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新聞】老師肩頸硬梆梆 原來寫黑板釀肌腱炎

老師肩頸硬梆梆 原來寫黑板釀肌腱炎

蘋果日報 2013年09月27日 【蕭夙眉/台中報導】

教師節前夕,台中市一名蔡姓女補習班老師(31歲),因常年寫黑板、擦黑板,雙手高舉導致肩膀痠痛僵硬,經做舒緩操、推拿按摩都不見好轉,延伸至肩頸、頭部疼痛。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復健師蘇希洵檢查,蔡老師是肌腱發炎,因肩關節重覆性動作造成肌腱受傷、肌腱退化,雙手幾乎提不起來寫黑板,嚴重者得開刀治療。

蘇希洵醫師表示,一般民眾常有錯誤觀念,認為肌腱傷害不是大問題且不難治療,其實肩膀肌腱累積性傷害是相當難治癒的疾病,退化的肌腱喪失了原有的張力,功能無法完全恢復。建議同樣的姿勢應以三十分鐘為限,避免導致肌腱受傷。

肩膀肌腱炎可透過藥布治療。豐原醫院提供

肩膀肌腱炎可透過超因波檢查。豐原醫院提供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ife/20130927/265418/

-------------------------------------------------------------------------

肩膀長期又痠又痛?可能是肌腱炎搞鬼拖久恐需開刀

優活健康網 2013.09.27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

你的肩膀會時常感到痠痛嗎?可別輕忽了長期的肩膀痠痛,如以為是小問題而不治療,小毛病也會拖成大毛病,導致肌腱斷裂,還要受開刀之苦,且不一定能夠完全復原!

台中就有一名在補教界當英文老師的蔡小姐,因為長期要擦黑板寫黑板,導致肩膀出現長期的僵硬及酸痛現象,經過多次推拿或是舒緩操都不見好轉,才到台中豐原醫院復健科就診,醫師發現他的肌腱以出現發炎的症狀,為第一級肌腱發炎,所幸及早就醫免去手術開刀之苦。

肌腱傷害常被誤認小病 但拖久難治療

對此,復健科蘇希洵醫師指出,慢性肩部疼痛在門診中屬於常見但卻也是難以治癒的疾病,肩膀肌腱累積性傷害常發生在運動員、工廠作業員甚至家庭主婦或辦公室工作者。因肩關節重覆性動作造成肌腱受傷,經過累積多次傷害後造成肌腱退化,有疼痛及肌力不足之症狀,但病人常常沒有明確的受傷病史,僅會逐漸感覺到肩膀痠痛,初期可能持續1~2天,但症狀發作的頻率會持續增加,慢慢進展到隨時都感覺不舒服,尤其在肩膀上舉或內轉時特別疼痛。

而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民眾常有錯誤觀念,往往認為肌腱傷害不是大問題且不難治療,其實肩膀肌腱累積性傷害是相當難治癒的疾病,許多職業級的運動選手也因此而斷送職業生命,因為退化的肌腱喪失了原有的張力,所以不僅功能無法完全恢復,反而容易重覆再受傷,造成惡性循環。

肌腱炎分三級 最嚴重需手術治療

因此,蘇希洵醫師叮嚀,肌腱發炎主要分為三級,第一級無法在超音波或影像學中看到撕裂傷,但理學檢查有反應,而第二級則表示在超音波或影像學中看到軟組織撕裂,到了第三級則已斷裂,第二級以上即使手術,統計來說也不一定可復原到完全,建議應把握初期較輕微的時期就趕緊就醫,才是黃金治療期。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29169

-------------------------------------------------------------------------

常寫黑板 師易患肌腱炎

蘋果日報 2013年09月28日 【蕭夙眉、林海全╱台中報導】

肩膀肌腱炎可透過藥布治療。豐原醫院提供

職業病痛

今天教師節,提醒老師們注意身體健康。台中光田綜合醫院發現,至該院健康檢查的老師7成有骨質流失問題,主因是少至戶外運動及曬太陽。豐原醫院也發現,老師經常高舉手寫黑板、擦黑板,易衍生肩膀肌腱炎,建議同樣動作每30分鐘就得更換姿勢。

應適度曬太陽

台中光田綜合醫院統計到院接受健康檢查的老師,近7成有骨質流失問題。該院健康管理中心醫師施旭姿表示,老師一天到晚忙著上課、改作業,很少注意鈣質攝取,也很少到戶外運動及曬太陽,加上喜歡喝茶、喝咖啡提神,導致骨質提早流失。

施旭姿也提醒,有些老師以為補充鈣質就可預防骨質疏鬆,卻忘了要曬太陽、運動,少數人甚至出現腰痠背痛、駝背症狀。她建議,預防骨骼疏鬆,除了吃小魚乾、喝牛奶增加鈣質攝取,也要適度曬太陽,幫助體內形成維生素D。

還有一名31歲的蔡姓女補習班老師,因常年寫黑板、擦黑板,雙手高舉導致肩膀痠痛僵硬,做舒緩操、推拿按摩都不見好轉,疼痛還延伸至肩頸、頭部,經豐原醫院確診為肌腱發炎。

大里仁愛醫院復健科主任陳玲芳指出,肩膀部位的肌腱炎常發生在偏重上肢作業的人員,例如老師、搬家工人、油漆工、電腦文書作業員或球員,建議每30分鐘就要休息一下,最好做一些簡單的舒展操,以免疼痛上身。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928/35325974/

-------------------------------------------------------------------------



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新聞】缺乏日曬少運動 近7成教師骨質流失

缺乏日曬少運動 近7成教師骨質流失

自由時報 2013-9-28 記者張軒哲/台中報導

醫院建議成人應定期接受骨質密度檢測儀檢查,好好檢視自己的骨本。 (記者張軒哲攝)

今天是教師節,光田綜合醫院特別統計到院接受健康檢查的教師族群,發現竟有近7成的比例有骨質流失、骨質拉警報問題,醫師提醒教師,要多注意鈣質攝取,多到戶外運動及曬太陽,才能保住「骨本」。

台中光田健康管理中心醫師施旭姿表示,正常的骨密度檢測數值應大於-1;如果數值介於-1到-2.5之間就表示民眾骨質不健康,有骨質過度流失問題;數值小於-2.5代表骨質疏鬆。成人35歲後以每年0.3%-0.5%的速率流失,女性更年期後則以每年3%到5%的速率流失。

若合併有營養攝取或吸收失衡,運動量減少、缺乏陽光照射、有成人骨折病史、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制酸劑、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問題,骨密度下降的速度則會加快。隨著骨質疏鬆嚴重,患者跌倒或撞傷,容易導致骨折。

光田綜合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指出,教師族群為了學生辛勤教學,放學後還常批改作業或寫教案,常缺乏鈣質的攝取,且較少到戶外運動及曬太陽。近年來院接受健康檢查的教師有將近7成的比例數值都跌掉-1以下,都有程度不等的骨質流失或骨質疏鬆,有老師甚至出現腰痠背痛、駝背的症狀。

施旭姿說,每天曬太陽、養成運動習慣,才能產生維生素D,促進鈣質的吸收;避免菸、酒或大量攝取茶、咖啡、可樂等含咖啡因飲料,可從牛奶、海帶、小魚乾、芝麻、紫菜、油菜等食材獲得鈣質攝取;更年期女性若有骨質疏鬆,則應依醫師指示,接受治療。

資料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sep/28/today-health3.htm

-------------------------------------------------------------------------

少曬太陽少運動 老師變「骨鬆族」

聯合新聞網 2013.09.28 【聯合報╱記者莊亞築/台中報導】

今天是教師節,光田綜合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特別統計到院健康檢查的教師族群,發現竟有高達7成的教師都有骨質流失、骨質疏鬆等問題,主因是飲食鈣質攝取不足和太少曬太陽,提醒教師們注意。

健康管理中心醫師施旭姿說,平常人在幼年期累積的「骨量」,25歲時達到「骨量」尖峰;35歲起以每年0.3-0.5%的速率流失,女性更年期後,更以每年3-5%的速率流失,若有營養攝取或吸收失衡,運動量減少及缺乏陽光照射、有成人骨折病史、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制酸劑、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問題,骨質密度下降速度更加快。

她提醒尤其體型矮瘦、黃種人、停經後婦女、有骨質疏鬆家族史或年齡較大者,都是骨鬆高危險群,嚴重患者可能跌倒、撞傷就造成骨折。

她解釋,正常的骨密度檢測數值應大於-1,如果數值介於-1至-2.5之間,就表示民眾的骨質不健康,有骨質過度流失問題,一旦數值小於-2.5則是代表骨質疏鬆。

光田健康管理中心發現,近幾年來院接受健康檢查的教師,有7成骨質數值都跌到-1以下,有些老師已有腰痠背痛、駝背症狀,主因是教師工作勞累,飲食未攝取鈣質,也較少到戶外運動及曬太陽。

施旭姿指出,許多民眾以為補充鈣質就可預防骨質疏鬆,卻忘了要每天曬太陽、養成運動習慣,才能產生維生素D,促進鈣質吸收。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190636.shtml

-------------------------------------------------------------------------

少曬太陽 7成教師患骨鬆症

中時電子報 2013-09-28 中國時報 趙麗妍/台中報導

光田醫院統計,近2年來,7成教師骨質過度流失而不自知,圖為骨質密度檢測儀。(趙麗妍攝)

今天是教師節,沙鹿光田醫院統計,這2年接受健檢的教師,近7成患有骨質流失現象,健康管理中心醫師施旭姿分析,教師族群常因教學、批改作業、編寫教案,少在戶外運動、曬太陽,加上飲食中鈣質攝取不足,出現骨鬆現象,提醒教師別只顧著課本而忘了檢視自己的骨本。

光田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統計民國100年起至今年8月,到院健康檢查的350多名年齡30至50歲教師中,近7成的教師已出現骨質流失,不少人還出現腰痠背痛、駝背症狀。

施旭姿指出,平常人在幼年期開始累積「骨量」,在25歲達到「骨量」尖峰,骨質密度最高。35歲過後每年以0.3%至0.5%的速率流失,女性更年期後則是以每年3%至5%的速率流失,若有營養攝取或吸收失衡、運動量少、缺乏陽光照射、有骨折病史、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制酸劑者,其骨質密度下降速度會加快。

她說,正常人的骨質密度檢測數值應大於1,若數值介於-1到-2.5間就表示有骨質流失的問題,體型矮瘦、黃種人、停經後婦女、有骨質疏鬆家族史等,都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嚴重者可能只因跌倒或撞傷就發生骨折。

醫師建議,規律運動加上適度曬太陽,可幫助體內維生素D的形成,勿減肥過度,每天攝取1000毫克鈣質,避免菸酒、咖啡因刺激性食物,若有骨質疏鬆現象,宜趁早接受治療。

資料來源: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30928000409.html

-------------------------------------------------------------------------

7成教師骨質流失 太陽惹的禍?!

健康醫療網 2013/09/27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到來,老師的健康卻早已成為一大隱憂?根據光田綜合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統計,竟有高達7成的教師都有骨質流失、骨質拉警報的問題。因此,該院提醒老師們在批閱學生作業本的同時,也要好好檢視自己的「骨本」!

光田健康管理中心施旭姿醫師表示,正常人體會在幼年期累積骨量,25歲達到骨量尖峰,骨密度最高。35歲之後開始以每年0.3到0.5%的速率流失,女性更年期後,每年流失的速率將增加至3到5%。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年紀增長而流失的骨質以外,若合併有營養吸收失衡、運動量減少、缺乏陽光照射、有成人骨折病史、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制酸劑、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問題,骨密度下降的速度將更快。尤其體型矮瘦、黃種人、停經後婦女、有骨質疏鬆家族史或年齡較大者都是高危險群。

施旭姿解釋,正常的骨密度檢測數值應大於-1,如果數值介於-1到-2.5之間就表示骨質已不健康,可能有骨質過度流失問題;一旦數值小於-2.5則代表骨質疏鬆,此時只要跌倒或撞擊就會造成骨折。而近幾年受健康檢查的教師有將近7成的比例數值跌至-1以下,都有程度不等的骨質流失或骨質疏鬆,有些老師甚至已出現腰痠背痛、駝背的症狀。

施旭姿分析,主要是因為老師下班後,常得花時間批改作業或寫教案,很少注意飲食中鈣質的攝取,也較少到戶外運動及曬太陽。許多民眾以為補充鈣質就可預防骨質疏鬆,卻忘了要每天曬太陽、養成運動習慣,才能產生維生素D,促進鈣質吸收。再加上很多人為了提神又常飲用咖啡、茶等咖啡因飲料,間接導致骨質流失過多。

因此,施旭姿提醒,適度日曬、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切勿減肥過度、增加鈣質攝取、戒菸、戒酒、避免大量攝取茶、咖啡、可樂等含咖啡因的食物,時時檢視自己的骨本,才能避免骨頭的健康指數一去不返。

資料來源: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445

-------------------------------------------------------------------------

太少曬太陽 7成教師骨質流失

中央社 2013/09/27 (中央社記者陳淑芬台中27日電)

光田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醫師施旭姿分析,教師族群從事教學,較少到戶外運動及曬太陽,飲食中鈣質攝取不足和太少曬太陽會提早造成骨質疏鬆。(中央社檔案照片)

明天是教師節,光田醫院提醒教師們要好好檢視骨本,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統計,近2年接受健檢教師,近7成有骨質流失現象。

光田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統計民國100年起的2年半期間,到院接受健康檢查的350多名年齡30至50歲教師發現,近7成出現骨質流失現象,不少老師甚至出現腰痠背痛、駝背症狀。

光田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醫師施旭姿分析,教師族群從事教學,放學後還要批改作業或寫教案,較少到戶外運動及曬太陽,飲食中鈣質攝取不足和太少曬太陽會提早造成骨質疏鬆。

施旭姿表示,平常人在幼年期累積「骨量」,在25歲達到「骨量」尖峰,骨密度最高。35歲後以每年0.3%至0.5%的速率流失,女性更年期後則以每年3%至5%的速率流失,增加骨折危機。

施旭姿表示,若營養攝取或吸收失衡,運動量減少、缺乏陽光照射、有骨折病史、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制酸劑者,骨密度下降速度會加快;而體型矮瘦、黃種人、停經後婦女、有骨質疏鬆家族史等都是高危險群,骨質疏鬆嚴重患者可能只因跌倒或撞傷,就發生骨折。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309270023-1.aspx

-------------------------------------------------------------------------

3族群骨本流失快!教師骨鬆高危群

華人健康網 2013年9月27日 【華人健康網 記者馬婉娟/台北報導】

害怕骨頭的健康指數一去不復返嗎?醫師指出,從健康檢查結果來看,女性骨質流失情況多半比男性嚴重,其中又以教師、上班族、工廠作業員因不愛運動、不愛曬太陽,飲食中又缺鈣,最容易出現骨質嚴重流失現象,呼籲這些職業的年輕女性應早早存好骨本,否則到了更年期流失更快,若達骨鬆標準,甚至容易有骨折風險。

從健康檢查結果來看,女性骨質流失情況多半比男性嚴重,其中又以上班族、工廠作業員及教師最容易出現骨質嚴重流失現象。

骨質流失 35歲就開始

光田綜合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醫師施旭姿表示,一般人在幼年期累積「骨量」,在25歲將達到「骨量」尖峰,骨密度最高,但在35歲後以每年0.3到0.5%的速率流失,女性更年期後更以每年3到5%的速率流失。

醫師施旭姿提醒,若骨質流失嚴重,又合併有營養攝取或吸收失衡,運動量減少、缺乏陽光照射、有成人骨折病史、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制酸劑、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問題,骨密度下降的速度則會加快。

女性上班族、教師 應注重存骨本

在健檢資料中顯示,尤其體型矮瘦、黃種人、停經後婦女、有骨質疏鬆家族史,或年齡較大者,等都是骨質疏鬆高危險群,當骨質疏鬆嚴重到一個程度時,患者可能跌倒或撞傷就造成骨折,上述提到的女性教師、上班族、作業員若是不改善生活習慣,未來也恐成為骨鬆高危險群。

醫師解釋,正常的骨密度檢測數值應大於-1,但近幾年在醫院接受院內健康檢查的教師,有將近7成的比例數值都跌掉-1以下,都有程度不等的骨質流失或骨質疏鬆,有些老師甚至已出現腰痠背痛、駝背的症狀,上班族、作業員也多有相同情況,應從生活著手,多運動、多補鈣。

存骨本 不是吃鈣就夠

飲食中鈣質攝取不足和太少曬太陽,會造成骨質疏鬆提早形成,許多民眾以為補充鈣質就可預防骨質疏鬆,卻忘了要每天曬太陽、養成運動習慣,才能產生維生素D,促進鈣質的吸收。而平時教師、上班族為了提神常飲用咖啡、茶等咖啡因飲料,也會導致骨質流失過多。

顧骨本6點:

1.規律而適度的運動習慣,如散步、慢跑、登山、騎腳踏車、打球。
2.適度的曬太陽,幫助體內維生素D形成。
3.勿減肥過度,維持正常體重。
4.增加鈣質攝取:每日飲食中建議鈣質攝取量約為1000毫克,除了牛奶外,可另由小魚乾、芝麻、紫菜、海帶、莧菜、油菜等食材中獲得。
5.避免菸、酒或大量攝取茶、咖啡、可樂等含咖啡因的食物。
6.更年期女性若有骨質疏鬆,則應依醫師指示進行治療。

【醫師小提醒】:

針對教師、上班族等等外食族,應在三餐選擇上多注意,為自己顧骨氣,比如早餐的咖啡、奶茶可換成牛奶,愛吃麵包的話,可以選擇芝麻麵包,午、晚餐多補充深綠色蔬菜,下班後做跑步、快走等等負重運動,如有膝關節問題,則可以一般速度走路。

資料來源: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65/15755

-------------------------------------------------------------------------

七成老師骨質拉警報 保骨六大招給你好「骨氣」!

優活健康網 2013.09.27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

教師節快到了,老師們你有注意過自己的骨頭是否勇健嗎?根據光田綜合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的資料顯示,有高達近七成的老師有骨質流失與骨質拉警報的問題,可能是因為老師們長期因教學及坐在桌前批改作業,忽略鈣的重要性而導致。

三十五歲後 骨質慢慢流失

對此,光田健康管理中心施旭姿醫師表示,平常人在幼年期累積「骨量」,在25歲將達到「骨量」之尖峰,骨密度最高。35歲之後以每年0.3-0.5%的速率流失,女性更年期後則以每年3-5%的速率流失。若合併有營養攝取或吸收失衡,運動量減少、缺乏陽光照射、有成人骨折病史、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制酸劑、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問題,骨密度下降的速度則會加快。

施旭姿指出,光田綜合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發現,近幾年來院接受健康檢查的教師有將近7成的比例數值都跌掉-1以下,都有程度不等的骨質流失或骨質疏鬆,有些老師甚至已出現腰痠背痛、駝背的症狀。主要是因為教師族群每天從早到晚不停歇為了學生辛勤教學,放學後還常留下來批改作業或寫教案,很少有時間注意飲食中鈣質的攝取,也較少到戶外運動及曬太陽。

保持好骨氣六大招 要你好好保骨

對此,施旭姿提出抗骨鬆六大招,要老師好好照顧骨頭!

1. 規律而適度的運動習慣,如散步、慢跑、登山、騎腳踏車、打球。
2. 適度的曬太陽,幫助體內維生素D的形成。
3. 勿減肥過度,維持正常體重。
4.增加鈣質攝取:每日飲食中建議鈣質攝取量約為1000毫克,除了牛奶外,可另由小魚乾、芝麻、紫菜、海帶、莧菜、油菜等食材中獲得。
5.避免菸、酒或大量攝取茶、咖啡、可樂等含咖啡因的食物。
6.更年期女性若有骨質疏鬆,則應依醫師指示進行治療。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29168

-------------------------------------------------------------------------

教師少曬太陽 缺鈣嚴重達7成

蘋果日報 2013年09月27日 【林海全╱台中報導】

明天就是教師節,台中光田綜合醫院今天統計到院接受健康檢查的老師,發現竟有高達快7成的比例都有骨質流失問題,但很多老師自己都不知道。該院健康管理中心施旭姿醫師表示,老師從早到晚上課,放學後還留下來改作業,很少注意飲食中鈣質的攝取,也很少到戶外運動及曬太陽,導致骨質疏鬆提早形成。

施旭姿指出,現在的人喜歡喝茶、咖啡,導致骨質流失過多,以為補充鈣質就可預防骨質疏鬆,卻忘了要曬太陽、養成運動習慣,產生維生素D,促進鈣質的吸收,建議民眾除了飲食增加鈣質,也要多加運動曬太陽。

光田醫院統計,教師骨質流失的比例達7成。翻攝畫面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ife/20130927/265443/

-------------------------------------------------------------------------



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影片】祝我教師節快樂




「祝我教師節快樂」,教師工會爭取尊重

苦勞網 2013/09/25 高雄市教師工會

據新聞報導,大陸國務院預定將教師節改為9月28日,以方便教師放假;然而,台灣928教師節卻已多年不放假,台灣教師受尊重的程度似乎更是每下愈況!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特別在今年928前夕,推出【祝我教師節快樂】系列活動,一方面給基層老師打氣,呼籲老師自立自強;此外,也向外界宣示「教師關懷社會」的決心,期望能逐漸喚回失落多時的尊重。

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表示,外界常誤以為現在中小學老師工作輕鬆(例如,今年7月《天下雜誌》527 期「誰在教你的孩子」專題中,有關「台灣教師教學時數偏低」的論述),但根據2007年教育部委託全教會專案研究「中小學教師專業工作內涵與現行工作內涵」報告:我國中小學教師平均每天工作時數(含下班時間):高中職教師 8.8~10.6小時,國中教師9.7~11.5小時,國小教師 10.7~12.5小時。其中,「班級經營」相關工作(如:指導晨間打掃、指導早自休、指導午餐午休、指導生活常規、處理偶發事件與違規問題、與學生個別談話及後續輔導、批閱聯絡簿與週記…等)佔全部工作時數之比例:高中職教師 33%、國中教師 44%、國小教師35%,而這已是6年前的數據。

根據今年《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2卷第10期發表之「國中小學校所忙何事?」一文指出:「今日的導師工作內容已不限於和學生互動,把學生生活常規管好即可;據統計,本市國中小學校班級導師學期末繳交資料,足足有二十多種!包括:家庭教育活動記錄、性別平等教育活動記錄、生命教育活動紀錄、生涯教育活動記錄、慶生會記錄、學校本位課程檢核表、課程計畫實施檢核表、班級補救教學記錄表、資訊融入教學記錄表、教師專業評鑑檢核表、書包測量紀錄表、交通安全教學記錄表、春暉專案教學記錄表、品德教育教學記錄表、人權法治教學記錄表、午餐教育教學記錄表、團體活動記錄表、學校本位課程教學成果表…等等等等。」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教育局、教育部不檢討多如牛毛的行政雜事,卻誤導民眾,把「代課老師過多」的責任怪罪老師「授課時數太少、太輕鬆」;此外,還誣指老師「研習時數不足、不知上進」,甚至要用考績恐嚇老師!今日台灣「師道之不尊」,教育主管機關實在要負最大的責任!

但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呼籲基層教師:儘管外界對教師有誤解,但大家仍應挺直腰桿、做該做的事,以不辜負「奉獻教育、守護下一代未來」的初衷;此外,教師工會也要以本次系列活動(如附件,MV連結:https://sites.google.com/a/kta.kh.edu.tw/indexpage/home)向外界宣示:廣大的基層教師絕非自私自利、只知爭權奪利之輩;事實上,許多老師默默行善,參與社會公義也不落人後。教師願意克盡職責、展現身教,並不要求掌聲;但在老師「專業自尊」的同時,也期望外界給予教師應有的尊重!

資料來源: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5733

-------------------------------------------------------------------------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新聞】男師涉性騷擾 遭開除告贏學校

男師涉性騷擾 遭開除告贏學校

聯合新聞網 2013.09.25 【聯合報╱記者游振昇、張家樂/連線報導】

南投縣蘇姓國中男老師被男學生檢舉,言語和動作涉及性騷擾,校方調查屬實,又以男老師曠職10天為由解聘他,男老師不服提行政訴訟,台中高等行政法院昨天判男老師勝訴,校方可上訴。

法官指出,學校以老師性騷擾男學生和曠職等事實解聘,雖有正當理由,但男老師的曠職是去年2月8日開學日至21日,曠職10天,校方以教師法解聘,卻將解聘效力溯及到2月8日,曠職首日,當時曠職才1天,解聘原因的事實未形成,校方的處分顯然違反行政程序法。

男學生說,老師上課時曾講到援交,竟叫學生上台表演援交動作;也有學生說,老師上課談到日本AV女優工作,說「好棒的棒就是指男生重要部位」,也提到「淫,是細久雨」,都令學生感覺被性騷擾。

男老師否認性騷擾指出,現代青少年的性觀念和態度不成熟,容易有錯誤觀念,他有時會提出這類話題以導正,他說對學生的拍肩膀等行為,是鼓勵、讚賞,他自認對學生是熱情、真誠。 且學校沒讓他有任何補救機會就解聘,他永遠被教育界除名,且連補習班都不能教,已超過比例原則。

校方強調,男老師行為已違法教師法「行為不檢有損師道,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又曠職10天才解聘他。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8183790.shtml

-------------------------------------------------------------------------



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

【新聞】教師責任險 叫好不叫座

教師責任險 叫好不叫座

中時電子報 2013-09-25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近年家長控告老師管教不當而索賠的案例時有所聞,一般教職員在執教鞭時,多半感到壓力愈加沉重,即使產險公司有教師團體責任險可以幫教職員分擔一些不必要的風險,不過,對承保的情況來看,教職員投保情況並不踴躍。

據教育部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顯示,100學年校園事件逾5.7萬件,其中非疾病事故之校園事件逾3.6萬件,死亡及受傷統計人數更超過1.8萬人,相當於每天發生近100件如校園安全維護、管教衝突、意外事件等非疾病事故的校園事件,其中有不少教師以及學校等都因此成為被告或被求償。

產險公司近三年陸續都推出教師團體責任險,但該項保費金額並沒有呈明顯上升情況,據初步調查,目前除華南產物有教育團體綜合責任保險、新安東京、泰安產物、新光產物以及明台產物、國泰產物、台壽保等產險公司都有教職員責任保險。

華南產險公司表示,以該公司承保情形而言,老師對此保單的反應並不算熱烈,近3年來,承保情形並無明顯增加之趨勢。在民國100年該項保費約930萬元,101年保費反而略降為約890萬,承保情形呈現下降情形。就平均保費看來,並無明顯下降,投保件數則下降,可知投保意願不升反降。

有產險公司表示,該公司雖有教師團體責任險但不會主動推銷該保險給學校老師或教職員工,也不太願意評論此險種。主要是之前主管機關有「交代」,怕給談太多此產險會讓外界誤解,以為教師投保了該項保險之後就可以體罰學生等等。

老師們投保教育團體責任險可轉嫁學校及教師風險,保障教師或職員於日常工作中,因執行教學、管教或輔導教育工作疏失或過失,直接造成學生受傷、死亡或財物之毀損。

華南產險副總經理張鳴文表示,有些損失是不在理賠範圍內,如非執行職務或實施管教權的損失或者對學生的誹謗、中傷等言語上的傷害;或因洩漏學生個人相關資料所導致的賠償責任及「故意行為」如體罰、犯罪等,都是屬除外不保項目。

資料來源: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30925001306

-------------------------------------------------------------------------

教育團體責任險 教職員護身符

台灣好新聞 2013-9-25 iLife100/台北報導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即將來臨,教師的職業保障也讓人格外關注。近年來家長控告老師管教不當而索賠的案例時有所聞,教職員在執教鞭的壓力上也愈加沉重,稍一尺度拿捏不當,就可能讓自己曝露於風險中。不只壽險得須精挑細選,學校及教職員更著重投保「教育團體責任保險」,將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尋求庇護。

「教育團體責任保險」承保的範圍甚廣,除現行法令規定的公共意外責任保險外,還包含教職員責任保險、僱主意外責任保險、慰問金費用给付保險等三項,將學校、教師、職員及教育環境等多方面風險皆納入考量。只要是政府核可設立之公私立教育機構,五人以上的教育或教師協會、團體皆可投保「教育團體責任保險」。

教職員責任保險是保障教師或職員於日常工作中,因執行教學、管教或輔導教育工作疏失或過失,直接造成學生受傷、死亡或財物之毀損。但像是非執行職務或實施管教權的損失、對學員的誹謗、中傷等言語上的傷害,或是因洩漏學生個人相關資料所導致的賠償責任,以及故意行為,例如體罰、犯罪等,皆屬除外不保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單獨投保「教職員責任保險」或「公共意外責任保險」,保障的都是「第三人」,即學生或在校內的校外人士,並不包含學校內的職員、老師、校長等人,因此當教職員於校內發生事故受傷時,是無法獲得理賠的。建議學校團體可加保「僱主意外責任保險」來補足教職員卻欠缺的保障。

華南產險副總經理張鳴文表示,當孩子在學校不小心跌傷、因為遊戲、同學間打鬧或惡作劇受傷,或發生吃營養午餐中毒等事故時,普遍家長都會認為是老師或學校未盡好管教職責,將孩子受傷的責任歸咎於老師和學校。且近年隨著家長索賠意識抬頭,家長控告老師而對簿公堂的例子屢見不鮮,也因此讓保障教職員的「教育團體責任保險」詢問度和需求度大增。

資料來源:http://yam.taiwanhot.net/portal.php?mod=view&aid=35044

-------------------------------------------------------------------------



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新聞】奶茶豆漿難補鈣 常喝長不高

奶茶豆漿難補鈣 常喝長不高

人間福報 2013/9/25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

為響應第十三屆世界學校乳品日,董氏基金會昨天舉行喝糖飲小心骨鬆,兩份奶培養績優「骨」記者會,呼籲家長不要提供含糖飲料、要提供牛奶給成長中的小孩,現場並請學童示範喝牛奶。圖/陳柏亨

董氏基金會昨日公布一項調查指出,小學生最常喝的飲料是奶茶,約有一成三以為奶茶的「奶」即是牛奶,更有不少老師與家長以為豆漿和米漿也是「奶」,可補鈣。營養師說,此「奶」非彼「奶」,新鮮牛奶才是學童最佳補鈣飲品。

董氏調查全台五十所國小、一萬二千八百五十一名學童,發現三成八學童每天至少喝一次含糖飲料,近二成六學童每隔二至三天喝一次,其中最常喝的含糖飲品,依序為奶茶、含糖茶飲和運動飲料。

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多數學童一天的開始為早餐配紅茶、奶茶或碳酸飲料,糖分和脂肪量過高,容易造成長胖卻不長高的情況,甚至提高骨質疏鬆、骨折和蛀牙的風險。多數小學生知道喝牛奶可促進骨骼健康,調查卻發現將近一成三的學童,誤認為奶茶中的「奶」就是牛奶,連老師家長也不例外。

許惠玉說,在校園衛教活動中,發現不少學生家長、老師,與負責校園午餐的秘書人員,誤以為豆漿(台語為豆奶)、米漿(台語為米奶),都有「奶」可補鈣。當學校餐費預算有限時,會以豆漿、米漿取代牛奶,年紀愈大者,愈有此錯誤觀念。

許惠玉提醒,唯有「鮮奶茶」才是使用新鮮的牛奶,而「奶茶」所使用的「奶精」屬於飽和度高的油脂類,不含奶類成分和營養,長期使用反而易因鈣磷失衡而流失骨本。部分有喝乳品習慣的學童,常以含乳量較低的調味乳,或乳酸飲料取代鮮奶,仍有鈣質攝取不足而妨礙發育的現象。

董氏呼籲「存骨本,要趁早」,鈣質是成長中孩子長高、長壯所需的營養素。國小學童每日所需鈣質約六百至一千毫克,建議小學生「每天兩份奶,培養績優骨」,亦即每天喝兩杯鮮奶,做為鈣質主要來源。若對牛奶過敏或患有乳糖不耐症者,則可多從黑芝麻、莧菜等高鈣食物中攝取。

資料來源: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21663

-------------------------------------------------------------------------

奶茶未必含牛奶 13%學童不知道

自由時報 2013-9-25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奶茶裡的「奶精」不是乳製品,是油脂類,喝多了有熱量和糖分攝取過多的疑慮。 (董氏基金會提供)

今年「世界學校乳品日」活動,邀請福星國小學童共襄盛舉。

多數奶茶加的是奶精

奶茶的奶可不全是牛奶!董氏基金會昨公布調查指出,高達一半以上學童都會喝奶茶,但約有一成三的孩子誤以為奶茶的「奶」指的是牛奶,其實可能是含油脂較高的奶精。還有師長誤以為豆漿(閩南語豆奶)和米漿(閩南語米奶)可補鈣,都是飲食迷思。

董氏基金會於一○一至一○二年間,調查北、中、南、東四區五十所國小、一萬兩千八百五十一名學童乳品攝取現況,結果發現近四成學童天天喝飲料,最常喝的含糖飲品依序為奶茶、含糖茶飲及運動飲料等。有高達五成四學童會喝奶茶,三成七學童會喝鮮奶茶。

奶精屬飽和度高油脂

調查更顯示,有十二.七%學童以為奶茶裡的「奶」指的就是牛奶,連家長也常誤會。其實奶茶中大多是奶精、屬於飽和度高的油脂類,不含奶類成分和營養。董氏宣導時部分家長和孩子聽到時都很驚訝,孩子還說以後都不敢喝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指出,在校園衛教活動中, 不時發現家長、老師、校園午餐秘書人員等,以為豆漿、米漿都有「奶」可補鈣,甚至如果餐費的預算有限, 常常會直接以豆漿、米漿來取代牛奶。其實,這兩種飲品的鈣質含量低,遠不如牛奶。

常喝含糖飲品長不高

許惠玉說,成長中的孩子可以每天喝兩份奶,做為鈣質來源,如果常喝含糖飲品,鈣質又吃不夠,容易太胖或太瘦、長不高,反而增加蛀牙、骨折與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機率,加拿大和美國研究也發現,常吃高油糖鹽飲食,易導致體內鈣質流失,並阻礙身體對鈣的吸收率。

國際間已將每年九月最後一個星期三訂為「世界學校乳品日」,目前已有台灣等四十餘國響應;董氏基金會昨日特別在台北市福星國小舉辦「我愛ㄋㄟㄋㄟ牛奶操」活動,呼籲孩童最好每天喝兩杯牛奶,不要再補錯鈣了。

資料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sep/25/today-life3.htm

-------------------------------------------------------------------------

4成童天天喝飲料 小心長不高

聯合新聞網 2013.09.24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董氏基金會今天呼籲家長不要提供含糖飲料、而應提供牛奶給成長中的小孩。記者陳柏亨/攝影

含糖飲料會「上癮」,董氏基金會調查全台50所國小1萬2851名國小學童發現,近四成國小學童天天喝飲料,最常喝奶茶。即使是有喝乳品習慣的孩子,有些卻不是喝鮮乳,而是喝含乳量不高的調味乳、發酵乳。飲料中過量的糖、奶精會妨礙孩童身體對鈣質的吸收,不但容易造成長不高、也會提高日後骨質疏鬆的機率。

許多學童每天開始的第一餐,搭配的飲料就是紅茶、奶茶或碳酸飲料等含糖飲料。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過去兩年對國小學童的調查發現,38%小學生每天至少喝一次飲料,還有26%學童2 至3天會喝一次飲料。最常喝的含糖飲品為奶茶、含糖茶飲、運動飲料等。

另外,約13%學童以為奶茶裡的「奶」指的是牛奶。許惠玉說,其實奶茶中的「奶精」,是飽和度高的油脂類,但連家長也常誤會,所以早餐會幫孩子買奶茶。 

即使有喝乳品習慣,但不少國小學童喝的是含糖量高調味乳及發酵乳,而不是喝鮮奶。許惠玉說,台灣調味乳的乳含量只須50%以上,還添加糖、香料、色素、增稠劑等,除了易攝取額外熱量,更容易造成蛀牙。至於稀釋乳酸飲料的含乳量更低、乳酸菌數也不夠多,而且糖量高,會造成身體不必要負擔。

許惠玉說,含糖飲料不僅排擠乳品的攝取,過量的糖、奶精,更妨礙孩童身體對鈣質的吸收,會導致鈣流失,進而損害骨質密度,增加日後骨質疏鬆機率。

一旦孩子從小喝含糖飲料變成習慣,到了國、高中就改不過來。如果孩子想喝飲料,許惠玉建議,夏天可以冷泡檸檬水、煮決明子茶、大麥茶,或是以冷泡的紅茶加鮮奶,冬天則可以用枸杞、龍眼乾、紅棗等煮成茶飲。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182096.shtml

-------------------------------------------------------------------------

奶茶含奶豆漿補鈣 師生誤解大

中央社 1020924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4日電)

董氏基金會今天公布調查指出,小學生常喝的飲料是奶茶,約1成3誤以為奶茶的「奶」指的是牛奶,師長以為豆漿和米漿可補鈣。

董氏基金會一年內問卷調查全台50所國小1萬2851位一到四年級小學生,探究學童乳品及飲料攝取習慣,結果一半以上學童會喝奶茶,近4成學童天天喝飲料,最常喝的含糖飲品依序是奶茶、含糖茶飲、運動飲料等。

這次調查看到8成8學童有喝牛奶的習慣,而且在家中喝。乳品近9成都是由家庭提供;1成2學童平時不喝牛奶,主要原因本身不喜歡鮮乳味道、沒人準備或家人不喝、喝了乳糖不耐等,這也很容易放任小朋友購買含糖飲料來喝。

雖然喝牛奶的小學生比以前多,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仍有1成3的孩子誤以為奶茶的「奶」指的是牛奶。

更值得注意是,許惠玉指出,在校園衛教活動中,不時發現家長、老師、校園午餐秘書人員、老師等,以為豆漿(閩南語為豆奶)、米漿(閩南語為米奶),都有「奶」可以補鈣,年紀大愈是如此,如果餐費預算有限,會直接以豆漿、米漿取代牛奶。

許惠玉說,成長中的孩子可以每天喝2份奶,做為鈣質來源,如果常喝含糖飲品,鈣質又吃不夠,容易太胖或太瘦、長不高,增加蛀牙、骨折與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機率,加拿大和美國研究也發現,常吃高油糖鹽飲食,易導致體內鈣質流失,並阻礙身體對鈣的吸收率,增加罹患骨質疏鬆症機率。

雖然只有4%的小朋友平日喝豆漿或米漿,許惠玉提醒,這兩種飲料的鈣質含量遠遠不如傳統的板豆腐,也不如盒裝豆漿,家長別再誤會了。

國際間自西元2000年起,將每年9月最後一個星期三定為「世界學校乳品日」,目前已有40餘國響應,台灣響應此活動的第9年,董氏基金會今天特別在台北市福星國小舉辦「我愛ㄋㄟㄋㄟ牛奶操」活動,呼籲孩童每天喝2杯奶。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309240109-1.aspx

-------------------------------------------------------------------------

小學生最愛喝奶茶 阻鈣吸收恐發育不良

自由時報 2013年9月24日 〔本報訊〕

董氏基金會呼籲學童,每天喝2杯牛奶補充鈣質。(資料照,記者陳建宏攝)

台灣有高達4成的小學生天天喝飲料,最愛的飲料竟是含糖量極高的奶茶,且不少學生誤以為,奶茶裡的「奶」指的是牛奶。

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高達38.2%的學童每天至少喝一次飲料,最愛的飲料前三名分別為奶茶、含糖茶飲及運動飲料,雖有88.4%的學童有喝乳品習慣,但有12.7%認為奶茶裡的「奶」指的是牛奶,連家長也常誤會。

董氏基金會指出,奶茶裡多添加過量的糖及奶精,非真正具有營養價值的鮮乳,長期喝糖飲不喝奶的後果,恐導致孩童發育不良,影響骨骼健康。

另外,更有不少師長讓學童以豆漿、米漿取代牛奶,認為兩者同樣含有鈣質,董氏基金會指出,事實上,豆漿或米漿的鈣質含量遠遠不如牛奶,學童攝取鈣質,應每天喝2杯牛奶為佳。

資料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sep/23/today-fo6.htm

-------------------------------------------------------------------------

太早「斷奶」!4成國小學童天天喝糖飲 阻鈣吸收長不高

NOWnews 2013年9月24日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小學童別輕易「斷奶」!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成長中的國小學童,有近4成天天喝含糖飲料,阻礙鈣吸收,增加蛀牙、長不高甚至骨折、骨鬆風險,呼籲應從小養成「每天兩份奶」的奶類攝取習慣。

早餐配奶茶、可樂等飲料,當心孩子長不高!董氏基金會調查全台50所國小1萬2851位國小學童發現,近4成學童天天喝含糖飲料,最常喝的就是高糖、高油的奶茶,糖和油脂都會破壞鈣質吸收,體重橫著長,還增加骨鬆、長不高風險;即使有喝乳品習慣學童,有些不是喝鮮乳,而是喝含乳量不高的調味乳、發酵乳。

董氏基金會是在101至102年間,調查台灣北、中、南、東4區共50所國小、1萬2851位學童的乳品攝取現況,結果發現,高達38.2%的學童每天至少喝一次飲料;另有25.8%的學童,則是2至3天會喝一次飲料。最常喝的含糖飲品為:奶茶、含糖茶飲、運動飲料等。

天天喝飲料,小心鈣流失,增加長不高、骨鬆機率!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高油、高糖食物除了讓人變胖、增加心血管疾病罹患率,常被忽略的是,更是造成骨質疏鬆的隱形殺手,糖份會讓好不容易吃下肚的鈣游離出來,而油脂更會與鈣結合成不溶性的鈣鹽,阻礙身體對鈣的吸收與利用。

調查同時發現,雖然有88.4%的國小學童平時有喝乳品習慣,但進一步分析,最常喝的乳品除了第一名的鮮乳之外,仍有超過一半學童習慣喝的是含乳量不高的調味乳、奶粉、乳酸飲料。

許惠玉說,離譜的是,仍有12.7%的國小學童以為奶茶裡的「奶」指的是牛奶,連家長也常誤會,所以早餐會幫孩子買奶茶,喝糖飲不喝奶的後果,容易喝下高糖、高熱量,鈣質卻攝取不足,對於發育期兒童有負面影響,導致體位橫向發展長不高,更會影響骨骼健康、生長發育及學習力,並增加蛀牙、骨折與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機率。

許惠玉強調,存骨本要趁早,根據研究顯示,25歲之前,甚至更早18歲之前,如果骨本存不夠,日後再怎麼補也補不回來,呼籲父母務必把關,不在家中存放含糖飲料,更別讓成長中的孩童輕易「斷奶」,應從小養成「每天兩份奶」的奶類攝取習慣。

專家建議,可選擇鮮乳、保久乳或是以3湯匙低脂奶粉沖泡,孩童每天喝2至3杯,幾乎就能獲得一天的鈣質所需;另如無糖優格、無糖優酪乳、低脂起司等乳製品,都是良好的鈣質攝取來源。

資料來源:http://www.nownews.com/2013/09/24/327-2989018.htm

-------------------------------------------------------------------------

4成童天天喝糖飲 恐長不高易骨鬆

華人健康網 2013年9月24日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鈣質是孩子長高、長壯所需的營養素,但一項調查發現,近4成國小學童天天喝含糖飲料,易破壞體內的鈣磷平衡,增加骨質疏鬆和肥胖的風險;即使有喝乳品習慣,但也常以含乳量較低的調味乳,或乳酸飲料取代鮮奶,仍有鈣質攝取不足而妨礙發育的現象。

董氏基金會建議國小學童每日喝兩杯240毫升的牛奶,補充一日鈣質所需。(攝影/駱慧雯)

董氏基金會調查全台50所國小、1萬2851名學童,結果發現38.2%學童每天至少喝一次飲料,25.8%學童每隔2至3天會喝一次,其中最常喝的含糖飲品,依序為奶茶、含糖茶飲和運動飲料。

飲食高油高糖 妨礙鈣質吸收易骨鬆

奶類含有豐富的鈣質,人體吸收利用率佳,是國小學童所需的營養素,但多數學童一天的開始就是早餐配紅茶、奶茶或碳酸飲料,因為糖份和脂肪量高,容易造成長胖、不長高的情況,甚至提高骨質疏鬆、骨折和蛀牙的風險。

高油、高糖食物除了會讓人變胖、增加血管疾病罹患率,更常被忽略是骨質疏鬆。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油脂也是人體所必需,但現代學童普遍攝取過多油脂,事實上,乳品應降低脂肪量,以免油脂和鈣結合成不溶性鈣鹽,造成鈣質被妨礙吸收。

高糖飲品也會加速消耗體內的鈣,增加骨質疏鬆的機率。許惠玉指出,多份研究提到高糖食物會刺激體內胰島素分泌,影響鈣磷平衡和代謝,骨骼中的鈣被游離出來,導致鈣質流失、骨頭質量降低、骨質變脆弱,容易發生骨折。

市售奶茶以飽和類油脂的「奶精」沖泡,完全沒有鮮奶的鈣質和營養成分,反而會增加脂肪和熱量,長期易阻礙鈣質吸收。(攝影/駱慧雯)

而碳酸飲料中,則因含有許多的咖啡因和磷,一旦鈣與碳酸形成磷酸,則會阻礙身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對學齡兒童產生負面影響。

奶茶≠牛奶 喝多易流失骨本

喝牛奶可促進骨骼健康,但調查發現12.7%學童認為奶茶中的「奶」就是牛奶,就連家長也常誤會。其實,「鮮奶茶」才是使用天然的牛奶,而「奶茶」所使用的「奶精」是屬於飽和度高的油脂類,不含奶類成分和營養,長期使用反而易流失骨本。

早存骨本 學童每天應喝2杯鮮乳

國小學童每日所需的鈣質約600至1000毫克。董氏基金會呼籲存足骨本要趁早,建議學童每天喝2杯240c.c.鮮奶,每杯含鈣量約270毫克,幾乎可獲得一天的鈣質所需,或是以3湯匙低脂奶粉沖泡,每天喝2至3杯。

攝取鈣質的來源,除了新鮮牛奶,還包括無糖優格、無糖優酪乳、低脂起司等乳製品,也是不錯的鈣質選擇。若對牛奶過敏或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則可多從芝麻、川七、莧菜等高鈣食物中攝取。

資料來源: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15690

-------------------------------------------------------------------------

近4成學童每天1杯含糖飲料 恐長不高、得骨鬆

中時電子報 2013年09月24日 林宜靜/綜合報導;陳振堂/攝影

董氏基金會24日公布台灣學童乳品及飲料攝取習慣調查結果,發現學童最常喝的飲品為奶茶、含糖飲料、運動飲料,董事基金會呼籲家長給孩子健康飲食環境,每天喝2至3杯240cc的乳品,補充一天鈣質所需。(陳振堂攝)

爸媽照過來,為了寶貝健康,請注意孩子的飲食習慣。據最新醫學調查,有近4成學童,每天至少喝1杯含糖飲料,其中以奶茶最受歡迎。董氏基金會提醒,喝過多含糖飲料,恐怕不易長高,提早骨質疏鬆。建議每天喝2至3杯240cc的乳品,補充一天鈣質所需。

圖為各式展示乳品。(陳振堂攝)

聯合國農糧組織(FAO)為改善全球學童奶類攝取不足的情形,將每年9月最後一個週三定為「世界學校乳品日」。選在「世界學校乳品日」的前一天,董氏基金會公布「台灣學童乳品及飲料攝取習慣調查」。

基金會調查台灣北、中、南、東四區50所國小、12851位學童乳品攝取現況。赫然發現,有38.2%學童每天至少喝一次飲料,25.8%學童2~3天會喝一次飲料,而兒童最常喝的含糖飲品依序為奶茶、含糖茶飲、運動飲料等。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高油、高糖食物除了讓人變胖、增加心血管疾病罹患率,更常被忽略是造成骨質疏鬆的隱形殺手,會消耗身體裡的鈣,並阻礙身體對鈣的吸收與利用。

許多學童一天的開始就是早餐配紅茶、奶茶或碳酸飲料等含糖飲料開始。然而,含糖飲料會讓人體內的「胰島素」分泌增加,造成骨質中的「鈣」游離出來,小孩不易長高,甚至提早造成骨質疏鬆。

此外,孩童喝糖飲不喝奶,易喝下高糖高熱量,鈣質卻攝取不足,導致體位橫向發展卻長不高,更會影響骨骼健康、生長發育及學習力,並增加蛀牙、骨折與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機率。

董氏基金會提醒,有攝取乳品習慣的學童,近9成都是由家庭提供、約8成是在家中飲用;而沒有攝取乳品習慣的學童,近6成是因沒人準備或家人不喝,可見家庭環境對飲食習慣培養非常重要!

董氏基金會呼籲,父母務必把關,提供孩童健康的飲食環境,不在家中存放含糖飲料,更別讓成長中的孩童輕易「斷奶」,應從小養成「每天兩份奶」的奶類攝取習慣,建議每天喝2至3杯240cc的乳品,補充一天鈣質所需。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E8%BF%914%E6%88%90%E5%AD%B8%E7%AB%A5%E6%AF%8F%E5%A4%A91%E6%9D%AF%E5%90%AB%E7%B3%96%E9%A3%B2%E6%96%99-%E6%81%90%E9%95%B7%E4%B8%8D%E9%AB%98%E3%80%81%E5%BE%97%E9%AA%A8%E9%AC%86-20130924003182-260405

-------------------------------------------------------------------------

4成學童每天至少喝1杯飲料 致不易長高

蘋果日報 2013年09月24日 【張博亭/台北報導】

董氏基金會今公布「台灣學童乳品及飲料攝取習慣調查」,發現台灣有近4成學童,每天至少喝1杯含糖飲料,其中以奶茶最受歡迎。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喝過多含糖飲料,會讓胰島素分泌增加,造成骨質中的鈣游離出來,恐致小孩不易長高,甚至骨質疏鬆症。許惠玉表示,學童應每天喝1.5杯240c.c的鮮乳,可有效攝取鈣質。

董氏基金會從去年10月到今年6月,調查全台50所國小,超過1萬名學童,發現有38.2%小孩每天至少喝1杯飲料,25.8%每天至少喝2到3次,最常喝的飲品為奶茶、含糖茶飲和運動飲料,許惠玉指出,奶茶絕不等於牛奶,因為奶茶內含的「奶」,其實是飽和度高的奶精,喝了容易變胖。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ife/20130924/263597/

-------------------------------------------------------------------------



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新聞】前最高法院院長楊仁壽:檢察總長 依法不能向總統報

前最高法院院長楊仁壽:檢察總長 依法不能向總統報

自由時報 2013-9-23 記者林慶川/專訪

針對特偵組查辦立法院長王金平涉關說案爭議,前最高法院院長楊仁壽表示,依法檢察總長不能向總統報告案情,總統也應謹守分際,不要想把手伸入特偵組;另外,此案中的監聽內容不具證據能力,而國民黨撤銷王金平黨籍的方式也不合法。

楊仁壽呼籲馬總統應該要有政治智慧,儘快讓此事圓滿落幕,並在剩餘的兩年半任期內全力拚經濟,才是全民之福,他也勸馬總統應廣納良言,避免淪為「寡人政治」。

問:檢察總長是否可以向總統報告案情?

楊仁壽答:憲法八十二條規定,各級法院的組織,以法律訂之,而法院組織法第五章中,也指檢察機關是司法機關,也因此,檢察總長不能去向總統報告有關於通訊監察的結果,總統也不能接受(報告)。

另外,特偵組只有法院組織法第六十三條之一所規定的那三項(指部會首長以上貪瀆案、重大選舉舞弊案及經檢察總長指定之重大案件),才能偵辦,所以,這個事情(指對前法務部長曾勇夫等人進行行政調查)已經涉及不當了。

監聽內容 並不具有證據能力

問:特偵組被控濫權監聽,你的看法?

答: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五條規定得很清楚,必須是符合第一項下面的十五款才可監聽,依法須是觸犯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才可監聽,看起來曾勇夫及高檢署檢察長陳守煌都沒涉及(這些罪),若真是關說,也不是犯罪,僅是行為不當,這樣(監聽)是不行的。

問:特偵組此次的監聽內容,有無證據能力?

答: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五條中,最重要的是第五項,指違反本條規定進行監聽行為情節重大者,所取得之內容或所衍生之證據,於司法偵查、審判或「其他程序」中,均不得採為證據。

所謂不得採為證據,是指這個證據是沒有證據能力,等於監聽到「勇伯(指法務部長曾勇夫)有怎麼樣,有跟阿煌講啊」、「辦的是林秀濤啦(負責此案上訴與否的高檢署檢察官)」,這都沒有證據能力,換句話說,不僅在偵查不行,審判不行,而用在行政調查,包括公務員懲戒等「其他程序」上,也是不行,這些監聽內容都沒證據能力。

問:檢察總長黃世銘此次查辦關說案過程中,有無不當?

答:我記得黃世銘要就任總長時,我那時候擔任最高法院院長,我去當來賓致詞,跟他說要送他八個字,當總長,這八字若能做到,功德無量,這八個字就是「察察為明、休休有容」,意指任何事情都要查清楚,都要鉅細靡遺,查到了什麼事情的話,也要哀矜勿喜,要辦可以辦,但不要「見獵心喜」,慢慢把證據弄清楚,不要讓人有那種殘酷的感覺。

孔子說的「吾道一以貫之」、「忠恕而已矣」,這個「恕」,就是做事情要「有人性」,儒家的法律人,一定要做到「察察為明,休休有容」。

問:你認為此案是否構成關說的要件?

答:關說當然是不對,這個到底是不是關說?一般人聽到「林秀濤」、「OK!」大概會這樣認為,但以法律人的角度,法律人一定要根據法律的規定來,監聽具體的內容及其衍生的證據,在偵查、審判及「其他程序」上,都不得採為證據。

馬英九總統會這麼講(指如果這不是關說,那什麼才是關說),我在想,第一點,可能特偵組給黃世銘這種觀念,黃世銘給總統這樣的觀念,第二點,總統有可能是去問其他人,但問的人沒有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的觀念,因為這樣產生誤導。

撤銷王金平黨籍 方式不合法

問:國民黨對王金平提出撤銷黨籍訴訟,合法嗎?

答:所謂的政黨,也是「民法」中的社團之一,「人民團體法」是它的特別法,一般來說,無論從人團法或是民法來說,沒有所謂的撤銷,人團法第十五條規定得很清楚,有死亡、喪失資格、開除(除名),如果要開除,因為它是社團法人,民法規定,是要社員參加開會才可以,不是一個人做主席或是理事長,就可以把人開除,國民黨的章程是下位階的,上面是民法,再上面是人民團體法,不能與之牴觸,國民黨雖指有經過考紀會,但考紀會沒有任何代表性,這個過程有很多的瑕疵。

國民黨在台灣執政很久,可能誤認為自己也是政府機關,其實,它是一個社團而已,而除名是要經過全體黨員或會員代表開會過半數來決定。

馬應廣納良言 勿淪寡人政治

問:可否談談你對此次「九月政爭」的看法?

答:馬英九總統平時總給人「溫良恭儉讓」的感覺,但這次看起來不是如此,可能有兩種情形,一種是以前掩飾得很好,現在忽然間對王金平已經有痛恨的感覺,一抓到證據就開始(處理),選舉大家都站在一起,喝交杯酒,也替他拚選舉,忽然間這樣子,到底原來本性就是這個樣子,或者是大概受到什麼刺激來做這個事情,我們一直猜不透,也許總統聽不進別人的話,又沒人敢跟他講,沒人敢跟他建議,若是這樣,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整個國家的大方向,就只有一個人在做,這就是古人說的「寡人政治」。

問:此次政爭風暴未息,你對馬總統有沒有什麼建言?

答:還有兩年半(指馬英九的總統剩餘任期),若是法院最後結果,還是同意假處分,馬英九應該要全力拚經濟,讓台灣民眾能夠快樂一點,這五年來,我感覺一個國家要富強,中產階級的人要占大部分,窮的人很少,很富有的人也不多,要是一直對中產階級徵稅,中產階級變窮,窮人一堆時,這對國家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支持率掉了,執政者要馬上提高警覺,還有兩年半的時間可以好好做,讓中產階級越來越多,貧窮的越來越少,國家才可長可久。政黨每天在政爭,你來我去的,大家應靜下心來,看法律怎麼規定,照法律來,國家才會慢慢進步,但也要有智慧,不必凡事都非要走法律途徑不可。

我相信,馬總統可能會想一搏,「不到黃河心不死」,想看抗告會不會贏,但「在關鍵時刻,做該做的事情」,事情就會圓滿解決,如果關鍵時刻不去做,「坐失機宜」,白白失掉了機會,就很難處理了。

有「詩聖」之稱的唐朝詩人杜甫曾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唐朝唐玄宗時,是「開元之治」,前段都不錯,到最後,因為富人很富有,窮人也一堆,因已無中產階段,經過幾年後,發生安祿山之變,唐朝就走入衰亡之路。

問:你覺得政爭應如何落幕?

答:我在想,解鈴還需繫鈴人,馬要有政治智慧,應該讓事件很快圓滿解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不是只有你法律人心中有一把尺,既然法律是這樣子,若本來就不能贏,何必要再磨合兩年半,讓全國國民都在這邊受苦,你現在就把這個鈴解開,我相信,若好好拚經濟,滿意度不只九.二,搞不好拚到五十、七十都有可能。

馬總統若馬上回頭,馬上解鈴,整個國家就會大幸,否則不曉得以後這兩年半,人民要怎麼生活下去。

資料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sep/23/today-fo6.htm

-------------------------------------------------------------------------

總長密告總統案 特偵駁楊仁壽

中央社 1020923 (中央社記者劉世怡台北23日電)

報載前最高法院院長楊仁壽今天指出,依法檢察總長不能向總統報告案情。特偵組晚間澄清說,楊仁壽恐因外界傳聞,而有誤會。

自由時報今天刊出對前最高法院院長楊仁壽的專訪指出,特偵組查辦立法院長王金平涉關說案,依法檢察總長不能向總統報告案情,總統也應謹守分際,不要想把手伸入特偵組。

特偵組晚間以新聞稿澄清,說明檢察總長黃世銘會向總統告知的原因,並再次強調這起關說案,查無刑責,只有行政責任,因法務部部長(曾勇夫)已涉及此事件,檢察總長無法向上級長官報告,且涉及之層級為立法院院長及行政院部會首長,對國家社會影響至為重大,依憲法第44條規定,審酌權力分立、制衡原則,黃世銘才向總統提出報告,合乎憲法規範意旨。

特偵組舉例,前高院法官楊炳禎因涉嫌召妓、蹺班、賭博遭司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處以撤職,就是採認特偵組對楊炳禎的執行通訊監察的監聽譯文,認定為行政不法的證據。

特偵組說,楊仁壽依外界傳聞而認為特偵組是以涉有關說為由聲請監聽,以及楊仁壽談到監聽譯文在公務員懲戒程序中,沒有證據能力等語,恐有誤會。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SOC/201309230325-1.aspx

-------------------------------------------------------------------------



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新聞】全班蹺課 師以為走錯教室

全班蹺課 師以為走錯教室

中時電子報 2013年09月17日 中國時報 曾百村、李爵安/綜合報導

桃園開南大學上周開學,老師發現教室內空無一人,拍下照片po網寫著「天啊!一個學生都沒有。」(翻攝網路)

大學院校陸續開學,「懶惰的學生」也相繼現形。桃園有大學開學第2天,已經上到第3堂課,教室內卻連1個學生也沒有,獨留老師1人。校方表示,學生上不上課是「自主性」,無法評論學生蹺課「好壞」問題;缺課統一由授課老師決定是否補課。

桃園開南大學本月9日開學,有名林姓講師10日至學校上第3節10:00至11:20分的英文課時,卻發現教室「空無一人」,還以為自己走錯教室,打電話到教務處詢問。

結果,不是老師走錯教室,而是全班「有志一同」集體蹺課!之後該師將照片PO在網路上,並稱「教室內空蕩蕩,1位學生也沒有」、「隨便他們,全學期上課低於80%就當」。照片引起網友議論,「學生如此素質,領22K不意外」、「第3節都快到中午都沒人上,代表整個上午那班都沒學生來上課!」

網友還稱,學生不來上課,校方竟稱要再找時間幫他們補課,若是出了社會到公司上班,難不成也能「遲到再補班?」諷刺私校作法令學生程度退步,難怪越來越沒有競爭力。

開南大學校長室祕書指出,將由任課老師決定如何處置,例如以交報告或補課方式抵去學生缺課。大學強調「自主教育」,校方並不干涉學生缺課問題,「學生開學日缺課,並不代表就是壞的、懶惰的學生。」但若曠課達到20%,該科目可能就直接「被當」,不論期中、期末考試成績再好也沒用。

基隆市經國管理學院有家長請託表示,「中秋要與兒女團聚」,若本周開學3天又要接學子回家,乾脆希望校方能晚點開課。該校「從善如流」,在中秋連假後的23日才開學。

網友打趣說,乾脆請學校延到「國慶日」後再開課,這樣一家人可以團聚久一點!

經國管理學院校長邱明源則表示,有些學子住中南部,未免路途奔波,才會採納家長建議晚點開學。但還是會上滿18周課,晚點休業或補課上滿時數。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E5%85%A8%E7%8F%AD%E8%B9%BA%E8%AA%B2-%E5%B8%AB%E4%BB%A5%E7%82%BA%E8%B5%B0%E9%8C%AF%E6%95%99%E5%AE%A4-20130917000460-260106

-------------------------------------------------------------------------

開南大學全班集體翹課 老師傻眼「我走錯教室了?」

NOWnews 2013年9月17日 社會中心/桃園報導

桃園開南大學一名林姓講師,日前到學校教室上早上10點的課,結果發現教室內「空無一人」。老師以為自己走錯教室,還去電教務處詢問,確認自己沒走錯教室後,才發現全班「有志一同」的集體翹課。(圖/翻攝自網路)

「咦?我走錯教室了嗎?」最近正逢各大專院校開學之際,桃園開南大學一名林姓講師,日前到學校教室上早上10點的課,結果發現教室內「空無一人」。老師以為自己走錯教室,還去電教務處詢問,確認自己沒走錯教室後,才發現全班「有志一同」的集體翹課。

開南大學學生集體翹課,發生在10日上午。開南大學在9日開學,一名林姓講師在10日上午10點至11點20分排上英文課,不料當天他一到教室,發現「空無一人」,林師以為自己走錯教室,結果確認無誤後,才發現全班集體翹課,事後還將教室空無一人的情況拍照下來,上傳臉書分享。

林師在臉書提到「教室內空蕩蕩,1位學生也沒有」、「隨便他們,全學期上課低於80%就當」。對此校方表示,學生上課與否是「自主性」,無法評論學生「翹課」的好壞問題,至於是否補課,由老師自行決定。

網友見到照片,隨即批評「學生這樣的素質,領22K不意外」、「早上8點的課睡覺就算了,10點的課也沒人要上,乾脆以後都中午後上課好了」等。對照大陸學生的努力和積極,不少教育界人士憂心,台灣學生自己都不努力了,難怪一點競爭力都沒有,領22K都還嫌太多。

資料來源:http://www.nownews.com/2013/09/17/138-2987071.htm

-------------------------------------------------------------------------

桃園開南大學全班翹課 老師等嘸人大驚:我走錯教室?

ETtoday 2013年09月17日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桃園開南大學開學第2天,居然有班級整班翹掉早上10點的英文課,氣得老師拍照PO網,引發網友熱議。(圖/翻攝臉書)

有課大家翹?桃園開南大學一名林姓講師,10日至學校上早上10點開始的英文課,卻發現教室內一個人也沒有,打電話詢問教務處確定教室沒錯,等了半天他才恍然大悟,「原來學生全部翹課了!」氣得他把照片PO網,引發網友議論紛紛,現代大學生素質已如此低落,難怪越來越沒有競爭力,「以後領22K不意外。」

對此,開南大學校方緩頰,強調「學生開學日缺課,並不代表就是壞的、懶惰的學生。」大學強調的是「自主教育」,他們並不干涉學生缺課問題。另有私校教務人員透露,今年中秋連假4天緊接在開學日後,不少家長心疼子女離鄉背景求學舟車勞頓,乾脆要孩子等到連假完再來上課,造成今年開學缺課率特高。

日前在教改總體檢論壇上,台大教授薛承泰才痛批大學生翹課成常態,對比大陸大學生積極求學態度令人憂心,「比1000顆飛彈瞄準台灣還驚悚!」沒想到現在連早上10點的課都沒人要上,網友半開玩笑地說,私立大學乾脆以後都中午上課,到國慶日再開學算了。

資料來源: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917/271364.htm

-------------------------------------------------------------------------

早上8點課必翹? 台大教授憂台灣競爭力被「睡光光」

ETtoday 2013年09月15日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現代大學生把翹課當成一種流行,令教授憂心我國競爭力。(圖/取自《大學生了沒》)

同樣早上8點的課,台灣的大學生把蹺課視為常態,大陸的大學生卻是爭相進教室準備,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直言,兩岸年輕學子競爭力的落差令人擔憂,「比1000顆飛彈瞄準台灣還驚悚!」

教改總體檢論壇15日上午舉辦十週年紀念活動,邀請學者專家針對大學過多、招生不足、少子化等問題,分析背後成因並提供建言。

前政務委員、台灣大學教授薛承泰演講時表示,受到少子化影響,大學生越來越少,民國115年時,新生可能會比現在減少35%,在數量減少的情況下,競爭力將是重要關鍵。

但只要花時間看看台灣各校早上空蕩蕩的校園,大學生的競爭力已不言而喻。薛承泰指出,早期台灣的大學是7點開課,現在多改為9點,但早上3小時的課,仍有很多學生起不來,自動忽略第一堂課蔚為流行。

反觀大陸,別說北大、清大等一流名校,連一般學校早上8時都已滿滿是人,明顯感受到大陸學生一股積極向上的態度,這種落差,比飛彈瞄準台灣更令人害怕。

薛承泰痛批,民國90年開始學齡人口大幅下降,當初還在喊廣設高中大學的決策者,簡直只有「白目」二字可以形容,教育單位應思考如何提升學生競爭力,加速因應時代變遷。

資料來源: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915/270740.htm

-------------------------------------------------------------------------



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新聞】學者看教改 形式主義掛帥 12年國教最嚴重

學者看教改 形式主義掛帥 12年國教最嚴重

中時電子報 2013-09-16 中國時報 【林志成/台北報導】

12年國教明年上路,被學者批評是台灣最大的「形式主義」;圖為中正國中學生放學時有說有笑。(本報資料照片/范揚光攝)

在昨天一場座談會中,學者表示,12年國教主張以常態編班方式學習,只為追求假象形式的「公平」與「去標籤化」,反而造成前段、後段學生都學不好,「適性發展」成為一個空話。此一政策是目前台灣最大的「形式主義」。

教改總體檢論壇昨天慶祝成立10周年紀念活動,並舉行「體檢近20年的教改問題—教育形式主義掏空了台灣的根基」座談會,邀請多位學者討論台灣教育界現行的形式主義。

國教行動聯盟召集人、台大應用力學所教受王立昇說,12年國教漠視高中職階段課程內容更深更廣,需要分流的事實,要求以常態編班學習。最後前段、後段學生都學不好,政府再花大錢進行補救教學,真不知所為何來。

王立昇表示,12年國教明年上路,許多學生及家長可能因為學習環境不佳,轉而求助補習班或私校,於是補習風氣更為猖獗,明星學校則由公立轉私立。一般家庭將難以負擔優質教育環境的代價,階級流動更難求。

高等教育方面,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說,現在很多大學教授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看自己論文有沒有被期刊接受;如果沒有,趕快再修改。大學教師原本有教學、研究及服務3個任務,但現在大家都太重視發表論文,忽視了教學和服務。

周祝瑛說,國內大學的特聘與講座教授或彈性薪資等福利,大多傾向以論文高產量者享有,此種不分科系領域、不重實質審查、以論文數量的形式主義作法,壓抑學術界原本強調的多元與自主,讓台灣學術界為西方代工與殖民的情形更加嚴重。

台師大名譽教授吳武典表示,有鑑於道德沉淪現象的嚴重性和普遍性,各國政府莫不設法重整道德,而著眼點在教育。我國現在將德育融入「社會領域」及「綜合活動」等各科教學,但在升學主義橫行下,很難落實。教育當局未來改革課程時,應優先制訂「有品」課程。

資料來源: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1050105/112013091600080.html

-------------------------------------------------------------------------



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

【新聞】校長、家長聯盟籲教師研習納考績指標

連家長都來參一腳了?

教師嘛,就是要乖乖聽話;哪來那麼多意見!





校長、家長聯盟籲教師研習納考績指標

中央廣播電臺 2013/9/11 撰稿‧編輯:江昭倫

為因應12年國教,教育部要求中學老師年底前必須上5堂課、18個小時的研習活動,但部分老師配合度不高,引發全國校長與家長聯盟不滿,認為教師進修是義務,呼籲教育部應將教師研習納入考績參考指標。教育部對此表示,不樂見用考績強制老師研習,希望能透過彈性、鼓勵的方式,讓老師了解進修的重要性。

12年國教將在明年啟動,包括台中市、高雄市都將教師進修列入考績,南投縣也規定教師要開放與參加觀課,卻引發教師反彈。全國校長協會與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今天(11日)表示,12年國教是國家重大教育政策,如果教師不參加研習,不了解政策內容,如何確保學生的受教權?

校長與家長團體認為,依照教師法,教師進修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職業道德,他們呼籲教育部將老師是否參加研習列為成績考核指標之一。全國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說:『(原音)我們不能說考績這個東西當作你唯一的條件,就你不參加當作唯一的條件,可是對有一些老師來講,他真的實在是...就是我剛所說的,他該去他都不去,我們強制他,他連理都不理你。(記者:當成考績的指標之一?)對、對,是這樣的意思。』

不過,教育部對於將教師研習與否和考績掛勾持保留態度,認為還是應該用鼓勵的方式、更有彈性的做法,讓老師願意主動進修。國教署副署長黃新發說:『(原音)當然我們不期待這些都用考績啦或是如何去處理,因為我們是教育單位,我們要有更多的是鼓勵,讓老師能夠了解他的重要性,然後也給老師若干彈性,就是時間或是達成的方式能夠比較彈性一點,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努力的啦。』

教育部表示,目前已規定中學老師年底前必須上完5堂課、18個小時的研習活動,若沒有完成,希望各縣市與學校以不同的方式協助老師補課,在明年7月31日前完成所有研習課程。

資料來源: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449507

-------------------------------------------------------------------------

拒12年國教研習 教師考績恐降等

聯合新聞網 2013/09/12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教育部要求中小學老師都要參加18小時的12年國教研習,部分縣市規定,老師若未參加研習將影響考績,引發教師工會反彈。但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昨呼籲教育部應「言出必行」,讓研習和考績掛勾,教師若拒研習,考績不能打甲。

日前傳出台中市教育局規定老師不參加12年國教研習,考績就不能打甲等;高雄市也發文各校,規範教師每年要進修至少28小時,否則將影響考績。此外,南投縣最近也發文各校,要求教師每年至少要開放一堂課,讓1-2位同儕觀摩,並至少觀摩別人上課2次,以提升教學能力。

教育部國教署副署長黃新發回應指出,12年國教要成功,得仰賴第一線老師,因此要求老師參加5堂課、18小時的研習,到年底至少有8成教師完成研習。但希望縣市政府用鼓勵取代懲罰,不要只因老師沒研習,考績就打乙,盼能循循善誘,讓研習時間更彈性,因公無法參加的人也能「補課」。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吳忠泰指出,官方辦的研習,往往枯燥無聊,口碑很差;尤其12年國教變來變去,去年研習的內容,包括會考等級、免學費等政策都已改變;教育部要先好好檢討研習成效,並開放更多學校自辦研習,不能拿棍棒、用考績來逼老師。

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指出,判斷專業的規準之一,是不斷的在職進修,像營養師、護理師,都設定進修時數。教師進修是權利也是義務,尤其推動12年國教這類重大政策,教師更應參與,若連18小時最基本的研習都抗拒,12年國教很難成功。

薛春光說,南投教師工會連教育局規定觀課都反彈,認為觀課應採自願、不能強迫,但這沒道理。

全家盟理事長吳福濱說,超過9成9的教師考績打甲,教育部應改革考績制度,將教師進修研習作為打考績的指標之一。

資料來源: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76317

-------------------------------------------------------------------------

12年國教研習 竟有師拒訓

中時電子報 2013-09-12 中國時報 林志成/台北報導

12年國教明年上路,教育部希望所有中小學老師進行5堂課、18小時的研習,但傳出有些老師抗拒。全國校長協會及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昨天聯合要求,研習應與考績掛勾,如果不強制教師研習,學校教學難以改變,「12年國教也不用辦了」。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吳忠泰回應,進修是老師的權利與義務,但研習管道很多,官方辦的不一定最好。據他瞭解,教育部辦的研習,教師反應非常不好,造成有些老師不想參加。他反對研習與考績掛勾,教育部應改善研習課程,老師自然會參加。

教育部國教署副署長黃新發也說,鼓勵老師參加研習,但不會以跟考績掛勾的方式強迫老師參加,希望所有中小學老師在明年7月底前完成研習,有些老師之前錯過時間,各縣市應該給予補訓機會。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及全國校長協會昨天共同表示,教育部應強制每個中小學教師參加研習,改變教學方式,12年國教才可能成功。但因為教育部不強制規定,學校也無可奈何。

全國校長協會理事長、新北市北大高中校長薛春光說,站在學校立場,絕對希望老師去研習,如果研習時間與學校上課衝突,可以調整解決。

據了解,台中市教育局要求老師要參加12年國教研習,沒參加者考績不能甲等;高雄市教育局要求老師每學期進修28小時,否則影響考績;南投縣教育局要求老師每學年至少有1次讓同儕觀課、並至少2次摩觀其他老師的課。但這些縣市的作法,遭老師或教師工會的抵制。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表示,12年國教上路後,老師教學方法要跟以前有很大不同(譬如以討論為主或進行差異化教學),但目前許多老師不參加研習尋求改變,這樣下去,他不相信12年國教會成功。

資料來源: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8/20130912000413.html

-------------------------------------------------------------------------

十二年國教上路 教師須進修五堂課 研習缺課 臺中、高雄列考績

國語日報 2013/9/12 楊惠芳/臺北報導

為了推動十二年國教,教育部要求全國國中小教師一定得研習五堂課、共十八個小時,預定在年底前完成,達到百分之百的目標;臺中市和高雄市將教師進修列入考績,沒參加研習的教師,考績不得列為甲等;如果研習時數不足,考績也會受到影響,引發部分教師反彈。

全國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和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昨天聯合呼籲,教育部應打破教職是鐵飯碗的迷思,教師的專業攸關十二年國教的成功與否,應將教師進修列為義務,才能精進教師專業。

全國教師總工會理事長劉欽旭表示,教師的收入包括薪水、進修和退休金等,進修對教師不只是義務,更是權利和福利,教育部應把進修內容和方式明訂在團體協約內,或以法律明訂,不能以行政指導的方式強制教師進修。

有教師強調,進修是好事,但重點是進修的內容和課程,目前有很多研習的內容無趣,使教師認為,進修只是浪費時間,就算被迫參加,也只是在課堂上打瞌睡。

教育部國教署副署長黃新發說,十二年國教成功的關鍵在教師,才要求全國中小學教師參加研習,縣市教育局處應鼓勵教師參加,並給缺課教師補課的機會。針對臺中和高雄將研習列入考績,因教師考績是由學校考績委員會及縣市教育局處決定,教育部予以尊重。

資料來源: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content.asp?Serial_NO=85465

-------------------------------------------------------------------------

教師研習影響考績 全教總建議品質

人間福報 2013/9/12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

十二年國教明年上路,為讓老師與教育改革接軌,教育部要求教師進修研習五堂課、十八小時,以提升教學知能,但之前傳出有些教師不願參加,台中市、高雄市教育局為此祭出考績條款,表示未參加教師將無法獲得甲等考績,引發教師反彈,認為將考績與研習掛勾是恐嚇教師、依法無據。

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與全國家長團體聯盟認為,教師法等相關法源中都已明白表示「教師進修是義務」,同時也規定教師在職期間每一學年需至少進修十八小時或一學分、或五年內累積九十小時或五學分,呼籲教育部與縣市教育局應推動考績改革、將教師研習納入打考績的參考指標,藉此落實教師進修機制。

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表示,教師研習是老師責任也是義務,如果老師連基本的十八小時研習課程都不願參加,又要如何讓十二年國教改革順利推動,強調教師進修的價值與意義絕非取決於個人意願,而是一種教育責任。他表示,教育主管機關有權建立教師專業審核制度,包括成績考核與教師續聘在內,也認同將教師研習出席與作為打考績的指標之一。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吳忠泰回應表示,有些研習課程實在是「口碑不佳」,來授課的師資水準參差不齊,授課內容有時甚至跟不上政策修改腳步,他建議教育當局應針對研習師資建立品管機制。

國教署副署長黃新發表示,對於研習師資的聘請,未來會積極提升授課師資陣容與研習品質,他強調第一線教師是十二年國教成功的重要關鍵,希望教師能配合研習課程,提升應有知能。他不傾向把教師研習與考績掛勾,而是希望各縣市鼓勵老師參加,也期盼校長多與老師溝通。

資料來源: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20107

-------------------------------------------------------------------------

教育部:國教研習鼓勵不懲罰

中央社 1020911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1日電)

部分縣市傳出祭出考績,懲處不參加十二年國教研習的教師,教育部今天強調應採「鼓勵」而非懲罰方式,並呼籲教師參加研習。

為了推動十二年國教,教育部要求全國中小學教師都得參加5堂、18小時的研習,但傳出部分教師遲遲不願參加,台中市教育局、高雄市教育局決定,沒參加的教師年度考績不得甲等,引起反彈。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吳忠泰表示,有些研習課程口碑實在太差,甚至內容已跟不上政策變化,還在用去年的版本。他認為研習是教師的義務,也鼓勵教師多進修、瞭解政策走向,但應有自主選擇權,現在有太多的進修管道,例如台北市中正高中舉辦自主研習,成效備受肯定。

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則認為,政府要推動重要政策,教師必須參與,18小時是最基本的學習,如果連這樣都要抗拒,十二年國教很難成功。他也贊成用考績來迫使教師參加研習,「否則行政單位實在拿不出什麼辦法。」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副署長黃新發表示,十二年國教要成功,第一線教師是關鍵,希望教師能夠配合,瞭解政策的改革。

至於是否該動用「考績」?黃新發表示,原則上應採「鼓勵」的方式,畢竟強迫會使人缺乏興趣,縣市政府應讓研習時間多點彈性,方便教師自由選擇合適的時間參加。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309110288-1.aspx

-------------------------------------------------------------------------



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

【新聞】每天不停說話 八成受訪教師有慢性咽喉炎

每天不停說話 八成受訪教師有慢性咽喉炎
頸椎病、腰肌勞損等也是教師行業中常見的職業病,本報請來醫生教您如何保健

甯德網 2013-9-10 甯德晚報 (記者 藍青)

今天是9月10日教師節。在我們絕大多數人的生命歷程中,老師是陪伴我們懵懂的幼兒時期及青澀的青少年時期重要的角色。老師授予我們知識,教導我們道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辛勤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很多老師也透支了他們的健康。

近日,記者在教師中做了項小調查,其中八成人都患有慢性咽喉炎,此外,頸椎病及腰肌勞損也是教師中常見的病症。就此,我們也請醫生針對老師這些常見的職業病提出了保健建議。

常見職業病之一
一天說話兩到三個小時
八成受訪教師患有慢性咽喉炎

“我患有聲帶息肉好多年了,很容易就聲音嘶啞。”古田小學的錢老師已有15年的教齡,在和記者交談時,聲音有些沙啞,她表示患上聲帶息肉已多年,嚴重時需要到醫院做霧化治療。

昨日,記者隨機對30名中小學教師進行調查,其中八成教師和錢老師一樣,患有慢性咽喉炎。有著17年教齡的張老師患有聲帶小結,說話時聲音明顯 嘶啞。張老師表示,她一周有12個課時,每天至少都有2節課,同時她還是班主任,還需要不時地和班上學生溝通。“每天至少要說二三個小時的話。”張老師 說,她周圍大部分老師都患有類似的慢性咽喉炎,平時也只能靠多喝點水,含點潤喉含片來緩解,“好在現在都用擴音器了,講課可以不用像以前那麼大聲,這樣嗓 子相對也會舒服一些。”

醫生建議
修正發聲方式,控制音量

市醫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醫師魏日富說,由於老師職業的特殊性,說話多、吸入粉筆微塵是教師患上咽喉炎的主要原因。 預防慢性咽喉炎最好的辦法是少說話,但是老師做不到,因此魏醫生建議,老師可修正發聲方法,不要太大聲,不要一次性講太久,可以在課堂上適時停頓,休息一 下。講話時不要喉頭用力,學著用丹田發力運氣來講話。平時要注意補水,少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在這,教您一個練習發聲的方法,先練腹式呼吸,吸氣的時候,感覺空氣進入腹腔而不是胸腔;第二步,緩緩呼氣,呼氣時發音,感覺聲音從腹部推出,可先用“A、E、I、O、U”5個母音字母練習。

常見職業病之二
每天兩個半小時低頭備課、改作業
不少教師患上頸椎病

“我嗓子倒是還好,不過頸部一直感到不舒服,有好多年了。”霞浦一小的王老師沒有咽喉疾病,但常頸部酸痛。在受訪的老師中,有7位表示常感覺頸 部不適,其中4人同時患有慢性咽喉炎。有21年教齡的林老師是名中學語文老師,她既有聲帶小結同時又患有頸椎病,“每天晚上備課、改作業在書桌前一坐至少 都要兩個半小時,現在低頭改作業的時候,才10多分鐘肩頸就酸得受不了,要休息一下。”

醫生建議
不要一次性伏案太久,定時抬抬頭走一走

市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黃建軍表示,教師經常要伏案批改作業,大多數時間裏都是讓頸椎處於低頭狀態,久而久之,形成慢性的勞損。

要預防頸椎病,就要定時改變頭部體位,經常站起來走走。黃醫生建議,老師不要一次性伏案時間太久,定時站起來倒杯水,抬頭動一動。

黃醫生也提供了兩個可以鍛煉頸部肌肉的“小動作”(詳見延伸閱讀1、2),老師在平時空閒的時候可練一練,有助預防頸椎疾病。

常見職業病之三
常久站久坐
腰肌勞損纏上中老年教師

久站久坐的職業特性,讓腰肌勞損也成了教師中較常發生的病症之一。雖然受訪教師中只有3名教師患有腰肌勞損,但不少受訪教師表示,在他們周圍,患上腰肌勞損的同事並不少見。

有著26年教齡的陳老師已被腰肌勞損困擾多年,“站久一點或者坐得久一點,腰部肌肉就開始酸痛,特別是早上起床的時候。有時候都起不來,要拿熱 毛巾敷一敷才行。”他表示,他有好幾位同事都患有腰肌勞損,“年輕的老師身體好,比較少(患有腰肌勞損),這個毛病在上了點年紀的老師中就比較常見了。”

醫生建議
不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固定姿勢,最好能睡硬板床

慢性腰肌勞損是一種積累性損傷,主要由於腰部肌肉疲勞過度所致。黃醫生說,預防腰肌勞損,就不能長時間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要經常改變身體狀態。坐的時候要儘量坐直,睡覺時,最好能睡硬板床。平時多參加些體育鍛煉。

針對腰肌勞損,黃醫生同樣提供了兩個非常簡單的健身動作(詳見延伸閱讀3、4),除了注意以上幾點,空閒的時候老師不妨做做這兩個動作,對鍛煉腰部肌肉頗有幫助的。

延伸閱讀:

1,兩腳自然開立,十指交叉抱於頭後,平穩用力將頭向前下方壓,頸部則施以適當的抵抗力,不讓手將頭壓下。保持此“僵持”姿勢8~10秒或稍長時間,然後放鬆。練習時,應挺胸收腹,不得弓腰駝背。

2,右手置於頭右側,將頭向左側壓下,頸部則施以適當的抵抗力,不讓手將頭壓向左側。保持此“僵持”姿勢8~10秒或稍長時間,然後放鬆。再換方向練習。練習時,上身應保持正直,不得歪向一側。

3,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兩側髖關節向左右兩側扭動,同時肩部也隨著向後微微傾斜,左右共做100次。

4,平臥在床上,雙膝彎曲把腳放在床上,而後用力將臀部抬起,離開床面約10公分,這時你會感到腰背肌在用力。堅持約3~5秒鐘放下,如此反復10下。依此方法每天做3次。

資料來源:http://www.ndwww.cn/news/ndxw/201309/413518.html

-------------------------------------------------------------------------



2013年9月12日 星期四

【新聞】機車教授:媽寶別來修我課

機車教授:媽寶別來修我課

中時電子報 2013年09月09日 中國時報 胡清暉/台北報導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在臉書宣布,不歡迎媽寶、爹寶來修他的課。(取自劉宏恩臉書)

「爹寶」、「媽寶」學生愈來愈多,引發台大校務主管感慨,被網友稱為「機車教授」的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前天也在臉書宣布,不歡迎「媽寶」、「爹寶」來修課。他並直言,「大學」是給想當「大人」的人念的,不想轉大人的同學,麻煩回去念中小學。

各大學陸續開學,台大、政大上周六舉辦新生日及親師座談,台大學務長陳聰富表示,「媽寶」學生愈來愈多,大一新生搬進宿舍,常看到爸媽滿頭大汗提著行李箱,孩子卻低頭玩手機,讓人無奈。

劉宏恩這學期在政大開「法律倫理」、「法律服務」,看到媒體報導後,立即在臉書上宣布,不歡迎「媽寶」、「爹寶」來修課。

劉宏恩說,他在大學部開的課經常有上百人修課,2年前,他在課程大綱宣告「機車學生不要來」,很多人封他為「機車教授」;還收到家長來信批評:「你不懂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你不配當老師!」

孔子也恨朽木糞土

他說,孔子曾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汙也」,就是對不認真的學生會罵「爛木頭」或「大便」。他反問家長,「我可以像孔子一樣罵你的小王子、小公主嗎?」

他觀察,「媽寶」大學生在10年前或許是特例,但這幾年愈來愈多,曾有家長在開學時寫信來問,「我兒子很想修你的課,可是沒選上,可否幫忙加簽?」到了學期末又會有家長打電話來,「想帶孩子全家出國旅行,機票日期剛好遇到期末考,可不可以幫我孩子提前期末考?」

怪獸家長應該檢討

還有高中生在政大推甄面試時遲到1個多小時,失去應考資格,不但不反省,家長竟大鬧面試現場;有學生念到大學,當了班級幹部卻不會訂購全班教科書,跑來問能否由老師自己訂購,在課堂發給學生?

他說,家長應該放手讓學生獨立,過度保護只會造成下一代不懂如何對自己負責。他強調,真正的「有教無類」不是「縱容不良學習態度」,呼籲外界思考,造成「媽寶」、「爹寶」的怪獸家長,才是真正該檢討的對象。

資料來源: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8/20130909000351.html

-------------------------------------------------------------------------

政大副教授:媽寶別來修課

聯合新聞網 2013/09/10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 (圖,張錦弘攝)
「怪獸家長已從小學蔓延到大學了!」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這兩天在臉書宣布,不想「轉大人」的媽寶、爹寶,別來修他的課。

舉凡請假、選不到課,請父母出面處理,他一律不准;喜歡干涉教學、打分數的怪獸家長,請帶孩子回去念「有聯絡簿」的學校。

台大上周舉辦入學典禮,台大學務長陳聰富感嘆,「媽寶」學生愈來愈多,新生搬進台大宿舍,常看到爸媽滿頭大汗提行李,孩子卻低頭玩手機,讓他很感慨。

兩年前,劉宏恩就觀察到類似現象,曾公開宣布,要媽寶、爹寶別來修他的課,因此被封為「機車教授」,還有家長罵他:「你不懂得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你不配當老師!」

前兩天,他呼應陳聰富,再度於臉書PO文,強調「大學」是給想當「大人」的人念的,「不想轉大人的人,麻煩你回去念中學、小學或幼稚園。」這篇文章,短短3天就有6百多人按讚、2百多人分享。

他提醒怪獸家長,孔子面對不認真的學生更嚴厲,會罵他們糞土、朽木,「如果你的孩子可以讓我這樣子嚴厲指正和磨練,我絕對願意讓他修!」孔子不會放任媽寶、爹寶和怪獸家長。

頂著史丹福法學博士光環的劉宏恩,目前在大學部開設法律倫理、法律服務這兩門課,近年發現家長溺愛、縱容孩子,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他舉例,有學生連請假這種小事,都要爸媽代言;修不到課,也有勞家長寫信給教授拜託幫忙「加簽」;到了期末又有家長打電話來求情,說要帶孩子全家出國旅行,剛好遇到期末考,能否讓孩子提前考?他一律不准。

資料來源: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75926

-------------------------------------------------------------------------

政大副教授劉宏恩:媽寶別來修我課

蘋果日報 2013年09月09日 【陳威廷/台北報導】

台大學務長日前才感嘆現在大學生媽寶變多了,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前天在他的臉書PO文(http://goo.gl/mzBGIr)直說:「我的課不歡迎媽寶、爹寶來修……大學是給想當大人的人念的,不想轉大人的人麻煩你回去念中學、小學或幼稚園。

劉宏恩更在文中直言:「喜歡找老師干涉教學和打分數的家長,麻煩你帶你的小王子小公主回去念有聯絡簿的學校,不要來干預大學教學。」 劉宏恩坦言,媽寶在過去10幾年是特例,但近年已經多次遇到長寫信希望能讓他的兒子加修、到了期末又希說要帶小孩出國必須提前期末考等要求。

他認為,家長應該放手讓學生獨立,造成「媽寶」、「爹寶」的怪獸家長,才是真正該檢討的對象。 網友也在台大批踢踢(telnet://ptt.cc)八卦板熱列討論,多數網友認為此文「中肯」、「大推」。

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在他的臉書PO文直說:我的課不歡迎媽寶、爹寶來修。資料照片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ife/20130909/255977/

-------------------------------------------------------------------------

痞子蔡:南部少媽寶 私校生打工多

中時電子報 2013年09月09日 中國時報 胡清暉/台北報導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不歡迎「媽寶」、「爹寶」學生修課,曾在世新、實踐等大學任教的「宅神」朱學恒認為,現在大學生的行為千奇百怪,老師如果管太多,真的會被氣死。

朱學恒分析,「22K是導致媽寶和靠爸族的關鍵因素」,1個月若只拿22K,在台北很難生存,除非中樂透,否則只能吃家裡、用家裡的,才能存到錢。

康寧大學教務長、網路暢銷作家「痞子蔡」蔡智恆表示,普遍來說,這一代年輕人心智成熟較晚,但南部大學「媽寶」現象較不明顯。且私校學生因經濟負擔較重,很多人都打工賺錢,提早進入社會接受磨鍊。

政大政治系學生周景賀說,在新生宿舍確實常看到類似由家長提行李、幫忙整理,同學在一旁玩手機的現象,可能和少子化,導致家長太疼孩子有關。

政大法律系李同學覺得,每個學生都有受教權,教授公開表示不歡迎學生修課的做法不恰當。

全國教師會副理事長吳忠泰表示,獨子化在1995年後日益明顯,加上升學主義形成家長對孩子的「高焦慮、高期待」,讓許多父母成為車伕、鐘點傭人,甚至要孩子以讀書為首要,學習自理能力及人際溝通其次,又以都會區的「媽寶」現象較為嚴重。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榮譽理事長謝國清說,他贊同劉宏恩看法,首先要檢討的是「媽寶」、「爹寶」的父母,孩子總會長大,父母要學會適時放手。

資料來源: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8/20130909000353.html

-------------------------------------------------------------------------

政大副教授:自覺的媽寶還有救

中央社 1020909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9日電)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今天說,有自覺的媽寶學生還有救,先培養獨立自主,再和爸媽漸進溝通,讓家長跟著長大、學會放手。

台灣大學日前舉行新生日,學務長陳聰富感嘆「媽寶」學生越來越多,引發熱烈討論。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也在臉書貼文,不歡迎「媽寶」、「爹寶」學生修課。

劉宏恩表示,以前也曾遇到媽寶學生,通常好幾年才遇到一次,因此當特例看待,但現在每年都有,從選課、成績單、獎學金、宿舍申請等行政事務,都是家長出面和學校或老師溝通,甚至還有家長因孩子自尊心強,要求老師打高分,以免孩子受挫,令人覺得十分荒謬。

「以往中小學家長常和老師聯絡的現象,現在已蔓延到大學」,劉宏恩說,他也曾遇到有家長出面,想討論孩子是否適合修他的課,明明只需師生討論的事,卻要由家長出面,實在令他百思不解;而造成這些媽寶學生的怪獸家長,其實也需要檢討,學著放手。

劉宏恩認為,「媽寶分自覺和不自覺兩種,有自覺的還有救」。他擔任導師時,曾遇到學生哭訴,不管是選擇科系、參加社團、雙主修、甚至就業,家長都要控管,學生想改變卻不知如何做;他因此建議學生培養獨立自主能力,讓家長放心,再漸進溝通,慢慢爭取自己的主導權。

「爸媽也需要跟著孩子長大」,劉宏恩說,當孩子20歲時,還用12歲的方法去對待,當然會養成媽寶,因此家長也要學著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否則孩子將來到社會上一樣會出現問題,而孩子也要有自覺、勇敢一點,如果想要掌握自己的人生,就不要過度依賴父母。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309090295-1.aspx

-------------------------------------------------------------------------


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新聞】國教危機!20萬人次要補救/國一不會分式運算、國三寫不齊26個英文字母…

國教危機!20萬人次要補救/國一不會分式運算、國三寫不齊26個英文字母…

自由時報 2013-9-9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

教育部統計,全國中小學一年有二十萬人次接受補救教學,有國三生甚至寫不全英文字母,教改團體擔心明年十二年國教上路,情況更加惡化。 (記者叢昌瑾攝)

國一生不會小四的數學分式運算,國三生不會唸單字的KK音標,甚至寫不全廿六個英文字母!

12年國教上路 強弱差更大

教育部統計,全國中小學生一年有廿萬人次學習落後而接受補救教學,今年更多,至八月已高達廿萬人次。國中老師和民間教改團體擔憂,明年上路的十二年國教,恐使強者更強、弱者更弱。

一週才一節課 很難拉起來

新北市中和區中和國中英文老師魏雅玲直言,全班卅名學生,近一半的英文程度「不是很理想」,程度好的可以看英文雜誌、用英文寫作,但有不少學生連簡單會話和文法都不行,「小學就開始教英文,怎麼會連廿六個字母都不太會?」補救教學一週才一節,這週有點進步,下週又全忘了,很難拉起來。

台東教育協會理事長陳俊朗表示,「孩子的書屋」現在照顧三百多名中小學生,一半以上的孩子學習落後、是被老師放棄的學生,有國一生的數學只有小四程度,連(1/2+1/3= ? )的分式運算都不會,更難招架國一未知數方程式。

桃園縣青溪國中英文老師許綉敏則提及,語文資質差異大,有國三學生不太會KK音標,例如看到book會唸單字,但卻不知道b的字母要對應KK音標中的b發音,他們正研發差異化分組教學因應十二年國教。

新北市中和國中九年級簡姓學生表示,從國一開始,老師上英文課時他都在發呆,參加補救教學後,老師上課比較有趣,但還是寫不全廿六個英文字母。

補救重點移到小學低年級

陳俊朗直批,九年國教已經讓程度跟不上的孩子,照樣可以升學,國小把學習落後的學生往國中推,明年上路的十二年國教,又要複製同樣的模式,把學習落後的國中生往高中職推,將製造更多學習落後的學生在教室內混日子,傷害老師也傷害孩子,等到學生升上國中再補救已太晚,協會現在已改把重兵移到小學低年級,學不會就馬上補救。

資料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sep/9/today-education1.htm

-------------------------------------------------------------------------



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新聞】增聘正式教師預算 中央僅部分買單

增聘正式教師預算 中央僅部分買單

自由時報 2013-9-9 〔記者林曉雲、朱有鈴、黃文鍠、羅欣貞/綜合報導〕

擬給付1500人薪水 剩下1000人地方分攤

中央政策又要地方部分買單!總統馬英九允諾全國教師課稅配套措施之一,是逐年增聘正式教師,明年估算全國應增聘二千五百名教師,人事預算至少需要十七億多元,但教育部明年預算只編十億元、擬給付一千五百名教師薪水,其餘一千人、七億多元要由地方買單, 引發地方強烈反彈。

國教署副署長黃子騰則表示,明年擬由每班一.六名教師,增加員額到一.六五名教師,但所編列的十億元預算不會是廿二個縣市均分,例如台北市的教師員額已經到每班一.九名教師,原則上不會特別給台北市增聘正式員額的經費補助。

全教總︰馬總統開支票 要全部負責

全國教師總工會副理事長吳忠泰表示,逐年提高教師員額編制是總統馬英九的允諾,所需預算當然要由馬總統和教育部全部負責,地方縣市財政困窘,不能要求地方分攤,否則根本是芭樂票;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則認為,中央和地方財政若都有困難,那麼應重新檢討相關教師課稅配套是否合理,馬總統支票亂開,不能要全民買單。

台南市教育局長鄭邦鎮指出,目前台南市的國小是每班一.五名老師,若要提高至一.六名,需增加三九九人,人事預算將增加四億七千萬元,台南市得自付二億七千萬元,地方無法負荷,不可中央請客、地方買單。

高市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要從現在一.五五提高到一.六編制,就需增聘至少兩百八十名教師,每年增加人事費用至少兩億元,地方無力可負擔。

屏東縣教育處長顏慶祥表示,屏縣能再舉債的額度僅十億元,若增加正式老師一○五人,每年多出的人事費高達一億多元,對地方而言是天文數字。教育部不能再從台北看天下,應該深入了解窮縣偏鄉的困難。

黃子騰表示,根據中小學教師員額編制準則,一○二學年要到一.六人,南市和高市落後,必要時,部長蔣偉寧及國教署長吳清山會與兩市首長溝通。至於地方喊窮、中央補助款如何分配?黃子騰表示,中央和地方要再協商。

資料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sep/9/today-life1.htm

-------------------------------------------------------------------------



2013年9月9日 星期一

【新聞】馬總統重批:這不是關說 什麼才是關說?

馬總統重批:這不是關說 什麼才是關說?

聯合新聞網 2013.09.09 【聯合新聞網、聯合報╱綜合整理】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即時報導】

馬總統重批王 "這不叫關說嗎"? / 鄭熹 藍雍森

對立法院長王金平捲入關說案,總統馬英九(中)與副總統吳敦義(左)、行政院長江宜樺(右)下午親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記者楊萬雲/攝影

立法院長王金平關說案掀波,馬總統於今日下午四點,率吳副總統、江行政院長一起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政府態度。馬總統重話指出,「王院長此舉不是關說,什麼才是關說?」此事政府一定要有所處理,以重振司法信心。

馬統統呼籲王金平院長立即回國,也指出王院長雖有向他說明無法立即回國原因,並說明無關說,只是為安慰柯建銘,但馬總統重話指出:「這不是關說,什麼才是關說?」

總統表示,此事不處理,無法樹立司法獨立,司法應堅守紅線,案件無灰色地帶。若立法院長可關說,是否立委、官員也可以如此?這是台灣司法何去何從的關鍵時刻,政府不可無限沉淪,台灣司法不可淪為有權判生、無權判死,為重建國人對司法信心,在此關鍵時刻,此事一定要有所交待,樹立典範。

針對立法院長王金平捲入關說風暴,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親自召開記者會表示,經過3天思考,內心無比沉痛,立法院長為了最大在野黨黨鞭的司法案件,向法務部長及台高檢檢察長關說,侵犯司法獨立,是台灣民主法治發展最恥辱的一天。「如果我們不能嚴正面對這樣的弊案,台灣將走上無限沉淪」。

馬總統說,王金平有打電話給他,除了說明無法立刻回國的原因外,也解釋他沒有關說司法個案,只是在安慰柯建銘,並請曾勇夫幫忙處理,這個作法談不上關說。

馬總統反問,「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問自己,如果這不是關說,那什麼才是關說?如果有權勢的人都可以關說、影響司法,一般平民要如何保障司法正義」?

馬總統說,這件事沒有任何灰色地帶,也不容我們猶豫妥協。「如果這事沒有一個交代,那豈不是意謂立法院長關說司法沒有關係?如果院長可以,那立委、縣市議員和行政官員是不是都可以關說司法」?

馬總統表示,此刻他的心情沉重無比,「我充分了解這是台灣民主法治何去何從的關鍵,此時此刻的台灣已經站在價值選擇的關鍵時刻,對台灣未來民主發展將會有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馬總統說,他身為總統,無從迴避必須挺身而出,「我們是要讓關說成為常態,眼睜睜看著『有權判生、無權判死』?還是要樹立典範」?全體台灣人必須選擇沉默以對,還是勇敢站出來拒絕關說司法。

馬總統表示,這件事沒有和稀泥的空間,如果立法院長涉入關說,將是民主政治非常嚴重的恥辱,足以擊毀信心。

原訂4時舉行的記者會,因會議延後,遲至4時20分才開始。陪同出席記者會的還包括副總統吳敦義及行政院長江宜樺。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8150329.shtml



馬英九批王:這不是關說,什麼是關說?

新頭殼newtalk 2013.09.08 張永安/台北報導

總統馬英九今(8)天下午四點半親自召開記者會,指王金平關說案,不是關說,什麼是關說?圖:翻攝自電視台

總統馬英九今天下午四點半親自召開記者會,針對立法院長涉及為民進黨立委柯建銘關說案表示,「這如果不是關說,那什麼才是關說?」 他說,民眾對司法個案的關說,深惡痛絕,這條紅線,沒有任何灰色地帶,不容猶豫妥協。

馬英九表示,對於這種干涉司法,會讓台灣社會無限沉淪,他昨天公開呼籲王金平院長盡速回國,王金平有打電話給他,除了說明他無法立即回國的原因外,也表示他只是關心,說安撫的話,並沒有關說。

但馬英九表示,他問自己,這如果不是關說,那什麼才是關說?這讓一般民眾如何期待司法能夠保障公平正義?對於政治關說,民眾一項深惡痛絕,尤其是司法關說,這條紅線,沒有任何灰色地帶,不容猶豫妥協,絕非沒有關係。

馬英九說,他心情沉重無比,這是台灣民主法治何去何從的選擇,也是站在價值選擇的關鍵時刻,對台灣民主發展將有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他表示,如果讓關說司法成為常態,我們要眼睜睜看司法淪為「有權判生,無權判死」?還是讓後人知道,我們樹立典範,堅持司法的價值。

他說,妨礙司法公正,對台灣民主是相當大的恥辱,我們必須選擇,是繼續容忍這樣的情況,還是站在拒絕關說的一方。

http://newtalk.tw/news/2013/09/08/39951.html



王金平撇關說 馬英九沉痛聲明:那什麼才是關說!?

NOWnews 2013年9月8日 記者王鼎鈞/台北報導

對於立法院長王金平涉入關說案,總統馬英九(圖)8日在府內召開記者會,就此事發表聲明,馬總統說,若王金平涉關說屬實,對民主將是一大打擊。(圖/中央社/102年9月8日)

立法院長王金平涉關說案揭發後,「馬王心結」議論再起,雖王金平已致電總統馬英九說明,但總統顯然無法接受,8日下午親自召開記者會並說了重話:「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問自己,如果這不是關說,那什麼才是關說?」

前法務部長曾勇夫涉關說案揭露已超過3天,馬英九周日下午親自舉行記者會發表「沉痛的聲明」;總統指出,這是侵犯司法獨立最嚴重的一件事,也是台灣民主政治發展、民主法治發展恥辱的一天,如果我們不能嚴正面對,台灣將走上無限沉淪的處境。

馬總統表示,昨天他呼籲王金平院長儘快回國說明之後,人在國外的王院長打電話給他,除了說明無法立刻回國的原因外,並解釋並無關說司法個案,王院長說自己只是在安慰柯建銘總召,並請曾勇夫部長幫忙處理,稱這個作法談不上關說。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問自己,如果這不是關說,那什麼才是關說?」馬總統強調,如果有權勢的人都可以關說影響司法,那一般人如何期待司法保障公平正義。

總統表示,有人說政治關說的文化存在已久,政治關說本來就是台灣民眾深惡痛絕的行為,尤其關說涉司法個案,尤應遵守這條紅線,在抗拒政治力量關說司法案件這件事上,沒有任何灰色地帶,也不容猶豫、妥協。

他還說,「如果這件事沒有個交代,那豈不是意味著,如果院長可以關說司法,立委、縣市議員,乃至於行政官員,是不是也都可以關說司法」。此刻他心情沉痛,也充分瞭解,這是台灣民主法治何去何從的關鍵原則,此時此刻的台灣已經站在一個價值選擇的關鍵時刻,這件事接下來的民主發展,將會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馬總統表示,是要讓關說司法成為常態,還是要遏止關說司法,是要眼睜睜看著淪入「有權判生、無權判死」之情境,還是要為此事樹立一個典範,讓後人知道我們堅持民主法治的價值。

總統說,如果立法院長涉入司法關說,黨派司法關說,將是民主政治非常嚴重的恥辱;所以儘管國人對司法有信心,在這關鍵的時刻,全體台灣人民必須選擇,要沉默以對這樣的行為,或勇敢站出來地說,拒絕關說司法。

馬總統表示,「身為總統,我無可迴避必須挺身而出,也呼籲全國民眾,捍衛台灣的民主法治」。

http://www.nownews.com/2013/09/08/301-2983608.htm




馬英九:王金平這不叫關說嗎?

中時電子報 吳家詮 2013年09月08日

馬英九高分貝要求王金平趕快回國說明。

馬英九今天下午親自召開記者會,說出重話,他甚至動怒說,王金平有電話和他解釋說,他是跟柯建銘說「安慰」話,不是關說,但是馬英九認為,這不是關說司法,那什麼才叫做「關說」呢?

馬總統同時沈痛指出,王金平關說法務部長,對民進黨柯建銘所涉司法案件,這是侵犯司法獨立最嚴重的事情;也是我國民主法治發展最為恥辱的一刻。

他沉痛呼籲人在國外的立法院長王金平盡快回台說明。

總統府通知媒體8日下午四點,馬英九總統將有重要說明,結果這場記者會延後20分鐘才開始,而馬英九也是神情嚴肅、語氣沈痛地發表了短短約3分鐘的說明,即結束這場記者會離去,沒有讓記者提問。

馬英九指出,他已要求立法院長王金平就他向法務部長牽涉民進黨立院黨鞭柯建銘所涉司法案件,回國說明。他說,王金平有跟他通電話,王說這是他對柯建銘的「安慰話」,不是關說。

但是馬英九話鋒一轉,他說,在他的認知裡,這不叫「關說」,那什麼才叫做「關說」呢?

馬總統說,在台灣民主發展的過程中,民眾最厭惡的就是各種階層、形式的「關說」,如果此時此刻他如果不挺身出來,豈非司法獨立可以任憑讓立法院來關說左右結果。

馬英九說此刻他心情很沈痛,這是臺灣民主、司法發展的關鍵時刻,此案接下來的發展非常巨大、深遠,我們是要眼睜睜看著司法可以被關說,淪為「有錢判生、沒錢判死」?還是要藉此樹立「典範」遏止關說司法?

馬英九強調,身為總統的他,在這關鍵時刻,在思考了三天後,他決定挺身出來,總統認為若不嚴正面對這個問題,台灣將走向無限沉淪。

特偵組是在前天上午公布,前法務部長曾勇夫、高檢署檢察長陳守煌涉接受立法院長王金平關說,違法指示檢察官就柯建銘在全民電通案遭控背信獲判無罪後,不要上訴,讓柯建銘無罪定讞。特偵組認定曾勇夫、陳守煌沒有刑責,有行政責任,分別函送監察院及送行政評鑑。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E7%9B%A3%E8%81%BD%E7%96%91%E9%9B%B2%EF%BC%9F%E9%A6%AC%E8%8B%B1%E4%B9%9D%E8%A8%98%E8%80%85%E6%9C%83%E8%AA%AA%E6%98%8E-20130908002157-260401



總統嚴詞反司法關說 籲同捍衛

中央社 1020908 (中央社記者黃名璽台北8日電)

總統馬英九今天嚴正發表約4分鐘談話,痛陳立法院長涉司法關說是台灣民主政治與法治發展「最恥辱的一天」,並呼籲全國民眾堅定地捍衛台灣的民主法治。

馬總統近下午4時30分在總統府內召開記者會,對6日特偵組揭露立法院長王金平、前法務部長曾勇夫涉民進黨立委柯建銘司法關說一事,作出嚴正且沉痛聲明。

王金平因為參加女兒在馬來西亞小島的婚禮,至今仍未返台說明。

馬總統在記者會上說,自從最高檢特偵組揭發立法院長關說司法個案以來,已經進入第三天,經過三天思考,「我決定發表這份沉痛的聲明」。

他表示,立法院長為最大在野黨黨鞭的司法案件,關說法務部長及台高檢檢察長,「這是侵犯司法獨立最嚴重的一件事」,也是台灣民主政治發展、民主法治發展「最恥辱的一天」,如果不能嚴正面對這樣的弊案,「台灣將走上無限沉淪的處境」。

總統指出,昨天他呼籲王金平儘快回國說明之後,人在國外的王金平打電話給他,除了說明無法立刻回國的原因外,也解釋並沒有關說司法個案;王金平說只是在安慰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並請曾勇夫幫忙處理,這個做法談不上關說。

總統質疑,「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問自己,如果這不是關說,那什麼才是關說?如果有權勢的人都可以關說影響司法,那一般平民要如何期待司法保障公平正義?」

他表示,有人說政治關說的文化存在已久,「但政治關說本來就是台灣民眾深惡痛絕的行為」,尤其是當關說的事情是司法個案時,「我們更應該堅守這條紅線,在抗拒政治力量關說司法案件的這件事情上,沒有任何灰色地帶,也不容我們猶豫妥協」。

「如果這件事情沒有一個交代,那豈不是意謂著立法院長關說司法個案沒有關係?如果立法院長可以關說司法,那立法委員、縣市議員,乃至於行政官員等,是不是也都可以關說司法?」總統反問。

「此刻我的心情沉重無比,我充份了解這是台灣民主法治何去何從的關鍵選擇,此時此刻的台灣,已經站在一個價值選擇的關鍵時刻」,總統說,這件事情接下來的發展,對台灣未來民主發展,將會有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我們是要讓關說司法成為常態,還是要遏止關說司法?我們要眼睜睜的看著台灣司法淪入有權判生、無權判死的情境,還是要藉由這件事情樹立一個典範,讓後人知道我們堅持民主法治的價值?」

馬總統表示,這件事情沒有和稀泥的空間,如果立法院長涉入司法關說,妨害司法公正,將是民主政治非常嚴重的恥辱,足以擊毀國人對司法的信心,「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全體台灣人民必須選擇,我們要沉默以對,繼續容忍這樣的行為,還是要站出來勇敢的說,我們站在拒絕關說司法文化的一方?」

他最後說,身為總統,「我無從迴避,必須挺身而出,也呼籲全國民眾堅定地捍衛台灣的民主法治」。

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309080174-1.aspx




「台灣法治最恥辱一天」 馬斥王就是關說

自由時報 2013-9-9 〔記者彭顯鈞/台北報導〕

馬英九總統昨天召開記者會,痛批立法院長王金平涉及關說,是台灣民主法治之恥。(記者張嘉明攝)

馬英九啟動的九月政爭昨有新動作,馬昨以總統身分召開記者會,以「宣戰」的口吻痛斥王「侵犯司法獨立」,「是台灣民主法治最恥辱的一天」。馬更反駁王,強調「如果這不是關說,那什麼才是關說?」但對於濫權監聽的批判則隻字不提。

馬昨下午在副總統吳敦義及閣揆江宜樺陪同下召開記者會,照稿發表約四分鐘的談話。他說,自從特偵組揭發立法院長關說非法個案,他經過三天思考,決定發表這份沉痛的聲明。

大動作斥王 「侵犯司法獨立」

馬說,立法院長為了最大在野黨黨鞭的司法案件,關說法務部長與檢察長,「這是侵犯司法獨立最嚴重的一件事!」「這也是台灣民主政治法治發展最恥辱的一天!」如果不能嚴正面對這樣的弊案,台灣將走上無限沉淪的處境!

馬透露,王前天曾致電說明無法立刻回國,也解釋未關說司法個案,只是在安慰柯建銘,並請曾勇夫部長幫忙處理,這個做法談不上關說。馬拉高語氣問,「如果這不是關說,那什麼才是關說?」有權勢者可以關說影響司法,一般平民要如何期待司法保障公平正義?關說司法案件這件事情,沒有任何灰色地帶,也不容我們猶豫妥協!

馬說,如這件事沒有一個交代,豈不意味立法院長關說個案沒有關係?那麼立委、官員是否也可以關說司法個案?

強調不能和稀泥 形同「宣戰」

馬又說,「我的心情沉重無比」,他充分了解這是台灣民主法治何去何從的關鍵選擇,此刻台灣站在一個價值選擇關鍵時刻,這件事情接下來發展,對台灣未來民主發展將有巨大而深遠影響!

馬質疑,我們要讓關說司法成為常態,還是破解關說司法?我們要眼睜睜看著台灣司法淪入有權判生、無權判死的情境?還是藉由此事樹立一個典範?「這個事情沒有和稀泥的空間!」立法院長涉入司法關說、妨害司法公正,「將是民主政治非常嚴重的恥辱!」

馬說,台灣人民必須選擇站在拒絕關說司法文化的一方,身為總統無從迴避,必須挺身而出,也呼籲全國民眾堅定護衛台灣的民主法治。

發言後,馬不讓現場媒體提問即離去,留下一陣錯愕。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sep/9/today-t1.htm



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新聞】不信任教師 再多評鑑也是白搭

不信任教師 再多評鑑也是白搭

台灣立報 2013-9-04 【記者黃文鈴台北報導】

全教總舉行為期兩天的教師評鑑國際研討會,香港與美國代表強調,教師評鑑制度需建立於對教師的信任基礎上,目前多國皆有各自的教師評鑑系統,唯獨芬蘭與台灣尚未建立教評制度。美國教師聯盟代表Ellen Bernstein指出,台灣需先釐清評鑑的目的與方向,是否借鏡其他國家的制度,勿重蹈他國覆轍。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於4、5日舉辦「競爭、品質、合作—專業發展與團體協商國際研討會」。首日以香港、美國德州與新墨西哥州、英國、新加坡個別的教師評鑑制度進行討論,與會代表點出,何以芬蘭沒有教師評鑑制度,但該國的教育策略仍被視為國際成功典範。
要從教職 芬蘭設高標準

美國教師聯盟阿爾伯基克教師工會(Albuquerque Teachers Federation, AFT)理事長 Ellen Bernstein指出,在美國,政治是影響教師評鑑的因素之一,各方卻忽略了教評只是教育拼圖中的其中一塊,若缺少給予教師支持的工作環境,教師們也無法充分表現。

▲「競爭、品質、合作—專業發展與團體協商」國際研討會4日在文化大學大夏館國際會議廳舉行,教育部長蔣偉寧下午出席,與國內外團體學者交換討論意見,希望更了解民間改革期待與國外經驗。(圖文/姜林佑)

相較之下,芬蘭教育為教師職務設下高門檻、高標準,在芬蘭一旦成為老師,社會將給予高度肯定與信任,Ellen Bernstein指出,在美國能透過許多途徑取得教師資格,社會對教師職業的尊重,自然沒有芬蘭高。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總幹事葉建源認為,教評是必要的,但香港的問題是將教評「放得太大」,他認為教評只能滿足教師的晉級、敘薪等行政功能。相對於校長對於老師的外在評鑑,老師的自我檢視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讓外部評鑑成為改進動力,帶動老師自我審視?他認為,一般老師會害怕校長或高職務的人進行評鑑,是擔心評鑑者並不深刻了解自己,他呼籲校長應當「走下來」,多與老師接觸,當學校有信任氣氛與對於老師的專業了解,教評結果才值得信賴,也才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老師應為制度的主人

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台灣的家長團體與教師團體對教師評鑑存有歧見,但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應一同努力。他希望台灣未來實行的教評是以「讓老師專業能成長做思考,而非以讓某個老師被淘汰作為出發點」。

葉建源認為,若希望國內老師都能達成一定教學水準,設計教評制度時應考量如何協助不適任教師。先思考究竟教師是制度的主人,或是被評判的無奈被動者?他幽默譬喻:「秤豬不會使豬變肥、變重,是養豬才會。多秤幾次也不會變重。」呼籲除了教評制度外,重要的是良好的教學環境。蔣偉寧回應:「不秤就不知道豬多重,這也是我們進行評鑑的原因。」

蔣偉寧說,教師評鑑要從教師專業成長為研擬方向,未來將開公聽會,聆聽各方意見。全教總副秘書長羅德水表示,支持教師要專業成長,但並非透過教師評鑑達成,他說:「錯誤的教育政策會禍害一整個世代。我們在立法之前還有機會。」

資料來源: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3020

-------------------------------------------------------------------------

教師評鑑救教育? 美專家:決策者須視教師為夥伴

大紀元時報 2013年09月06日 【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

過去,台灣瀰漫著「實施教師評鑑拯救台灣教育」的氛圍,不過美國教師聯盟(AFT)成員提到,老師需要的是專業回饋及提升專業的具體支援;並舉以「分數加值」系統為基礎的教師評鑑的休士頓地區為例,該區已超過2千教師被迫或自願離職,只好找沒經驗的新進教師代替。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4、5日舉辦「專業發展與團體協商」國際研討會。美國阿爾伯克基教師聯合工會理事長艾倫(Ellen Bernstein)指出,美國曾以加值方式,用學生成績評量老師的教學表現,卻造成無法挽回的問題。她說,教師評鑑無法解決問題,且標準化測試提供的資訊有限,無法解決教學問題。

艾倫建議,如要推動教師評鑑,須先讓教師參與協商,訂出評鑑指標。而改善教師勞動條件,尊重教師專業,才是教育成功關鍵,政策決定者須視教師為夥伴關係,才能提升教育品質。

香港教育人員專業協會總幹事葉建源表示,不能光靠教師評鑑提升教育成效,應以教師專業發展取代。另一教師代表Zeph Capo提醒,教師評鑑並非最好,因教育需要的是支援與合作,他認為焦點應放在教師的專業回饋,唯有合作才能使教育進步。

教育部長蔣偉寧則提到,台灣推動教師評鑑意見分歧,教師、家長團體各有想法,應以「教師專業成長」的觀點看待評鑑,協助教師審視教學過程,評鑑項目不能太複雜,也要讓老師能夠接受。

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tw/n69911/

-------------------------------------------------------------------------

任用給薪掛勾 教評鏡子變刀子

台灣立報 2013-9-05 【記者黃文鈴台北報導】

全金聯與全教總共同舉辦教評國際研討會,5日聚焦集體協商與教評競爭力議題,各國代表紛紛指出,當績效與薪酬制度掛勾,可能會造成企業內部或教育系統崩壞。美國休士頓教師代表Zeph Capo與全教總副秘書長羅德水皆指出,進行評鑑之前,需先釐清該國教育究竟存在什麼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擬出解決之道,而非一味鼓吹教評是萬靈丹。

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會與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5日共同舉辦的各國集體協商經驗分享國際研討會,美國休士頓教師聯合會副理事長Zeph Capo指出,合適的教學環境遠比教學評鑑制度重要。若僅改變教評,卻未改變影響教學環境的因素,就像重新排列鐵達尼號甲板上的椅子,卻不找出沉船原因,應找出教育系統的問題,而非僅聚焦於制度本身。

▲(右起)全教總副秘書長羅德水、台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陳建文、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常務理事董雨英、亞洲區銀行保險暨金融工會秘書長M.R.Shah、美國教師聯盟休士頓教師工會副理事長Zeph Capo,5日參與「競爭、品質、合作—專業發展與團體協商」國際研討會,討論績效管理的必要性與爭議處。(圖文/姜林佑)

他以德州為例,該州施行「教育加值評估系統(EVAAS)」為教師評鑑工具後,發生許多弊端。根據調查,50%的教師EVAAS成績與校長給予的評鑑分數不一致,甚至出現校長調整評鑑分數以符合EVVAS的情況。
教師藏私 終究學生受害

休士頓公立學校教師日前也聲明,自從實行EVAAS之後,教師們彼此更無法信任,擔心對方會偷走好的教學方法,拿到更多獎金。因為老師們不願意分享教學理念與方法,學生們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教師評鑑應該以績效管理概念,來評斷教師教學品質嗎?來自斯里蘭卡的亞洲區銀行保險暨金融工會秘書長M.R. Shah從金融業來看績效管理。他表示,有許多案例顯示,與績效掛勾的薪酬制度,導致某些企業因而倒閉。他認為,績效管理制度是否成功,端看整個團隊是否能齊心合作。

台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與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合聘副教授陳建文舉出國內因績效管理產生的勞資糾紛,包括2008年金融海嘯,台積電試圖以績效表現淘汰績效不佳的員工。陳建文指出,產生糾紛的原因在於,雇主在績效制度上擁有裁量權,若考核被少數主管利用,僅能反映管理者追求效率的意志。他建議,績效管理的執行過程中,應聆聽各方意見。
評鑑目的 在於找到問題

羅德水表示,教育主管機關、校長協會與家長團體一致相信,實施教師評鑑才能拯救台灣教育,卻忽略要先釐清評鑑目的,找出台灣教育究竟出了什麼問題,例如教學現場存在不適任教師;再討論是否能透過評鑑改進、解決問題,若教評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就會變成「為了評鑑而評鑑」。

他指出,進行教評的消極目的在於解決問題,積極目的是提升教師品質。而總結性的評鑑,將教師任用給薪掛勾,教評就成了一把刀子;若透過教評,老師獲得反饋,了解教學哪裡需要加強,教評便是一面鏡子。

教評一旦實施,哪些是必要評鑑指標?羅德水指出,依照《兒童權利公約》第3條明定:「關於兒童的一切行動,不論是由公司社會福利機構、法院、行政當局或立法機構執行,均應以兒童的最大利益為首要考慮」。他認為,處於國民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童,適性教育是首要考量,家長、老師與公部門應一同思考怎麼做對孩子最有利,而非一味增加課程,陷入課程愈多、孩子的競爭力愈高的迷思。

資料來源: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3054

-------------------------------------------------------------------------

美國評鑑經驗 教師爭協商權

中央社 1020905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5日電)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9月4、5日舉辦「專業發展與團體協商」國際研討會,美國代表分享慘痛經驗,強調教師需爭取協商權。

立法院準備修法推動中小學教師評鑑,按照教育部規劃的版本,評鑑結果分為「值得推薦」、「通過」、「需支持成長」,後者需在1年內複評,複評2次內還沒達到「通過」以上水準,將提交學校教評會處理,引起許多爭議。

美國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教師聯合工會理事長柏恩斯坦(Ellen Bernstein)在研討會中指出,美國曾推出「加值方式(Value-Added Methods)」,用學生成績評量老師的教學表現,導致嚴重的問題。

柏恩斯坦認為,教學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就像新手樂迷不瞭解交響樂,以為指揮只是隨著音樂擺擺手。」教師評鑑無法測出團隊合作、批判思考、解決問題的學習成果,標準化測試提供的資訊有限,無法幫助老師,也無法真正解決教學問題。

柏恩斯坦建議,台灣如果要推動教師評鑑,必須先讓教師參與協商,一同訂出評鑑的指標,「教師若是無法開會協商,就是等著成為菜單的一道菜,任人宰割。」

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台灣推動教師評鑑意見分歧,教師、家長團體互相拔河。他認為應該以「教師專業成長」的觀點看待評鑑,協助教師審視教學過程,評鑑項目不能太複雜,也要讓老師能夠接受。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309050042-1.aspx

-------------------------------------------------------------------------

中小學教師評鑑 蔣偉寧:非為了淘汰老師

聯合新聞網 2013/09/05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教育部盼立法院新會期完成修法,全面推動中小學教師評鑑。教育部長蔣偉寧昨天在一項研討會中說,評鑑是要提升教師專業成長,並非為了淘汰老師;未來實施過程會對老師更有同理心,也不會搞得太複雜、勞師動眾,會重視效率,不要為了評鑑而評鑑。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劉欽旭表示,一味將教育成敗簡化成教師責任,好像只要實施評鑑,台灣所有教育問題都可解決,不僅扭曲教師評鑑,甚至妨礙正常教學;全教總要求立法院暫停修法。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則和全教總針鋒相對,昨天發新聞稿指出,全球大多數先進國家都實施教師評鑑,唯獨台灣喊了幾十年,仍付之闕如。

家長聯盟及各縣市近四十個家長團體一致主張,實施教師評鑑刻不容緩;且就全家盟了解,超過一半以上的教師贊成教師評鑑。呼籲立法院盡速修法,讓教師評鑑快點上路。

教育部長蔣偉寧出席致詞指出,教師、家長團體和教育部應站在同一線上,體認教師評鑑是為了提升教師專業成長及教學品質,把學生教得更好;教育部會力求評鑑辦法清楚易懂、容易執行,不造成教師太大負擔。

資料來源: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75134

-------------------------------------------------------------------------



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弱勢學生調查,急件!


接到「弱勢學生提報單」空白表,輔導室還要求「急件!」、「請於 9/4 前交回」。

表格中大約就是「單親」、「外籍配偶」、「原住民」、「低收入戶」...這些資料;好笑的是,這些資料在學校學籍管理系統中都有,輔導室很容易就可以取得,為何還要各班導師重新提報?


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新聞】強推教師評鑑 中外殷鑑不遠

強推教師評鑑 中外殷鑑不遠

中央社 1020903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3日電)

台灣準備立法在中小學推動教師評鑑,教師擔心未蒙其利,先影響學生受教權益。尤其國內外相關惡例不少,美國甚至發生數千位教師被迫離職、新陳代謝不及的慘痛經驗。

按照教育部規劃,中小學教師評鑑以學校為單位,依教師服務年資區分評鑑頻率。年資3年內初任教師每年都要接受評鑑,年資4年以上則是每4年評鑑一次。

評鑑結果分為「值得推薦」、「通過」、「需支持成長」,後者需在1年內複評,複評2次內還沒達到「通過」以上水準,將提交學校教評會處理。

目前相關法案正等待立法院審議,而社會各界正反聲音都有。家長和教育管理階層希望透過教師評鑑把關品質,並和不適任教師機制掛勾。教師團體則擔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追逐績效而忽略教學等問題。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文宣部主任羅德水表示,教育部宣稱教師評鑑和解聘教師無關,但按規劃複評2次未通過送教評會,就是「實質掛勾」。

羅德水認為,關鍵在於指標、程序誰來訂定?誰來評鑑?台灣大專校院推動教師評鑑多年,便衍生許多弊病,有私校將評鑑當作逼退資深教師的工具,動輒訂出上百條指標,使人動輒得咎。

台灣就曾發生私校將招生、學生就業、甚至是拉企業捐款等,都列入評鑑的加減分項目。有的老師怕達不到要求,只好自掏腰包找廠商做假的「產學合作」,造成中文系老師找牙科診所做病歷修辭研究,英語系老師幫養豬戶上會話課等亂象。

國外推動教師評鑑同樣多有負面效應。受邀來台參加研討會的美國教師聯盟(AFT)代表卡坡(Zeph Capo)今天受訪表示,休士頓地區推動「分數加值」制度,即將學生分數當作教師評鑑的計算基礎,忽略了城鄉差距,造成超過2000位教師被迫離職。

卡坡指出,「分數加值」制度嚴重干擾教學,許多老師達不成目標,被迫假造成績。很多資深教師看不下去,憤而辭去教職,教育單位只好大量啟用沒經驗的老師,受害最大的仍是學生。

香港教育人員專業協會總幹事葉建源表示,評鑑就像是「身體檢查」,真要治病,還是得找醫生治療,且教育品質的基礎在於教師的學習、反思和合作,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成效會比教師評鑑更好。

教師評鑑如同雙面刃,一方面可以約束教師的不當行為,一方面又掐住教師脖子,限制了創意和啟發。關鍵在於「量化」的管理思維,不見得適用在教育、文化等社會科學的領域,畢竟一個人的優劣品質和工作表現,是難以用少少幾個指標衡量的。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309030403-1.aspx

-------------------------------------------------------------------------

教師評鑑 應像映照盲點的鏡子

台灣立報 2013-9-03 【記者黃文鈴台北報導】

全教總以教師評鑑為主題,自4日起舉辦為期兩日的國際研討會,3日行前記者會上,來自美國德州與新墨西哥州教師聯合工會的代表皆指出,教師評鑑的目的是給予老師教學反饋,而非侷限於分數多寡。教師評鑑就如一面鏡子,讓教師看到自己需改進之處,而非讓老師感覺挫敗。
參考國外經驗 學者交換意見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將於9月4日、5日舉辦「競爭、品質、合作—專業發展與團體協商」國際研討會,聚焦教師評鑑制度,美國教師聯盟、香港教育人員專業協會、國際教育組織亞太地區總部代表與國內教育工作者交流。

美國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教師聯合工會」理事長Ellen Bernstein表示,若只是成天教學,老師們只會在教學環境中與孩子們為伍,「像被隔離般,可能整天也不會和任何成人對話,無從得知自己的教學狀況。」若透過健全的教師評鑑系統,就像照鏡子,得以了解自身教學的品質、需改進之處,得到珍貴的反饋,再加上同事間的專業對話,老師能朝著專業教學發展,才是教師評鑑的目的。

▲全教總將於9月4日、5日舉辦「競爭、品質、合作—專業發展與團體協商」國際研討會,邀請美國德州「休士頓教師聯合工會」副理事長Zeph Capo(左1)、香港教育人員專業協會葉建源(左2)及美國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教師聯合工會」理事長Ellen Bernstein(右1)與國內教育工作者交流。(圖文/姜林佑)

香港教育人員專業協會議員葉建源以健康檢查比喻教師評鑑。他解釋,健康檢查只能找出身體的毛病,要增進健康,唯有平時吃好睡好,也就是讓教師透過教學工作的反思與合作學習,實際提升教學品質。

他認為,校長或主任必須先釐清評鑑目的,究竟是要找出教師優點或缺點?透過評鑑給予其鼓舞或讓其受傷?使得評鑑雙方達成專業對話並相互尊重。
休士頓 實行多年仍不夠完備

德州「休士頓教師聯合工會」副理事長Zeph Capo認為,美國教師評鑑系統經過多年不斷演變而成,至今尚未完備。以休士頓為例,2010年起以SAS軟體公司的「教育加值評估系統(EVAAS)」計算出的分數,評估休士頓市教師的表現。由於制度設計不良,部分官員只著重分數,忽略教學環境外的其他因素,造成許多教師反彈,今年評鑑成績公布後,自願離職、遭解聘的老師約2千人,是去年的兩倍。

他認為,唯有制度明確的教師評鑑系統,提供老師教學反饋,才是評鑑最主要的目的。目前儘管教師工會有參與評鑑,但無法實質參與最核心的討論,也無法和談判桌上的其他評鑑者平起平坐,這是未來要改進的方向。

全教總理事長劉欽旭表示,為期兩天的研討會將就其他國家的例子,來看教師評鑑究竟應當如何進行,並給予實質建議。立法院將於17日開始新會期,全教總呼籲朝野兩黨,應審慎評估教師評鑑入法的必要性。

資料來源: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2971

-------------------------------------------------------------------------

美港教師組織 來台論教師評鑑

中央社 1020903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3日電)

台灣推動教師評鑑制度,衍生許多爭議,全國教師公會總聯合會邀請美國、香港等教師組織來台,探討確保教育專業的制度。

全教總將於9月4日、5日舉辦國際研討會,參與者來自美國教師聯盟(AFT)、香港教育人員專業協會、國際教育組織亞太地區總部等。

全教總指出,台灣高等教育推動評鑑後,衍生許多爭議,教師追逐論文指標,易忽略教學。而立法院現在則準備修法,推動中小學教師評鑑,可能又是另一場浩劫。

根據教育部日前公布的規劃,中小學教師評鑑以學校為單位,依教師服務年資區分評鑑頻率。年資3年內初任教師每年都要接受評鑑,年資4年以上則是每4年評鑑一次。

評鑑結果分為「值得推薦」、「通過」、「需支持成長」,後者需在1年內複評,複評2次內還沒達到「通過」以上水準,將提交學校教評會處理。

目前法案準備在立法院審議,爭議包括是否會與考績、聘任機制掛勾,藉由評鑑淘汰不適任教師等,國內各教育團體主張不一,勢必有一場激烈的攻防。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309030027-1.aspx

-------------------------------------------------------------------------

評鑑入教師法 全教總:要有配套

台灣醒報 2013-09-03 【台灣醒報記者黃文瑜台北報導】

「教評是體檢,不是考試。」教師總公會針對教育部將教師評鑑列入教師法一事,舉辦國際研討會,教總公會執行長張文昌表示,希望教育部能與第一線教師對談。美國教育專家柏恩斯坦說,教評的目的是為提升老師專業素養。另一位美國學者卡波期許,台灣應汲取其它國家教評經驗,讓教評更合理。

為避免中小學複製高教評鑑的失敗經驗,並使各界客觀看待教師評鑑制度,全教總特於9月4日~5日舉辦「競爭、品質、合作—專業發展與團體協商」,邀請美國及香港教育專家召開國際研討會,全教總呼籲,朝野黨團應參考本次研討會之會議共識,停止教評入教師法的修法進程,待所有教評實施辦法及配套完善後再立法。教育部長蔣偉寧也將於4日參與研討。

國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教師聯合工會」理事長柏恩斯坦認為,教師評鑑不能以學生成績做為評斷指標,因為如果焦點只放在這麼小的事情上,教育不會有改變,因此她建議,台灣的教師評鑑制度,一定要把在教育現場的老師意見納入評鑑,這樣的政策才能支援老師,並且官員與老師的關係應該要相互支持。卡波也指出,美國曾有地方學校因為以學生成績做為評鑑標準,導致2000名教師因不滿評鑑制度而離職,反而造成更大的教育問題。

「教評就像身體檢查。」香港教育人員專業協會議員葉建源則認為,教評是必須的,因為關係到調薪與管理層面的問題,但是教評需注意其公平性及有效性,並且要設立老師申訴途徑。他舉例,有些評分者到教育現場,發現班上的一個學生一直吵鬧,而台上老師都不理,就認為老師不關心學生,把老師評為不適任教師,但因為有申訴管道,所以能了解老師的真正想法和做法。不會輕易評定老師的好壞。

張文昌也指出,教評如果像健康檢查,就不應該用來淘汰不適任教師,否則教評就成了「考試」。他強調,教評應與不適任教師脫鈎,教評是為了幫助老師成長,而不適任教師則應由師資培育系統處理。他也提出質疑如果師範學校培育出來的學生已取得合格教師證,又從師範學校制定一套評鑑標準,來淘汰不適任教師,似乎有些矛盾。

「評鑑項目應該要由第一線的老師與專家學者共同制訂。」張文昌認為,並舉辦公聽會確定標準適用,並且評鑑的老師應由專業人員如資深老師擔任評分工作,不能只請大學教授或是新任老師擔任教評委員。並且評鑑後,一定要讓老師知道教學上需加強的地方,並予以協助,讓教評變得更有意義。

「美國的教評制度不是一夕造成的,而是好幾年來的努力。」美國德州「休士頓教師聯合工會」副理事長卡波說,美國的制度也不是最好的,也都不斷在改進中,因此他期許,「希望台灣能記取我們失敗的經驗,學習我們成功的經驗。」讓台灣的教評合理,並能幫助老師提升專業素養。

圖說:教師總公會針對教育部將教師評鑑入教師法一事,舉辦國際研討會,希望評鑑項目應該要由第一線的老師與專家學者共同制訂。

資料來源:http://www.awakening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43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