不認真的老師「退場」。

各校目前處理不適任教師的方法只有停聘、解聘、不續聘,除非惡行重大,學校多不願讓老師飯碗不保。教育部師資藝教司司長張明文指出,教育部已研修教師法第十五條,凡教學行為失當、親師溝通不良、班級經營不良等情節嚴重,經輔導無效,只要教評會通過即可資遣,希望在立院本會期可完成修法。

全家盟呼籲評鑑應綁考績

全家盟理事長吳福濱表示,九成五國中小是公立學校,但九成九教師的考績卻年年甲等,現行淘汰制度無法處理不認真的教師。教改二十年來,公立中小學教師待遇越來越好,納稅人付更多;教師評鑑如果沒有綁考績,只是師師相護,讓不合格的教師持續留在教學現場,受害的是孩子。

家長:想遇到好老師 得燒香拜拜

板橋國小家長簡美藻表示,結婚都可以離婚,但小孩被不認真老師教,學生和家長都沒有更換老師的權利,遇到好老師是好運,為了能被好老師教,家長還要去燒香拜拜,太荒謬。

但張明文表示,教師一如醫師、律師,具有高度專業性,根據已實施八年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結果,若評鑑綁考績會打擊教師士氣,且讓教師抗拒評鑑;因此,目前教師評鑑是以提高教師專業發展為主要目標,四年做一次,要找出問題、幫助老師改善教學。

張明文指出,教師評鑑雖和考績脫勾,但另有教師考績和不適任教師淘汰制度,目前正研修縮短處理時程;一旦校長接到不適任教師通報,須在四十八小時內成立調查小組進行處理,成員包括校外人士、律師及家長代表等。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劉欽旭表示,放寬資遣條件可讓不想當老師者自動離開,又仍有些保障,全教總樂觀其成反對評鑑和考績掛勾。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72926

-------------------------------------------------------------------------

部版教師評鑑 家長團體抗議

聯合新聞網 2014/04/23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

教師評鑑推動聯盟昨天發動「包圍教育部」行動,民眾帶著小朋友一起上街頭表達訴求。 記者楊萬雲/攝影
「我要好老師」、「自己的孩子自己救」,由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全國校長協會、人本教育基金會等團體組成的教師評鑑推動聯盟,昨天超過2百多人到教育部前抗議,要求教師評鑑應與考績綁在一起,藉此淘汰不適任教師。

聯盟也要求教師評審委員會、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增加家長代表比率,否則老師考績都甲等,「根本是打假的。」

全家盟理事長吳福濱表示,教育部版本的教師評鑑是每4年評鑑一次,根本達不到評鑑不適任教師目的;雖然年年打考績,但考績會、教評會都是由校內老師組成,基於同事情誼,高達9成的老師考績都是甲等。

昨天周二是上班日,但仍有不少家長請假參加抗議,小孩念小一的曾小姐說,老師曾言語威脅要求小孩成績要考到90分以上,「這種不適任老師早該淘汰。」

在補教業工作的李先生和太太、兒子與同事一起到場支援。李先生說,有的老師教學不力,教育部應該保障學生受教權,淘汰不適任老師。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劉欽旭表示,家長團體認為老師不好,就應該向校長反應,把個案列出來討論,不能只憑感覺,籠統地說老師不好。

劉欽旭說,不適任的校長或教師都應該退場,現行法規已有不適任教師處理機制,不應和教師評鑑混為一談,他也質疑「萬年家長代表」打壞親師合作關係。

資料來源: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09999

-------------------------------------------------------------------------

教師評鑑綁考績 9教團陳情

人間福報 2014/4/23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

教師評鑑推動聯盟昨天發動「包圍教育部」行動,許多民眾帶著小朋友一起上街表達訴求。 圖/楊萬雲

由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人本教育基金會等九個教育團體組成的「教師評鑑推動聯盟」,昨天前往教育部陳情、高喊「我要好老師」、「教師評鑑入法綁考績」等訴求,期盼教育部能修改《教師法》,讓教師評鑑入法,並結合考績制度淘汰不適任老師。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表示,相信多數教師都是認真教學的優良老師,但也有少數人混水摸魚,就目前中小學教師考績制度來看,卻幾乎人人都拿到甲等,就是因為考核委員會成員大多是由老師及學校行政人員擔任,在「師師相護」情況下,即使老師已不適任卻依然有恃無恐,不擔心自己會被淘汰。

配套實施 成長專業

出面回應的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司長張明文指出,教師評鑑主要定位為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推動目的是希望協助教師專業成長,採取每四年評鑑一次,但教師考績則是每年打一次,兩者並不適合綁在一起。根據已辦理八年的評鑑經驗,如果結合考績,「基於人性」,會使教師無法敞開心胸、接受缺點並改進,讓評鑑失去效果。

但張明文也強調,為提升淘汰不適任教師的處理成效,教育部已經修正《教師法》、《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等相關內容作為配套,讓教師成績考核指標更為具體,對於沒有教學意願的老師,校方可採取資遣方式,讓老師離開學校,另覓其他工作。

放寬資遣 領退撫金

張明文表示,教育部正著手修法,針對不適任教師縮短處理流程。在《教師成績考核辦法》方面,校長接到不適任教師通報後,須在四實八小時內召開會議決定是否成立調查小組,成員包括校外公正人士、律師、家長代表等,不致造成師師相護。

另外,近日將送出《教師法》第十五條修正條文至立法院,放寬教師「資遣」條件。現行的《教師法》第十四條,主要是針對遭判刑、性侵、嚴重霸凌的教師;但對情節未達上述條件而明顯不適任的教師來說並不適用。

為此,教育部也正研擬放寬《教師法》第十五條,在現有條件下,另外增加教學行為失當、親職溝通不良、缺乏教學意願等項目,若不適任教師經輔導仍無改善,教評會通過決議後校方可資遣,而被資遣者可領用之前存的退撫儲金當資遣費。

資料來源: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47006

-------------------------------------------------------------------------

民團籲教師評鑑綁考績 教部:不宜

國語日報 2014/4/23 劉偉瑩/臺北報導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等團體組成「教師評鑑推動聯盟」,昨天前往教育部,要求教師評鑑入法、教師評鑑綁考績,淘汰教學不認真的教師。教育部表示,《教師法》修正條文已送立法院,教師評鑑、不適任教師處理將採雙軌並行,不會綁在一起。

全家盟理事長吳福濱指出,往年除性平案件解聘教師外,沒辦法淘汰不認真教學的教師。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劉欽旭表示,教師評鑑是幫教師「健檢」,找出問題,精進能力,因此,用評鑑處理不適任教師並不適當。

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司長張明文指出,要改善教學品質,必須讓教師自己找出自己的問題,如果評鑑綁考績,反而會產生新問題,兩者不宜綁在一起。淘汰不適任教師部分,他說,將研議擴大教師資遣要件。

資料來源: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content.asp?Serial_NO=88313

-------------------------------------------------------------------------

全教總:恐淪整肅異己工具

聯合新聞網 2014/04/23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文宣部主任羅德水昨強調,現行教師法已有處理不適任教師的機制,只是無法落實;全教總支持不適任教師經輔導無效應退場,但若另外修法,增加資遣不適任教師的條款,有可能變成校方「整肅異己」的手段,有待商榷。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則表示,家長團體贊成修法資遣教學不力或親師溝通嚴重不良的老師,問題是最後仍得由學校教評會決定,而教評會成員有一半以上是老師,仍可能出現「師師相護」的情況。

吳福濱說,根本之道仍應降低教評會的教師比率,改成教師、行政人員、家長及社會公正人士各占三分之一。

羅德水說,現行教師第14條就已列出14類不適任教師,可以解聘、停聘或不續聘,包括體罰學生、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有具體事實者,其實不用另外修法、透過教師評鑑或資遣來淘汰不適任教師。

羅德水指出,外界常誤以為教師團體拒絕淘汰不適任教師,會「師師相護」,其實全教總一向支持淘汰不適任教師,以免害群之馬殃及多數認真的老師。

羅德水指出,一旦有家長檢舉教師不適任,學校就會啟動調查小組,查證屬實就會進入程序,約半年就有結果。教育部應該檢討的是如何落實不適任教師的淘汰機制,而非另外修法、疊床架屋。

資料來源: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09994

-------------------------------------------------------------------------


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新聞】臉書當聯絡簿 國小師挨批

臉書當聯絡簿 國小師挨批

蘋果日報 2014年04月18日 【林媛玲╱台北報導】

家長投訴敦化國小老師把臉書當聯絡簿。潘懷宗提供

民眾瘋臉書,連台北市國小老師也把作業公布在臉書上。有北市國小學生家長向議員投訴,孩子班上老師把臉書當聯絡簿,公布作業和發布消息,學生爭相申請帳號、玩遊戲、看交友廣告及瀏覽色情廣告,且許多學校都有臉書及粉絲團,暗藏風險令人憂心。

學生恐謊報年齡

北市議員潘懷宗昨在議會質詢指,敦化國小有班級將作業公布在臉書,民權、忠孝及長安國小皆成立粉絲團,學生會上網分享及留言;臉書雖規定不讓十三歲以下使用者註冊,但若老師將學習資訊貼上臉書,要學生上臉書看作業、寫作業,恐助長學生謊報年齡註冊。

潘懷宗認為,政府應教學生設定社群網站隱私,而非裝瞎、讓學生誤入陷阱。北市教育局長林奕華回應,老師成立臉書是與家長互動,若公布作業給學生看並不妥,會與校方協調,鼓勵透過班級網頁溝通,未達臉書使用年齡者別用。

敦化國小教務主任林克泓說,已嚴禁師生用臉書聯繫,改於班網公布作業。張姓家長說,很多學童有智慧手機,制止只會讓小孩更好奇,應教導正確使用。林姓小六生坦言,同學都在玩臉書,不玩會跟不上話題。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418/35774293/

-------------------------------------------------------------------------

扯!臉書當聯絡簿 幼兒園要學童打卡

三立新聞網 2014/04/18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社群網站變成聯絡簿?有家長向市議員投訴,不少國小、幼稚園老師,把臉書當作教學、互動平台,許多學童開始玩起臉書,甚至有幼兒園鼓勵小學童要「臉書打卡上學趣」。

臉書註冊會員限制13歲以下,小朋友無法完成註冊,只好以假身分申請,議員質疑是入學童於罪。有家長表示把臉書當作聯絡簿,但孩子上網後,就跟同學玩起遊戲、偷寶物,頁面還不時跳出色情、交友廣告視窗,暗藏風險令人憂心。

校方出面回應,臉書管理者是家長,不是老師,現在都是用紙本聯絡簿,而且這是2010年的網站,學生家長已經沒在使用了。北市府教育局長林奕華表示,許多教師成立臉書社團是方便與家長溝通,但不適合針對學童公布學習資訊,會進一步了解並與校方溝通,要求不能用於教學用途。

資料來源:http://www.setnews.net/News.aspx?NewsID=20271

-------------------------------------------------------------------------

臉書當教學平台 鼓勵學童謊報年齡使用!

蘋果日報 2014年04月17日 (林媛玲/台北報導)

北市潘懷宗議員下午在教育部門質詢指出,有家長向他投訴,有小學老師用臉書當教學平台,當作班級留言版公布作業和發布消息,原本學生僅單純上網抓資料看作業,但愈來愈多學生申請臉書個人帳號,開始玩臉書遊戲,偷竊他人遊戲中的財物,甚至還可能跳出色情廣告、交友廣告,暗藏潛在風險,他認為,臉書很難把關,但教育局應教導學生如何正確使用。

潘懷宗說,包括敦化國小有班級成立臉書團公布學生作業,另也有多所國小如民權、忠孝及長安國小等學校也都成立有臉書粉絲團,許多學生都會上網分享及留言,但社交網站臉書規定「13歲以下不得註冊」,若老師因為臉書溝通平台提供的便利性,將學習資訊PO上臉書,要學生直接上臉書看上課資料,或寫是寫家庭作業,都可能造成國小學童為取得帳號而謊報年齡註冊。

教育局長林奕華說,許多老師成立臉書是為與學生家長溝通,此部分可被接受,但若公布作業給學生看的作法就不妥當,會加強與校方溝通。教育局資訊教育科則表示,臉書有使用年齡規定,教育局將宣導未達臉書使用年齡不要使用,如有線上親師生的互動需要,鼓勵透過設立班級網頁進行。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ife/20140417/380954/

-------------------------------------------------------------------------

臉書當教學平台 家長憂觸法

中時電子報 2014-04-18 中國時報 江慧珺/台北報導

社交網站成教學留言板?市議員潘懷宗17日質詢指出,有家長投訴國小教師用臉書作為教學平台,公布作業、學習資訊和點名,但臉書聊天交友功能與廣告多,家長把關困難,且申請帳號有年齡限制,學童若謊報個資申請恐觸法。

潘懷宗舉例,敦化國小有班級成立臉書社團公布學生作業,另也有多所國小也成立臉書社團或粉絲團。陳情家長指出,孩子就讀的學校及教師皆設有臉書連結,越來越多學童申請臉書帳號,孩子受到同儕影響也開始玩臉書遊戲,甚至竊取他人遊戲中的財物,而一旁還不時跳出的交友與色情廣告,讓家長防不勝防。

潘懷宗指出,臉書規定「13歲以下不得註冊」,若教師因臉書便利就將學習資訊PO上臉書,要學童直接上臉書看上課資料或寫家庭作業,如此一來可能造成國小學童為申請帳號而謊報年齡,或用身分證字號產生器註冊,恐涉犯行使偽造準私文書罪。

教育局長林奕華說,許多教師成立臉書社團是為與家長溝通,但不適合針對學童公布學習資訊,會進一步了解並與校方溝通;資訊教育科長鄭信一表示,將宣導未達臉書使用年齡的學童不要使用,如有線上親師生的互動需要,會鼓勵設立班級網頁進行。

資料來源: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8/20140418001596.html

-------------------------------------------------------------------------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新聞】兒福聯盟:「小鴨霸」變多 爸媽是禍首!?

測試慣指數:http://housework.children.org.tw/indulge/exam





兒福聯盟:「小鴨霸」變多 爸媽是禍首!?

自由時報 2014-04-16 〔本報訊〕

少子化社會,使得父母太過寵溺孩子,不過,父母可要當心了!根據兒童福利聯盟今(16日)最新調查顯示,有超過5成的孩子,因家長寵溺,出現「兇、挑、拗」等「慣寶寶」症狀,成為任性「小鴨霸」。

定家規、分擔家事,讓孩子遵守規範,可以減少孩子變成慣寶寶。(記者陳炳宏攝)

過度寵溺 孩子變得「兇、挑、拗」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公布「2014年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5成孩子因家長過於寵溺,出現「慣寶寶」症狀,其中有近3成的孩子,會因被家人叨念或是嫌食物不好吃「兇」家裡大人;近2成3孩子「很挑」,會因為自己穿著或是使用物品太過便宜覺得很丟臉;近4成孩子則脾氣「很拗」,想要什麼就一定要拿到。

調查更發現,有出現上述「兇、挑、拗」等習性的任性「小鴨霸」,比例高達1成5,其中又以獨生子女恃寵而驕的情況最為明顯。由於少子化社會,父母過度寵溺孩子,捨不得孩子吃苦,時間一久孩子容易變成有「公主病」、「王子病」的「慣寶寶」。
怕孩子吃苦!小心養出「慣寶寶」

兒福聯盟執行長陳麗如指出,現代孩子生得少,孩子們都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許多家長對孩子百般呵護,捨不得孩子吃苦,因此讓孩子予取予求,甚至犯錯時,也都沒有做適當的糾正與教導,久而久之父母也養出了許多「小鴨霸」。

兒盟呼籲父母,應適時放手,培養小孩獨立自主的個性,也可以試著定家規,讓孩子分擔家事,減少孩子變成「慣寶寶」。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989519

-------------------------------------------------------------------------

父母溺愛 1/3兒成小霸王

人間福報 2014/4/17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

有媒體報導,愈來愈多孩子因為溺愛出現偏差行為,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昨也公布「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強調三分之一的孩子會對大人發飆,嫌東西不好吃而拒吃,甚至想要的東西一定要拿到、百分之十五更已確定為「任性小霸王」,希望家長別再寵小孩。

每個孩子都是寶,捨不得孩子失望而予取予求的結果,是超過半數的孩子出現「兇、挑、拗」的慣寶寶症狀。百分之三十六點七的孩子被大人念時,會反過來發飆;百分之二十八點一曾嫌東西不好吃拒吃;百分之二十三點九因為穿著或使用的東西太便宜,覺得丟臉;百分之三十四點二,想要什麼父母一定給。

符合上述所有問題者,高達受訪比例的百分之十五點二,即兩百五十一位小學四至六年級生,符合了「任性小霸王」的標準;偶爾出現類似行為者則有百分之五十,約八百二十六人是「慣寶寶」,年級愈高,慣寶寶症狀愈明顯。

兒盟認為,始作俑者可能是父母。兒盟呼籲,不慣孩子才是愛孩子,建議家長勇於說不,使孩子懂退讓;此外要有原則讓孩子遵守;並鼓勵孩子參與家務。

資料來源: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46153

-------------------------------------------------------------------------

少子化養出慣寶寶 半數孩童兇挑拗

大紀元時報 2014年04月17日 【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

因為少子化影響,不少父母太過寵溺孩子,有半數小學學童,有「不知感謝、不懂分享、不做家事」的慣寶寶症狀。(大紀元資料室)

因為少子化影響,每位孩子都是父母手中的寶,不過也因為太過寵溺,有半數小學學童,有「兇、挑、拗」的慣寶寶症狀,即「不知感謝、不懂分享、不做家事」,只要被大人念就會發飆。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16日舉行「2014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記者會,根據調查,因少子化,現在孩子受到父母高規格照顧和服務,不管孩子要求什麼或做錯什麼都OK,因此這些OK父母也養出許多「小鴨霸」。

這些慣寶寶,有31.8%孩子很少對家人表達感謝,33.2%很少分享東西給家人或朋友,35.1%孩子不曾整理房間或做家事。

另外,有36.7%孩子曾因被大人念而發飆,28.1%曾因東西不好吃而發脾氣,23.9%曾因穿或拿便宜東西而覺得丟臉,而獨生子女慣寶寶比例高於有兄弟姐妹者。

這些行為大部分都由家長慣出來的,例如27.9%孩子透過拜託、冷戰、發脾氣,最後讓大人接受要求,8.1%孩子甚至要什麼就有什麼;62.4%孩子仍由大人叫起床上學,24.9%孩子的衣服由大人準備,13.7%家長曾到校幫孩子收書包。

兒盟也提出「要愛不要溺,三要教養守則」,呼籲為了別讓孩子未來變成「媽寶」或「啃老族」,家長要說不,孩子才能懂退讓;家長要有原則,孩子才能遵守;家長要放手,孩子才會成長。

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tw/n88614

-------------------------------------------------------------------------

章魚父母一把抓 4成學童驕又拗

聯合新聞網 2014.04.17 【聯合報╱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小草媽媽從小培養女兒做家事,如幫弟弟綁鞋帶、穿衣服。記者馮靖惠/攝影

兒福聯盟昨天公布最新調查,半數以上十到十二歲的學童,因為家長過度溺愛,出現凶巴巴、愛挑剔、脾氣拗等症狀,常對父母發飆,更不懂得感謝分享,成為現代「慣寶寶」,背後則是來自「八爪章魚」型的父母。

兒盟公布「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調查發現,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生中,近四成孩子曾因被父母念而發飆、想要什麼就一定要拿到,兩成三因為穿地攤貨或用便宜手機覺得「丟臉」。

調查指出,獨生子女成為慣寶寶的機率高於有手足的孩子,高年級出現的機率又比低年級高。也就是說,隨著年紀愈大,如果孩子沒有學習體諒他人,反而會愈來愈驕縱。

調查也發現,現代家長包辦孩子生活大小事,除幫孩子整理書包、送東西到學校,甚至還幫孩子剝蝦挑魚刺,造成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兒盟執行長陳麗如說,久而久之,就養出公主、王子病的「小鴨霸」。

調查發現,「不知感謝、不懂分享、不做家事」,是慣寶寶共同寫照。三成二孩子表示很少感謝家人,三成三很少分享好吃好用的東西給親友,另外超過三分之一不曾整理過自己的房間。

兒盟執行秘書黃韻璇說,愛孩子就要適時放手、學會說不、訂定家規,培養孩子獨立自主。

親職部落客Choyce說,她會先跟孩子訂好遊戲規則,告訴他房間是他的責任範圍,然後討論工作分配,讓孩子有發聲權。

小草媽媽說,她會用競賽方式培養孩子做家事,剛開始她會故意輸給孩子,讓孩子很有成就感,從此愛上做家事。

兒盟去年十月四日至十八日,依內政部統計處公布的各縣市人口結構,分層抽樣調查小四至小六學童。發出一九六六份問卷,有效回收一六五三份,在百分之九十八信心水準下,誤差在百分之三內。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617900.shtml

-------------------------------------------------------------------------

兒福聯盟:台灣孩子有一半是慣寶寶

自由時報 2014-04-16 〔記者陳炳宏/台北報導〕

你家裡的小朋友有「兇、挑、拗」等症狀嗎?那你家寶寶可能就是慣寶寶,兒童福利聯盟今天公布「2014年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結果一半以上的孩子有慣寶寶的症狀,其中獨生子女出現慣寶寶症狀高於有手足的孩子,高年級出現比例高於低年級。

這次是針對4~6年級國小學生進行調查,其他特徵包括不說謝謝、不分享,不做家事。

此外,調查結果發現,家長是孩子眼中包辦大小事的「八爪章魚」,超過六成的中高年級小孩仍得由家裡大人叫起床。

兒福聯盟呼籲要愛不要溺愛,教養三守則,包括家長要適時說不、孩子要懂退讓;家長要有原則、孩子要能遵守;以及家長要放手、孩子才會成長。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989269

-------------------------------------------------------------------------

八爪父母養出慣寶寶

聯合新聞網 2014.04.16 【聯合報╱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慣寶寶」的背後,都有個凡事說OK的「八爪家長」。兒福聯盟今天公布調查報告,5成以上的孩子,因為家長過度溺愛,出現兇巴巴、愛挑剔、脾氣拗等症狀,變成不知感謝、不懂分享、不做家事的「慣寶寶」。

兒盟「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調查對象是國小4至6年級學童。調查發現,近4成孩子曾經因為被父母唸而發飆、想要什麼就一定要拿到,2成因為穿著或拿著便宜的東西而覺得丟臉。

調查指出,獨生子女出現慣寶寶症狀的比例高於有手足的孩子,而高年級孩子出現的比例竟然比低年級還高。也就是說,孩子的驕縱行為可能隨著年齡增長而愈來愈嚴重。

此外,有3成孩子表示他們很少對家人表示感謝,也不曾整理過自己的房間,更別說是幫忙做家事了。

「孩子的表現通常反映出家長的教養態度。」兒盟執行長陳麗如表示,少子化影響下,不管是含著金、銀或是銅湯匙出生的孩子,幾乎都受到父母高規格「服務」,捨不得孩子吃苦,所以什麼要求都OK,更不用說讓孩子做點家事,長期下來,就養出了許多公主、王子病的「小鴨霸」。

「愛孩子,不慣孩子。」兒盟執行秘書黃韻璇說,要避免孩子變成「媽寶」,就要練習當個有智慧的父母,要學會說不、訂定家規、適時放手。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8616920.shtml

-------------------------------------------------------------------------

兒盟調查:太寵孩 逾半變「慣寶寶」

聯合新聞網 2014.04.16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

太寵溺孩子,小心養出有公主、王子病的「慣寶寶」。兒盟今天公布最新調查顯示,超過一半以上的孩子,因為家長寵溺,出現「兇、挑、拗」等慣寶寶症狀,常對大人發飆,嫌家裡東西不好吃就發脾氣或拒吃,成為任性小霸王。

兒盟2014年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發現,三成七孩子在家裡被大人念時,對家裡大人發飆。近三成嫌家裡東西不好吃而發脾氣或拒吃,還有兩成三因為自己穿著或拿便宜的東西,覺得很丟臉,近四成曾經想要什麼就一定要拿到。其中有一成五,是以上指標出現頻率都很高的任性小霸王。

這項調查在去年10月抽樣調查19縣市國小四到六年級學童,回收有效問卷1653份。調查發現,獨生子女出現慣寶寶比率,高於有手足的孩子,高年級的孩子出現率比低年級孩子高。隨著年紀愈大,若孩子沒有學習到控制脾氣或體諒別人,反而會愈來愈驕縱和任性。

調查也發現,「不知道感謝、不懂得分享、不會做家事」,是現代慣寶寶的共同寫照。有三成二孩子表示,即使家人幫他、對他好,也很少對家人表示感謝。三成三孩子很少分享好吃或好用的東西給家人、朋友,超過三分之一的孩子幾乎不曾整理自己的房間,更別說參與家事。

兒盟執行長陳麗如表示,少子化讓許多家長對孩子百般呵護,主動安排生活中大小事,也因為捨不得讓孩子失望難過,總是予取予求,孩子犯錯時後不適當糾正教導,久而久之就養出了慣寶寶。

陳麗如舉例,日前一名8歲女童打113全國婦幼保護專線哭訴遭家暴,家暴防治中心通報警方處理。結果警察到場後,女童竟聲淚俱下控訴父親晚餐買錯了麵,她向父親抱怨反被責備,才會打電話投訴。女童邊哭邊說,要吃海鮮烏龍麵、不是羊肉炒麵,讓人啼笑皆非。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LIFE/LIF1/8616354.shtml

-------------------------------------------------------------------------

父母太寵 養出5成慣寶寶

蘋果日報 2014年04月17日 【劉嘉韻╱台北報導】

「慣寶寶」兒童行為舉例

兒童福利聯盟昨公布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發現五成十到十二歲小學生有「慣寶寶」症狀,其中以三成八學童「想要的東西會堅持拿到為止」最嚴重,也有不少學童會對大人回嘴、不吃大人煮的難吃食物。兒盟建議,家長應建立生活常規,避免養出慣寶寶。

兒盟問卷調查全台一千六百多名十到十二歲學童,發現有三成八想要的東西會堅持拿到為止,有三成七被家裡大人念時會回嘴,此外,大人煮或買的食物不好吃會發脾氣或拒吃、使用價格便宜的東西會覺得丟臉等症狀,也各有兩成多學童符合。兒盟說,總計五成學童符合其中一項行為,屬於慣寶寶。

建立常規使其成長

調查也發現,許多孩子把父母協助視為理所當然,三成二很少對家人說「謝謝」、三成三不喜歡和別人分享物品。育有兩個小孩的親職教育部落客Choyce說,孩子最常出現問題是玩具散落一地不收,為免養出慣寶寶,她會要求孩子限時收好,否則就沒收或丟垃圾桶。

兒盟執行秘書黃韻璇說,許多父母寵愛孩子,包辦生活大小事,進而造就慣寶寶,建議父母建立家庭常規並適時放手,才能讓孩子成長。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417/35771758/

-------------------------------------------------------------------------

凡事OK!5成家長溺愛養出慣寶寶


華人健康網 2014年4月16日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一哭、二鬧、三上吊」是常見為了達成目的的戲劇橋段,但這般現象也正悄悄在親子教育中出現!受到少子化的影響,許多家長對孩子百般呵護和寵溺,久而久之養出有「公主病」或「王子病」的慣寶寶。兒福團體呼籲,若希望孩子未來不成為一事無成的「媽寶」或「啃老族」,家長應從現在開始練習當個有智慧的父母。

兒盟調查發現,受到家長寵溺的影響,5成孩子出現「兇、挑、拗」的慣寶寶現象。

慣小孩3症狀:兇、挑、拗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公布「2014年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結果顯示5成孩子因家長過於寵溺,出現「慣寶寶」的症狀,其中因被叨念或嫌食物不好吃的「逞兇」比例高達3成;23.9%眼光「很挑」,會因穿著用品太便宜而覺得丟臉;近4成則脾氣「很拗」,想要什麼就一定要拿到。

調查更發現,符合上述「兇、挑、拗」等習性的任性小霸王,比例高達15.2%,其中獨生子女恃寵而驕的情況最為明顯,且年紀越大的孩子更加驕縱和任性,並沒有隨著成長而學習到應有的情緒管理和體諒別人,加上普遍因父母的過分溺愛,未曾做過家事,茶來張口、飯來伸手,「不知道感謝、不懂得分享、不會做家事」,逐漸變成現代慣寶寶們的真實寫照。

捨不得孩子吃苦!恐養出小鴨霸、媽寶

兒福聯盟執行長陳麗如指出,現代孩子生得少,孩子們不管是含著金、銀或是銅湯匙出生,幾乎都一樣受到父母親們高規格的照顧和服務,捨不得孩子吃苦,所以要求什麼都OK,因為孩子還小不懂事,所以做錯什麼都OK,久而久之這些ok父母也養出了許多「小鴨霸」。

若不希望孩子們將來成為「媽寶」或是「啃老族」,家長們現代就要用智慧教導孩子。

孩子的表現可直接反應出家長的教養態度,兒盟呼籲,若不希望孩子們將來成為無法獨立思考、什麼都不會的「媽寶」或是「啃老族」,家長們現代就要用智慧教導孩子。

【要愛‧不要溺‧3要教養守則】

1.家長要說不,孩子懂退讓:在孩子提出請求時,家長應教育孩子區分必要的和想要的差別,並藉由適時的拒絕,讓孩子瞭解滿足他的一切需求,並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

2.家長要有原則,孩子能遵守:缺乏原則、太輕易就投降妥協,很容易讓孩子無法適從,甚至變成無法管教與溝通。家長如果能與孩子討論出合理、可遵守的行為規範和期望,孩子必能建立更好的生活常規,並將更信任與尊重家長。

3.家長要放手,孩子才會成長:讓孩子學習做家事、參與家務,其實是培養孩子負責、為家人付出、避免變成慣寶寶的好方法,初期可以用漸進方式,先要求孩子負責把自己的房間,再進一步去負責家裡的公共區域。

資料來源: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6/18332

-------------------------------------------------------------------------

太寵孩子 半數家長養出「慣寶寶」

聯合新聞網 2014.04.16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即時報導】

太寵溺孩子,小心養出一個個有公主、王子病的「慣寶寶」。兒盟今天公布最新調查顯示,超過一半以上的孩子因為家長太寵溺,開始出現「兇、挑、拗」等慣寶寶症狀,這些症狀包括對大人發飆、嫌家裡東西不好吃就發脾氣或拒吃,甚至成為「任性小霸王」。

根據兒盟「2014年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三成七孩子曾經在被家裡大人念時,對家裡大人發飆;近三成曾嫌家裡東西不好吃而發脾氣或拒吃,兩成三因為自己穿著或拿便宜的東西而覺得很丟臉,還近四成曾經想要什麼就一定要拿到,其中有一成五是以上指標出現頻率很高的任性小霸王。

同一調查也發現,獨生子女出現「慣寶寶」症狀的比例高於有手足的孩子,隨著年紀愈大,孩子若沒有愈學習到控制脾氣或體諒別人,會愈來愈驕縱任性。

調查也發現,「不知道感謝、不懂得分享、不會做家事」,是現代慣寶寶們的真實寫照。三成二孩子表示,即使家人幫他、對他好,也很少對家人表示感謝;三成三很少分享好吃或好用的東西給家人或朋友,超過三分之一孩子幾乎不曾整理過自己的房間,更別說參與家事。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8616082.shtml

-------------------------------------------------------------------------

半數學童是慣寶寶 獨生子女更明顯

自由時報 2014-04-17 (記者陳炳宏)

兒童福利聯盟昨日公布「2014年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結果50%的小學學童有「兇、挑、拗」的慣寶寶症狀,其中獨生子女出現慣寶寶症狀高於有手足的孩子,高年級出現比率高於低年級,「不知感謝、不懂分享、不做家事」成為慣寶寶寫照,家長則是孩子眼中包辦大小事的「八爪章魚」。

為了別讓孩子變成「媽寶」或「啃老族」,兒福聯盟呼籲家長要愛不要溺愛,提出教養三守則,包括家長要適時說不、孩子要懂退讓;家長要有原則、孩子要能遵守;家長要放手、孩子才會成長。如果教養上有問題,可以撥打兒福聯盟專線0800-532880求助。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71311

-------------------------------------------------------------------------

少子化寵過頭 當心養出慣寶寶

中時電子報 2014-04-17 中國時報 洪欣慈/台北報導

要愛,別寵壞兒福聯盟建議家長要放手讓孩子去做,才能幫助孩子成長,兒盟還發起「做家事最幸福」,訓練孩子做家事。(陳志源攝)

太過溺愛、對孩子有求必應,小心養出有公主、王子病的「慣寶寶」!兒童福利聯盟昨公布「2014年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發現一半以上孩子開始出現兇、挑、拗等「慣寶寶」症狀,更有1成5孩子已經成為對食物挑三揀四、得不到就鬧脾氣的任性小霸王。

調查顯示,有3成7的孩子曾因為被念而對家人發飆;近3成孩子曾因嫌家中食物不好吃而拒吃、鬧脾氣,還有近4成孩子表示「想要什麼東西,就會堅持到拿到為止」。

進一步探究「慣寶寶」背後的原因,調查發現,有近3成孩子表示,當有想要的東西時,只要透過各種拜託、冷戰、發脾氣等方式,最後大人仍會接受要求。

家長更成為包辦孩子生活大小事的「八爪魚」。有近4分之1的家長會幫孩子準備好隔天的衣服、孩子忘記帶東西到學校也會幫孩子送去;並有1到2成家長會幫孩子做剝蝦、挑魚刺及吹頭髮等工作。

兒盟執行長陳麗如表示,受少子化影響,現在的孩子幾乎從出生開始就享受父母親高規格的照顧和服務,常因不捨孩子吃苦、什麼要求都「OK」;孩子還小不懂事,做錯什麼也都「OK」,逐漸養出生活自理能力不足、不懂反省的鴨霸孩子。

陳麗如說,若希望孩子未來不要成為什麼都不會的「媽寶」,可循「要說不、要有原則、要放手」三要教養守則,教育孩子區分必要和想要的差別,和孩子討論出合理、可遵守的行為規範,並試著讓孩子參與家務、培養負責及付出的態度。

家有兩個小孩的知名部落客Choyce建議,家長可將做家事等活動包裝成遊戲,例如時間競賽等,增添孩子參與的興趣;平時應劃分孩子負責管理的區域並清楚告知,培養他們對事務的責任感。

此份調查為兒盟隨機抽樣國內19縣市的國小四到六年級學童,最後回收1653份有效問卷之統計結果。

資料來源: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5/20140417000426.html

-------------------------------------------------------------------------

寵溺養出慣寶寶 做家事促成長

中時電子報 2014年04月16日 中時即時 陳志源

讓孩子學習做家事,是培養孩子負責的方法。(陳志源攝)

親子一起動手整理家務,讓家庭幸福感滿分。(陳志源攝)

5歲半的晨晨說拖把並不會很重,她喜歡把地板拖乾淨。(陳志源攝)

兒福聯盟16日公布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資料,結果發現一半以上的孩子因家長太寵溺,而有「兇、挑、拗」的慣寶寶症狀,建議家長要放手讓孩子去做,才能幫助孩子成長,兒盟還發起「做家事最幸福」活動,訓練孩子做家事。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416004023-260405

-------------------------------------------------------------------------

調查:慣寶寶變多 父母是禍首

台灣醒報 2014/04/16 【台灣醒報記者范捷茵台北報導】

被寵壞的小孩多,兒盟表示父母教養方式要負很大的責任。(photo by meg.dai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慣寶寶」數量多,父母教養方式有問題!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針對國小學生的調查發現,10個小孩中就有1、2個「慣寶寶」,不做家事、任性、也很少表示感謝。但兒盟執秘黃韻璇提醒,孩子的表現其實反映出父母的教養態度,呼籲現代父母愛小孩要適時放手、學會說不。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3年進行「慣寶寶調查」,分層隨機抽查19個縣市國小四、五、六年級學生,從「家裡大人煮或買的食物不好吃,孩子會發脾氣或拒吃」、「被家裡大人唸時,會回嘴、回罵,對大人發飆」、「拿價格便宜的東西覺得丟臉」、「想要的東西會堅持拿到為止」4個指標發現,經常出現這些行為的孩子佔了15.2%,平均每10個小孩就有1至2個被寵壞的「慣寶寶」。

兒盟執秘黃韻璇表示,現代父母習慣幫小孩包辦生活雜事,讓小孩平時很少有機會自理生活事務,雖然調查對象是國小中高年級小朋友,但數據顯示,很多簡單事務還是由家長代勞。當問卷詢問小孩「做過最辛苦的家事」時,小孩答「整理書包」、「盛飯」、「整理抽屜」。

有6成以上小孩需要家人叫起床上課,3成5的小孩不會整理自己房間,將近4分之1小孩由父母挑選明天要穿的衣服、學校忘了帶東西父母隨叫隨到、吃飯時等爸媽幫忙剝蝦殼挑魚刺,甚至有少數父母幫小孩吹頭髮、整理書包、穿鞋襪。這些不用自理生活的小孩,慣寶寶比例是ㄧ般小孩的2倍。

除了「萬事包」父母之外,調查也發現許多「要什麼通通買給你」和「太過放任」的教養方式。近3成的小孩如果很想要某個東西,會用不斷拜託、找家裡最疼自己的人、發脾氣、或與家人冷戰的方式,迫使大人屈服他們的要求。黃韻璇認為,家長這種有求必應、沒有限制的教養方式,會讓小孩脾氣更壞、變得更任性,容易養成有「公主病」、「王子病」的小孩。

兒盟呼籲家長,愛小孩就要適時放手、勇於說不,培養小孩獨立自主的個性。親職部落客Choyce也分享自己培養小孩做家事的方式,她會先跟小孩訂好遊戲規則,告訴他房間是他的責任管轄範圍,之後若小孩不理會,她會減少其遊戲時間,讓小孩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Choyce還表示,家長應該要更常讓小孩做家事,因為這是訓練小朋友手眼協調、大小肌肉發展的最好時機。當小孩開始模仿父母動作時,就可以以遊戲方式,慢慢引導他們學習處理家務。

(20個題目測驗小孩的「慣指數」http://housework.children.org.tw/indulge/exam)

資料來源:http://anntw.com/articles/20140416-hGeY

-------------------------------------------------------------------------



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新聞】囧媽團陳情:以教師評鑑淘汰劣師

囧媽團陳情:以教師評鑑淘汰劣師

聯合新聞網 2014/04/11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

「菜籃族救教育囧媽團」昨天到教育部陳情,呼籲政府將教師評鑑入法,並結合考績,淘汰不適任教師。 記者沈育如/攝影
「我要好老師,把愛找回來。」35位「菜籃族救教育囧媽團」家長,昨天身穿粉紅色襯衫、手提著菜籃,頭戴彩色爆炸頭到教育部前陳情,要求教師評鑑與考績掛勾,藉此淘汰不適任教師。

囧媽團表示,私人企業員工皆受考評,老師也應接受考核,才能保障好教師、淘汰壞教師,呼籲政府盡速修正教師法,將教師評鑑入法,且淘汰評鑑結果不佳的老師。

教育部師培及藝教司副司長郭淑芳出面接受陳情。郭淑芳說,教師評鑑已納教師法修正草案的第十七條之一,但與考績脫勾,先前已開過公聽會、送入立院,如果要修改內容、重來一次,評鑑入法將延宕。

參與陳情的新北市中小學家長協會雙和區總會總會長王海龍表示,教師評鑑結果應與考績掛勾,用公平科學的方式來淘汰壞教師、彰顯好老師,有此「剔除老鼠屎」機制,台灣的教育才能成功。

囧媽團也要求教育部應制定一套權責相符的制度與規則,讓親師、學校有直接合作與溝通的平台。

資料來源: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08058

-------------------------------------------------------------------------

教改廿年 一人一通電話癱瘓教部

自由時報 2014-04-10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

四一○教改推動至今已經廿年,各大教育團體都有意見,不約而同選在四○九「百花齊放」,提出新主張!
訴求「自己的孩子自己救」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等原擬在今天包圍教育部怒吼「教育不爽日」,考量太陽花學運今天退場,因而延後,改成發起「一人一通電話」癱瘓教育部行動,訴求「自己的孩子自己救」,要求馬政府儘速完成教師評鑑入法。

全家盟理事長吳福濱表示,教師評鑑推動聯盟、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中小學校長協會、人本教育基金會等團體發出「五分鐘看懂教師法修法文宣」,並擇期要發起「新四一○行動」,主要是訴求目前在立法院的教師法修法應儘速完成,讓教師評鑑入法且綁考績,反對教評會黑箱作業及要求教評會應增加家長代表,不應該讓教師人人考績均甲等。

相對地,全國教師總工會也召開記者會反擊,全教總理事長劉欽旭表示,照目前國內的評鑑制度運作方式,只是讓教師淪於忙碌蒐集數據資料做紙上功夫,反而排擠老師備課及教學時間,為了孩子好,親師應該合作。

民間教改論壇部份學者則舉辦「從四一○到三三○」記者會,政大教授周祝瑛指出,雖然教學課程活化、引進市場競爭機制、促進體制鬆綁,但九年一貫課程卻是「缺德」教育,加深考試引導教學、貧富差距拉大等問題。

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教改培養學生的多元能力,不以成績論斷成就是正確的,雖然學運和教改沒有關聯,但發動學運的學生也是教改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他們的能力就相當多元。教育部正推動教師評鑑入法,但與考績脫勾。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69354

-------------------------------------------------------------------------

家長頂爆炸頭陳情 要求教師要評鑑

蘋果日報 2014年04月10日 (蔡永彬/台北報導)

今天是「410教改」20周年。中午約35位家長穿著粉紅色襯衫、戴著彩色爆炸頭、提著菜籃假髮組成「菜籃族救教育囧媽團」到教育部門前陳情,他們大喊「我要好老師、把愛找回來」,並希望教育部儘速開《教師法》修正公聽會,除了將教師評鑑、考核相關事項入法,也要讓評鑑影響考績。

昨天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表示,家長、校長團體高舉教育改革大旗,實則汙衊教師。囧媽團指出,私人公司都會考評員工,教師有考評才能保障好教師、淘汰壞教師,教師不應拒絕;新北市中小學家長協會雙和區總會總會長王海龍說,有機制才能「剔除老鼠屎」、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教育才會成功。

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副司長郭淑芳出面回應,教育部持續在開《教師法》修正公聽會,下一場在本月25日,她說教師評鑑是以「專業發展」為目的的評鑑,是教育部在立法院本會期推動的重點;但如果要和考核綁在一起,問題會變得非常複雜,所以考核還是交由人事單位。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ife/20140410/376633/

-------------------------------------------------------------------------

菜籃族媽媽 籲教師評鑑綁考核

中央社 2014/04/10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0日電)

30多位「菜籃族救教育囧媽團」的成員,今天到教育部陳情,呼籲政府迅速將教師評鑑入法,並結合考績,淘汰不適任教師。

中小學教師評鑑爭議多時,教育團體各有不同立場。今天中午「菜籃族救教育囧媽團」,在教育部門口上演快閃行動,並遞上陳情書,呼籲儘速召開教師法修正公聽會。

囧媽團提出3點訴求。建構親師合作與溝通平台,讓資訊公開透明;教師評鑑綁考核入法;加強特殊教育的專業進修。

對此,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副司長郭淑芳表示,「教師法」修正公聽會已持續在召開,下一場是在本月25日,歡迎各界到場提供建言。至於教師評鑑是否綁考核?郭淑芳指現階段以協助教師專業發展為主,考核由人事單位負責,避免問題變複雜。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404100217-1.aspx

-------------------------------------------------------------------------

菜籃族媽媽︰「我要好老師,把愛找回來」

自由時報 2014-04-10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

「我要好老師,把愛找回來!」30多名菜籃族爸媽,頭戴著五彩繽紛的爆炸頭假髮,用歡樂的氛氛,帶著最小僅2歲半的女娃,今午赴教育部陳情,他們表示,身為家長,站在孩子的立場只有一個簡單的訴求,就是幫忙孩子保護好老師、剔除壞老師,他們要求教育部修改教師法把教師評鑑綁考績。

「用媽媽的手推動孩子的教育!」30多名菜籃族爸媽們今午赴教育部陳情,他們要求教育部修改教師法,應讓教師評鑑綁考績,評鑑不好、考績不好,淘汰不好的老師、保護好老師。(記者林曉雲攝)

家長代表之一許瑞琪表示,410教改今年滿20年,他們看到教育團體各有立場,卻聽不到教育主體孩子的聲音,所以他們臨時在臉書上邀集,決定到教育部陳情,讓政府聽到孩子們聲音。

新北市家長成協會成員王海龍則表示,家長們想要的是塑造一個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也是幫助好老師能夠安心教學,不是在和老師或政府對抗。

許瑞琪表示,菜籃族媽媽們的先生都受僱在民間公司,都會被打考績,既然政府要花費公帑作教師評鑑,不綁考績,根本是無效且浪費納稅人的錢,無法淘汰不適任老師,也無法激勵好老師。

教育部師藝司副司長郭淑芳出面接受陳情,她重申,教育部推動教師評鑑是為教師專業發展,不適合綁考績,並未接受菜籃族爸媽們的建議。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985421

-------------------------------------------------------------------------

教師評鑑入法 教部:切割考績

中央社 2014/04/11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1日電)

教育部今天重申,教師評鑑目的是協助教師專業發展,切割考績和不適任教師處理機制。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中小學校長協會等團體組成教師評鑑推動聯盟,發起「新410行動」,訴求教師評鑑結合考績,藉此淘汰不適任教師。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則站在相反立場,認為現階段沒必要推動教師評鑑。

教育部今天發出聲明搞,重申推動教師評鑑入法,目的是協助教師專業發展,初步規劃年資4年內的初任教師2年1次,一般教師4年1次。評鑑結果未達標準的老師,將給予輔導協助。

對於部分團體主張評鑑結合考績,教育部表示,已配套修正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等法規,讓考核指標更具體、明確,達到有效、快速淘汰不適任教師的效果。

教師團體擔心評鑑指標過於繁瑣,教育部指出,評鑑內容以教師課程、教學、班級經營、輔導、進修為主,評鑑方法包括教學觀察和教學檔案檢視。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404110266-1.aspx

-------------------------------------------------------------------------



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

【新聞】教評、考績脫勾 家長、教師團體互嗆

教評、考績脫勾 家長、教師團體互嗆

聯合新聞網 2014/04/10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教育部計畫將教師評鑑入法,但評鑑結果與考績脫勾,招來家長團體及校長協會反對,將發動「新410教改行動」,要求教部承諾「評鑑綁考績」,終結壞老師。但全教總認為,「新410」許多指控都非事實、且汙衊老師,昨天開記者會反擊。

教育部師資藝教司長張明文指出,修訂教師法的公聽會蒐集各方意見,評估教師評鑑跟考績脫勾是最大共識,且教師考績年年有,教師評鑑4年一次,跟考績掛勾也不合邏輯;教師評鑑跟現行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較相似,是為協助老師精進,提升教學品質。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人本基金會、台灣赤子心4團體組成教師評鑑推動聯盟,則發動「新410」,要求教師評鑑入法,以淘汰不適任教師。

教師評鑑推動聯盟原計畫昨天到教育部抗議,但因反服貿爭議仍熱,不想因抗議耗去更多社會成本,因此取消抗議,打算月底前再辦活動。

全教總文宣部主任羅德水則指出,現行教師法即可處理不適任教師,家長和校長協會在網上發布的訊息錯誤很多。

前來支援全教總的高教工會秘書長陳政亮指出,現行大學系所及教師評鑑流於形式,老師為了「集點數」甚至要躲學生去寫論文;評鑑不是要淘汰不適任老師,而是為了淘汰學校不喜歡的老師,對高教發展、學生受教品質沒有幫助。

新北市三峽國小4年級導師關晶麗說,她主動加入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開放觀課,對她教學很有幫助;但如果未來教師評鑑就像校務評鑑,她非常反對,因要準備很多書面資料,反而影響教學。

資料來源: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07874

-------------------------------------------------------------------------

校長、教師團體 提前互嗆

中時電子報 2014-04-10 中國時報 林志成/台北報導

回首20年 ↑410教改聯盟1995年在北市舉行教改種子南北大會師及遊行。(本報資料照片)

台大政治系研究生季節(右)表示自己是九年一貫第一屆的教改白老鼠,根據他的觀察,反學貿抗爭之所以採用激進手段,其實和教改有關(陳志源攝)

今天是410教改運動滿20年,校長團體和教師團體激烈交鋒。中小學校長協會等團體昨要求「教師評鑑入法綁考績,以加速淘汰不適任教師」。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回嗆,教師評鑑後遺症一堆,現在不是將評鑑與考績綁在一起的時機。

教育部師資培育司長張明文表示,《教師法》修正案已送進立法院審議,希望本會期過關。教師評鑑確實會納入《教師法》,但主要是協助老師提升專業知能,不會跟年度考績掛勾。最快104學年起每位老師每4年要接受一次評鑑,但考績是每年打,兩者無法掛勾。

教育不爽日 活動延期

民國83年4月10日,民間團體發起410教改大遊行,到今天剛好滿20年。中小學校長協會、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及人本基金會等發起「新410行動,全國教育不爽日」,提出「壞老師離開校園:讓孩子家長免於體罰與狼師恐懼」、「教師評鑑入法:不再吃大鍋飯,評鑑綁考績」等訴求。

校長及家長發起的「新410行動,全國教育不爽日」活動,原本今天要動員到教育部前抗議,但考慮到跟太陽花學運退場時間撞在一起,他們決定延後到4月底舉行。

評鑑入法 有教師版本

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新北市北大高中校長薛春光說,現在有許多不適任教師,學校沒辦法處理,他們主張,教師評鑑應該與考績掛勾,才能加速讓不適任老師退場。

「新410行動,全國教育不爽日」活動延期,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先發制人,昨天召開「停止汙衊撕裂,以反省帶領教育發展」記者會,反駁校長及家長團體的主張。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劉欽旭表示,不反對教師評鑑入法,但他們也有自己的版本,可提出來共同討論。他認為,現在大學教師評鑑已產生「重蒐集資料、輕教學活動」、「形式主義」、「影響正常教學」等負面影響,未來中小學老師評鑑如果跟考績掛勾,會重蹈覆轍,而且後遺症恐更大。

資料來源: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40410000321&cid=1210

-------------------------------------------------------------------------

防弊或獎優 教師評鑑兩派拉鋸

中央社 2014/04/09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9日電)

中小學教師評鑑議題爭議多年,更讓教育團體分成兩派,各有立場互不相讓;關鍵在於將教師評鑑,視為「防弊」措施,還是「獎優」機制。

適逢410教改遊行20週年,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中小學校長協會、人本教育基金會等團體組成教師評鑑推動聯盟,發起「新410行動」,訴求教師評鑑入法,並與教師的考績結合,藉此淘汰不適任教師。

教師評鑑推動聯盟近來製作「5分鐘看懂教師法修法」懶人包,批評教師各項薪水、福利大大優於公務員,授課時數卻低於一般上班族的工時,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

教師評鑑推動聯盟改寫反服貿標語,提出「自己的孩子自己救」,主張教師評鑑入法並綁考績,教師考核會增加家長代表,徹底改變「師師相護」、「吃大鍋飯」的現狀。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表示,如果孩子上課打混、欺負同學,期末考卻仍能拿100分,人人還有獎學金、旅遊補助,就難以鼓勵孩子用功讀書。同理,必須透過教師評鑑,淘汰不好的老師,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相關評鑑機制,唯獨台灣沒有,「對學生不公平,對認真的老師也不公平」。

近年來的教師負面新聞,包括苗栗縣某國小「七朵花」教師集體私審學生,以及層出不窮的「狼師」事件,成為教師評鑑推動聯盟的宣傳利器;聯盟號召家長、民眾一同站出來,爭取更好的教育環境,預計本月底走上街頭。

家長、校長團體希望透過教師評鑑「防弊」,但教育部、教師團體則傾向以教師評鑑「獎優」。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劉欽旭表示,依照現行規定,狼師、嚴重體罰等不適任教師,早就有相關機制可以處理,不需和教師評鑑混為一談。

劉欽旭認為,貿然推動教師評鑑的代價太大,備受批評的高教評鑑便是血淋淋的例子;畢竟不適任教師是少數,大多數教師仍謹守本分、兢兢業業地教學,不該為了防堵少數人的弊端,讓多數人綁手綁腳,無法專心教學。

目前教育部提出的版本,強調教師評鑑是「健康檢查」,協助教師專業成長,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而不著重懲罰,也沒和考績掛鉤。

教育部師資培育與藝術教育司長張明文表示,家長、校長團體的訴求,會遇到執行問題,畢竟教師評鑑4年一次,考績卻是年年要打。

「KPI(關鍵績效指標)」等量化管理機制,近年在台灣相當風行,中小學教師的工作性質特殊,所服務的對象不是單純的商業客戶,而是全國民眾的下一代,因此受到較高約束,理所當然。

然而過猶不及,如果設定過於嚴苛、鉅細靡遺的評鑑指標,反而限縮了教學空間;僅僅強調「防弊」的政策,只能訓練出安分的公民,卻難以激盪創意的火花。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404090442-1.aspx

-------------------------------------------------------------------------



【新聞】教師評鑑綁考績 校長教師再槓上

當了幾十年教師,好不容易當上了校長,竟回過頭嫌教師「太輕鬆」?

能當上校長,是不是也拜當教師時「太輕鬆」所賜?

這樣的校長,家長們也跟著一起起鬨?





教師評鑑綁考績 校長教師再槓上

聯合新聞網 2014.04.09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即時報導】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以「拒絕汙名 主動澄清」為訴求,舉行教師法修法記者會,與會代表有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秘書長陳政亮(左起)、學校說故事媽媽蘇怡之、國小級任導師關晶麗、全教總理事長劉欽旭與政大法律系助理教授林佳和出席提出看法。記者楊光昇/攝影

今年是410教改20周年,包含教師評鑑推動聯盟、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中小學校長協會、人本教育基金會等團體日前發出「5分鐘看懂教師法修法」文宣,要求「教師評鑑入法淘汰不適任教師」,揚言要在423包圍教育部,要求教師評鑑綁考績。

對此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天反擊,現行制度包含「校園狼師」、「嚴重體罰學生的老師」、「知悉校園性侵害事件而未通報者」,甚至連「偽造、變造或湮滅他人所犯校園毒品危害事件證據,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等,教師都無法留在校園任教,絕無「萬年教師」問題,希望相關團體不要高舉教改大旗汙衊教師。

教師評鑑推動聯盟批評,教育部在3月14日提出的「教師法」修正草案、以及立委送進立法院的最新條文,內容所謂的教師評鑑,沒有與教師考績綁在一起,也就是說,四年一度的教師評鑑,就算評出來的結果,教師專業不足、敬業態度不佳、進修時數太低、家長密集投訴、學生學習成效落後,教師考績依然甲等,讓評鑑根本是玩假的。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8601304.shtml

-------------------------------------------------------------------------

教改20年 校長和教師團體先開打

中時電子報 中時即時 林志成 2014年04月09日

教改運動滿20年,對於現行教育狀況,校長團體和教師體卻先開打。(資料照片)

明天是410教改運動滿20年,對於現行教育狀況,校長團體和教師體卻先開打。中小學校長協會、人本教育基金會及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等團體最近發出「5分鐘看懂教師法修法」文宣,要求「讓狼師離開校園」、「教師評鑑入法以淘汰不適任教師」。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回應,依現行規定,校園狼師、嚴重體罰學生的老師、知悉校園性侵事件而未通報者,根本都無法留在校園任教;大學教師評鑑推動多年,產生很多問題,現在不是將中小學老師教師評鑑與考績掛勾的好時機。

中小學校長協會、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人本教育基金會、教師評鑑推動聯盟等團體原本要在明天發起「新410行動,全國教育不爽日」活動,動員到教育部抗議,但因為遇到太陽花學運要退場,因此決定將日期延後。

「新410行動,全國教育不爽日」行動提出「壞老師離開校園:讓孩子家長免於體罰庾狼師的恐懼」「要求教師評鑑入法:不再吃大鍋飯,要求評鑑綁考績」、「反對教評會黑箱作業:師師相護,惡師日益囂張跋扈」等訴求。

這項行動因太陽花尋運而延期,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劉欽旭等人今天先主動開記者會澄清指出,過去幾年教師評鑑被宣傳成可以有效提升教育品質的良藥,但以高教評鑑、中小學校務評鑑及試辦中的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為例,已然造成「重蒐集資料、輕教學活動」的狀況,因此他們主張,目前不是將中小學教師評鑑與考績掛勾的好時機。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409002698-260405

-------------------------------------------------------------------------

教師評鑑綁考績? 全教總籲停止汙蔑老師

新頭殼newtalk2014.04.09 林雨佑/台北報導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等團體今(9)日上午召開記者會,一一反駁教師評鑑推動聯盟、中小學校長協會等團體對教師評鑑綁考績的說法。圖:林雨佑/攝

今年是410教改20周年,教師評鑑推動聯盟、中小學校長協會等團體發起「新410行動」,主張老師非勞工、福利薪資甚至比公務員還好、教師評鑑應與考績掛鉤,以加速淘汰不適任教師。對此,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9)日出面反擊,表示不適任教師不用教師評鑑就可以處理,希望相關團體不要汙蔑教師。

今年是410教改20周年,教師評鑑推動聯盟、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中小學校長協會、人本教育基金會等團體將發起「新410行動,全國教育不爽日」抗議活動,並發出「5分鐘看懂教師法修法」文宣,要「壞老師離開校園:讓孩子家長免於體罰與狼師的恐懼」、「要求教師評鑑入法:不再吃大鍋飯,要求評鑑綁考績」、「反對教評會黑箱作業:師師相護,惡師日益囂張跋扈」等訴求。

「5分鐘看懂教師法修法」文宣中指出,關廠工人、外籍勞工等弱勢者才是勞工,而教師不但不屬於勞工,薪資和福利還遠高於一般公務員,全年上課時數還不到一般上班族的1/4,因為「師師相護」而無法淘汰不適任教師,甚至還可以「國小教師自己決定愛做什麼工作!」

對於文宣的內容,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天早上召開記者會一一反駁,強調教師不但是勞工,也早已經不是鐵飯碗,不像「新410」所說的「除非國家倒了,老師永遠都不會被解聘」;且現行制度包含「校園狼師」、「嚴重體罰學生的老師」等教師都無法留在校園任教,絕無「萬年教師」問題。

而對於「新410」要求教師評鑑與考績掛鉤,以加速淘汰不適任教師的說法,全教總也批評,教師評鑑常被宣傳是可以有效提升教育品質的良藥,但支持評鑑的人卻始終提不出可提升品質的確切事證,也未評估可能的負面影響,讓教師評鑑入法,只會干擾教師正常教學,希望相關團體不要高舉教改大旗汙蔑教師。

全教總副理事長吳忠泰表示,現在應該用反省和對話方式來取代消費教改,教育部、家長、教師等都要坐下來談合作,而不是指責對罵,今天他們出來澄清,是因為許多教師覺得被汙蔑,士氣受到相當大影響。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秘書長陳政亮說,教師評鑑不是淘汰不適任教師,而是淘汰「不喜歡」的教師。

資料來源:http://newtalk.tw/news/2014/04/09/46149.html

-------------------------------------------------------------------------

台灣教師太輕鬆? 全教總批汙衊

台灣醒報 2014/04/09 【台灣醒報記者范捷茵台北報導】

台灣中小學教師太輕鬆?全國教師工會怒斥「汙衊」。(photo by范捷茵/台灣醒報)

網路上盛傳「5分鐘看懂教師法修法」投影片,指出台灣中小學教師授課時數全世界最少、福利卻比一般公務員好。全國教師工會9日反駁說,台灣中小學生在校日數、總學習時數名列世界前茅,加上教師編制偏低,老師上課時數不可能世界最低。工會理事長劉欽旭痛批,教師上班責任制,且不領加班費,授課時數更不等同心力付出,希望外界不要再用錯誤資料汙衊老師。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人本教育基金會、教師評鑑推動聯盟日前發起「新410行動」,在網路上放了「5分鐘看懂教師法修法」投影片,批評台灣中小學教師「太好當」。提到公務人員年度休假至多30天,但教師卻有寒暑假約80天的休假,上課總時數也只有美國教師的一半,考績更是年年甲等,6年來臨時教師增加6成,呼籲家長「自己的孩子,自己救!」

【授課時數之外的付出】

全國教師工會9日反駁這不實指控。理事長劉欽旭表示,美國那份授課時數資料,加上了放學後電話訪問、教學研究等課後事務,台灣教師何嘗不是今天辦活動、明天辦親師會、早自習監督學生讀書、晚上拼命改作業?他表示,美國教師編制最高,學生學習時數最低,怎麼可能授課時數最高?

三峽國小老師關品麗以老師身分澄清,一天除了3.2小時的上課時間,還有許多行政會議、教學相關工作、班級經營事務等。就她而言,每天必須備課、改至少3份作業、陪伴學生早自修、糾紛排解,7點20到學校,常常下午4點還不能下班,手機更24小時開放家長、學生聯絡。她表示,老師要當得好,需要額外付出許多時間、心力,豈能以授課時數評估?

【福利沒有比較好】

針對教師福利比公務員好一說,劉欽旭表示,公務人員加班可領加班費,老師卻是責任制,平時工作時間可能還超過8小時。公務人員出差有人代理,老師休假作業還是要改,寒暑休假也不如外界想像中那麼長,扣掉周末、一般公務人員年休28天、學生返校日後,其實所剩無幾。
他表示,如果教師不要有寒暑假,比照公務人員休假,那麼周間教師一天代課費2千元,目前國內有2、30萬中小學老師,算一算每年反而會多支出好幾億元。

【體諒同是受雇者的教師】

家長蘇怡之表示,家長應該將心比心,體諒老師也是受雇者,除了上課,老師也要處理作業、行政事務等雜事,她認為家長不該把小孩全丟給老師。如果家長積極參與,幫忙班級老師,教師也可以增加教學品質,等同幫助自己的孩子。如果只是「自己的小孩自己救」,在一個學習氣氛差的班級裡,只救自己小孩有用嗎?

資料來源:http://anntw.com/articles/20140409-cJvn

-------------------------------------------------------------------------

教師考績偏高 評鑑入法惹議

台灣醒報 2014/04/09 【台灣醒報記者范捷茵台北報導】

全國教師工會9日表示,教師考績9成甲等有其專業背景因素。(photo by 范捷茵/台灣醒報)

97%教師考績為甲等,遭疑老師太好當!中小學校長協會、教師評鑑推動聯盟、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發起「新410行動,全國教育不爽日」指出,公務員考績至少25%被打乙等,教師考績卻有9成以上甲等,簡直「躺著教也可以」,主張教師評鑑入法並結合考績,以淘汰不適任教師。

今年是「410教改大遊行」20周年,教師評鑑聯盟、全家盟、中小學校長協會、人本教育基金會、主婦聯盟卻發起「新410行動」,希望教師評鑑入法並結合考績,不要讓不適任的老師一起吃「大鍋飯」。

【9成考績甲等】

全國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表示,現在不管好老師、壞老師考績都很高;全家盟理事長吳福濱也表示,世界每個國家都有評鑑機制,唯獨台灣沒有,「對學生非常不公平,對大多數認真的好老師也不公平。」

面對外界認為「老師躺著教也會過」的質疑,全國教師工會理事長劉欽旭解釋,教師與醫師、法官一樣,入行前有專業資格門檻檢核,需要經過資格考試、教師甄選,過關斬將後才能受聘,因此9成7考績甲等是正常的;如果教師考績普遍低落,社會反該檢討教師考試制度是否出了問題。他能理解社會的質疑,同時強調醫師與法官等專業人士,考績成果也普遍偏高。

【教師評鑑惹爭議】

全國教師工會同時指出,目前高教評鑑與中小學校務評鑑已經出現檢討聲音,老師為了評鑑必須花更多時間整理書面資料、拍照記錄,甚至有老師為了趕論文,刻意避開與學生互動。工會理事長劉欽旭表示,教師立場不是不贊成評鑑,而是不認為評鑑是解決教育問題的關鍵、更非唯一的選擇。

針對高等評鑑的批評,全家盟理事長吳福濱認為,這和中小學教師評鑑是兩回事,因為高等教育教師採分級制度有升等壓力,著作、教學成果都必須達到一定比例,但是中小學教師評鑑針對的是老師的教學方法,他認為,實施中小學教師評鑑,有助於協助老師改善教學品質。

全國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也認為,教師評鑑不等同教育部的空白授權,實施流程、評鑑方法正反方可以坐下來詳談,校長協會支持推行教師評鑑,因為這是賦予家長最基本的監督權利。

資料來源:http://anntw.com/articles/20140409-Ov3L

-------------------------------------------------------------------------

記取410 全教總盼回歸專業

中央社 2014/04/09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9日電)

410教改即將滿20週年,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天表示,教改理想打折走樣,廣設高中大學更備受批評,應記取410教訓,讓教育政策回歸專業主軸。

全教總指出,民國83年的410教改遊行,具體而言有4項訴求,包括用小班小校破解管理主義,用教育基本法確立教育秩序和學生受教權,用廣設高中大學解除人力規劃管制,用教育現代化還原教育的專業和多元。

然而全教總認為,當初教改的理想,執行落差明顯。尤其少子化、資訊時代的3C亂流、媒體生態的改變,都衝擊原本教改的初衷。尤其廣設高中大學,更是使技職體系受到威脅,備受各界批評。

全教總理事長劉欽旭表示,台灣必須記取410教改的教訓,讓重大教育政策回歸專業主軸。他提及近來廣受討論的「教師評鑑入法」議題,部分教育團體主張和考績、淘汰不適任教師掛勾等,有待商榷。

劉欽旭表示,依現行規定,狼師、嚴重體罰的教師,都已無法留在校園任教,不應和教師評鑑入法混為一談。他認為大學評鑑有很多疑慮,現階段沒道理非得要中小學教師立刻支持教師評鑑。

高教工會秘書長陳政亮則表示,近來教師爭取勞動權,受到部分團體抵制。其實讓老師有好的勞動條件,對所有受教者都是好的,如果不能保障,讓老師在不穩定、充滿歧視和壓力的環境下工作,對學生和家長而言,才是最慘的狀況。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404090095-1.aspx

-------------------------------------------------------------------------

反教師評鑑 全教總主張親師溝通、合作

蘋果日報 2014年04月09日 (蔡永彬/台北報導)

今年是「410教改」20週年,各界都在檢討與究責。家長團體、校長協會等教育團體希望實施教師評鑑,並把評鑑與考績掛勾,以淘汰「不適任教師」,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表示,這些團體高舉教育改革大旗,實則汙衊教師。全教總理事長劉欽旭表示,現階段的大學教師評鑑已經大有問題,沒有必要急著在中、小學實施,全教總希望透過「準聽證」的公開程序廣徵意見。

全教總表示,教師並非不能解聘的「鐵飯碗」,涉及性侵和嚴重體罰的老師更不可能留在校園。新北市三峽國小教師關晶麗指出,國內目前的高等教育評鑑、中小學校務評鑑都變成「重蒐集資料、輕教學活動」的形式主義,通過評鑑的方式就是準備精美資料,「造假成風」、干擾教學。全教總希望透過讓教師把教室門打開、公開觀課的「專業發展評鑑」,並加強親師溝通,讓家長和老師一起合作把孩子帶好。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ife/20140409/375873/

-------------------------------------------------------------------------

410二十週年 全教總:停止汙衊撕裂 以反省帶領教育發展

苦勞網 2014/04/09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

今年是410教改二十週年,近來,各界對410得失分別進行了檢討與究責。教師評鑑推動聯盟、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中小學校長協會、人本教育基金會等團體日前共同發出「5分鐘看懂教師法修法」文宣,接著並將擇期發起所謂「新410行動」,要求「讓狼師離開校園」,要求「教師評鑑入法以淘汰不適任教師」。

如果時至今日,制度真的無法處理「不適任教師」,教師組織將義無反顧加入共同號召改革,問題是,如果前揭指控根本不是事實,社會又該如何看待這樣高舉教改大旗,實則汙衊教師的抗議行動?

痛心校長協會帶頭汙衊教師

全教總可以理解不同團體難免有不同看法,然而,討論教育問題不能流於情緒宣洩,不能胡亂栽贓,不能不回到專業的主軸。

我們感到萬分無奈,有關教師工會的正面意義,教師評鑑的嚴重副作用,以及有關不適任教師的處理機制,雖然教師組織已經多次做過澄清,然而,相關團體還是繼續以錯誤資訊誤導輿論,按照這些團體描述的,台灣的老師彷彿成了工時最短、勞動條件最優渥的工作,甚至說出「除非國家倒了,老師永遠都不會被解聘」的話來。

事實上,依現行規定,「校園狼師」、「嚴重體罰學生的老師」、「知悉校園性侵害事件而未通報者」、甚至連「偽造、變造或湮滅他人所犯校園毒品危害事件之證據,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的教師,根本都無法留在校園任教,時至今日,教師如何可能成為校園裡的特權階級?

這幾天,不知道有多少老師看到校長協會加入對教師的攻擊而沮喪,不時聲稱是教師教育夥伴的校長協會,長期抹黑台灣教師工時世界最低云云,老師們感慨,難道這些不必上課的校長不知道教師的工作內容?校長協會四處抱怨「有責無權」,社會大眾或許不知道的是,校長對於教師之成績考核,不僅可以「覆核」,還可以用「變更」之方式,一個人就能決定教師最後的考核結果,只要校長願意負起責任,所謂的不適任教師怎麼可能無法處理?

請問,發起「新410行動」的校長協會,究竟代表了多少校長?校長們能接受與一起工作的教師被這樣污衊?

深刻反省410 而非消費410

八十三年的410遊行是解嚴後對於教育解放的總放送,因此要解開過去的控制系統和管理主義,重建國家和教育的關係,重建教育和教師的關係。四項訴求的意義分別是:用小班小校去破解管理主義,用教育基本法去確立教育新秩序以及學生受教權,用廣設高中大學去解除過時的經建人力規劃管制,用教育現代化去還原教育的專業與多元。

然而,從政策倡議到執行列管,落差是人人看得見:小班小校變成順著少子化再減少,人數減少速度抵不過媒體生態和3C亂流對教育的衝擊,甚至小班還沒發揮效果,就被財政效益考量打敗;教育基本法的精神,光是教育經費,就背棄公開性審議,依然隨縣市長好惡來給予,家長參與經常變質由家長職業代表參與;廣設高中大學更是用技職專校升格來替代,這些作法都使教育的變化令人搖頭。用現代的說法,就是「410被山寨化」了。

改革抄近路趕快車,執行打了折走了樣,能夠究責嗎?410的倡議團體後來不乏進出中央或地方的教育行政機關任職者,大家可以平心靜氣反省:是不是把太多人都當成敵人了?是不是太過陣營化了?是不是突破不了最高當局的右派思維?我們相信;不管是10年、20年,沒有反省就不會有成功的教改,願意反省就能再起,要是幾個團體隨便插個旗,拉幫結派,就說要來個「新410教改」,教改永遠得不到它應有的肯定。

為了孩子,親師必須合作

如果「410經驗」對台灣教育有什麼意義,不就是記取民粹決策的教訓?不就是讓重大教育政策回歸專業主軸?教師必須接受公共監督,但教師無法接受無理的汙衊抹黑,為了台灣教育長遠的發展,全教總呼籲所有支持親師合作的校長、家長、教師共同抗議教育專業被踐踏,抗議親師互信被撕裂,全教總願以更多的反省與行動提升教育專業,推動親師合作,因為這是我們對孩子共同的責任。

附件:全教總針對「新410行動」的回應

教師評鑑推動聯盟、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中小學校長協會、人本教育基金會等團體將發起「新410行動,全國教育不爽日」抗議活動,並且提出「壞老師離開校園:讓孩子家長免於體罰與狼師的恐懼」、「要求教師評鑑入法:不再吃大鍋飯,要求評鑑綁考績」、「反對教評會黑箱作業:師師相護,惡師日益囂張跋扈」等訴求,這些團體還做了「5分鐘看懂教師法修法」簡報。

教育團體關心教育事務是好事,但如果提出的主張有違教育專業,甚至不符實際情況,就有必要加以澄清,以免以訛傳訛、誤導視聽。

一、關於對教師工會的誤解

為了反對教師工會,「新410」不惜扭曲工會概念,主張關廠工人、外籍勞工等弱勢者才是勞工,此前,中小學校長協會幹部也曾多次抹黑教師工會,並主張削弱教師既有勞動條件。對此,我們雖然已經習以為常,但還是不禁要問:勞動人權概念真的那麼難理解嗎?

正解:只要是受雇主僱用從事工作獲致工資者都是勞工,包括科學園區工程師在內,所有勞工也都應該擁有組織工會的基本權利,教師既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也是受雇於人的勞工,兩者毫無衝突。

二、除非國家倒了,老師永遠都不會被解聘?

「新410」將台灣的老師說成彷彿是全天下最優渥、最輕鬆的工作,甚至說出「除非國家倒了,老師永遠都不會被解聘」的話來,目的在讓老師成為全民公敵,成為輿論批鬥的對象。

正解:教職早已不是鐵飯碗,依教師法第十五條規定,超額教師如無其他適當工作可以調任者,報經主管機關核准後就可以資遣。此外,經查證屬實後,「不適任教師」亦必須予以解聘、停聘、不續聘,怎麼可能出現「永遠都不會被解聘」的現象?

三、教師授課時數世界最少?

「新410」批評中小學教師上課時數全世界最少,這是幾年前錯誤的資料,這些團體為了抹黑老師,竟然繼續拿來使用。

正解:非教育圈人士不懂教師工作性質或許不稀奇,稀奇的是中小學校長協會居然也在其中。稍有專業常識的都知道,教師授課時數只是工作時數的一環,舉凡教師「班級經營相關工作」(如學生輔導或管教、與家長溝通…),「支援學校行政相關工作」之時數,都是教師的工作時數,這還不含備課時間,更別說批改、指導作業時間、參加校務會議、教學研究(領域)會議及校內各種委員會議,難道老師只需要負責上課嗎?依此邏輯,不用上課的校長,豈不成了「零工時」?

必須再次指出,台灣中小學學生在校日數、總學習時數都名列世界前茅,在台灣教師編制仍然偏低下,台灣老師的上課時數怎麼可能世界最低?口口聲聲宣稱要提升教育品質的團體,卻以抹黑鬥臭老師為樂,實在讓人不可思議。

四、教師考績幾乎百分百甲等?

「新410」批評教師考績幾乎百分百甲等,校長協會甚至主張要引進「家長代表」、「社會公正人士」進入各校「教師成績考核委員會」。

正解:教師組織支持依法核實進行教師成績考核,但關於教師成績考核制度,最沒有資格發言的就是中小學校長,依現行「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規定,校長對於教師之成績考核,不僅可以「覆核」,甚至還有「逕核」之權,亦即,只要校長敘明理由,可以直接將不適任教師的考績打「乙等」(4條2款)、或「丙等」(4條3款),法制上已經賦予校長這樣明確的權限,請問,教師成績考核如果有問題,難道不正是校長的問題嗎?若是為了貪圖安全連任卻一無作為,理當離開校長職務,讓有擔當的人來當校長,中小學校長協會怎麼還好意思上街抗議?

五、淘汰不適任教師是誰的責任?

「新410」指控,中小學校園有許多「不適任教師」,並批評「師師相護」是無法處理「不適任教師」的關鍵,這樣的說法完全不是事實。

正解:教師組織一向支持依法處理不適任教師,事實上,過去多年教師法的修法,已補強了性侵性騷的處置。依現行規定,「校園狼師」、「嚴重體罰學生的老師」、「知悉校園性侵害事件而未通報者」、甚至是「偽造、變造或湮滅他人所犯校園毒品危害事件之證據,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的教師,根本都無法留在校園任教。

必須提醒的,在整個不適任教師處理作業流程中,扮演最為重要角色的,沒有別人,正是此次共同發起抗議行動的中小學校長。依目前規定,校長如發現或接獲教師有不適任情事之投訴,必須組成調查小組主動查證,並應召集教師評審委員會且擔任主席,只要校長願意積極面對,斷無不適任教師難以處理的可能。關於不適任教師,校長們既無力處理,也不願意強化自身的處理能力,卻選擇走上街頭跟著抗議,這樣的校長恐怕才是真正必須退場的不適任校長。

六、教評會需要引進「社會公正人士」嗎?

「新410」要求,必須降低專任教師在教評會中的比例,並引進「社會公正人士」,以避免「師師相護」,這樣的主張不僅違背教育專業,也不會加快「不適任教師」的處理速度。

正解:事實上,單一類別委員居多數並非學校教評會獨有,而是專業人員委員會的共同設計,例如,「律師懲戒委員會」之委員則均具有法務背景,「教評會」做為一個審議教師聘任事宜的專業委員會,沒有必要調整成員組成。

如果不適任教師的處理還是不為社會滿意,顯然不是出在法制面,不是出在「教評會」、「申評會」的成員組成比例,而是在執行面出了問題,要使「不適任教師」之處理更有效率,不是去修改「教師評審委員會」、「教師成績考核委員會」、「教師申訴委員會」的成員組成,而是從根本上提升前揭委員會委員的相關專業素養與議事能力。

七、教師評鑑真的可以提升教育品質?

「新410行動」要求實施與考績掛勾的評鑑,以加速淘汰不適任教師,然而,這樣的說法其實非常危險。

正解:過去幾年,教師評鑑被宣傳成可以有效提升教育品質的良藥,實則,以國內的「高教評鑑」、「中小學校務評鑑」,以及目前試辦中的「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已然造成「重蒐集資料、輕教學活動」、「形式主義」、「造假成風」、「影響正常教學」等惡劣影響,不客氣地說,整套教育評鑑制度,除了圖利掌握評鑑發言權的學閥外,要說對學校教育有什麼貢獻,就是讓各級學校教師疲於奔命罷了。

迄今為止,支持教師評鑑的一方,既提不出教師評鑑有助提升教育品質的確切事證,對教師評鑑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未提出足夠專業的澄清,試問,如果教師評鑑帶來的不是教育品質的提升,而是勞民傷財、干擾正常教學,為什麼還要推動教師評鑑入法?

為了孩子,親師必須合作

台灣的教育確實需要精進,教師比家長更希望提升教育品質,我們感到萬分遺憾,不時聲稱是教師教育夥伴的校長協會與家長團體,不去批評為害重大的錯誤教育政策,不去要求增加教育經費,卻將教改究責的對象,不成比例的指向教師。

發起「新410行動」的校長協會,究竟代表了多少校長?校長們看過這些詆毀教師的文宣嗎?能接受教師被這樣污衊嗎?發起「新410行動」的家長團體,究竟又代表了多少家長?全國廣大支持親師合作、親師互信的家長,能接受這些特定家長代表你們嗎?

為了孩子,為了台灣的教育,全教總沉痛的呼籲:教育政策不能跟瞎起鬨,請支持教育品質的校長、家長、教師,一起抗議教育專業被踐踏,親師互信被撕裂,並以更多的反省與行動提升教育專業,推動親師合作,因為這是我們對孩子共同的責任。

資料來源: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8148

-------------------------------------------------------------------------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新聞】給中小學校長的一封公開信

給中小學校長的一封公開信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 2014/04/09

校長好,我是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劉欽旭老師,國小老師。

再過一兩天就是410,20年前的這天,促動了許多教育的改變,今年的410也會有許多活動,我相信更多人提出自己對教改的看法,這正是台灣教育持續進步的動力。多元就容易意見紛歧,需要主事者梳理、凝聚共識,教育部常常說大家都在一條船上,可掌舵者是教育部,這是關鍵!我們不都清楚施壓教育部常常不是目的,而是要讓教育部在政府部門能有說話的契機,這個價值是你我教育人員的默契。

可惜,這樣的價值,最近被嚴重的惡意扭曲!以人本和全家盟、中小學校長協會為主的聯盟,最近到處以一份簡報攻擊教師,教師是該受公評,可卻不能被惡意攻訐!因為散布這份資料有校長團體一起行動,為此,我特別以公開信告知在校園內的大家,學校不應該這樣被這幾位特定的人糟蹋,台灣教育不錯,甚至說優質也不為過,雖總還有進步空間,但萬萬不該被說得如此不堪。或許您的校內也有老師需要你持續溝通,這就如同有些校長的領導連你也會搖頭,即使學校相對具有理想特質的條件,但這類需要耐心處理的事,可是一件也不會少!以我為例,我常常指教一些校長、老師的缺失,可我清楚那是少數,無非是希望去蕪存菁,絕不會以曲解、誤導方式互相攻擊,但這次人本等團體散布的資料卻極盡曲解與誤導之能,相信你我也不會認同早已被澄清多次的錯誤資料遭這樣惡意散布。

怎麼會把老師的工作說成就是授課時數而已,再把授課時數和勞動者的一天八小時工時做比較,完全曲解老師在學校的工作真相,人本等團體如此做就已夠令人氣結,特定的校長以各位的代表自居,竟然也加入這樣惡意攻擊的行列,孰可忍,孰不可忍!更別說上課時數比較的表格出處有問題,誤用非常明顯,不論是教育部或是OECD都有更新更正確的資訊不用,惡意汙名的目的昭然若揭。有誰比我們更清楚台灣的學生學習時數高居世界前幾名,台灣老師如果上課時數如人本等團體所言少到可惡,到底是誰在教室內上學生的課,人本?特定家長?特定校長?

410看來是不平靜,這沒什麼!重要的是你我同事情誼不該被惡意撕裂,我知道就算只是正常領導校務就不容易,更別說你應該還有追求卓越的企圖,這就如同你也理解,學校教師面對學生、家長和教學處境的負擔,從來就不是容易的。各位校長,我們一起來護衛這種學校典範價值,別被撕裂成功。我也相信校長與教師合作都來不及了,怎容得彼此對立對教育帶來的損害。

祝福彼此!

資料來源:http://www.nftu.org.tw/news/news_view.aspx?NewsID=201404091108574354

-------------------------------------------------------------------------



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新聞】羅德水:關於「新410行動」的幾點看法

羅德水:關於「新410行動」的幾點看法

獨立評論@天下 2014/04/08 羅德水 (作者為全國教師工會文宣部主任)

今年是「410教改大遊行」20週年紀念,做為台灣教育改革史上一場極重要的遊行,410提出的「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等訴求,相當程度影響了台灣的教育政策走向,410的得失,一直以來也都是各界議論的焦點。

●「新410行動」是對410的繼承?還是背叛?

據悉,教師評鑑推動聯盟、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中小學校長協會、人本教育基金會等團體將發起「新410行動,全國教育不爽日」抗議活動,並且提出「壞老師離開校園:讓孩子家長免於體罰與狼師的恐懼」、「要求教師評鑑入法:不再吃大鍋飯,要求評鑑綁考績」、「反對教評會黑箱作業:師師相護,惡師日益囂張跋扈」等訴求。

看起來,這些團體發動的似乎是一起針對中小學教師的改革,選在410二十週年當天提出訴求,或有延續410教改精神的意圖。

暫且不深究410教改的功過,必須指出的是,410遊行其實可視為人民爭取「國民教育權」的一次社會力展現,後來藉由「教師法」(1996)、「教育基本法」(1999)的制訂,進一步確立了國家教育權向國民教育權的移轉,教師專業自主權、家長教育權、學生受教權等國民教育權核心概念也得以落實。

在這樣的脈絡下,由教育團體發動對教師的抗議,很難不讓人感慨。

無可諱言,教師肯定是影響學校教育的重要因素,但比起歷來層出不窮的錯誤教育政策,及其所帶來的巨大災難,教師的形象被這樣污衊、教師的責任被這樣放大,不僅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其實也有違教改究責應有的比例;而由家長團體等直接發動對教師的攻擊,更傷害了教師的情感,可以預見,原本就搖搖欲墜的親師互信,未來只會更趨於緊張,這顯然不利於我們所關心的台灣教育。

扛出410大旗的教育團體,或許意在喚起教改精神,並號召社會支持,然而,整個活動訴求卻將教育成敗歸咎於教師、甚至簡化成沒有實施教師評鑑,這究竟是對410精神的繼承?還是背叛?值得發起者仔細思量。

● 我們對「不適任教師」真的束手無策嗎?

按照家長團體與校長協會長期以來的說法,彷彿中小學校園充斥了無法處理的「不適任教師」一樣,這樣嚴厲的指控,加上每每被顯著報導的特殊案例,已然使輿論存有所謂「師師相護」、「不適任教師難以處理」的刻板印象。

沒有人否認各級學校多少有「不適任教師」,問題在於,現有機制當真對不適任教師束手無策嗎?

應先指出,所謂「不適任教師」其實是個不確定法律概念,回到「教師法」相關規定,必須停聘、解聘、不續聘的「不適任教師」則有以下態樣:

一、受有期徒刑一年以上判決確定,未獲宣告緩刑。
二、曾服公務,因貪污瀆職經有罪判決確定或通緝有案尚未結案。
三、曾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第一項所定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
四、依法停止任用,或受休職處分尚未期滿,或因案停止職務,其原因尚未消滅。
五、褫奪公權尚未復權。
六、受監護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
七、經合格醫師證明有精神病尚未痊癒。
八、經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依法組成之相關委員會調查確認有性侵害行為屬實。
九、經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依法組成之相關委員會調查確認有性騷擾或性霸凌行為,且情節重大。
十、知悉服務學校發生疑似校園性侵害事件,未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規定通報,致再度發生校園性侵害事件;或偽造、變造、湮滅或隱匿他人所犯校園性侵害事件之證據,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
十一、偽造、變造或湮滅他人所犯校園毒品危害事件之證據,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
十二、體罰或霸凌學生,造成其身心嚴重侵害。
十三、行為違反相關法令,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
十四、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有具體事實;或違反聘約情節重大。

不待「新410」號召,依現行規定,「校園狼師」、「嚴重體罰學生的老師」、「知悉校園性侵害事件而未通報者」、甚至是「偽造、變造或湮滅他人所犯校園毒品危害事件之證據,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的教師,根本都無法留在校園任教,建議參與「新410」的團體不妨直接提出數據,究竟有多少「不適任教師」還留在校園危害學子?

事實上,為使各中小學妥為處理「行為不檢有損師道」、「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經合格醫師證明有精神病」等三種態樣之不適任教師,教育部亦訂有「處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不適任教師應行注意事項」,明訂處理流程與「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之認定參考基準,無論就法制面或處理程序而言,現階段有關「不適任教師」之處理機制實屬完備。

尤須提醒的,在整個不適任教師處理作業流程中,扮演最為重要角色的,沒有別人,正是此次共同發起抗議行動的中小學校長。

依目前規定,校長如發現或接獲教師有不適任情事之投訴,必須組成調查小組主動查證,並應召集教師評審委員會且擔任主席;此外,依「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規定,校長對於教師之成績考核,還有「覆核」與「逕核」之權,質言之,只要校長願意積極面對,斷無不適任教師難以處理的可能。

不客氣地說,如果法制上賦予校長這樣明確的權限,校長們既無力處理,也不願意強化自身能力,卻選擇走上街頭跟著抗議,這樣的校長已然不是「當家還鬧事」可以形容,依社會對不適任教師的厭惡之程度,這樣的校長恐怕才是真正必須退場的不適任校長。

● 解決教育問題必須對症下藥

如果不適任教師的處理還是不為社會滿意,顯然不是出在法制面,不是出在「教評會」、「申評會」的成員組成比例,而是在執行面出了問題。

要言之,要順利處理不適任教師之解聘、停聘或不續聘案,學校教評會必須在符合法定程序且事證明確的前提下,方能圓滿達成。問題是,多數學校的教評會雖有心處理情節嚴重的不適任教師,惟或由於不諳行政流程,或由於事證蒐集未臻明確,以致每每便宜行事,使得被學校教評會解聘、停聘、不續聘之教師,可藉程序瑕疵向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提出申訴,從而延宕了整個處理流程。

換句話說,只要各校能確實依法定程序審議,即便當事人提出救濟也無濟於事,見諸各級教師申評會之評議結果,教師申訴有理由之主要原因,多因學校不諳法定程序或引用錯誤法令所致,亦可反證所謂「師師相護」之指控並非事實。

再以教師成績考核為例,試問,如果教務、學務、輔導、人事業務等單位主管,無法針對教師教學知能、訓輔服務、研究進修、勤惰情形等提出紀錄,就算引進「社會公正人士」又能改變什麼?這些屬於學校行政主管的事務,難道可能假手他人?

準此,要使「不適任教師」之處理更有效率,不是去修改「教師評審委員會」、「教師成績考核委員會」、「教師申訴委員會」的成員組成,而是從根本上提升前揭委員會委員的相關專業素養與議事能力。

● 教師評鑑絕非萬靈丹

「新410行動」還要求實施與考績掛勾的評鑑,以加速淘汰不適任教師,發起團體對教師評鑑可提升教育品質的說法,可謂深信不疑。

然而,這樣的說法其實非常危險,迄今為止,支持教師評鑑的一方,既提不出教師評鑑有助提升教育品質的確切事證,對教師評鑑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未提出足夠專業的澄清,試問,如果教師評鑑帶來的不是教育品質的提升,而是勞民傷財、干擾正常教學,難道不值得好好討論?

過去幾年,教師評鑑被宣傳成可以有效提升教育品質的良藥,實則,以國內的高教評鑑(校務評鑑、系所評鑑、教師評鑑)、「中小學校務評鑑」,以及目前試辦中的「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已然造成「重研究、輕教學」、「形式主義」、「造假成風」、「影響正常教學」等惡劣影響,不客氣地說,整套教育評鑑制度,除了圖利掌握評鑑發言權的學閥外,要說對學校教育有什麼貢獻,就是讓各級學校教師疲於奔命罷了。

我們完全理解,家長想要保障學生授教權,想要提升教育品質的渴望,值得討論的是,教師評鑑真能加速淘汰不適任教師嗎?

事實上,按現行規定,「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有具體事實或違反聘約情節重大者」,一旦進入不適任教師處理程序,經輔導而無改進成效者(輔導期最長以六個月為限),即可送交學校教評會作成解聘、停聘或不續聘決議,根本無須大費周章另訂教師評鑑辦法,遑論,依教育部研議中的評鑑內容,勢必影響教師正常教學,如果評鑑制度難以鑑別教師的適任與不適任,甚至反而使不適任者輕易通過評鑑,要靠評鑑機制加速不適任教師退場,談何容易?

● 聚焦問題 更有效率的提升教育品質

根據國內外經驗,現行教師評鑑制度不僅難以達成所宣稱的成效,反而使教育淪為商品,教師疲於奔命,反而影響了學生受教權,可謂得不償失。

必須再次指出,不待實施教師評鑑,無須改變教評會成員比例,現行制度就有完整的教師考核制度,以及不適任教師退場機制,與其譁眾取寵陷入為修法而修法,為評鑑而評鑑的迷霧,不如嚴肅面對校園存在的各種問題,並提出積極對策,這才是符合總體教育利益的負責態度,才是提升教育品質的正確作法。

為了台灣教育的長遠發展,建議教育部放緩遊說修法腳步,將有限公務資源轉移到校園問題的基礎調查研究上。例如,現行制度是否真有師師相護?教師輔導管教學生之配套還有什麼不足?校園霸凌問題要如何改善?處理不適任教師究竟面臨什麼問題?國外有無不適任教師處理機制可供借鏡?如何落實教師成績考核?如何提升校長處理不適任教師的知能?如何有效提升教師進修成長意願?教師研習如何設計以符合教學需求?

做為影響深遠的公共政策,教育法案不能跟瞎起鬨,恰恰是為了確保教育品質,教師法修法必須審慎研議。台灣的教育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我們提出的建議真能解決問題嗎?這是包括發起「新410行動」在內所有關心教育的朋友,不能不先仔細思考的。

資料來源: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1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