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新聞】高教評鑑成效 46%認為無用

高教評鑑成效 46%認為無用

2012年12月24日

立院教育委員會今審國立大學預算,教育部長蔣偉寧和52位國立大學校長出席。藍委蔣乃辛質詢前發放問卷了解大學校長對大學評鑑看法,共發49份,回收47份,有46.8%(22人)認為,高教評鑑措施的目標、策略及實際作法,無法達成評鑑目標,44.6%則認為可以。72.3%(34人)認為評鑑能有效協助學校檢討及改善,同比例的大學校長則認同評鑑結果不佳的學校應進行輔導或退場。

蔣乃辛說,4成大學校長不認為現行評鑑措施能達成評鑑目標,可見評鑑有重新檢討必要。蔣偉寧說,高教評鑑的指標是門檻,但大學卻把門檻當追求的目標,當然會出問題。

台大校長李嗣涔認為,未來評鑑從門檻制朝向自評制,是正確的方向。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ife/20121224/158192/

-------------------------------------------------------------------------

四成校長不認同現制評鑑

聯合新聞網 2012.12.25 【聯合報╱記者鄭語謙/即時報導】

大學評鑑到底能不能達到目標?立委蔣乃辛讓國立大學校長填寫問卷,結果有4成的國立大學校長都認為,現行評鑑措施不能達到評鑑目標;蔣乃辛痛批,如果大學評鑑造成技職生畢業不會技術、大學老師只會寫論文,就是走火入魔。

蔣乃辛在立院針對台、清、交、成、中山、政大等47位國立大學校長,進行不記名的意見調查,結果發現,有22人不同意現行評鑑能夠達到目標,僅21人,44.6%認同可以達成,3人未回答,1人回答部分能達到。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7588766.shtml


-------------------------------------------------------------------------

立委:高教評鑑有重新檢討必要

1011224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4日電)

國民黨立委蔣乃辛今天說,高教評鑑詬病多,4成國立大學校長不認為現行評鑑措施能達成評鑑目標,可見評鑑有重新檢討必要。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審查教育部所屬國立大學校院收支預算案,教育部長蔣偉寧和國立大學校長等出席。

蔣乃辛表示,現在高教評鑑制度詬病多,就連中央研究院長翁啟惠都曾說評鑑已扭曲並干擾大學正常運作,因此會前特別針對49名國立大學校長進行問卷調查。

蔣乃辛說,調查發現22名校長認為現行高教措施和作法未能達到評鑑目標,約占4成6,認為能達成目標的校長則有21名,而34名校長都認為評鑑結果不佳的學校應進行輔導或退場,顯見高教評鑑有重新檢討必要。

蔣偉寧表示,原來高教評鑑的指標是門檻,但後來大家開始追求SCI、SSCI等論文指標時,當然會產生問題,因此現在也打算轉型,目前已邀30多所大學試辦自評來取代評鑑,未來會逐步擴大。

台灣大學校長李嗣涔認為,高教評鑑第1期是以教學過程為主的門檻評鑑,未來第2期則以教學成效為主,走向品質評鑑,這也是許多學校過去可能忽略的成效部分,從門檻制朝向自評制,這樣的轉變是正確的。

成功大學校長黃煌煇也表示,每種制度都不可能完整,得逐年改進,如有偏激作法則可檢討,重要的是追蹤和改善,高教評鑑並非「是」與「否」的問題,而是「60分」和「80分」的差別;他也建議評鑑應分門別類,如研究型、教學型、科大等,學校多元化,高等教育才會健康。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212240084-1.aspx

-------------------------------------------------------------------------

高教評鑑成效不彰 教長︰改由大學自評

2012-12-25 〔記者陳怡靜/台北報導〕

高教評鑑成效不彰,屢屢引發爭議,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將逐步放寬大學自評。 (記者簡榮豐攝)

家長團體籲 公開評鑑結果 辦學不佳就退場

高教評鑑成效不彰,屢屢引發爭議,立委蔣乃辛昨指出,近半數國立大學校長都認為目前的高教評鑑作法無法達成評鑑目標,到了該檢討的時刻。教育部長蔣偉寧回應將逐步放寬大學自評;但家長團體呼籲,教育部仍需把關並公開評鑑結果,辦學不佳學校需退場。

近半國立大學校長認為目前評鑑無法達成目標

立法院昨審查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約五十名校長受邀列席,立委蔣乃辛私下向校長進行不記名問卷調查,結果回收的四十七份問卷中,二十二名校長認為目前的評鑑策略與作法無法達成評鑑目標,二十一名校長認為可達成目標。

對於「評鑑是否真能有效協助學校檢討與改善」,有約七成二、三十四名校長認同,但也有十名校長認為沒有辦法。此外,有三十四名、七成二校長認為評鑑結果不佳的學校應進行輔導或退場;認為評鑑不需與輔導或退場掛勾的校長則有十人。

教育部長蔣偉寧答詢時指出,評鑑指標原只是門檻,要求辦學要達一定標準,但過度強調數據反會造成衝擊。教育部將逐步開放大學自評,讓大學依辦學特色發展自評指標。估計最快五年內,可有至少半數大學發展出自評。

頂尖大學也紛紛表態贊同,台大校長李嗣涔說,高教評鑑應是辦學及格與否的門檻,就像高中生考上大學後、不需過幾年又再考一次,反而該評估學生水準是否已達畢業水準,未來應走向品質評鑑,讓各校設定自評標準、發展各自特色。

成大校長黃煌煇也說,評鑑本該分門別類,研究型、一般型、教學型、技職型都該不同,多元才能健康;中興校長李德財也認為,一把尺不能量所有的學校,要讓學校能多元發展出自己的特色。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則認為,不管自評或外評,教育部都要做好把關,可適當放寬自評、讓學校發展特色,但不能完全放手、什麼都不管。他也認為,不管怎麼評鑑,結果一定要公正公開,讓學生與家長可以評估選校,辦學不佳的學校自然會退場。

據了解,目前高教體系有三十四所頂尖與教學卓越大學計畫試辦自評,也有二十六所技職體系大學將加入。高教司長黃雯玲強調,大學自評不代表教育部不管,自評學校需先提出「自評機制計畫書」,經教育部審核後才可採自評,自評結果也需經部審核通過,否則一律回到高教評鑑。

資料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25/today-life7.htm

-------------------------------------------------------------------------

高教評鑑 5年內改大學自評

2012年12月25日 【陳威廷╱台北報導】

高教評鑑將轉型,預計5年內開放大學自評。圖為台大校園。資料照片

飽受詬病的高等教育評鑑將轉型。教育部長蔣偉寧昨表示,預計五年內全面開放大學自我評鑑,期望以多元評量指標,讓各大學辦出特色,避免現行過度單一指標,讓大學變成一模一樣。國立大學校長多表示認同,指自評制是好的方向。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審查國立大學預算,國民黨立委蔣乃辛現場問卷調查備詢的四十九名國立大學校長,回收四十七份問卷,約四成七校長認為,現行高教評鑑措施並無法達成評鑑目標,蔣乃辛說,可見高教評鑑有重新檢討的必要。

蔣偉寧回應,目前高教評鑑指標只是門檻,大學卻把門檻當成追求目標,如過度強調論文發表數量,就會導致偏頗;教育部已邀三十多所大學試辦自評,將視成效逐年擴大,預計一○六學年度(二○一七年)以自評取代現行評鑑,避免過度單一指標,讓大學變成一模一樣。

鼓勵各自發展特色

台灣大學校長李嗣涔認同開放大學自評,且愈快愈好,他認為各校可訂定自己的發展方向,自我檢視是否達到目標。成功大學校長黃煌煇說,評鑑應分門別類,各自發展特色才健康。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1225/34727147/

-------------------------------------------------------------------------

高教評鑑轉型 五年內採自評

2012/12/25 楊惠芳/臺北報導

現行高等教育評鑑措施是否具有成效?根據調查,將近半數的國立大學校長予以「否定」。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高等教育評鑑將由現行的「門檻評鑑」轉為「品質評鑑」,希望五年內讓多數大學都能以自評方式,發展各自特色。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天審查教育部所屬各國立大學校務基金預算,立委蔣乃辛質疑高教評鑑實施以來,因過度注重量化指標,讓學校只重視論文和理論,甚至連技職體系的師生也追求論文產出,反而不重視技術。他擔心高教評鑑被嚴重扭曲,對青年就業力和學用落差問題造成負面影響。

蔣乃辛以不記名問卷方式,詢問列席的國立大學校長,結果發現有近半數校長認為「現行評鑑無法達到評鑑效果」。臺大校長李嗣涔表示,現行高教評鑑只是「門檻評鑑」,未來應走向「品質評鑑」,才能真正提升教學品質。

成大校長黃煌煇表示,每種制度都不可能完整,應逐年改進,重要的是追蹤和改善。高教評鑑並非「是」與「否」的問題,而是「六十分」和「八十分」的差別,評鑑應分門別類,例如研究型、教學型、科大等,學校多元化,高教才會健全。

蔣偉寧表示,教育部已看到這些問題,目前先讓三十四校試辦自評,未來逐年開放大學發展自評,希望五年內把多數大學納入。另外,評鑑結果不佳的學校,也將輔導改善。

資料來源: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content.asp?Serial_NO=81886

-------------------------------------------------------------------------

大學評鑑研擬「去指標化」

青年日報 2012/12/26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教育部次長陳德華昨日表示,大學評鑑正研擬「去指標化」,今年9月開放頂大、教卓學校試辦「大學自我評鑑」,評鑑制度也採多元化,不再使用同一種評鑑指標,教育部只管評鑑大架構,由大學自訂發展方向和目標,提出具體自評標準,每四年或五年再重新檢視這些學校是否達到自訂目標。

過去20多年,教育部和國科會重視SCI(科學引文索引)或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等論文期刊的影響,教授只想衝高論文數量,陳德華強調,現行大學評鑑制度並沒有採計SCI或SSCI論文數等指標,作為認可通過與否的依據,未來也絕對不會以單一或量化的科研指標來評估所有學校。

針對高教評鑑以指標引導研究與教學的模式,國科會主委朱敬一認為,指標是手段,有些單位卻變成目的,大家拼命追求指標,而不是追求學術卓越,反而讓學術的動能和衝勁受到壓抑,教育部和國科會都在研議思考「去指標化」的可能性。

資料來源:
http://news.gpwb.gov.tw/news.aspx?ydn=026dTHGgTRNpmRFEgxcbfXeut3OMJo83bj7NmgTAG00AlkzL4T0uTu6lbNP6gA5v9wzxj63a37KkOpBcnmYbO9NNBwM3SGMIjoN2LMeX%2f3A%3d


-------------------------------------------------------------------------

大學評鑑轉彎 將逐年開放大學自評

2012/12/25 【本報台北訊】

大學評鑑到底能不能達到教學目標?立委蔣乃辛昨天讓國立大學校長填寫問卷,結果有四成的國立大學校長都認為,現行評鑑措施不能達到評鑑目標;蔣乃辛痛批,如果大學評鑑造成技職生畢業不會技術、大學老師只會寫論文,就是走火入魔。

大學評鑑近來引發外界爭議,立委蔣乃辛昨天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質疑,高教評鑑實施以來,因為過度注重高教評鑑的量化指標,讓學校與學生一味地只重視論文和理論,甚至連技職體系的師生也追求論文產出,結果「技術沒有了」。他憂心,高教評鑑已經嚴重扭曲,恐怕會對青年就業力和學用落差問題造成負面影響。

蔣乃辛在會前針對列席的台、清、交、成、中山、政大等四十七位國立大學校長,進行不記名意見調查。結果發現,有二十二人不同意現行評鑑能夠達到目標;僅二十一人、百分之四十四點六認同可以達成,三人未回答,一人回答部分能達到。

教育部長蔣偉寧坦言,高教評鑑確實對學校辦學造成衝擊,訂定的指標原來只是門檻,可是卻變成各校追求卓越的指標,教育部已經看到這些問題。希望五年內所有大學做完第二輪評鑑後,放手讓大學發展自評,辦出不同特色。

蔣偉寧說,目前先讓三十四所學校試辦自評,未來也會逐年開放讓教學卓越和頂尖大學的學校發展自評,期盼在五年之內,可以把多數大學都納入。

問卷也問,「評鑑是否能有效協助學校檢討及改善?」結果有三十四名校長認為「能」,回答「否」有十人;進一步詢問,評鑑結果不佳的學校是否應輔導或退場?回答是的有三十四人,回答否有十人。蔣乃辛表示,調查結果顯現大學校長贊成評鑑,但希望改變做法,否則評鑑只會逼大學走火入魔。

蔣偉寧表示,高等教育評鑑未來不見得須跟退場掛勾,但評鑑結果不佳的學校,還是要介入改善體質,只要改善後的再評鑑通過,就不會有因此退場的問題。

資料來源: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88057

-------------------------------------------------------------------------

校長們贊成大學自評 「改進要快」

2012/12/24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

針對大學評鑑將放手讓大學自評,台大校長李嗣涔表示,贊成這樣的方向,而且速度應該加快,讓有能力的大學可以自我評鑑,訂定自己的發展目標,自我檢視是否達到標準,取代目前的單一標準評鑑指標。

成大校長黃煌煇也指出,大學評鑑不是洪水猛獸,但每個制度都非完美,遇到缺陷就該改進,他建議,研究型、教學型與技專校院等應該進行基本分類,每種類型的大學評鑑指標應該有所不同,才能確保這些學校能各自發展特色,否則每個大學都長的一模一樣也很奇怪。

中興大學校長李德財也大表贊同,認為一把尺不能量所有的人,而是要針對不同性質的學校量身訂做,例如研究型、教學型、一般大學等非門別類的調整評鑑指標,中興大學也會主動申請自評,希望能藉此找到適合中興大學的評鑑指標。

李嗣涔比喻,現在的大學評鑑很像一道門檻,就像大學入學考試一樣,只要考過一次就好,不用每年都考一樣的東西,其他的教學成效以及質化的指標,才是提升大學品質的關鍵,大學自評才能做到。

李嗣涔強調,教育部應該把評鑑當成最低的門檻,把關最基本的品質,其餘像是辦學品質與研究能量,應該讓大學自訂辦出不同特色,他贊成先讓頂尖大學與教學卓越計畫大學先行試辦,再視成效考慮是否要擴大辦理。

資料來源: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31944

-------------------------------------------------------------------------

評鑑中心將轉型 協助大學自評

2012/12/26 【本報台北訊】

教育部高教司長黃雯玲昨天說,高教評鑑被批為戕害學術自主,教育部會檢討,簡化訪視與參考效標,推動高教評鑑中心轉型,成為協助大學發展自我評鑑的單位。

立委李俊俋、鄭麗君昨天在立法院舉行「體檢高等教育評鑑制度」公聽會。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戴伯芬表示,大學評鑑的官僚機制肥大化,歷屆許多委員都有教育部官銜;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不是客觀中立的民間團體,而是教育部設在外面「假評鑑、真控制」的白手套團體。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主任周平說,高教評鑑中心從外面進入高教體系,破壞高教自主性,許多評鑑委員不具專業素質;評鑑制度弊大於利。

黃雯玲表示,教育部已在檢討執行面的問題,像是各種訪視從二十一項減為十項,評鑑參考效標也從四十六項,精簡到二十九項,未來將會繼續檢討。教育部已開始推動大學自我評鑑,一般大學與技職教育,共六十所學校符合資格可申請。黃雯玲也說,未來大學評鑑中心會退居第二線,轉型為協助大學發展自我評鑑的單位,並致力使評鑑設計與國際接軌。

資料來源: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88223

-------------------------------------------------------------------------

高教評鑑中心 教部推動轉型

2012/12/25 【記者曾美霞台北報導】

教育部高教司長黃雯玲25日說,高教評鑑被批為戕害學術自主,教育部有檢討,簡化訪視與參考效標,推動高教評鑑中心轉型。

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李俊俋、鄭麗君上午在立法院舉行「體檢高等教育評鑑制度」公聽會。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戴伯芬表示,大學評鑑的官僚機制肥大化,觀察歷屆評鑑委員,發現許多委員都有教育部官銜;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不是表面上的客觀中立民間團體,而是教育部設在外面「假評鑑、真控制」的白手套團體。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主任周平說,雞蛋從裡面打破是生命,從外面打破是食物;這個例子非常切合高教評鑑現況,高教評鑑中心從外面進入高教體系,破壞高教自主性,許多評鑑委員不具相對應的專業素質,成為文化流氓;評鑑制度整體實施起來是弊大於利。

黃雯玲指出,台灣高教評鑑制度從民國94年開始辦理至今,在國際間算非常資淺;國外施行近百年的高教評鑑制度在國內卻被認為是戕害大學自主的洪水猛獸,教育部也在檢討其中執行面的問題。

黃雯玲認為,教育部各種訪視已從21項減為10項,大學評鑑參考效標已從46項精簡到29項,未來也會繼續檢討。教育部已經推動大學自我評鑑,一般大學與技職教育有60所學校符合資格可申請。

黃雯玲強調,未來大學評鑑結果應用會以獎勵優於懲罰為原則,評鑑中心則會退居第二線,慢慢轉型為協助大學發展自我評鑑的單位,並致力使評鑑設計與國際接軌。

資料來源:http://www.idn.com.tw/news/news_content.php?artid=20121225abcd023

-------------------------------------------------------------------------

大學評鑑 專家籲納學生委員

1011226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6日電)

台灣評鑑協會理事長劉維琪今天建議,大學系所評鑑或許可參考歐洲作法,納入學生委員。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舉辦「高等教育評鑑論壇」,邀請學者討論現行大學評鑑的問題,劉維琪曾擔任高教評鑑中心董事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長,對大學評鑑的目的、定位及功能作引言。

劉維琪指出,現在社會對大學評鑑有很多迷思,例如認為只專注於SCI和SSCI等論文指標。他呼籲社會大眾,應該把評鑑報告拿出來審視,到底有哪些學校系所是因為SCI和SSCI沒通過評鑑?「沒看過報告就批評,這不是科學的方法。」

劉維琪說,他曾經仔細比對評鑑報告,發現只有10校有提到SCI和SSCI,而且這10校都通過評鑑。

劉維琪指出,評鑑問題的一大來源,是必須要動用許多評鑑委員,委員需先建立共識,這對任何機構而言,都是很麻煩的事,必須召開很多研討會,並考量受評者的意見。台灣作法,事前還將名單拿給受評系所,如果覺得不適合就拿掉,這是國際鮮有的機制。

劉維琪和國際評鑑機構交流,發現歐洲甚至派學生委員到學校作評鑑,因為學生可塑性高,沒有「先入為主」的意見,可以依照評鑑原訂的精神和方法去做。

「學生年輕有正義感,只要有學生在裡面,其他委員就會很認真。」劉維琪說,歐洲多年經驗發現效果不錯,可以作為台灣的參考。

劉維琪也建議教育部輔導成立更多的專業評鑑機構,讓現在執行大學評鑑的高教評鑑中心,轉型為研發、研習與輔導機構。以日本為例,就有4個評鑑機構,供學校自行選擇。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212260058-1.aspx

-------------------------------------------------------------------------

大學評鑑 教師不可承受之重

聯合新聞網 2012.12.26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即時報導】

政大校長吳思華表示,大學評鑑表面上看起來只分校務評鑑與系所評鑑,實際上對大學老師而言,許多競爭性經費,都必須申請訪視接受評鑑。大學內部每五年舉行一次教師基本評量,也讓老師戰戰兢兢,為了升等做許多準備,種種評鑑成為老師們「不可承受之重」。

吳思華說,國內的大學評鑑制度推動的「太慢又太急」,就像許多公共政策,沒有充分完善準備,發現落後國際後才匆促推行。他也感慨,截至目前各校都沒有看到好的評鑑典範,光是系所評鑑要各系表達學生四年可以學到什麼,電機系跟哲學系表達方式就會有天壤之別,最後只好以最簡單的學生滿意度或教師論文數呈現。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7591938.shtml

-------------------------------------------------------------------------