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慣指數:http://housework.children.org.tw/indulge/exam
兒福聯盟:「小鴨霸」變多 爸媽是禍首!?
自由時報 2014-04-16 〔本報訊〕
少子化社會,使得父母太過寵溺孩子,不過,父母可要當心了!根據兒童福利聯盟今(16日)最新調查顯示,有超過5成的孩子,因家長寵溺,出現「兇、挑、拗」等「慣寶寶」症狀,成為任性「小鴨霸」。
定家規、分擔家事,讓孩子遵守規範,可以減少孩子變成慣寶寶。(記者陳炳宏攝)
過度寵溺 孩子變得「兇、挑、拗」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公布「2014年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5成孩子因家長過於寵溺,出現「慣寶寶」症狀,其中有近3成的孩子,會因被家人叨念或是嫌食物不好吃「兇」家裡大人;近2成3孩子「很挑」,會因為自己穿著或是使用物品太過便宜覺得很丟臉;近4成孩子則脾氣「很拗」,想要什麼就一定要拿到。
調查更發現,有出現上述「兇、挑、拗」等習性的任性「小鴨霸」,比例高達1成5,其中又以獨生子女恃寵而驕的情況最為明顯。由於少子化社會,父母過度寵溺孩子,捨不得孩子吃苦,時間一久孩子容易變成有「公主病」、「王子病」的「慣寶寶」。
怕孩子吃苦!小心養出「慣寶寶」
兒福聯盟執行長陳麗如指出,現代孩子生得少,孩子們都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許多家長對孩子百般呵護,捨不得孩子吃苦,因此讓孩子予取予求,甚至犯錯時,也都沒有做適當的糾正與教導,久而久之父母也養出了許多「小鴨霸」。
兒盟呼籲父母,應適時放手,培養小孩獨立自主的個性,也可以試著定家規,讓孩子分擔家事,減少孩子變成「慣寶寶」。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989519
-------------------------------------------------------------------------
父母溺愛 1/3兒成小霸王
人間福報 2014/4/17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
有媒體報導,愈來愈多孩子因為溺愛出現偏差行為,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昨也公布「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強調三分之一的孩子會對大人發飆,嫌東西不好吃而拒吃,甚至想要的東西一定要拿到、百分之十五更已確定為「任性小霸王」,希望家長別再寵小孩。
每個孩子都是寶,捨不得孩子失望而予取予求的結果,是超過半數的孩子出現「兇、挑、拗」的慣寶寶症狀。百分之三十六點七的孩子被大人念時,會反過來發飆;百分之二十八點一曾嫌東西不好吃拒吃;百分之二十三點九因為穿著或使用的東西太便宜,覺得丟臉;百分之三十四點二,想要什麼父母一定給。
符合上述所有問題者,高達受訪比例的百分之十五點二,即兩百五十一位小學四至六年級生,符合了「任性小霸王」的標準;偶爾出現類似行為者則有百分之五十,約八百二十六人是「慣寶寶」,年級愈高,慣寶寶症狀愈明顯。
兒盟認為,始作俑者可能是父母。兒盟呼籲,不慣孩子才是愛孩子,建議家長勇於說不,使孩子懂退讓;此外要有原則讓孩子遵守;並鼓勵孩子參與家務。
資料來源: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46153
-------------------------------------------------------------------------
少子化養出慣寶寶 半數孩童兇挑拗
大紀元時報 2014年04月17日 【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
因為少子化影響,不少父母太過寵溺孩子,有半數小學學童,有「不知感謝、不懂分享、不做家事」的慣寶寶症狀。(大紀元資料室)
因為少子化影響,每位孩子都是父母手中的寶,不過也因為太過寵溺,有半數小學學童,有「兇、挑、拗」的慣寶寶症狀,即「不知感謝、不懂分享、不做家事」,只要被大人念就會發飆。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16日舉行「2014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記者會,根據調查,因少子化,現在孩子受到父母高規格照顧和服務,不管孩子要求什麼或做錯什麼都OK,因此這些OK父母也養出許多「小鴨霸」。
這些慣寶寶,有31.8%孩子很少對家人表達感謝,33.2%很少分享東西給家人或朋友,35.1%孩子不曾整理房間或做家事。
另外,有36.7%孩子曾因被大人念而發飆,28.1%曾因東西不好吃而發脾氣,23.9%曾因穿或拿便宜東西而覺得丟臉,而獨生子女慣寶寶比例高於有兄弟姐妹者。
這些行為大部分都由家長慣出來的,例如27.9%孩子透過拜託、冷戰、發脾氣,最後讓大人接受要求,8.1%孩子甚至要什麼就有什麼;62.4%孩子仍由大人叫起床上學,24.9%孩子的衣服由大人準備,13.7%家長曾到校幫孩子收書包。
兒盟也提出「要愛不要溺,三要教養守則」,呼籲為了別讓孩子未來變成「媽寶」或「啃老族」,家長要說不,孩子才能懂退讓;家長要有原則,孩子才能遵守;家長要放手,孩子才會成長。
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tw/n88614
-------------------------------------------------------------------------
章魚父母一把抓 4成學童驕又拗
聯合新聞網 2014.04.17 【聯合報╱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小草媽媽從小培養女兒做家事,如幫弟弟綁鞋帶、穿衣服。記者馮靖惠/攝影
兒福聯盟昨天公布最新調查,半數以上十到十二歲的學童,因為家長過度溺愛,出現凶巴巴、愛挑剔、脾氣拗等症狀,常對父母發飆,更不懂得感謝分享,成為現代「慣寶寶」,背後則是來自「八爪章魚」型的父母。
兒盟公布「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調查發現,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生中,近四成孩子曾因被父母念而發飆、想要什麼就一定要拿到,兩成三因為穿地攤貨或用便宜手機覺得「丟臉」。
調查指出,獨生子女成為慣寶寶的機率高於有手足的孩子,高年級出現的機率又比低年級高。也就是說,隨著年紀愈大,如果孩子沒有學習體諒他人,反而會愈來愈驕縱。
調查也發現,現代家長包辦孩子生活大小事,除幫孩子整理書包、送東西到學校,甚至還幫孩子剝蝦挑魚刺,造成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兒盟執行長陳麗如說,久而久之,就養出公主、王子病的「小鴨霸」。
調查發現,「不知感謝、不懂分享、不做家事」,是慣寶寶共同寫照。三成二孩子表示很少感謝家人,三成三很少分享好吃好用的東西給親友,另外超過三分之一不曾整理過自己的房間。
兒盟執行秘書黃韻璇說,愛孩子就要適時放手、學會說不、訂定家規,培養孩子獨立自主。
親職部落客Choyce說,她會先跟孩子訂好遊戲規則,告訴他房間是他的責任範圍,然後討論工作分配,讓孩子有發聲權。
小草媽媽說,她會用競賽方式培養孩子做家事,剛開始她會故意輸給孩子,讓孩子很有成就感,從此愛上做家事。
兒盟去年十月四日至十八日,依內政部統計處公布的各縣市人口結構,分層抽樣調查小四至小六學童。發出一九六六份問卷,有效回收一六五三份,在百分之九十八信心水準下,誤差在百分之三內。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617900.shtml
-------------------------------------------------------------------------
兒福聯盟:台灣孩子有一半是慣寶寶
自由時報 2014-04-16 〔記者陳炳宏/台北報導〕
你家裡的小朋友有「兇、挑、拗」等症狀嗎?那你家寶寶可能就是慣寶寶,兒童福利聯盟今天公布「2014年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結果一半以上的孩子有慣寶寶的症狀,其中獨生子女出現慣寶寶症狀高於有手足的孩子,高年級出現比例高於低年級。
這次是針對4~6年級國小學生進行調查,其他特徵包括不說謝謝、不分享,不做家事。
此外,調查結果發現,家長是孩子眼中包辦大小事的「八爪章魚」,超過六成的中高年級小孩仍得由家裡大人叫起床。
兒福聯盟呼籲要愛不要溺愛,教養三守則,包括家長要適時說不、孩子要懂退讓;家長要有原則、孩子要能遵守;以及家長要放手、孩子才會成長。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989269
-------------------------------------------------------------------------
八爪父母養出慣寶寶
聯合新聞網 2014.04.16 【聯合報╱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慣寶寶」的背後,都有個凡事說OK的「八爪家長」。兒福聯盟今天公布調查報告,5成以上的孩子,因為家長過度溺愛,出現兇巴巴、愛挑剔、脾氣拗等症狀,變成不知感謝、不懂分享、不做家事的「慣寶寶」。
兒盟「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調查對象是國小4至6年級學童。調查發現,近4成孩子曾經因為被父母唸而發飆、想要什麼就一定要拿到,2成因為穿著或拿著便宜的東西而覺得丟臉。
調查指出,獨生子女出現慣寶寶症狀的比例高於有手足的孩子,而高年級孩子出現的比例竟然比低年級還高。也就是說,孩子的驕縱行為可能隨著年齡增長而愈來愈嚴重。
此外,有3成孩子表示他們很少對家人表示感謝,也不曾整理過自己的房間,更別說是幫忙做家事了。
「孩子的表現通常反映出家長的教養態度。」兒盟執行長陳麗如表示,少子化影響下,不管是含著金、銀或是銅湯匙出生的孩子,幾乎都受到父母高規格「服務」,捨不得孩子吃苦,所以什麼要求都OK,更不用說讓孩子做點家事,長期下來,就養出了許多公主、王子病的「小鴨霸」。
「愛孩子,不慣孩子。」兒盟執行秘書黃韻璇說,要避免孩子變成「媽寶」,就要練習當個有智慧的父母,要學會說不、訂定家規、適時放手。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8616920.shtml
-------------------------------------------------------------------------
兒盟調查:太寵孩 逾半變「慣寶寶」
聯合新聞網 2014.04.16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
太寵溺孩子,小心養出有公主、王子病的「慣寶寶」。兒盟今天公布最新調查顯示,超過一半以上的孩子,因為家長寵溺,出現「兇、挑、拗」等慣寶寶症狀,常對大人發飆,嫌家裡東西不好吃就發脾氣或拒吃,成為任性小霸王。
兒盟2014年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發現,三成七孩子在家裡被大人念時,對家裡大人發飆。近三成嫌家裡東西不好吃而發脾氣或拒吃,還有兩成三因為自己穿著或拿便宜的東西,覺得很丟臉,近四成曾經想要什麼就一定要拿到。其中有一成五,是以上指標出現頻率都很高的任性小霸王。
這項調查在去年10月抽樣調查19縣市國小四到六年級學童,回收有效問卷1653份。調查發現,獨生子女出現慣寶寶比率,高於有手足的孩子,高年級的孩子出現率比低年級孩子高。隨著年紀愈大,若孩子沒有學習到控制脾氣或體諒別人,反而會愈來愈驕縱和任性。
調查也發現,「不知道感謝、不懂得分享、不會做家事」,是現代慣寶寶的共同寫照。有三成二孩子表示,即使家人幫他、對他好,也很少對家人表示感謝。三成三孩子很少分享好吃或好用的東西給家人、朋友,超過三分之一的孩子幾乎不曾整理自己的房間,更別說參與家事。
兒盟執行長陳麗如表示,少子化讓許多家長對孩子百般呵護,主動安排生活中大小事,也因為捨不得讓孩子失望難過,總是予取予求,孩子犯錯時後不適當糾正教導,久而久之就養出了慣寶寶。
陳麗如舉例,日前一名8歲女童打113全國婦幼保護專線哭訴遭家暴,家暴防治中心通報警方處理。結果警察到場後,女童竟聲淚俱下控訴父親晚餐買錯了麵,她向父親抱怨反被責備,才會打電話投訴。女童邊哭邊說,要吃海鮮烏龍麵、不是羊肉炒麵,讓人啼笑皆非。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LIFE/LIF1/8616354.shtml
-------------------------------------------------------------------------
父母太寵 養出5成慣寶寶
蘋果日報 2014年04月17日 【劉嘉韻╱台北報導】
「慣寶寶」兒童行為舉例
兒童福利聯盟昨公布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發現五成十到十二歲小學生有「慣寶寶」症狀,其中以三成八學童「想要的東西會堅持拿到為止」最嚴重,也有不少學童會對大人回嘴、不吃大人煮的難吃食物。兒盟建議,家長應建立生活常規,避免養出慣寶寶。
兒盟問卷調查全台一千六百多名十到十二歲學童,發現有三成八想要的東西會堅持拿到為止,有三成七被家裡大人念時會回嘴,此外,大人煮或買的食物不好吃會發脾氣或拒吃、使用價格便宜的東西會覺得丟臉等症狀,也各有兩成多學童符合。兒盟說,總計五成學童符合其中一項行為,屬於慣寶寶。
建立常規使其成長
調查也發現,許多孩子把父母協助視為理所當然,三成二很少對家人說「謝謝」、三成三不喜歡和別人分享物品。育有兩個小孩的親職教育部落客Choyce說,孩子最常出現問題是玩具散落一地不收,為免養出慣寶寶,她會要求孩子限時收好,否則就沒收或丟垃圾桶。
兒盟執行秘書黃韻璇說,許多父母寵愛孩子,包辦生活大小事,進而造就慣寶寶,建議父母建立家庭常規並適時放手,才能讓孩子成長。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417/35771758/
-------------------------------------------------------------------------
凡事OK!5成家長溺愛養出慣寶寶
華人健康網 2014年4月16日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一哭、二鬧、三上吊」是常見為了達成目的的戲劇橋段,但這般現象也正悄悄在親子教育中出現!受到少子化的影響,許多家長對孩子百般呵護和寵溺,久而久之養出有「公主病」或「王子病」的慣寶寶。兒福團體呼籲,若希望孩子未來不成為一事無成的「媽寶」或「啃老族」,家長應從現在開始練習當個有智慧的父母。
兒盟調查發現,受到家長寵溺的影響,5成孩子出現「兇、挑、拗」的慣寶寶現象。
慣小孩3症狀:兇、挑、拗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公布「2014年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結果顯示5成孩子因家長過於寵溺,出現「慣寶寶」的症狀,其中因被叨念或嫌食物不好吃的「逞兇」比例高達3成;23.9%眼光「很挑」,會因穿著用品太便宜而覺得丟臉;近4成則脾氣「很拗」,想要什麼就一定要拿到。
調查更發現,符合上述「兇、挑、拗」等習性的任性小霸王,比例高達15.2%,其中獨生子女恃寵而驕的情況最為明顯,且年紀越大的孩子更加驕縱和任性,並沒有隨著成長而學習到應有的情緒管理和體諒別人,加上普遍因父母的過分溺愛,未曾做過家事,茶來張口、飯來伸手,「不知道感謝、不懂得分享、不會做家事」,逐漸變成現代慣寶寶們的真實寫照。
捨不得孩子吃苦!恐養出小鴨霸、媽寶
兒福聯盟執行長陳麗如指出,現代孩子生得少,孩子們不管是含著金、銀或是銅湯匙出生,幾乎都一樣受到父母親們高規格的照顧和服務,捨不得孩子吃苦,所以要求什麼都OK,因為孩子還小不懂事,所以做錯什麼都OK,久而久之這些ok父母也養出了許多「小鴨霸」。
若不希望孩子們將來成為「媽寶」或是「啃老族」,家長們現代就要用智慧教導孩子。
孩子的表現可直接反應出家長的教養態度,兒盟呼籲,若不希望孩子們將來成為無法獨立思考、什麼都不會的「媽寶」或是「啃老族」,家長們現代就要用智慧教導孩子。
【要愛‧不要溺‧3要教養守則】
1.家長要說不,孩子懂退讓:在孩子提出請求時,家長應教育孩子區分必要的和想要的差別,並藉由適時的拒絕,讓孩子瞭解滿足他的一切需求,並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
2.家長要有原則,孩子能遵守:缺乏原則、太輕易就投降妥協,很容易讓孩子無法適從,甚至變成無法管教與溝通。家長如果能與孩子討論出合理、可遵守的行為規範和期望,孩子必能建立更好的生活常規,並將更信任與尊重家長。
3.家長要放手,孩子才會成長:讓孩子學習做家事、參與家務,其實是培養孩子負責、為家人付出、避免變成慣寶寶的好方法,初期可以用漸進方式,先要求孩子負責把自己的房間,再進一步去負責家裡的公共區域。
資料來源: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6/18332
-------------------------------------------------------------------------
太寵孩子 半數家長養出「慣寶寶」
聯合新聞網 2014.04.16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即時報導】
太寵溺孩子,小心養出一個個有公主、王子病的「慣寶寶」。兒盟今天公布最新調查顯示,超過一半以上的孩子因為家長太寵溺,開始出現「兇、挑、拗」等慣寶寶症狀,這些症狀包括對大人發飆、嫌家裡東西不好吃就發脾氣或拒吃,甚至成為「任性小霸王」。
根據兒盟「2014年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三成七孩子曾經在被家裡大人念時,對家裡大人發飆;近三成曾嫌家裡東西不好吃而發脾氣或拒吃,兩成三因為自己穿著或拿便宜的東西而覺得很丟臉,還近四成曾經想要什麼就一定要拿到,其中有一成五是以上指標出現頻率很高的任性小霸王。
同一調查也發現,獨生子女出現「慣寶寶」症狀的比例高於有手足的孩子,隨著年紀愈大,孩子若沒有愈學習到控制脾氣或體諒別人,會愈來愈驕縱任性。
調查也發現,「不知道感謝、不懂得分享、不會做家事」,是現代慣寶寶們的真實寫照。三成二孩子表示,即使家人幫他、對他好,也很少對家人表示感謝;三成三很少分享好吃或好用的東西給家人或朋友,超過三分之一孩子幾乎不曾整理過自己的房間,更別說參與家事。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8616082.shtml
-------------------------------------------------------------------------
半數學童是慣寶寶 獨生子女更明顯
自由時報 2014-04-17 (記者陳炳宏)
兒童福利聯盟昨日公布「2014年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結果50%的小學學童有「兇、挑、拗」的慣寶寶症狀,其中獨生子女出現慣寶寶症狀高於有手足的孩子,高年級出現比率高於低年級,「不知感謝、不懂分享、不做家事」成為慣寶寶寫照,家長則是孩子眼中包辦大小事的「八爪章魚」。
為了別讓孩子變成「媽寶」或「啃老族」,兒福聯盟呼籲家長要愛不要溺愛,提出教養三守則,包括家長要適時說不、孩子要懂退讓;家長要有原則、孩子要能遵守;家長要放手、孩子才會成長。如果教養上有問題,可以撥打兒福聯盟專線0800-532880求助。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71311
-------------------------------------------------------------------------
少子化寵過頭 當心養出慣寶寶
中時電子報 2014-04-17 中國時報 洪欣慈/台北報導
要愛,別寵壞兒福聯盟建議家長要放手讓孩子去做,才能幫助孩子成長,兒盟還發起「做家事最幸福」,訓練孩子做家事。(陳志源攝)
太過溺愛、對孩子有求必應,小心養出有公主、王子病的「慣寶寶」!兒童福利聯盟昨公布「2014年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發現一半以上孩子開始出現兇、挑、拗等「慣寶寶」症狀,更有1成5孩子已經成為對食物挑三揀四、得不到就鬧脾氣的任性小霸王。
調查顯示,有3成7的孩子曾因為被念而對家人發飆;近3成孩子曾因嫌家中食物不好吃而拒吃、鬧脾氣,還有近4成孩子表示「想要什麼東西,就會堅持到拿到為止」。
進一步探究「慣寶寶」背後的原因,調查發現,有近3成孩子表示,當有想要的東西時,只要透過各種拜託、冷戰、發脾氣等方式,最後大人仍會接受要求。
家長更成為包辦孩子生活大小事的「八爪魚」。有近4分之1的家長會幫孩子準備好隔天的衣服、孩子忘記帶東西到學校也會幫孩子送去;並有1到2成家長會幫孩子做剝蝦、挑魚刺及吹頭髮等工作。
兒盟執行長陳麗如表示,受少子化影響,現在的孩子幾乎從出生開始就享受父母親高規格的照顧和服務,常因不捨孩子吃苦、什麼要求都「OK」;孩子還小不懂事,做錯什麼也都「OK」,逐漸養出生活自理能力不足、不懂反省的鴨霸孩子。
陳麗如說,若希望孩子未來不要成為什麼都不會的「媽寶」,可循「要說不、要有原則、要放手」三要教養守則,教育孩子區分必要和想要的差別,和孩子討論出合理、可遵守的行為規範,並試著讓孩子參與家務、培養負責及付出的態度。
家有兩個小孩的知名部落客Choyce建議,家長可將做家事等活動包裝成遊戲,例如時間競賽等,增添孩子參與的興趣;平時應劃分孩子負責管理的區域並清楚告知,培養他們對事務的責任感。
此份調查為兒盟隨機抽樣國內19縣市的國小四到六年級學童,最後回收1653份有效問卷之統計結果。
資料來源: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5/20140417000426.html
-------------------------------------------------------------------------
寵溺養出慣寶寶 做家事促成長
中時電子報 2014年04月16日 中時即時 陳志源
讓孩子學習做家事,是培養孩子負責的方法。(陳志源攝)
親子一起動手整理家務,讓家庭幸福感滿分。(陳志源攝)
5歲半的晨晨說拖把並不會很重,她喜歡把地板拖乾淨。(陳志源攝)
兒福聯盟16日公布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資料,結果發現一半以上的孩子因家長太寵溺,而有「兇、挑、拗」的慣寶寶症狀,建議家長要放手讓孩子去做,才能幫助孩子成長,兒盟還發起「做家事最幸福」活動,訓練孩子做家事。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416004023-260405
-------------------------------------------------------------------------
調查:慣寶寶變多 父母是禍首
台灣醒報 2014/04/16 【台灣醒報記者范捷茵台北報導】
被寵壞的小孩多,兒盟表示父母教養方式要負很大的責任。(photo by meg.dai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慣寶寶」數量多,父母教養方式有問題!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針對國小學生的調查發現,10個小孩中就有1、2個「慣寶寶」,不做家事、任性、也很少表示感謝。但兒盟執秘黃韻璇提醒,孩子的表現其實反映出父母的教養態度,呼籲現代父母愛小孩要適時放手、學會說不。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3年進行「慣寶寶調查」,分層隨機抽查19個縣市國小四、五、六年級學生,從「家裡大人煮或買的食物不好吃,孩子會發脾氣或拒吃」、「被家裡大人唸時,會回嘴、回罵,對大人發飆」、「拿價格便宜的東西覺得丟臉」、「想要的東西會堅持拿到為止」4個指標發現,經常出現這些行為的孩子佔了15.2%,平均每10個小孩就有1至2個被寵壞的「慣寶寶」。
兒盟執秘黃韻璇表示,現代父母習慣幫小孩包辦生活雜事,讓小孩平時很少有機會自理生活事務,雖然調查對象是國小中高年級小朋友,但數據顯示,很多簡單事務還是由家長代勞。當問卷詢問小孩「做過最辛苦的家事」時,小孩答「整理書包」、「盛飯」、「整理抽屜」。
有6成以上小孩需要家人叫起床上課,3成5的小孩不會整理自己房間,將近4分之1小孩由父母挑選明天要穿的衣服、學校忘了帶東西父母隨叫隨到、吃飯時等爸媽幫忙剝蝦殼挑魚刺,甚至有少數父母幫小孩吹頭髮、整理書包、穿鞋襪。這些不用自理生活的小孩,慣寶寶比例是ㄧ般小孩的2倍。
除了「萬事包」父母之外,調查也發現許多「要什麼通通買給你」和「太過放任」的教養方式。近3成的小孩如果很想要某個東西,會用不斷拜託、找家裡最疼自己的人、發脾氣、或與家人冷戰的方式,迫使大人屈服他們的要求。黃韻璇認為,家長這種有求必應、沒有限制的教養方式,會讓小孩脾氣更壞、變得更任性,容易養成有「公主病」、「王子病」的小孩。
兒盟呼籲家長,愛小孩就要適時放手、勇於說不,培養小孩獨立自主的個性。親職部落客Choyce也分享自己培養小孩做家事的方式,她會先跟小孩訂好遊戲規則,告訴他房間是他的責任管轄範圍,之後若小孩不理會,她會減少其遊戲時間,讓小孩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Choyce還表示,家長應該要更常讓小孩做家事,因為這是訓練小朋友手眼協調、大小肌肉發展的最好時機。當小孩開始模仿父母動作時,就可以以遊戲方式,慢慢引導他們學習處理家務。
(20個題目測驗小孩的「慣指數」http://housework.children.org.tw/indulge/exam)
資料來源:http://anntw.com/articles/20140416-hG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