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任教師 再多評鑑也是白搭
台灣立報 2013-9-04 【記者黃文鈴台北報導】
全教總舉行為期兩天的教師評鑑國際研討會,香港與美國代表強調,教師評鑑制度需建立於對教師的信任基礎上,目前多國皆有各自的教師評鑑系統,唯獨芬蘭與台灣尚未建立教評制度。美國教師聯盟代表Ellen Bernstein指出,台灣需先釐清評鑑的目的與方向,是否借鏡其他國家的制度,勿重蹈他國覆轍。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於4、5日舉辦「競爭、品質、合作—專業發展與團體協商國際研討會」。首日以香港、美國德州與新墨西哥州、英國、新加坡個別的教師評鑑制度進行討論,與會代表點出,何以芬蘭沒有教師評鑑制度,但該國的教育策略仍被視為國際成功典範。
要從教職 芬蘭設高標準
美國教師聯盟阿爾伯基克教師工會(Albuquerque Teachers Federation, AFT)理事長 Ellen Bernstein指出,在美國,政治是影響教師評鑑的因素之一,各方卻忽略了教評只是教育拼圖中的其中一塊,若缺少給予教師支持的工作環境,教師們也無法充分表現。
▲「競爭、品質、合作—專業發展與團體協商」國際研討會4日在文化大學大夏館國際會議廳舉行,教育部長蔣偉寧下午出席,與國內外團體學者交換討論意見,希望更了解民間改革期待與國外經驗。(圖文/姜林佑)
相較之下,芬蘭教育為教師職務設下高門檻、高標準,在芬蘭一旦成為老師,社會將給予高度肯定與信任,Ellen Bernstein指出,在美國能透過許多途徑取得教師資格,社會對教師職業的尊重,自然沒有芬蘭高。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總幹事葉建源認為,教評是必要的,但香港的問題是將教評「放得太大」,他認為教評只能滿足教師的晉級、敘薪等行政功能。相對於校長對於老師的外在評鑑,老師的自我檢視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讓外部評鑑成為改進動力,帶動老師自我審視?他認為,一般老師會害怕校長或高職務的人進行評鑑,是擔心評鑑者並不深刻了解自己,他呼籲校長應當「走下來」,多與老師接觸,當學校有信任氣氛與對於老師的專業了解,教評結果才值得信賴,也才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老師應為制度的主人
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台灣的家長團體與教師團體對教師評鑑存有歧見,但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應一同努力。他希望台灣未來實行的教評是以「讓老師專業能成長做思考,而非以讓某個老師被淘汰作為出發點」。
葉建源認為,若希望國內老師都能達成一定教學水準,設計教評制度時應考量如何協助不適任教師。先思考究竟教師是制度的主人,或是被評判的無奈被動者?他幽默譬喻:「秤豬不會使豬變肥、變重,是養豬才會。多秤幾次也不會變重。」呼籲除了教評制度外,重要的是良好的教學環境。蔣偉寧回應:「不秤就不知道豬多重,這也是我們進行評鑑的原因。」
蔣偉寧說,教師評鑑要從教師專業成長為研擬方向,未來將開公聽會,聆聽各方意見。全教總副秘書長羅德水表示,支持教師要專業成長,但並非透過教師評鑑達成,他說:「錯誤的教育政策會禍害一整個世代。我們在立法之前還有機會。」
資料來源: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3020
-------------------------------------------------------------------------
教師評鑑救教育? 美專家:決策者須視教師為夥伴
大紀元時報 2013年09月06日 【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
過去,台灣瀰漫著「實施教師評鑑拯救台灣教育」的氛圍,不過美國教師聯盟(AFT)成員提到,老師需要的是專業回饋及提升專業的具體支援;並舉以「分數加值」系統為基礎的教師評鑑的休士頓地區為例,該區已超過2千教師被迫或自願離職,只好找沒經驗的新進教師代替。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4、5日舉辦「專業發展與團體協商」國際研討會。美國阿爾伯克基教師聯合工會理事長艾倫(Ellen Bernstein)指出,美國曾以加值方式,用學生成績評量老師的教學表現,卻造成無法挽回的問題。她說,教師評鑑無法解決問題,且標準化測試提供的資訊有限,無法解決教學問題。
艾倫建議,如要推動教師評鑑,須先讓教師參與協商,訂出評鑑指標。而改善教師勞動條件,尊重教師專業,才是教育成功關鍵,政策決定者須視教師為夥伴關係,才能提升教育品質。
香港教育人員專業協會總幹事葉建源表示,不能光靠教師評鑑提升教育成效,應以教師專業發展取代。另一教師代表Zeph Capo提醒,教師評鑑並非最好,因教育需要的是支援與合作,他認為焦點應放在教師的專業回饋,唯有合作才能使教育進步。
教育部長蔣偉寧則提到,台灣推動教師評鑑意見分歧,教師、家長團體各有想法,應以「教師專業成長」的觀點看待評鑑,協助教師審視教學過程,評鑑項目不能太複雜,也要讓老師能夠接受。
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tw/n69911/
-------------------------------------------------------------------------
任用給薪掛勾 教評鏡子變刀子
台灣立報 2013-9-05 【記者黃文鈴台北報導】
全金聯與全教總共同舉辦教評國際研討會,5日聚焦集體協商與教評競爭力議題,各國代表紛紛指出,當績效與薪酬制度掛勾,可能會造成企業內部或教育系統崩壞。美國休士頓教師代表Zeph Capo與全教總副秘書長羅德水皆指出,進行評鑑之前,需先釐清該國教育究竟存在什麼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擬出解決之道,而非一味鼓吹教評是萬靈丹。
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會與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5日共同舉辦的各國集體協商經驗分享國際研討會,美國休士頓教師聯合會副理事長Zeph Capo指出,合適的教學環境遠比教學評鑑制度重要。若僅改變教評,卻未改變影響教學環境的因素,就像重新排列鐵達尼號甲板上的椅子,卻不找出沉船原因,應找出教育系統的問題,而非僅聚焦於制度本身。
▲(右起)全教總副秘書長羅德水、台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陳建文、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常務理事董雨英、亞洲區銀行保險暨金融工會秘書長M.R.Shah、美國教師聯盟休士頓教師工會副理事長Zeph Capo,5日參與「競爭、品質、合作—專業發展與團體協商」國際研討會,討論績效管理的必要性與爭議處。(圖文/姜林佑)
他以德州為例,該州施行「教育加值評估系統(EVAAS)」為教師評鑑工具後,發生許多弊端。根據調查,50%的教師EVAAS成績與校長給予的評鑑分數不一致,甚至出現校長調整評鑑分數以符合EVVAS的情況。
教師藏私 終究學生受害
休士頓公立學校教師日前也聲明,自從實行EVAAS之後,教師們彼此更無法信任,擔心對方會偷走好的教學方法,拿到更多獎金。因為老師們不願意分享教學理念與方法,學生們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教師評鑑應該以績效管理概念,來評斷教師教學品質嗎?來自斯里蘭卡的亞洲區銀行保險暨金融工會秘書長M.R. Shah從金融業來看績效管理。他表示,有許多案例顯示,與績效掛勾的薪酬制度,導致某些企業因而倒閉。他認為,績效管理制度是否成功,端看整個團隊是否能齊心合作。
台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與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合聘副教授陳建文舉出國內因績效管理產生的勞資糾紛,包括2008年金融海嘯,台積電試圖以績效表現淘汰績效不佳的員工。陳建文指出,產生糾紛的原因在於,雇主在績效制度上擁有裁量權,若考核被少數主管利用,僅能反映管理者追求效率的意志。他建議,績效管理的執行過程中,應聆聽各方意見。
評鑑目的 在於找到問題
羅德水表示,教育主管機關、校長協會與家長團體一致相信,實施教師評鑑才能拯救台灣教育,卻忽略要先釐清評鑑目的,找出台灣教育究竟出了什麼問題,例如教學現場存在不適任教師;再討論是否能透過評鑑改進、解決問題,若教評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就會變成「為了評鑑而評鑑」。
他指出,進行教評的消極目的在於解決問題,積極目的是提升教師品質。而總結性的評鑑,將教師任用給薪掛勾,教評就成了一把刀子;若透過教評,老師獲得反饋,了解教學哪裡需要加強,教評便是一面鏡子。
教評一旦實施,哪些是必要評鑑指標?羅德水指出,依照《兒童權利公約》第3條明定:「關於兒童的一切行動,不論是由公司社會福利機構、法院、行政當局或立法機構執行,均應以兒童的最大利益為首要考慮」。他認為,處於國民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童,適性教育是首要考量,家長、老師與公部門應一同思考怎麼做對孩子最有利,而非一味增加課程,陷入課程愈多、孩子的競爭力愈高的迷思。
資料來源: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3054
-------------------------------------------------------------------------
美國評鑑經驗 教師爭協商權
中央社 1020905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5日電)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9月4、5日舉辦「專業發展與團體協商」國際研討會,美國代表分享慘痛經驗,強調教師需爭取協商權。
立法院準備修法推動中小學教師評鑑,按照教育部規劃的版本,評鑑結果分為「值得推薦」、「通過」、「需支持成長」,後者需在1年內複評,複評2次內還沒達到「通過」以上水準,將提交學校教評會處理,引起許多爭議。
美國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教師聯合工會理事長柏恩斯坦(Ellen Bernstein)在研討會中指出,美國曾推出「加值方式(Value-Added Methods)」,用學生成績評量老師的教學表現,導致嚴重的問題。
柏恩斯坦認為,教學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就像新手樂迷不瞭解交響樂,以為指揮只是隨著音樂擺擺手。」教師評鑑無法測出團隊合作、批判思考、解決問題的學習成果,標準化測試提供的資訊有限,無法幫助老師,也無法真正解決教學問題。
柏恩斯坦建議,台灣如果要推動教師評鑑,必須先讓教師參與協商,一同訂出評鑑的指標,「教師若是無法開會協商,就是等著成為菜單的一道菜,任人宰割。」
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台灣推動教師評鑑意見分歧,教師、家長團體互相拔河。他認為應該以「教師專業成長」的觀點看待評鑑,協助教師審視教學過程,評鑑項目不能太複雜,也要讓老師能夠接受。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309050042-1.aspx
-------------------------------------------------------------------------
中小學教師評鑑 蔣偉寧:非為了淘汰老師
聯合新聞網 2013/09/05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教育部盼立法院新會期完成修法,全面推動中小學教師評鑑。教育部長蔣偉寧昨天在一項研討會中說,評鑑是要提升教師專業成長,並非為了淘汰老師;未來實施過程會對老師更有同理心,也不會搞得太複雜、勞師動眾,會重視效率,不要為了評鑑而評鑑。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劉欽旭表示,一味將教育成敗簡化成教師責任,好像只要實施評鑑,台灣所有教育問題都可解決,不僅扭曲教師評鑑,甚至妨礙正常教學;全教總要求立法院暫停修法。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則和全教總針鋒相對,昨天發新聞稿指出,全球大多數先進國家都實施教師評鑑,唯獨台灣喊了幾十年,仍付之闕如。
家長聯盟及各縣市近四十個家長團體一致主張,實施教師評鑑刻不容緩;且就全家盟了解,超過一半以上的教師贊成教師評鑑。呼籲立法院盡速修法,讓教師評鑑快點上路。
教育部長蔣偉寧出席致詞指出,教師、家長團體和教育部應站在同一線上,體認教師評鑑是為了提升教師專業成長及教學品質,把學生教得更好;教育部會力求評鑑辦法清楚易懂、容易執行,不造成教師太大負擔。
資料來源: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75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