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6日 星期二

【新聞】校務難推動 有校長不到50歲退休

校長協會不是才發起連署「校長不是教師雇主」嗎?怎麼這下子又要求「賦予校長更多權責」?





校務難推動 有校長不到50歲退休

國語日報 2013/8/2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臺灣出現校長退休潮。全國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表示,近年來,全國各縣市都出現校長搶退休的情形,有的校長甚至不到五十歲就選擇退休,顯示很多校長能退就退。然而新手的年輕校長雖然有衝勁和熱忱,但推展校務時,可能缺乏穩健的能力;優秀校長的流失,恐是教育界的損失,政府應提早因應,否則將是教育界的災難。

最近各縣市陸續舉辦中小學新卸任校長交接典禮,其中高雄市今年有二十五位校長退休,是人數最多的縣市,其次是新北市二十四位,臺中市和臺南市各二十一位,臺北市十五位,且退休年齡越來越年輕。以新北市為例,今年退休校長平均年齡只有五十四點一七歲,現在平均每三位校長就有一位是新手校長。

為何會掀起校長提早退休潮,除了有「五五專案」外,校長的遴選制度也是原因。臺南市幾乎每年都有一兩位校長未獲遴聘,而回任教師或辦理退休,很多校長認為既然無法施展教育理念,都有「不如歸去」的感觸。薛春光說,十二年國教成功的關鍵在教師,但校長根本無法指揮教師,想請教師專業進修,或處理不適任教師,都困難重重,政府應重新思考教師評鑑和分級的問題,並賦予校長更多權責。

資料來源: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content.asp?Serial_NO=84865

-------------------------------------------------------------------------

校長退休不是災難
全教總要求建立名實相符的校長遴選制度


苦勞網 2013/08/02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

國語日報今天在頭版以「校務難推動,有校長不到50歲退休」為標題報導校長搶退休情形,針對國語日報本則新聞之處理方式,以及所謂校長搶退休問題,全教總表達以下看法。

首先,媒體報導應以專業為本:

所稱校長搶退一事,其實並非新聞,過往幾年只要有相關新聞事件,例如,國中小課稅、校長弊案頻傳、退休制度改革等,均會衍生校長搶退休的報導,惟觀諸國語日報今日之報導內容,不僅沒有記者署名,內容亦無新意。尤為可議者,整篇報導僅採訪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一人,針對薛某指稱「校長根本無法指揮教師,想請教師專業進修,或處理不適任教師,都困難重重」等片面說法,亦未能採訪相對團體說法,有違新聞專業。

其次,全教總對所謂校長退休潮的看法:

歸納薛春光理事長對所謂校長退休潮的看法,其實也全無新解,不外是歸咎校長遴選制度、抱怨校長「無法指揮教師」、無力處理不適任教師等。

薛理事長這些說法,與此前有關校長有責無權、赤手空拳、不受尊重、校園民主脫序、厭惡與教師工會協商等,其實沒有兩樣,我們對於校長協會領導人屢屢提出這些有違教育專業與民主理念的說法,感到不可思議。

事實上,校長身為一校首長,明明可以召集主持校務會議、教師評審委員會暨其他相關委員會、校長還具有直接任命各處室主任之權、教師成績考核的覆核權與逕核權、依法提報不適任教師之權,到底哪裡有責無權?也難怪屢屢傳出校長不諳會議程序、無力處理不適任教師、違法任用私人情事。

至於將校長退休與校長遴選連結,更完全與事實不符,眾所周知,校長遴選制度早已徒具形式,只有比例極低的校長無法通過遴選,應該要問的是,校長何以如此排斥回任教師?想要「指揮教師」的校長,是否具有教學專業能力?是否有帶領行政團隊的能力?遇到問題與挑戰就選擇退休了事的校長,又帶給教育界什麼意義?

其實,目前中小學校長提前退休,除了有難以適應校園民主與教育生態的問題,更多的其實純粹是經濟因素的考量,諸如,課稅因素、五五優退專案、轉進私校擔任主管等,不一而足。

全教總認為,校長退休不會是教育災難,更有意義的討論應該是,如何提升校長教育專業與熱忱?如何建立名實相符的校長遴選制度?這才是教育部與縣市教育局處應該積極面對的。

資料來源: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5173

-------------------------------------------------------------------------

教育論壇:校務難推動誰之過?

台灣立報 2013-8-06 羅德水(全國教師工會文宣部主任)


過去幾年,屢屢傳出中小學校長「搶退休」的新聞,根據媒體報導,導致校長提早退休的理由千篇一律,不外是校長有責無權、不受尊重、遴選使尊嚴受損、厭惡與教師工會協商等因素,讓人訝異的,這些可能讓人質疑校長教育熱忱與專業性的說法,竟然大多由校長協會發出。

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日前再度發表:「校長根本無法指揮教師,想請教師專業進修,或處理不適任教師,都困難重重,政府應重新思考教師評鑑和分級的問題,並賦予校長更多權責。」又說:「優秀校長的流失,恐是教育界的損失,政府應提早因應,否則將是教育界的災難。」(2013.8.2,國語日報)

▲面對校長退休潮,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呼籲政府應提早因應,避免優秀校長的流失,造成教育界的災難。圖攝於2011年1月4日立法院記者會。(圖/本報資料室 文/俞普琹)

先不談校長退休問題,看起來,校長組織領導人無法理解其發言內容對校長群體的傷害,反而更值得深入探討。

校長專業形象是怎麼失去的?

檢視歷來發言,表現出渴望追求專業形象與組織定位的校長團體,其實極少對教育議題發表專業看法,相反地,還原過往重大錯誤教育決策脈絡,校長組織不僅未能堅持專業立場發聲,反而甘為官方政策的背書者,甚至淪為民粹首長的啦啦隊,不客氣的說,一個不願意堅守專業的團體,無論其成員是大學教授或是中小學校長,都不會因此被評價為專業組織。

要改善校長團體的專業形象,或可從提升成員專業論述,並加強社會專業對話做起,雖然這些基本功不可能在一時半刻間精進,卻是贏得專業評價的必由之途。

比較起來,校長協會領導人的發言時機與內容,相對容易調整。誠如所見,過去幾年,校長協會幹部發言內容主要聚焦反對、巫化教師工會,觀其說詞不僅與進步勞動人權理念背道而馳,且全然無視各界澄清,執意重複錯誤論點,有這樣整天詆毀勞動人權、完全不能與時俱進的領導者,校長協會如何可能建立專業形象?

再以其人對所謂校長「搶退」的發言時點,往往選在國中小開始課稅、各地校長弊案頻傳、公校校長退休轉任私校、以及退休制度改革等新聞事件上,可以想見,發言者或許想要讓社會理解身為校長究竟有多麼委屈,然而,就輿論觀感而言,在前揭熱門新聞點上大談校長搶退,不僅難以為辛勞辦學的校長贏得應有的尊嚴,甚至反而加深社會對校長的質疑,強化校長根本就是為了經濟因素提早退休的印象;尤有甚者,由於發言內容反覆強調校長尊嚴受損、教師難以指揮等,除讓人質疑校長治校能力,也等於自曝校長難以適應校園民主的困境,依這樣的發言品質與高度,中小學校長想要藉由現有組織改善形象,實在是緣木求魚。

校務推動不力能謂適任?

此次國語日報「校長搶退」新聞報導中,最讓人不可置信,也最值得吾人探討的,就是薛春光理事長所說的「校長根本無法指揮教師,想請教師專業進修,或處理不適任教師,都困難重重」這段話。

前揭內容之所以必須進一步澄清,不僅因為談話反映了特定校長的威權性格,更重要的是,所稱「校長想處理不適任教師,都困難重重」云云,根本不是事實,更不該成為校長怠忽職守的藉口。

回到處理不適任教師之現有教育法制,《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明訂校長是學校教評會當然委員、召集人、會議主席;至於《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則賦予中小學校長逕行考核之權,明訂:「成績考核委員會完成初核,應報請校長覆核,校長對初核結果有不同意見時,應敘明理由交回復議,對復議結果仍不同意時,得變更之。」

我們不禁要問:如果中小學校長擁有這樣明確的權限,都還無法有效處理不適任教師,究竟是教育法制設計出錯?還是校長能力出了問題?必須再次指出,無力處理不適任教師的校長,就是不適任校長,各級主管機關應主動要求校長協會提報無法處理不適任教師之校長名冊,並且限期要求改善,否則,即應調整其校長職務。

至於所稱校長「根本無法指揮教師」、「想請教師專業進修都困難重重」、「很多校長認為既然無法施展教育理念,都有不如歸去的感觸」等說法,或許出於薛理事長對校長應為「首席教師」的想像,惟必須請教的是:想要「指揮教師」的校長,是否具備教學專業能力?是否有帶領行政團隊的能力?如果校長的教學專業確有可觀,教師還有不進修的藉口?如果校長的行政管理與校務經營,能多一點溝通對話,少一些想要指揮教師的威權,這樣的校長能不贏得教師與家長的支持?

真正的災難是形式化的遴選

儘管部分校長組織領導人不時流露對威權年代校園秩序的渴望,但是,校園戒嚴與一言堂的年代畢竟一去不復返了,在強調友善校園與校園民主的此刻,校長就是校務團隊的首長,不是天縱英明的領袖,原校長退休自然有新校長接任,沒有理由成為教育災難。

真正可怕的是,當各界已然清楚校長遴選徒具形式,當校長協會多次證實:很多校長無法有效處理不適任教師、無力帶動教師專業成長時,卻還不願意建立名實相符的遴選制度,不願意落實校長任期制與回任教師制。

準此,比起所謂的校長搶退,這樣的災難更值得主管機關積極面對。

資料來源: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2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